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吧 关注:1,550贴子:89,476
  • 7回复贴,共1

岳飞五百破十万的历史战例,真的还是假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岳飞【五百破十万】的历史战例,是真的还是假的?
  答案:完全是真的!而且很多史载所证实。
  历史上南宋与金朝的战争,又谓【宋金战争】。金朝是侵略方,南宋是镇守方。宋军由被动应战,到双方均势对峙,再到宋军主动反击,这个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中的宋将岳飞率领的宋军就显得尤为出息。曾经创下了【八百破十万金军】和【五百破十万金军】的历史战例。
  【五百破十万】的历史战例,是发生在绍兴十年(1140年),宋金战争的战况。
  绍兴十年级七月,在各路宋军取得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金兵一败再败。而岳飞率领的宋军,先后取得了颍昌大捷、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岳飞捷于郾城乘胜逐北,兵至朱仙镇,距京东四十五里。】
  《中兴大事记》载:【岳飞尤其善以寡胜众……其战兀术也,于颖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
  那么,【五百破十万】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根据史载,分析一下岳飞怎样指挥作战——
  1、《宋史》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岳云)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2、岳飞率军追杀金军——性质是主动追杀敌军。
  3、金军被迫与岳飞的宋军对垒而阵——性质是被动应战。
  金兵自郾城被岳家军大败,一路撤到朱仙镇附近的京东,在金兀术立脚未稳的时候。岳飞抓住战机,以五百背嵬精锐骑兵,奇袭金兵的营地,金兵还没有完成作战布置,就被岳飞的五百精锐背嵬军突然冲杀,使其内部大乱,无法及时调动力量反击。此时,金兀术必须顾忌岳飞主力军随后的大规模掩杀,只能急速指挥金兵退到汴京。
  《宋史》又载:【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
  这就是岳飞朱仙镇大捷,以五百破十万的战例。当时是由时间、背景、军情形势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一次战例。
  这五百背嵬骑兵仅仅是先锋,如果金兵要纠缠这五百背嵬兵,就势必遭到岳飞大部队随后的大规模掩杀,将会造成金兵的重大伤亡,甚至全军覆没!所以金兀术必须要撤兵。并不等于仅仅以五百人战胜金兵十万人。
  【五百破十万】的历史战例,本身的事件没有假,只有理解上的差错而误认为是假的。


IP属地:广东1楼2022-10-17 14:41回复
      对于宋金战争的历史事件,《金史》与《宋史》的记载确实都有,两者之间的记载互相照映。不过要会理解。
      《金史》载:时暑,宗弼还兵于汴,实际上是金兵打败仗撤退。
      《金史》载:【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宗弼还军于汴……】
      相关解释——
      一、时间:金天眷二年(宋绍兴十年,1140年)
      二、基本事件:当时金兀术在汴京调兵遣将,分别派遣孔彦舟领兵下汴州和郑州,王伯龙攻取陈州,李成攻取洛阳,而金兀术亲自领兵攻打顺昌,并相继攻打河南各个州郡。
      三、“时暑,宗弼还军于汴”。
      相关分析:据现代气象检测,汴京比郾城的气温还稍微热一些。
      1、金兀术因为暑天太热由河南撤军到汴京?当然不是!因为《金史》忌讳记载金兵打败仗的事件。
      2、《金史》的“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实际上是打败,一路被宋军赶到汴京。
      3、“时暑,宗弼还军于汴”正是被岳飞领兵将金兀术打的一败再败,最后由朱仙镇撤兵到汴京。
      绍兴十年,岳飞相继取得了郾城大捷,颖昌大捷,并乘胜逐北,兵迫至朱仙镇,最后迫使金兀术撤兵到汴京。
      


    IP属地:广东2楼2022-10-28 18:08
    回复
      金人这么不经打,早就亡国了,还五百打十万人,都是虚构的。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3-02-12 16:43
      收起回复
        只有朱仙镇大捷没有传说的那样大打,属于金军在郾城失败后,退到朱仙镇一带,随后岳家军的先头部队500人追击而至,金军无斗志,未战而撤退。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15 15:14
        回复
          顶上去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1-10 0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