古埃及吧 关注:17,283贴子:95,706
  • 1回复贴,共1

古埃及水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2-19 09:11回复
    水利工程编辑 播报运河古王国中后期为了扩大贸易范围,埃及人已能造出巨大的运输船,不仅用于军事,也用于军事远征和贸易交往。埃及人在红海和尼罗河之间的图密拉特干河开凿了运河,这一条运河在当时或许仅仅能在洪水期间使用,但对于埃及人所需要的蓬特香料贸易来说,这条运河应当是足够使用了的,在后来的法老尼科二世时代,这条运河已经十分完善,担负着与红海沿岸贸易以及沟通红海与地中海之间贸易的重任,也正是这条运河的存在,使亚历山大城成为当时的印度与西方的十字路口而蓬勃发展起来,今天这条运河由于红海向南萎缩了一定距离而使运河失去了存在价值而消失。
    运河位置直到18世纪末,入侵埃及的法国人在提出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之前的运河时,第一个方案就是重新疏导该运河,而非开凿苏伊士运河。古埃及水利观测系统水文站遗址(5张)它通过现在的图密拉特干河、提姆萨赫湖以及大苦湖等低洼地带流入红海,这条河流当时能够开通得益于当时的气候适宜,而在往后的时代,该河流只能在泛滥期使用了。而该河流第一次荒废,不晚于佩皮二世时代,当时的那赫特铭文就记载埃及人在红海北端设立造船厂营建商船,这就暗示了该河的荒废。而十二王朝得益于尼罗河重新泛滥,大肆兴建水利工程,重新疏通了这条运河,除了希罗多德,古典时代五位记载该运河的作家中有四位都是将赛索斯特里斯作为第一个开掘的人水坝
    科希斯坝(Kosheish)科希斯坝(Kosheish),坝高15m,长450m,位于埃及第一王朝的首都孟菲斯上游约20km,建于公元前3000~2900年左右,至今还残存着一段坝体遗址。在埃及早王朝时期埃及人就在开罗以南20km处的科希斯(Kosheish)修建了保护孟菲斯卫城免受洪水袭击的巨型导水坝,坝高15 米,坝长450 米的砌石重力坝。
    卡法拉坝(Sadd el-Kafara)卡法拉坝(公元前2950-2750年)(11张)公元前2950-2750年,埃及人在杰赖维干河(WadiGarawi)上建设了卡法拉大坝(Sadd el-Kafara)。该坝高14m,坝顶长3113m,它所形成的水库库容为50万m,坝顶高出河床37英尺。该坝由沿河分开修建的两座大坝组成,每座坝底部厚78英尺,用石块砌筑,两坝河床的间隔为120英尺,两坝之间用60 000吨取自河床附近山丘的砾石填塞。上下两坝约使用了30 000立方英尺的石块。上坝面由每块大小重约50磅石块修筑,坝体填筑方量高达8.7万m,建设工期长达8年,10年。
    美利斯坝(Moeris)公元前2300年埃及人在孟斐斯以南90km的法尤姆盆地建造了一座坝长超过8000m、坝高7m的美利斯(Moeris)坝,它的结构和后来罗马工程师们经常采用的结构一样,垂直圬工挡水墙由下游侧的支墩和填筑体支撑。该坝形成的美利斯水库是一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优素福(Yusef)引水渠引尼罗河水进行灌溉。公元前1842年,前1798年在开罗以南950km的塞姆纳(Semna)附近的尼罗河上筑坝建堤,以解决途经尼罗河上第二大急流时的航运问题。
    马拉水库(Mala)3公元前3世纪建设的马拉(Mala)水库具有约2.75亿m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库容。如果尼罗河汛期有超量的水流入水库,则水还可以被排至西部的加拉克(Gharaq)盆地。库内所蓄存水在来年之初则可通过2个出水口放出,用于二茬作物灌溉,而且泄水后的库区仍可耕种农作物。尽管这座坝的最高部位存在几处裂口,但马拉水库一直运行到18世纪末,即运行了2000多年。为了控制流人法尤姆盆地的总水量,公元前1世纪在拉胡思(Lahun)以东约1lkm处设置了1座调节建筑物。


    IP属地:江西2楼2023-03-01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