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吧 关注:2,821贴子:47,920
  • 162回复贴,共1

说宣帝的黑点是选错继承人的我真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不说元帝本身在帝王中不属于差那梯队的,是个中庸之主
西汉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不是在一堆皇子中让皇帝选一个他最满意的做太子好不好!如果长子不是嫡子就嫡子继承,西汉没有任何一位皇子是在嫡长子在世时被立为太子的,西汉也没有任何一位嫡太子被废,刘据跟武帝兵戎相见大战几天几夜长安城血流成河都没被废呢,元帝又没有大过错能说废就废?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07 11:32回复
    对的,重点是元帝本人并没有过错,太子是国本不能说废就废。
    我询哥做事比较客观,不是受主观情感影响的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07 16:03
    收起回复
      虽然说西汉的嫡长子继承是笑话,但是元帝毕竟没有什么大非,就是太小白了,在诸多王朝的400多位皇帝里算得上中上游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2-17 18:22
      回复
        对元帝来说,哪怕是石显那也只是工具而已,当石显跟自己唱反调时,元帝照样骑石显的脸:
        (《汉书.陈汤传》)初,中书令石显尝欲以姊妻延寿,延寿不取。及丞相、御史亦恶其矫制,皆不与汤。汤素贪,所卤获财物入塞多不法。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上立出吏士,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既至,论功,石显、匡衡以为:「延寿、汤擅兴师矫制,幸得不诛,如复加爵土,则后奉使者争欲乘危徼幸,生事于蛮夷,为国招难,渐不可开。」元帝内嘉延寿、汤功,而重违衡、显之议,议久不决......匡衡、石显以为「郅支本亡逃失国,窃号绝域,非真单于」。元帝取安远侯郑吉故事,封千户,衡、显复争。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告上帝、宗庙,大赦天下。拜延寿为长水校尉,汤为射声校尉。
        反倒是成帝,想标新立异就听匡衡的建议把陈汤罢免了。真以为自己比您老爹🐮🍺吗?陈汤的问题元帝又不是没从有司那里得知过,结果还不是循武帝故事:“万里征伐不录其过”?
        延寿迁城门校尉、护军都尉,薨于官。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复奏:「汤以吏二千石奉使,颛命蛮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盗所收康居财物,戒官属曰绝域事不复校。虽在赦前,不宜处位。」汤坐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2-24 20:15
        回复
          宣帝选元帝其实还算正常,元帝选成帝才算离谱,问题是元帝想废成帝但是废不了,他想学景帝都学不来!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12-22 13:37
          收起回复
            元帝废陵县制度实际上还是给西汉续了命的,因为西汉和秦走的是两种策略——秦是对山东杀鸡取卵地掠夺,而汉追求的是长期索取的统治。所以在西汉的陵县制度下,政府要对来关中的关东豪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土地)和政策支持作为赏赐和酬劳,以帮助一部分关东豪强度过迁徙之后的危机。
            元帝时期,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突破的情况下,长安及周边人口已经达到了饱和,再迁新人进来还得政府出面,高价从老人手中买土地分过去。已经存在的那批豪强都能让政府头疼欲裂,再迁?省省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25 00: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