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8,973贴子:653,054

读《智囊全集》——“孙坚皇甫嵩识董卓” 有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坚尝参张温军事。张温以诏书召董卓,(董)卓良久乃至,而词对颇傲。(孙)坚前耳语张温曰:“董卓负大罪而敢口出狂言,必定心怀不轨,宜以‘召不时至’,按军法斩之。” 张温不从,后董卓果横不能制。(注:后张温终被董卓构陷致死。)
中平二年,董卓拜并州牧,诏命使以兵委皇甫嵩,董卓不从。时(皇甫)嵩从子皇甫郦在军中,说嵩曰:“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唯大人耳。今董卓被诏委兵,而上书自请,是逆命也。卓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奸也。且其凶戾无亲,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当仗国威以讨之,则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齐)桓(晋)文之事也。” 皇甫嵩曰:“董卓专命虽有罪,然专诛亦有责,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自裁。” 于是上奏朝廷。帝责董卓,卓愈怨皇甫嵩。及董卓秉政,皇甫嵩几不免。
【冯梦龙评】观此二条,方知哥舒翰诛张擢,李光弼斩崔众,是大手段、大见识。
【小子评】袁督师双岛斩帅,御史方大任盛赞:“ 职及接崇焕诛文龙一揭,观其杯酒而斩入军跋扈之臣,片言而抚数万睚眦之卒,虽古将何以加旃,始信崇焕果为豪杰矣!” 诚哉斯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9-12 22:10回复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IP属地:江苏4楼2021-09-13 12:49
    回复
      绍兴7年宋高宗,张浚以【刘光世】退保当涂,几误大事,军律不整,士卒恣横,沈酣酒色,不恤国事,语以恢复,意气怫然,罢免之。
      以吕祉节制淮西诸军,请罢免丽琼,靳赛,事泄;丽琼等原无叛心,至此乃等以40000淮西军将士叛降伪齐。
      袁崇焕直入双岛,入其军,斩其罪帅,一军贴然,比吕祉丽琼淮西之事如何?


      IP属地:江苏5楼2021-09-13 13:02
      回复
        斩贝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9-13 13:33
        收起回复
          孙坚尝参张温军事。张温以诏书召董卓,(董)卓良久乃至,而词对颇傲。(孙)坚前耳语张温曰:“董卓负大罪而敢口出狂言,必定心怀不轨,宜以‘召不时至’,按军法斩之。” 张温不从,后董卓果横不能制。(注:后张温终被董卓构陷致死。)
          中平二年,董卓拜并州牧,诏命使以兵委皇甫嵩,董卓不从。时(皇甫)嵩从子皇甫郦在军中,说嵩曰:“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唯大人耳。今董卓被诏委兵,而上书自请,是逆命也。卓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奸也。且其凶戾无亲,将士不附。大人今为元帅,当仗国威以讨之,则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齐)桓(晋)文之事也。” 皇甫嵩曰:“董卓专命虽有罪,然专诛亦有责,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自裁。” 于是上奏朝廷。帝责董卓,卓愈怨皇甫嵩。及董卓秉政,皇甫嵩几不免。
          【冯梦龙评】观此二条,方知哥舒翰诛张擢,李光弼斩崔众,是大手段、大见识。
          【小子评】袁督师双岛斩帅,御史方大任盛赞:“ 职及接崇焕诛文龙一揭,观其杯酒而斩入军跋扈之臣,片言而抚数万睚眦之卒,虽古将何以加旃,始信崇焕果为豪杰矣!” 诚哉斯言~


          IP属地:江苏8楼2021-09-17 09:39
          收起回复
            冯梦龙评:
            或问(张)擢与(崔)众诚有罪,然(张、崔二人)已除西川节度使及御史中丞矣,其如王命何?盖军事尚速,当用兵之际而(张擢)逗留不返、(崔众)拥兵不交,皆死法也。
            哥舒翰诛张擢,李光弼斩崔众,而无人议其后,然在今日,莫可问矣。


            IP属地:江苏9楼2021-09-17 21:33
            收起回复
              苏州离我很近啊,wx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9-19 07:59
              收起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1-11 13:27
                回复
                  后世非议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朱由检中了反间计,以为是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履行约定杀了后金忌惮的毛文龙,导致己巳之变后金无后顾之忧。袁黑甚至于因此就给袁崇焕安上了“满清第一巴鲁图”的称号。
                  其实毛文龙是后金的后顾之忧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唯心史观。
                  毛文龙个人是不可能成为后金的后顾之忧的,东江军成为敌人的后顾之忧倒是有可能。袁崇焕杀毛文龙后,东江军仍然存在,也就是说所谓的后金后顾之忧仍然存在。然而己巳之变皇太极仍然无视东江军的存在,敢于绕道入犯北京,而东江军在皇太极绕道入关时并没有捣虚牵制,即使袁崇焕被逮捕后,东江军也没有什么直捣后金老巢、牵制敌军的动作。由此可见,东江军并不是后金的后顾之忧。至于毛文龙个人就更不可能是后金的后顾之忧了。


                  IP属地:宁夏13楼2021-11-12 09:17
                  收起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5-08 10:33
                    回复
                      加入精品贴-----一语破的,望不断完善


                      IP属地:江苏15楼2022-05-10 08:40
                      回复
                        好帖子还是要路过顶一下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11-12 1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