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吧 关注:7,312贴子:84,409

周朝真的废除了人祭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1-11-27 17:44回复
    考古所见的两周殉人墓有八十多座,共殉两百多人。诸侯、王和高级贵族墓一般都有殉人,一墓殉一人至数人。《墨子•节葬》里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历史上,秦献公首次正式废除了人殉制度,用陶俑代替真人来殉葬,这是举世闻名的兵马俑的历史由来。


    IP属地:北京2楼2021-11-27 18:16
    收起回复
      根据甲骨文整理所统计
      在商朝后期竟有一万四千多人被献祭
      而有趣的是,在商朝最后两位帝王
      帝乙和他的儿子纣王帝辛的统治时期
      反而是比较少用到人牲和人殉的
      但到了周朝,这种制度又大为兴盛
      像推翻了商朝统治的周武王
      辅佐周武王的姜太公姜子牙
      以及武王的弟弟周公
      都进行过大量的以活人祭祀活动的
      在《清华简 系年》之中记载着
      “昔周武王监观商王之不恭上帝”
      这句话的大意是,周武王之所以要讨伐纣王
      其中就有一条原因是
      商纣王很少组织进行大型的祭祀活动
      导致祭祀权利被淡化,从而无法形成凝聚力
      周朝建立之后,曾经多次对外征战和平叛
      而战争之中的俘虏,也有一部分作为献祭使用
      现代所挖掘的西周墓葬之中
      也有着人殉所留下来的尸骨
      在周朝皇室衰微的春秋战国时期
      中华文明终于迎来脱离原始人祭的文明之光
      这个时候,巫的职业权限被官方所放开
      民间思想家开始反思天地鬼神与人的关系
      百家争鸣的时代之中,思想的激荡
      使得人们开始重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反对人祭的行为
      例如战国时期魏国的治水能臣西门豹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IP属地:北京4楼2021-11-27 19:34
      收起回复
        周朝肯定没有废除人祭。认为周废除人祭的都是些儒棍和宗周党屁股决定脑袋意淫的,不要信他们的鬼话。我就摘抄一下维基百科好了:
        西周统治者对外征伐频繁,尤其是攻打汉水流域和东部地区时,他们在周朝的陪都洛邑多次举行杀俘献祭仪式。西周前期的洛邑林校祭祀遗址中有几十例人牲牺牲,该祭祀遗址等级地位较高,可能为吸收了殷遗民文化因素的周室小宗所主持进行。西周时期的小盂鼎记载了周康王(一说周昭王)在宗庙里杀祭人牲,人牲来自从鬼方获得的战俘。虢季子白盘记载了周宣王时期的杀俘献祭。西周金文中的献俘礼仪式与甲骨文所见商代献俘礼没有本质不同,战俘如果不被赦免就会被用于祭祀。《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西周祭祀仪式极其详细,除“以血祭祭社翟五祀五岳”明确用人血外,其中的槱燎(求雨)、狸沉(祭河)可能也要用到人牲。
        诸如西周春秋时期的晋国、燕国、吴国等地也都流行着人祭习俗。比如北赵晋侯墓地M62之北有两座祭祀坑各有1具人牲、M93南墓道东侧的M97和M98亦为人祭遗存等等,总的来说,北赵晋侯墓地的M8、M64和M93三组墓葬的祭祀坑中都发现有少量人牲坑和空坑,这些墓葬和祭祀坑的年代大约在西周中期到晚期。而山西曲沃羊舌晋侯墓地M1(春秋早期的晋文侯墓)中发现10具人牲(当地祭祀坑非常多,当时涉及到可能为曲沃代翼时期的激战和破坏,大多数人牲也未必能保存下来),此外北赵晋侯墓地M135也发现有若干人牲,年代同为春秋早期。而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和清华简《系年》第七章均记载晋文公“献楚俘馘”(既进献战俘也进献战场被杀死的敌人的耳朵)。这些实例说明晋国统治者从西周到春秋中期一直都保持着使用人牲祭祀的习俗。琉璃河燕侯墓地M202(西周的一位燕侯墓,已被严重盗扰)亦发现有人牲,吴王陵虽未被系统挖掘但已在背山顶墓等地发现人祭实例。虽然“墓祭”在商周并非常态而仅在重大盟誓等场合中采用,但西周时期周人在重大盟誓仪式和“墓祭”中会使用到人牲也证明了《周礼》和西周金文中记载周人在一些祭祀仪式中会用人是属实的。而三晋地区盟誓中使用人牲祭祀的行为一直到战国早期仍然存在,例如侯马牛村古城晋国祭祀遗址中就发现有人牲。周人先祖是否有人牲习俗尚有待考证,但周人作为后进性民族,会吸收和学习商人和夷人的杀俘献祭习俗,《逸周书·世俘》和《小盂鼎》铭文中所记载的人祭仪式就直接搬用商礼,由于殷末已经人牲较少故而西周春秋时期的人祭规模通常不是很大,而类似的杀俘祭祀宗庙的行为即使在秦汉以后也存在。西周也有人殉的风俗,由于周王陵至今尚未被发现,而对西周诸侯国已发掘的墓葬样本量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仍然要少很多而已发现的西周高等级墓葬大多被严重盗掘,目前所挖掘出的西周墓葬中还只发现数百名殉葬者。
        春秋战国时期,人祭和人殉都受到了诸子百家的严厉抨击。西门豹严惩进行人祭的巫师,秦献公下令禁止人殉。西汉以来多位皇帝包括汉高祖刘邦、汉宣帝刘询等都禁止人殉。但是,人祭和人殉之事仍史不绝书。《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平子“用人于亳社”而季康子则“以邾子益来,献于毫社”、晋文公“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春秋晚期的秦景公墓中亦挖掘出166具殉人和20个人牲。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可见秦朝末年仍然有人祭。《北史》记载西南少数民族“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所杀之人,美鬓髯者必剥其面皮,笼之于竹,及燥,号之曰‘鬼’,鼓舞祀之,以求福利。至有卖其昆季妻奴尽者,乃自卖以供祭焉。”从秦汉到明清时期的内地也偶有人祭现象发生,例如1983年在陕西凤翔发掘了314座隋唐墓, 其中49座墓的墓坑填土中发现有人牲遗骸,共发现112具。其中每墓至少1人, 最多12人。这批人牲或被肢解,或被砍头,或被削足,或被断手;有的还带镣铐,有的尸体扭成一团,显系活埋,他们被分层置于墓坑填土中。这些人牲大约是唐朝中期的战乱中杀俘祭祀亡灵以泄愤。秦汉以后人祭的主要形式包括杀俘祭祀宗庙、战场出征之前杀人祭旗、同态复仇和血亲复仇下用敌人首级告慰祖先等,但总体上比较罕见,尽管有些时期出现反复,但随着社会进步,人祭和人殉都逐渐被摒弃。
        另外,人殉和人祭是不一样的,如果严格区分的话,商代主要是人牲而不是人殉,商代人殉其实并没有多少。人殉和人牲在每个朝代都是存在的,但人殉的延续力度比人牲要更强。商代人牲主要是战俘。商代早期还不是很重视战争,所以人牲较少;商代中期尤其是武丁时期由于战争频繁而难以集中吸纳大量的战俘,所以人牲处在高峰;商代晚期统治者逐渐淡化祭祀,对战俘也能较好地吸纳为王化之民了,故而人牲逐渐减少,至殷末人牲已经罕见了,所以周代和秦汉以后虽然也用人牲但通常规模不大。而人殉则不然,西周甚至东周的人殉都不见得比商朝要少。连秦始皇陵、汉景帝的阳陵、汉武帝的茂陵都处死数万刑徒掩埋在帝陵四周,只是部分学者不定性为人殉罢了。


        IP属地:陕西8楼2022-02-01 12:06
        收起回复
          周华夏11111,真有你的,你又要栽赃姑舅亲姜家了,是不是很恨姜家的男女同浴?想借商粉之手杀光姜家所有人,毕竟西周有杀夫王后申姜,姬周粉最恨。西羌、羌人包括姒姓,不止姜姓。武丁的元后妇井是姜姓,商人跟姜家也有合作。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5-19 02:45
          回复
            商纣王是不是动了大祭祀的利益,从而导致诸侯叛乱?
            商末期就是王权和神权的一次交锋,后来神权没落再也无法起风波,周代商,用周礼规范大家,其实是周是认同降低神权的


            IP属地:江苏10楼2022-11-14 19:52
            收起回复
              人祭这玩意进代还有呢,废个毛线。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3-07 20:53
              回复
                见过为了抹黑帝辛削减人牲功绩,直接说那是因为商朝没有大规模军事胜利的帝辛这么能打的一个人跟我说没有军事胜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3-08 15:41
                收起回复
                  其余就是知乎的奇葩论点了:周朝为了不想让人知道商朝的事所以毁史,尼玛商朝的事跟周朝有什么关系,周朝巴不得商朝黑历史暴露来彰显自己正义性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3-08 15:43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4楼2023-03-08 16:51
                    回复
                      没有但是晚期减少了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19 20:27
                      回复
                        最近看了《翦商》,周武王本人貌似接受了商文化,武王克商后,举行过大规模人祭仪式,名曰“廢”,但是他死后,周公主政时,废止人祭,烧毁了殷都,迁移殷民,还销毁了很多与人祭相关的甲骨文和器物,试图彻底抹去人们关于人祭的记忆,虽未完全废止,但商遗民的人祭规模小很多了,而且逐渐消亡。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5-26 12:45
                        收起回复

                          国家考古队的考古调查报告《三代都址考古纪实:丰、镐周都的发掘与研究》,明确指出:1、周祖后稷是后人虚构,后稷封邰的邰都查无实据。2、先周文化是游牧民族戎狄族的子族群。3、先周与西周各期陶鬲比较。古公亶父迁歧前的先周是游牧文化。
                          .
                          考古工作者在“周原”苦苦寻找他墓葬。那么,“武王伐纣“从哪里出发的呢?学者们都从周人是定居民族这样一个前提去思考问题,疑问就来了。其实武王伐纣时周人是地道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都城,只有“斡尔朵”,都城在农耕化、定居化以后才出现,找不到周人都城也反证了周原本是游牧民族。姬周祖先,不窋到古公亶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

                          此图出自国家农业部。古代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地几乎都在黄河中下流域,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都是游牧民族的主要养马地区,对于东方平原农业文明构成严重的威胁。羌人就是殷商对西部牧羊人的蔑称,对于东方农业文明构成严重的威胁,如同北方胡人那样,羌人曾经参加五胡乱华。为什么在西周的文字中找不到“羌”字了。商朝时期羌人地位低下,“羌”是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周朝时,羌人与周王室及其直系有姻亲关系,又因助武王伐纣成为了有功之臣,地位上升,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号就被羌人和羌人的同盟周人回避了。
                          犬戎是指姬周对于商代犬侯的蔑称,后来泛指西北异族部落,即西戎。犬侯起源于吠夷(东夷族的一支),为商王开边守土迁徙,戍守西北陕甘边陲,商王令犬侯为大将,率领多子族征伐周方。商亡后,犬侯追杀周幽王,西周覆灭。东夷嬴姓族群大批西迁分多次,第一次是为商王开边守土迁徙冀晋,第二次为周王戍守西北陕甘边陲,分成两个集团赵国、秦国。犬侯被秦人征服同化,秦国人向犬戎学习战斗,于是秦人的战斗力往往都很强。实际上,犬戎和东夷是同源的。


                          IP属地:北京17楼2023-06-16 16:12
                          回复
                            很简单逻辑。周灭商,实际上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商代中后期,生产工具的提高,商朝逐渐演变农耕为主的体制,大量社会农牧资源需要进贡和掠夺补充,随着农耕社会武力值不断降低,被西方游牧为主的周灭亡。而不是被东方渔猎农耕为主的东方吃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6-23 0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