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吧 关注:28,453贴子:555,823

(转载)为什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学习英语和看好莱坞大片,中国人开始有机会看到普通老外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非常惊讶。老外的语言能力普遍很强,就是一个清洁工,都能够面对镜头侃侃而谈,非常流畅。而且不仅仅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就是在印度这种发展中国家,普通老百姓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强。
而在中国,很多社会精英,比如企业的老板、大学的学者,说起话来也是干干巴巴的,很少能达到流畅的水平。普通人那就更不用说了,能够流畅表达的人太少了。可以说,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中国人整体上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了一个层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语言结构本身的之外,还有一个文化结构的原因,从语言结构来说,汉语是一种单音节语言。这种语言非常的罕见,发音机制很简单,缺乏韵律感,对人的语言功能的发展缺乏促进作用。而多音节语言则能够极大的刺激人大脑中语言区域的发展,不但口齿的协调配合程度水平很高,对声音的辨识度高。当孩子们长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说话,去发单音节的语音,孩子在语言敏感期的丰富听觉就会因为缺乏刺激而停滞,失去了这种连贯性发音的能力。说英语,德语,法语之间很容易相互学会对方的语言,因为它们都是多音节语言,人们对多音节的连续发音很敏感,所以很容易听的。而汉语的人就很难听懂多音节的发音,这是中国人普遍觉得听力很难提高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的文化结构。汉文化是一种集体人格的文化,什么叫集体人格呢?就是你个人在一个集体中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你该如何的说话。比如你的接人待物、你的思想和观点都必须符合你的身份和地位。这样一来,就使得他们不能从自己个人真实感受的角度来说话。每个人说话的之前都要想一想,以我的身份地位我该怎么说话?怎么样说才是对的?也就是所谓的礼仪。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语言本能受到了抑制。
现代文明是以独立人格为基础的,语言来自自个人感受,这是现代人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的原因。因为这恰恰是符合人的语言功能的发育规律。人语言功能是植根于一个人的感知的,与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婴儿有了自己的感受,他就会想把它组织成语言,然后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功能最初的模型。所以,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是语言功能的基础,一个内心没有感知的人,缺乏体验的人,他就没有语言的动力。所以独立人格的文化,由于强调个体真实的感受,鼓励表达真实的自我,这就为语言功能的发育提供了最好的外部条件。
集体人格的文化是否认个人真实感受的,它要求你从你的身份背景中,你所归属的集体中去寻找语言的依据,这就变得很复杂,打断了语言概念天然的结构。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一个人,他的语言功能必然会逐步的降低,甚至于彻底的丧失,成为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所以,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语言功能基本上集中在与生活相关的一些内容方面。比如吃饭呀,睡觉呀,算账啊等方面,因为这些内容是他真实经验中存在的。另外就是善于批评、抱怨、评价、道德批判,因为这方面的心里活动也很丰富。但是更深层次的话题内容,比如他的情感、他的理性、他对一些事物的判断,以及赞美别人,这些东西就很少。因为这些内容都是独立人格中存在的经验,集体人格中没有。即使有,也是别人给出的“标准答案”,谁能记得住那么多的答案呢?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会说话”了。
结语: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语言的单音节结构,一个就是集体人格的文化环境,或者说这两个原因可能有共同的因素。也就是说,使用单音节语言的人,因为语言功能发展不充分,所以他的智力无法发展到塑造独立人格的文化阶段,他创造出了集体人格的文化以后就无法再升级了,就停滞了,最终造就了一个沉默的民族,一个无法深入思考的文化。
再联想到最近的中兴芯片这个事件,我们也许能够找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搞不出新片呢?因为芯片的创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极高层次的逻辑思维活动。拿一个体育运动来相比,它就相当于NBA冠军总决赛那个层面的竞技活动,必须是那种最强壮、最灵敏、最勤奋、最有天赋,而且有大量的训练和比赛经验的人才能出现在这个赛场上。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一个正常人的身体健壮程度都达不到,就绝对不可能在这个层面上进行竞技,“下多大决心”都没用。汉语的语言结构与汉文化的人格结构,就相当于一个思维的“初学者”水平,只能达到一个“初中生”校队的水平,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进入nba总决赛的。
汉文化需要先解决单音节语言,象形文字,集体人格等文化基础问题,然后才能够在思维创造活动中进行顶级的竞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7-04 14:30回复
    本文转载自:https://m.pinlue.com/icontent/027776336736.html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04 14:40
    回复
      可以看看世界智商地图。东亚人平均智商世界第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7-05 08:02
      收起回复
        每种文字和文化都有其优缺点,从近几十年的发展来看汉字和中国文化还是优点远大于缺点。没必要下定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7-05 17:23
        回复
          主要是现代中国人文化水平太低 外国人能掌握15000个英文单词 中国人很少有识字量过5000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7-11 06:19
          收起回复
            联想过度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8-01 11:03
            回复
              妄自菲薄而已。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8-01 16:08
              回复
                解决单音节和象形文字?你的意思就是要不然引进新的表音语言,要不然像越南和韩国一样创造出同音字在口头和书写中都无法区分的拼音文字?你想让我们国人看不懂老祖宗留下来的古籍和珍贵的历史资料?难道你想让中国和韩国一样今后在文学方面都无法取得卓越成果?你想让我们同音的名字无法分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8-04 11:04
                收起回复
                  啧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8-21 19:42
                  回复
                    印欧人语言和相貌和体格,碾压东亚人,已经是历史反复证明的事实。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差多少。


                    11楼2021-08-29 12:29
                    回复
                      Zhongguožen de Ngü'ngjenbjaaudat heendahjüenjin-shahng sz szoh Hahnzihsiwei soo jienghjaangę.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8-30 12:20
                      收起回复
                        没文化。没见识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22-12-11 12:30
                        回复
                          你说的是母语非普通话的南方人吧?北方人可不是这样,东北人 北京人 天津人嘴皮子功夫了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1-30 13:34
                          收起回复
                            不能苟同,实际上只是汉字单音节罢了,汉语的词汇大部分都有多音节。更别提古代大部分人是文盲,汉字对白话的影响力就更有限了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1-30 21:53
                            收起回复
                              你是懂和玫冶挂钩的。


                              IP属地:上海16楼2023-02-01 16: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