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371贴子:643,928
  • 51回复贴,共1

刘封之死有深有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为浅?只看《三国志》字面意思就行,读死书谁不会?世间做人做事都这么简单就好办了。
好像总之,孟达是因为刘备不信任才会叛,错在刘备。而刘封更惨忠心润回成都还没压个惊表个彰,居然被诸葛亮进言以继统纷乱为名让刘备给赐死自裁。
是非曲折如何下断取经?幸有陈寿和裴松之一个藏一个挖,所以《三国志》既能过当初的审又经得住时间考验。对于刘封等人“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咎由自取有什么说法,刘封还会有错?
《晋书·宣帝纪》:初,蜀将孟达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帝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乃以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
《三国志·刘晔传》:晔以为"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文帝竟不易,后达终于叛败。
司马懿说孟达比较丝滑,是说他不善巧言令色还是行为端正?刘晔也对他评价极高“孟达有野心有手段”,让人怎么看不出半点忠信的味道?这还只是初识状态哦,可不是一句山外山人外人就可道尽的。
孟达最后一次跳槽时联合季汉和东吴也不是别人无凭无据给他捏造的,而且还是他主动去勾搭别人,可不是别人叒要陷他不义哦。


IP属地:挪威1楼2022-12-29 16:30回复
    【孟达与刘备书】
    魏略载达辞先主表曰:"伏惟殿下将建伊、吕之业,追桓、文之功,大事草创,假势吴、楚,是以有为之士深睹归趣。臣委质已来,愆戾山积,臣犹自知,况於君乎!今王朝以兴,英俊鳞集,臣内无辅佐之器,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诚自愧也。臣闻范蠡识微,浮於五湖;咎犯谢罪,逡巡於河上。夫际会之间,请命乞身。何则?欲絜去就之分也。况臣卑鄙,无元功巨勋,自系於时,窃慕前贤,早思远耻。昔申生至孝见疑於亲,子胥至忠见诛於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臣每读其书,未尝不慷慨流涕,而亲当其事,益以伤绝。何者?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於外。伏想殿下圣恩感悟,愍臣之心,悼臣之举。臣诚小人,不能始终,知而为之,敢谓非罪!臣每闻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臣过奉教於君子,愿君王勉之也。"
    【孟达与刘封书】
    古人有言:'疏不间亲,新不加旧。'此谓上明下直,谗慝不行也。若乃权君谲主,贤父慈亲,犹有忠臣蹈功以罹祸,孝子抱仁以陷难,种、商、白起、孝己、伯奇,皆其类也。其所以然,非骨肉好离,亲亲乐患也。或有恩移爱易,亦有谗间其间,虽忠臣不能移之於君,孝子不能变之於父者也。势利所加,改亲为雠,况非亲亲乎!故申生、卫伋、御寇、楚建禀受形之气,当嗣立之正,而犹如此。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如使申生从子舆之言,必为太伯;卫伋听其弟之谋,无彰父之讥也。且小白出奔,入而为霸;重耳逾垣,卒以克复。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夫智贵免祸,明尚夙达,仆揆汉中王虑定於内,疑生於外矣;虑定则心固,疑生则心惧,乱祸之兴作,未曾不由废立之间也。私怨人情,不能不见,恐左右必有以间於汉中王矣。然则疑成怨闻,其发若践机耳。今足下在远,尚可假息一时;若大军遂进,足下失据而还,窃相为危之。昔微子去殷,智果别族,违难背祸,犹皆如斯。【国语曰: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霄也。"宣子曰:"霄也佷。"对曰:"霄也佷在面,瑶之贤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须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技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以五者贤陵人,而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不听。智果别族于太史氏为辅氏。及智氏亡,惟辅果在焉。】今足下弃父母而为人后,非礼也;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见正不从而疑之,非义也。自号为丈夫,为此三者,何所贵乎?以足下之才,弃身来东,继嗣罗侯,不为背亲也;北面事君,以正纲纪,不为弃旧也;怒不致乱,以免危亡,不为徒行也。加陛下新受禅命,虚心侧席,以德怀远,若足下翻然内向,非但与仆为伦,受三百户封,继统罗国而已,当更剖符大邦,为始封之君。陛下大军,金鼓以震,当转都宛、邓;若二敌不平,军无还期。足下宜因此时早定良计。易有'利见大人',诗有'自求多福',行矣。今足下勉之,无使狐突闭门不出。


    IP属地:挪威3楼2022-12-29 16:34
    回复
      【孟达两封信给有兴之人】
      要说孟达姿势渊博确实不假,分别写给刘备和刘封的书信中口若悬河(典故让人看得一愣一愣),可惜太多槽点可诟病,更不能使两者放到一起见光。
      《孟达与刘备书》
      ①只字不提他和刘封之间有什么关系和问题,引古典撩人心弦,要让刘备更加内疚。
      ②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所以不提关羽的事。不提比提更诛心的是,刘封因此被顶在杠头上。
      ③孟达说自己本不才但还是很规矩的,不忠是被逼的,就算做了小人也情有可原。
      ④也没提自己一个人做小还不算,还带走四千人,有离职还可卷资让老板夸夸一说?【《魏略》更是说孟达卷了四千户投魏,鱼大侠真赞】
      《孟达与刘封书》
      ①几乎超三分之二篇幅是龙飞凤舞写刘封在刘备这里囧境。等一等没有卖达令呢,这私底下还必须关系不好的人之间才会这么谈,不合适吧,有那么熟吗,不讨人厌吗?有人会因两人关系“据传”不佳而认为我达这是在羞辱我封吗?
      ②通篇不谈关羽之死,这点倒和给刘备的信几乎一样。在刘封这里只不过是让他专心听讲,别胡思乱想。这封信要是有一天落在别人手里,是否可以解读成从头到尾关羽和我达无关,但是和刘封关系很大哦?
      ③小白重耳等典故,激励刘封投魏干革业雄心,不过等等。。。齐桓和晋文两人和刘封一样也是继子吗?真是为了让刘封入戏不惜乱言啊。把本来没有欲望的人都挑起欲望苗头了,这也足以害死我封啊。
      ④最后孟达交代自己待遇不错,入职就300户。诸葛亮死前桑八百,薄田十五顷。粗算了下够近百户水平,这。。。简直。。。太过分了【风起陇西中李严的表情包】。季汉怎么能这样屈人呢?不搞个宣帝要你命三千或东吴宫斗起兵相煎不太急就不合时代潮流了啊。三国唯一的闇,谁说不是呢?


      IP属地:挪威4楼2022-12-29 16:37
      回复
        刘封主要死因还是不救关羽,其次欺凌孟达,丢失上庸,感觉咎由自取说的并不过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12-29 18:41
        收起回复
          孟达文采斐然,知识渊博,先主失之,诚可惜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2-30 09:40
          收起回复
            又跑这扯淡来了?要饭要的太寒酸了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12-30 22:06
            收起回复
              《孟达与刘封书》
              ⑤曹魏彼时兵势方向都交代了,前有对刘封利诱后有威逼这手,除了让《孟达与刘备书》彻底变成惺惺作态的烂文外,东吴若得知此曹魏军机动向不知孙权作何感想?去邓县的徐晃毋庸置疑是收拾被东吴刚捡的襄阳郡,结果就是襄阳在孙权那里还没焐热就被同不守信的曹魏给夺回了。而往宛城去的夏侯尚军应该是平南乡郡,最后两只魏军一起在孟达带路下从西和南两个方向夹攻入东三郡。


              IP属地:挪威14楼2023-01-05 06:38
              回复
                【头即是尾,尾即是头】(全套原文在蜀汉吧)
                太啰嗦,没耐心的,只过主楼就可结贴了。总要有些或不为人知的由来才行吧。有喜欢拿孟达刘封说刘备诸葛亮事的人,不知是否能出头回答以下姿势点来力争回答他们自己提的“看不见”的史证呢?
                ①说孟达滑头(言行倾巧),没叛魏前史料或依据呢?争取驳掉,不然转④接⑤GG
                ②说孟达有野心(苟得之心),没叛魏前史料或依据呢?争取驳掉,不然转④接⑤GG
                ③说孟达有手段(恃才【好术】),没叛魏前史料或依据呢?争取驳掉,不然转④接⑤GG④孟达不干不净,刘封和他关系如何?怎么没打发孟达去作陪北伐,都抢了鼓乐队,再加个受关羽军令一举两得顺道踢掉孟达(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若孟达违令不是有名头可参可贬可夺(兵),nothing happened是怎么回事?刘封就这样可后来做呆萌无辜状?
                ⑤【(我原话)刘封还和孟达关系感人,既打压孟达又听信孟达一些谗言。】哪里需某些人轻言满地打滚?


                IP属地:挪威16楼2023-01-26 00:58
                回复
                  结论呢?


                  IP属地:浙江17楼2023-01-30 10:06
                  收起回复
                    花里胡哨,诸葛亮上书的明确描写与赐死刘封的行动正常理解居然叫做读死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2-22 22: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