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吧 关注:56,964贴子:466,041

【原创小说】封神群英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


1楼2010-02-01 16:47回复
         成汤→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伸丁→ 外壬→ 河亶甲→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帝辛(纣王)
    再说伏羲大神,自玉帝登了帝位,也不大注意伏羲。伏羲却也渐渐不在火云洞中修行,乃往女娲宫中与她夫妻相会。伏羲、女娲兄妹与神农炎帝称为三皇,实乃上古洪荒大神,法力非凡,今日却只得在下界修身。
    只说这日女娲往火云洞去见伏羲,乃道:“皇兄倒好自在?”伏羲道:“贤妹这是何意?”女娲道:“想皇兄昔日为人间首位君王,又有八卦留传后世。想义和失德,各处起兵,那三清居然擅立昊天。”伏羲半晌无语,良久乃道:“你我昔日造化百姓,非为私也。今日到也自在,便每日教研八卦倒也自在。”女娲冷笑道:“不知皇兄还有何打算,终不致这般永久在他人之下?”伏羲道:“吾等位列三皇,如此还有何求?”女娲见伏羲这般说,便道:“你怎知他人就信得过你我?”伏羲半晌无言。女娲见伏羲半天无话,乃道:“皇兄当真不以我母子为重。”伏羲方醒悟,道:“既然如此贤妹切不可声张,只等降生再议。”
    只说得不日后,女娲乃生得一女,乃取名伏瑛。伏羲恐被人加害,乃唤部下心腹将军,乃是个猴精,唤做袁洪。话说袁洪乃是千年得道白猿,法力非凡。旁人不知,却说当年袁洪刚刚修行成精,险些被人加害,后被伏羲所救。袁洪从此拜伏羲为主,永不背叛。伏羲亦知他忠义,便把他留在身边,一直视为心腹。今日想起此女需要给人托付,便把袁洪找来。
    只说伏羲暗自请来袁洪,乃问道:“想我上古君王,如今也只得在此避难。”袁洪摇头道:“非也,非也。大王非比常人,必然另有安排。”伏羲道:“猴儿莫要胡说,吾今有女,恐为玉帝所害,汝可将她带往下界,以保全此女性命。”袁洪道:“大王,吾曾闻听得截阐二教各自为政,恐早晚必有战事,不知大王有和打算。”伏羲道:“莫要管他什么教派、权力争斗,汝守好此女,吾便感激不尽了。”袁洪道:“不敢,不敢。只怕我辈职位低微,恐难以服众。”伏羲笑道:“甚好,甚好,吾加封汝为通天大圣,如何?”袁洪哈哈大笑道:“此名号甚好,甚好。”伏羲道:“怎见得好了?”袁洪道:“听闻那治世之尊便是那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今日我亦名号通天,如何不好?”伏羲大笑,又派二独角鬼王辅之,一并去了。
    


    3楼2010-02-01 16:47
    回复
      好帖!顶啊!
      只是鄙人知识浅薄领悟力太弱,看得有些晕头转向~~
      远古传说和封神榜中的各路神仙妖魔好汉齐出动,慢慢来等最后孙悟空出山后结果一定很精彩!


      6楼2010-02-02 20:38
      回复
        再说西方天竺国,乃佛门发祥之地。且说佛门自兴起,前后已有六位古佛,加之燃灯共计七古佛,皆乃盘古七魄所化。然天竺盛行婆罗门教,梵天又是盘古之荒魂所化,及盘古残存元灵所化之毗湿奴、湿婆皆有大法力,六位古佛先后圆寂,佛门被迫只得退守到喜马拉雅山之上。
        且说当年轩辕大战蚩尤,陆压游说四方也曾会过燃灯。及六古佛圆寂,燃灯即位掌教。燃灯法力不及那前六位古佛,却正巧逢得先天古佛自在王如来暗自操控,遣部下弟子接引道人助燃灯掌教,一面又便暗自定下计谋,不仅要振兴佛门,更要入主中原,便暗自派下精锐佛门弟子,纷纷往中土暗中潜伏,至于都是何人,却待以后再提。
        说这西方事紧,燃灯整日愁眉不展,却看两大弟子,接引和准提。那接引道人刚刚说罢,实乃自在王如来弟子,名义上也是佛门大弟子,也称燃灯一句“老师”。那准提道人天生聪慧,乃是燃灯亲手传授。这日,有人来报:“门外有一道人求见。”“哦,有请。”燃灯心思:“中土道士多半不知佛门,却是何人来此?”
        燃灯仔细一看,见是陆压,乃道:“原来是陆压道友。”陆压道:“道友在此好生自在。”燃灯道:“那里,眼看我佛门就有灭门之危险,还望道友相助。”陆压道:“如此,甚亦,只是。。。。。。”燃灯道:“不妨,吾亦有一计。可助老君。”陆压大笑。
        燃灯道:“道友先行,吾即可就到。”陆压离去。
        燃灯道:“吾今往中原去矣。”接引道:“老师何苦要去那里?”燃灯道:“眼下我佛门安危,皆在你二人手上,不需多言。”然后,却看燃灯拿出一舍利道:“此乃我佛门至宝金晶舍利,他日汝可将此物投于天竺王室之家,必有人来重整佛门。切忌不可乱用此宝。”接引、准提领命。
        临行之时,准提道:“师父,弟子知我佛门还有无骨舍利,师父为何不交给师兄?”燃灯道:“此舍利更为关键,需让为师往中原去找那宿主。”燃灯自跨鹿而去。
        此时,妲己已入宫中,自和奸臣费仲合谋害了姜皇后。可怜姜皇后被挖去一目,炮烙双手,最终惨死。先不说这凡间诸事,只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后不幸为天庭察觉,通天怪罪下来,玉帝无奈,只得派人往下界去寻他夫妻。话说那孩儿终是命中无缘,却在逃亡之时,为那昊天界净得时王余党所杀。而后夫妻二人又生得一双儿女,男孩取名杨戬,女孩为杨蝉。
        话说如今杨戬生性刚烈,年方十二岁。云华公主乃道:“眼下吾兄虽为三界皇帝,实乃通天傀儡,想必此时也必然受苦。”杨天佑道:“娘子说的是,此时我等一家四口反为陛下拖累,吾心甚为不安。”一家四人整天提心吊胆,还不如普通凡间家庭快乐。
        再说燃灯来入中原,老子乃引见众人。老子道:“古佛此来,实乃我中原幸是,只是眼下还望古佛。。。。。。”燃灯乃附耳低声几句,老子大喜道:“如此,全掌道友了。”只见燃灯摇身一变。变做个道人摸样:
        一天瑞彩光摇曳,五色祥云飞不彻。
             鹿鸣空内九皋声,紫芝色秀千层叶。
             中间现出真人相,古怪容颜原自别。
             神舞虹霓透汉霄,腰悬宝录无生灭。
             灵鹫山下号燃灯,时赴蟠桃添寿域。
        次日,老子同燃灯自往玉虚宫去了。 却说这日乃是玉虚宫中众人相聚之日,众位道人皆来。又过片刻,燃灯昂然随老子入内,元始天尊望见老子,道:“情势紧急,特来求师兄救命。”老子道:“何处此言?”元始天尊道:“实不相瞒,通天师弟疑我家谋反,欲要清除我等。我所以奔命而来,乞师兄赐计相救。”老子闻言,哈哈大笑道:“以通天之才,若要清楚阐教,岂容李耳到此?而以师弟之智,若通天果真欲待清除,又岂有不作对策而奔命至此者?”元始天尊佯笑道:“果然瞒不过大师兄。”老子道:“既要我相助,何不直言?师弟,你早有心自立王霸之业,今欲乘机图谋起事,对也不对?”元始天尊被他说破,心里又是一跳,只得点头。乃道:“大师兄果然谋略过人。”老子只看元始天尊双目,元始天尊面带微笑,亦看老子眼目,一边把手中茶盏缓缓拿起,只把燃灯、云中子、十二仙等人看得冷汗直冒。两个对视了片刻,却不言语。燃灯突然哈哈大笑道:“如今我等联合,篡改封神榜,如何灭不了截教。”元始天尊道:“汝是何人?怎有你说话之处?”老子道:“此乃灵鹫山圆觉洞燃灯道人。”元始天尊道:“果然有些胆气,然不知本领如何?”话未落音,只见云中子、十二仙等皆有出手之意。只见燃灯把身体一挺,顿时光芒四射,众仙不敢出手,元始天尊见燃灯果然有些道法乃喜道:“吾正缺一人同辅佐我掌教。汝可投入我玉虚门中。”
        燃灯一面笑,一面看老子,微微颌首。燃灯忽哈哈大笑,忽然上前,推金山,倒玉柱,双膝下跪,对元始天尊道:“师尊在上,且受弟子一拜!”元始天尊急忙搀扶道:“燃灯道友为何如此?”燃灯道:“不是弟子狂妄,平生喜好斗法,颇有自负。今见师尊,才具十倍于我,又有如此胸襟,今愿拜为师,以求长进。望师尊不吝赐教!”元始天尊道:“道友请起。我等同保玉皇陛下,肝胆相照,相互切磋,那是自然。至于拜师,却不敢应允了。”燃灯道:“师尊也莫谦逊。以师尊之才,若不肯受,便是嫌弟子愚钝了。”元始天尊道:“岂敢如此!既然道友如此诚挚,我便斗胆,日后有事,点拨一二。我二人皆是修行之士,亦师亦友,有何不可?只是却不得在大庭广众,为此拘礼。还有我那几位弟子,日后也掌公来提拔一二了,此亦是此理也。”燃灯大喜,端端三叩首,行了拜师大礼,然后起身。老子急叫斟酒,元始天尊、燃灯对饮了,一起放声长笑。有诗赞曰:
             山外青山人上人,
        圣人相知竞英明。
        莫笑燃灯难成事,
        今朝长天卷风云。
        不知此番燃灯入玉虚宫到底是凶是吉,且看下回分解。
        


        8楼2010-02-03 08:51
        回复
          回复:6楼
          当然,当然。孙悟空最后才会出场的。


          9楼2010-02-03 08:58
          回复
            这里也发了?


            10楼2010-02-03 15:47
            回复
              回复:10楼
              当然,想当年就是在这发迹的。


              11楼2010-02-04 09:24
              回复

                     通天教主见二人和老子走的远了,自去呼喊天兵一面去斩杀那些昊天界余党。再说多宝道人、金灵圣母二人跟着老子回八景宫。你道通天教主怎么这般监视老子?原来自三清共议封神榜,本受那紫霄宫十天尊,并紫霄道人盘横,三人无奈只得将自家弟子名讳写上,而后又将神榜封于天庭之中,通天教主虽然法力无边,然要想以一己之力逆转天意,何其难也。又知老子、元始交好,诚恐他二人合力篡改,到时自家气数尽无了,故乃叫那两位弟子看守老子。
                     老子也知通天教主之意,乃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一道气出,化为本身。真身却化清风而去,多宝道人、金灵圣母虽是大法力之人,然又那里能和老子相比。
                     那通天教主正在巡视,却看到杨天佑夫妻正和那群叛军苦斗,通天教主自度道:“这夫妻二人有些本领,然今日纵有宝莲灯,恐怕也难逃一死了。”双发厮杀正酣,却见一将,高大威猛,距他夫妻百步,高声道:“可是杨天佑夫妻否?”杨天佑:“正是小生!”杨天佑乃把宝剑一提,直冲过来。背后云华公主,奔涌而上。那将大惊,急急迎战,奈何心中原有懈怠之意,偏生杨天佑怀必死之心,剑法凶狠,杨天佑越发神勇,夫妻二人合力来战那将。杨天佑大呼酣战,左刺右砍,虽战至力竭,未尝有惜命投降之意。那将也暗自惊叹。然杨天佑虽然勇武,毕竟武艺非绝顶,战了半个时辰,那里还能抵挡的住,那将高呼:“杨天佑!我敬你也是一条好汉,今日,我已失去伐天良机,只要你肯自尽,我自当放你家人性命。”此时杨天佑已身受十余处创伤,长袍之上,血迹斑斑,闻言道:“好,且慢。”杨天佑突然以宝剑驻地。那将呵呵带笑,自在那里观看,只见杨天佑身子一歪,心思:“料想陛下也该成事,罢了,今日就去吧。”杨天佑忽然大喝一声,宝剑挥处,喀嚓一声,杨天佑人头已飞出丈余开外。尸身却不停步,作势前扑,颈血狂喷了。有诗叹曰:
                     昆仑出俊杰,天佑赛蛟龙。
                     巍巍英雄气,凛凛壮士风。
                     心重天帝好,奈何道路穷。
                     不负忠义死,含笑赴长空。
                     那将见杨天佑已死,乃道:“公主安好。”云华公主冷冷笑道:“将军安好?”那将正要再说之时,突然之间,身形裂开。云华公主一愣,转而却被一座大山压下,通天教主冷冷发笑宝莲灯亦落入他手,可怜云华公主却被压于桃山之下。
                     且说这边老子方脱了身,乃急忙与元始天尊、燃灯、陆压、准提道人等人计议取那封神榜。元始天尊道:“眼下时间急迫,莫要多想,只当快快破那结界。”却看四人合力,只见数道光芒齐飞出来,把那结界冲开。众人忙取那封神榜,却看先有一人,那起封神榜。众人吃得一惊,急忙去看时,才发觉那人不是别人,正是玉帝。老子见是玉帝,把心放了下来。老子道:“陛下来得这般巧也。”玉帝道:“众卿安好?”老子道:“陛下,此便时那封神榜,臣等已取下矣。”玉帝道:“甚好。”元始天尊道:“陛下事不宜迟,当速改之。”玉帝点头道:“卿所言及是。”
                     元始天尊迫不及待,急忙拿过大笔,哗哗哗将十二弟子的名字全部去掉,乃哈哈笑道:“如今,吾不惧通天矣。”老子道:“师弟莫要高兴的太早,当速将封神榜放回原处,纵然不惧通天师弟,也当小心那伙紫霄宫天尊。”元始天尊道:“这个,恐怕有些难了。”玉帝道:“不急,朕自有计。”再说燃灯、陆压、准提见元始天尊改完封神榜急忙凑过身去,那将那封神榜中名单,背个大半。众人乃把封神榜交于玉帝自去了。
                     再说通天回来,乃道:“陛下,杨天佑、云华公主违反天条。好在杨天佑将功补过,血染南天门外,今日丧命,足可弥补其过。云华公主违背天条,与下界凡夫生下子嗣,被微臣压在桃山之下。不知陛下有和异议?”玉帝道:“教主所做,正合天意,朕又岂敢逆天?”通天教主道:“陛下既无异议,臣亦放心。”玉帝道:“教主乃治世之尊,三界栋梁,岂可因小过而勿三界苍生?今教主又大破叛军,扬我天庭威严,朕心甚慰。”通天教主道:“如此,不知封神榜之事。”玉帝乃道:“教主心中可有人选?”通天教主心里寻思:此事虽好,然终究是个苦差事。不可叫我教中人来做。乃道:“吾闻二师兄元始天尊已选申公豹为人选。”玉帝道:“申公豹确实不错。然数日前女娲娘娘来推荐了另一人。朕身边也没个心腹,只得今日方与教主说。”通天教主心想:女娲虽没了什么实权,然终究是上古正神,不好回绝,二来封神之事又与我等何干?只要我座下弟子不出山门,又能奈我何?乃道:“陛下,女娲娘娘乃上古正神,所言自有道理。臣没有异议。”
                


                15楼2010-02-05 18:16
                回复

                       玉帝喜道:“如此,朕不日就与她说。还有一事,这宝莲灯乃朕护身之宝,还请教主奉还。”通天教主犹豫一番道:“臣知此物慎重,故将其带回,今日还与陛下,望陛下好生保管。”后面二字由为重音。玉帝只当无事,乃笑道:“朕自会保管。”通天教主乃出了灵宵殿,玉帝方松了口气。
                       话说陈塘关有一总兵官,姓李,名靖,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李靖便要好生学法,不想却因仙道难成,只得拜别了师傅,下山来辅佐帝辛,后来征讨各处,颇有军功,得了总兵之职,享受人间富贵。元配夫人唤作殷氏,已生有二子:长曰金吒,次曰木吒。
                       如今殷夫人又怀孕在身,却不曾想已然怀孕有三年零六个月。李靖不曾遇到过此等情况,心里时常时忧虑。常对夫人言:“孕怀三载有余,尚不降生,非妖即怪。”话说夫人听了此言,心下倒也担心,也时常对李靖说道:“此孕定非吉兆,教我日夜忧心。”李靖听说,心下甚是不乐。
                       只说这夜至三更,夫妻二人睡的正好,夫人隐隐觉得有一道人,头挽双髻,身着道服,径进香房。夫人怒道:“这道人甚不知理。此乃内室,如何径进,着实可恶!”不想那道人只是不退。夫人越发怒了,乃道:“道人还不退出,吾便要喊人了。”那道人呵呵笑道:“夫人修要误会,速速来接麟儿!”夫人听罢此言,大吃一惊,未及回答。却见道人将一物往夫人怀中一送,夫人大吃一惊,不及躲闪,竟吓出一身冷汗来。夫人惊恐万分,只得拼命去叫李靖。不一会乃觉得有人推她,夫人睁开眼睛,却见李靖道:“夫人想是做噩梦了?这般大叫。”夫人便把时才梦中之事说了一遍。李靖听罢,也觉奇怪。夫妻两个正思考间,突然却见夫人大叫腹痛。李靖大惊,急忙叫醒丫鬟,又叫人去请年长的嬷嬷来。自己则退出内室。李靖心中暗想:“怀身三年零六个月,今夜如此,莫非降生,吉凶尚未可知。”到底李靖夫人能否顺利生产?请看下回。
                  


                  16楼2010-02-05 18:16
                  回复

                         再说杨天佑战死后,玉帝便有意将杨戬兄妹接往天宫。杨戬因不愿再见玉帝,乃自离开,重回凡间。杨戬在山间行走,在城中苦苦生活,可怜杨戬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不想忍受人间之苦难,然却未曾退却,每日只得坚持。
                         这天,恰是在寒冬腊月,且看外面大雪纷飞,杨戬身着单衣,只得裹件破旧棉被躺在路边的屋檐之下,冻得直哆嗦,再看那件棉被,破烂的不成样子,如何能抵挡了这寒风?杨戬已然一昼夜未进食吃了,本来羸弱的身体显得更加脆弱。杨戬没有办法,只得把身体裹成了一团,在那里忍受严寒。
                         却说杨戬慢慢快支持不住,忽得发现一个热呼呼的大馒头出现在他面前。杨戬欣喜若狂,一双小手正要抓向大馒头的时候停住了。杨戬却见那拿馒头的人,杨戬长期乞讨,吃得无数苦头,自然明白他人的东西也是不能随便要的,穷人的生活让小小的杨戬成长了不少,也让他拥有了这个年龄不应该拥有的东西。
                         来人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道士,头发、眉毛和胡子都成纯纯的银白色,宽阔的额头竟然没有一丝皱纹,深邃的眼睛似乎隐藏着无限的智慧,单薄的身体只穿了一件深蓝色的粗布道袍。但是他仿佛感觉不到寒冷微笑地拿着热呼呼的馒头看着自己。玉鼎真人在街边买了一个热馒头递给杨戬,满以为杨戬会拿着就吃,没想到杨戬的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玉鼎真人心里暗赞,这个小孩子居然能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自己冷静的思维,更加坚定了他收徒的决心。
                         杨戬道:“这……这,真的可以给我吗?”玉鼎真人微微一笑,慈祥的点了点头,说道:“当然了,你这孩儿,想必饿坏了。快快吃吧,我一个老头子也没什么特殊要求,只是想你当我徒弟。”“徒弟?徒弟是什么?徒弟是你叫我干坏事吗?”玉鼎真人笑道:“徒弟就是我的弟子,跟着我学东西,绝对不干坏事,哈哈!”杨戬听完,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道:“是吗?和你学本领,能劈开山吗?”玉鼎真人道:“当然,只要你努力学,什么事都能达成。”
                         杨戬毕竟是小孩子,反正不做坏事就没事,一把抓过玉鼎真人手中热呼呼的大馒头狂啃起来,玉鼎真人心疼的抚摸着他消瘦的背脊,轻拍着说道:“慢点吃,慢点吃。。。。。。”时间便是这般匆匆而过,杨戬已经十四、五岁,每天他都在不停的努力。已得玉鼎真传,有着无数本领。
                         且说这日,玉鼎真人问道:“徒儿学艺多久了?”杨戬道:“已近两年矣。”玉鼎真人道:“徒儿法力如何?”杨戬道:“弟子得老师真传,已有些道法。只是觉得又好似无甚本领。”玉鼎真人哈哈大笑道:“此非你法力不济。实乃缺乏实践耳。”杨戬半晌无语。玉鼎真人道:“今为师欲送你去一处锻炼。”杨戬道:“不知老师欲送我往哪里去?”玉鼎真人道:“不需多问,到时自然明白。”
                         杨戬突然只决得双眼一黑,好似被卷入暴风一般。杨戬只得随风而动,慢慢觉得风熄。杨戬忽得醒来,却看自己身处一间草屋。屋内虽然简陋,却也规范。杨戬仔细一看,却见一老翁来过。杨戬道:“多谢老伯救命之恩。”老翁笑道:“小道士,你怎敢到此处来?”杨戬道:“非我本意,不知何故,被风吹来。”老翁道:“此处离镇北城不远,你来此处,却要倒霉了。此处乃是北伯侯崇侯虎地界,再往北走不远,正是镇北城。此城乃万恶聚集之地。原来这城内的百姓尽是些强盗会聚,与城外不同。若有城外之‘所谓下等人’入城,需得先花上万两黄金办个“暂居凭证”方可。如若不然,一旦发案,便要被抓去做苦工。永不得回。因此城中平日里也并无多少好人。且今日城内又戒丨严,四方城门均有贼兵把守。或月初,或月末便来这四处征收人头税。”杨戬听罢,大惊道:“如此,为何北伯侯崇侯虎不出兵围剿。”老翁道:“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北伯侯崇侯虎几次发兵都是大败而回。”杨戬寻思道:“老师叫我下山,莫不是要我来助北伯侯?”乃问道:“不知侯爷兵马在何处?”老翁道:“离此下山往南走便是。只是最近这里有异兽害人,却要小心。”杨戬道:“这个不妨。”
                         只说杨戬孤身一人,径往山下走。忽得听得周围阴风滚滚,杨戬心道不好,这里当真有异兽?阴风刚过,却看一只黑犬迎面走来。杨戬一见是只犬,方把心放下。不想那犬却不买帐,竟反开口来咬杨戬。杨戬见他来咬,却不躲闪,反手一捉。看着两根手指被那犬咬在口中。杨戬忙在那犬咬住手指的一刹那,将大拇指准确地按在了它的额头上,将它的脑袋捏在三指之间。只见那犬“汪”地叫了一声,全身绷紧的肌肉立刻松弛下去,本来怒视杨戬的眼睛也没有了敌意,下颚松开,不再紧咬着杨戬的手指。杨戬见那犬已然臣服,甚使欣喜,乃为之取名为细犬。
                         却说杨戬收了细犬,那犬却也是得道多年,甚通人性。自将身子变小,藏入杨戬之行囊之中。杨戬大喜,自往山下去投奔北伯侯去了。只说杨戬到了那大营门口,早有守卫拦住道:“你是何人?”杨戬道:“小人乃是平头百姓,知北伯侯大人在此剿匪,特来投军。”那兵士问了杨戬姓名,自带他往营中去了。不知杨戬投军如何,且看下回。
                    


                    18楼2010-02-06 14:44
                    回复
                      第七回,借莲花哪吒重生,仗宝塔李靖降子
                           上回说到哪吒自尽,李靖夫妻收了哪吒尸首,自将他下葬了。话说哪吒魂魄不灭,也不能做的孤魂野鬼,只是往他师父太乙真人道场乾元山去了。太乙真人见了哪吒,乃叹道:“都是你到处惹事,你师叔不久便要下山,你反而丢了性命,真是麻烦。也罢,你也不需在此待着。你立刻回到陈塘关,给你母亲托梦,叫她离关四十里,那里有一座翠屏山,山上有一空地,便在那里为你立庙,你受香火三年后,便可重生为神了,便可立于人间,辅佐真主。好了,哪吒,快快回去吧。”哪吒听说,离了乾元山往陈塘关来。
                           话说哪吒连续三夜为母亲托梦,夫人在梦中听了哪吒之言,每当醒来,便泪如雨下。李靖此时怒气未消,如何肯听。只道是梦随心生,夫人见李靖不肯,只得暗自托付心腹之人,偷偷往翠屏山兴工破土,起建行宫,造哪吒神像一座,旬月功完。哪吒在此翠屏山显圣,感动万民,千请千灵,万请万应。
                           哪吒在翠屏山显圣,四方远近居民,俱来进香,纷纷如蚁,日盛一日,往往不断。祈福禳灾,无不感应。不觉乌飞兔走,似箭光阴,半载有余。
                           话说哪吒四处显灵,却惊动一人。却不是别人,正是哪吒之父,李靖也。李靖得知哪吒四处显圣,却寻思道:“这孩童莫非当真成神?”李靖不知真假,乃自收拾行囊,慢慢往哪吒庙宇处去了。
                           话说东海龙王见哪吒自尽,却也再难有理由说话。无奈只得退离。不想此事玉帝却暗自放在心上,王母与他夫妻多年,如何不知心思,乃道:“陛下莫不是看中了李靖父子?”玉帝笑道:“朕之身边心腹甚少,太白虽然忠心,毕竟不擅统兵,今观李靖父子朕方才发觉。”王母笑道:“怎奈那李靖也算是截教中人,哪吒虽是灵珠子转生,却又归那阐教统管,何时能为陛下效力?”玉帝笑道:“卿自放心,朕自有办法。”
                           再看且说敖广听闻哪吒尚在,乃暗自派人送于李靖一封书信,却叫李靖毁其庙宇,不然即尽杀陈塘关之百姓。李靖无奈只得毁了哪吒庙宇。
                           话说哪吒那那日出外显圣,不在宫中。晚上回来,哪吒一看,自己的庙宇全无,只剩下山红土赤,烟焰未灭,却见那两个鬼判,满面流泪。哪吒大怒道:“哭什么!还没骨气,你且说是谁干得?”鬼判哭哭啼啼道:“不是别人,便是那陈塘关李总兵,今日他突然上山,也不知是何缘故,竟然打碎金身,又放了一把大火,把这庙宇烧的一点不剩,若非我得本是灵魂之体,李总兵尚未修行到家,恐怕也难逃了。”哪吒大怒道:“李靖,我把骨肉都还了你也,为何还要这般害我。现在我无处栖身,这该如何是好?”哪吒心中愤怒,怎乃现在自己还是灵魂之体寻思许久,乃叹道:“也罢,我还是去乾元山找我师父吧。”话说哪吒此时已经受了半年香烟,已成了半仙。不一时便到了乾元山,至于洞府。
                           金霞童子引哪吒见太乙真人。太乙真人见了哪吒,乃道:“哪吒,你为何不再庙中受香火,却来这里作甚?”哪吒哭拜道:“师父,弟子本在庙中享受香火,本来不错,哪知道我父李靖不知何故,又来寻我,见我不在庙中,竟然把神象打碎,又一把大火烧了庙宇,弟子眼下无处藏身,故此来寻师父。”太乙真人听罢,良久无言,又叹息了数声乃道:“好个李靖啊,哪吒已把骨肉还了你也,你不该就这般斩尽杀绝了,眼下姜子牙就要下界,哎,也罢。为了你为师也就做见好事吧。”太乙真人说罢,立刻叫金霞童子道:“你去把五莲池中莲花摘二枝,荷叶摘三个来。”童子忙忙取了荷叶、莲花,放于地下。真人将花勒下瓣儿,铺成三才,又将荷叶梗儿折成三百骨节,三个荷叶,按上、中、下,按天、地、人。真人将一粒金丹放于居中,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吒魂魄,望荷、莲里一推,喝声:“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时!”只听得响一声,跳起一个人来,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运精光,此乃哪吒莲花化身,见师父拜倒在地。太乙真人笑道:“今番反而得了莲花化身,还有何惧?”哪吒怒道:“李靖毁我泥身,此仇必报。”太乙真人笑道:“不急,你先随我桃园里来。”真人传哪吒火尖枪,不一时已自精熟。哪吒就要下山报仇。真人曰:“枪法好了,赐你脚踏风火二轮,另授灵符秘诀。”真人又付豹皮囊,囊中放乾坤圈、混天绫、金砖一块。乃道:“你往陈塘关去走一遭。”哪吒叩首,拜谢师父,上了风火轮,两脚踏定,手提火尖枪,径往关上来。
                      


                      21楼2010-02-09 14:16
                      回复

                             哪吒再回陈塘关,实乃要杀李靖,所幸李靖长子金吒、次子木吒,纷纷来阻挡。方才叫李靖逃走。哪吒见状乃怒道:“汝二人却是谁来?为何这般无礼?”金吒笑道:“连自家兄长也不认得?”哪吒把翠屏山的事细细说了一遍。金吒、木吒也道:“此却是父亲理亏,然纵然父亲有错,也不当如此大逆不道,提枪杀父。”哪吒冷冷笑道:“吾剖腹、刳肠,已将骨肉还他了,我与他无干,还有甚么父母之情!”木吒大怒道:“天下哪有你这等逆子!”将手中剑望哪吒一剑砍来。哪吒枪架住道:“木吒,我与你无仇,你最好闪开,不然恐怕我手中火尖枪不认得哥哥。”木吒大怒道:“好孽障!安敢这般大逆不到!”提剑来取。金吒恐他两人有伤,急忙也来中间劝阻。哪吒无心恋战,自虚晃一枪,架风火轮去了。金、木二吒追赶不上。
                             话说李靖到底修行尚浅,走的不远。哪吒架起风火轮,不过半个时辰,便堪堪追上。哪吒叫曰:“就赶到海岛,也取你首级来,方泄吾恨!”李靖望前飞走,真似失林飞鸟,漏网游鱼,莫知东南西北。往前又赶多时,李靖见事不好,自叹曰:“罢!罢!罢!想我李靖前生不知作甚孽障,致使仙道未成,又生出这等冤愆。也是合该如此,不若自己将刀戟刺死,免受此子之辱。”正待动手,只见一人叫曰:“李将军切不要动手,贫道来也!”
                             李靖猛然抬头看时,只见对面山岗之上有一道人,倚松靠石而言:“你可是李靖?”李靖道:“末将便是李靖。”道人笑道:“堂堂大将,为何如此慌张?”李靖满面羞愧,乃道:“逆子哪吒追之甚急,还望师父垂救!”那道人呵呵笑道:“你只管上岗来,待我救你。”李靖听罢大喜,急忙上岗,躲在道人之后。
                             不一会只见哪吒风火轮响,看见两人站立,也不多说,自驾了风火轮往岗上来。那道人笑道:“那小儿可是哪吒?”哪吒道:“我正是哪吒,你这道人却是何人,又为何叫李靖躲在你的身后?”道人怒道:“大胆,你父亲的名讳,岂是你能说的?你今又为何事赶他?”哪吒又把翠屏山的事说了一遍。道人笑道:“纵然父亲有错,你这做儿子也不该这般追杀父亲。”哪吒笑道:“既然是我等家事,更不需要你这道人来管。我今日定要拿他,以泄我恨!”道人叹道:“既然不肯我也不好多说。李靖你就与他杀一回吧。”李靖大惊失色,道:“老师,这逆子力大无穷,末将如何能杀过他。”道人大怒,把李靖一口啐,把脊背上打一巴掌,道:“要你杀你便杀,这般没有骨气,如何能叫你儿子服你?”李靖没办法,只得持戟来迎战。哪吒持火尖枪来迎,父子二人战在山岗,有五六十回合。哪吒却战不得上风,只是往复遮拦。哪吒本是聪明之人,见李靖这般善战,便暗自沉思道:“李靖原杀我不过,方才这道人啐他一口,扑他一掌,其中必定有些原故。我有道理:待我卖个破绽,一枪先戳死道人,然后再拿李靖。”哪吒将身一跃,跳出圈子来,一枪竟刺道人。不想道人把口一张,一朵白莲花接住了火尖枪。那道人急忙跳出圈来,李靖正要上前厮杀,却被到人叫住道:“李靖且住。”又问哪吒道:“你父子厮杀,我总与你无仇,你怎的刺我一枪!”哪吒笑道:“李靖手段我如何不知?莫不是你弄的法术?使我战不过他。既然是你背后操控李靖,我便先刺死你来,再来泄忿。”道人听罢,勃然大怒道:“你这孽障,竟然还敢来刺我!”哪吒亦怒,把枪展一展,又劈脑刺来。道人跳开一旁,袖儿望上一举,只见祥云缭绕,紫雾盘旋,哪吒把持不住被罩在玲珑塔里。道人呵呵笑道:“哪吒,今日认得父亲否?”哪吒怒道:“李靖害我,我如何能认他?”道人叹息一声,只把双手在塔上一拍,塔里火发,哪吒抵御不了,只叫“饶命”。李靖急忙道:“还请老师放过哪吒。”道人笑道:“要是哪吒还要杀你却该如何?”李靖道:“子不教,父之过。更兼昔日也是我这父亲软弱,不得保护他,故此才有今日。”道人笑道:“哪吒,你可认父亲?”哪吒连声答应道:“我认是父亲了。”道人曰:“既认父亲,我便饶你。”道人忙收宝塔。哪吒睁眼一看,浑身上下,并莫有烧坏。道人笑道:“哪吒,你既认得父亲,还不快快与他叩头。”哪吒只得向李靖跪拜,道:“父亲,孩儿知罪了。”道人笑道:“李靖,你且跪下。哪吒本是天神下凡,今于你做儿子,恐你降服他不得,我秘受你这一座金塔。如哪吒不服,你便将此塔祭起烧他。哪吒,你父子从此和睦,久后俱系一殿之臣,辅佐明君,成其正果,再不必言其前事。”李靖跪拜道:“多谢老师,请问高姓大名?那座名山?何处仙府?”道人曰:“贫道乃灵鹫山元觉洞燃灯道人是也。你修炼未成,合享人间富贵。今商纣失德,天下大乱,你且不必做官,隐于山谷之中,暂忘名利。待武周兴兵,你再出来立功立业。”李靖叩道在地,回关隐迹去了。后来父子四人,肉身成圣,托塔天王乃李靖也。后人有诗曰:
                             黄金造就玲珑塔,万道毫光透九重。
                             不是燃灯施法力,天教父子复相从。
                             此是哪吒二次出世于陈塘关。不知龙王能否饶过哪吒父子,还看下回分解。
                        


                        22楼2010-02-09 14:16
                        回复
                             第八回,哪吒大闹东海岸,帝辛惊见真天子
                               且言李靖自得了燃灯传授宝塔,重新收得哪吒。自回陈塘关,家人团聚又回到从前一般。这日东海龙王敖广暗自得知哪吒不死反生,得了莲花化身,如何不怒。乃欲起东海之水再度水灌陈塘,百姓惊慌。李靖闻言,叹道:“眼下天下打乱,东南二路造反,今又得罪龙王,如何敢连累百姓。不若吾亲往龙王处谢罪。”哪吒听罢,怒道:“父亲休慌,孩儿自去便是。”李靖道:“不可。”哪吒顿首道:“孩儿不敢乱来,自有师父传授法力,此番必然成功。”李靖点头道:“也罢,今日若能胜了龙王,便是个真男儿。”哪吒点头,自提火尖枪去了。
                               再说龙王统领各处水兵,纷纷朝陈塘关涌去。百姓又见龙王水族来犯,一个个急忙纷纷跑出家门,不敢回首,生怕被海水卷去。
                               哪吒见罢,大怒道:“敖广,你如此残害百姓,枉为龙王。”敖广怒道:“李哪吒,你害死我子,又如此羞辱与我,我岂能饶你?”哪吒怒道:“敖广,前番之事,我已自尽偿还。为何还有苦苦向逼?”敖广不再多言,只叫部下虾兵蟹将纷纷上前,欲杀哪吒。
                               四面之兵,纷纷上涌。哪吒见他人多势众,急忙现出三头六臂之身。只见海面上一尊三头六臂法相,直奔那敖广而去。敖广见哪吒赶来,忙挥手中宝剑抵挡。四周水兵,这是方才反应过来,各持兵器,只见那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各式兵器纷纷朝哪吒刺来。哪吒三头六臂法身,丝毫不惧。只把金砖一抛,混天绫疾起,各式法宝变作千千万万,只打得东海水军十分狼狈。岸上李靖见到哪吒这般骁勇,也不多言,只叫部下击鼓助战。陈塘关百姓亦知哪吒英雄,纷纷来呐喊助威。哪吒得各位父老助威,好似又得了几分气力。
                               哪吒这里厮杀正酣,不想此时天庭之内,玉帝亦暗自关注,见两边相持不下。微微点头道:“是时候了。”只见身旁太白金星笑道:“陛下已有伏李靖父子之计?”玉帝乃道:“此番需朕亲往方可。”金星道:“陛下不可。下界异常凶险,更兼倘若被通天发现,危害不浅。”玉帝道:“爱卿不需惊慌,朕今得封神榜。自有妙用,岂怕他些许假神。”言罢,自化做一道金光而去。太白金星大惊,忙道:“聂流云何在?”只见一道白光扫过,汇聚成一人。只见此人,身高八尺,威风凛凛。一身银甲,手提长枪。乃道:“大人叫我何事?”太白金星附耳低声几句,那聂流云听了,亦急忙化作一道白光追随玉帝而去了。
                               话说玉帝和聂流云下得来凡间,却看那陈塘关之军民齐声呐喊,只为哪吒助威。敖广这边不肯退让,只是苦苦相斗。玉帝笑道:“眼下只得先教敖广退兵,方才能够使之和解。”乃叫聂云峰先去东海传旨,叫敖广退兵。
                               话说敖广这边正亲自指挥各路水军,死死围住哪吒。哪知哪吒法力高强,各方水军一时难以拿下,反而被哪吒死死拖住。正慌乱之时,忽然听得背后有人道:“大王,有天使来了。”敖广道:“那里有天使?”只见那聂流云道:“东海龙王敖广接旨。”敖广身边一员水族将军笑道:“你是那里的小仙,安敢假传圣旨?”言未毕,只见聂流云勃然大怒,手中龙胆枪好似一道强劲的风,只一击那将军当即毙命。水族各部大惊,聂流云冷笑道:“天帝降临,你等如何还不速速迎接。”敖广见聂流云这般骁勇,对面还有哪吒如何还敢大意,只得道:“撤。”各路水军得了将令,急忙撤退。哪吒见东海军后撤,本欲追赶,却听得对面李靖叫他回来,只得回返岸边。这陈塘关百姓见哪吒胜了东海水军,一个个欢呼不已。
                               只说敖广退回东海,又恐这边得罪玉帝。只得率领各部水族,纷纷来朝见玉帝。敖广望见玉帝,只得低头下拜道:“臣东海龙王敖广,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玉帝冷冷笑道:“爱卿平身。”龙王起身,乃道:“陛下即为三界天帝,如何能够轻易离开天庭?倘若有失,三界岂不大乱?”玉帝笑道:“多蒙爱卿挂念,怎奈爱卿私自起兵,想那陈塘关百姓亦是朕之子民。朕如何能不来劝阻爱卿。”敖广听罢,笑道:“陛下,臣之子纵然犯罪,也不致死罪。陛下关爱自家子民,臣亦爱惜自己骨肉。”玉帝笑道:“爱卿休急。爱卿可知封神榜之事?”敖广道:“略知一二。”玉帝笑道:“爱卿之龙子死于非命,虽是天意。然爱卿多年忠于天庭,故此,朕只得破例,加令郎为神,日后于天庭效命,如何不好。还望爱卿莫要再难为李靖父子。”
                          


                          23楼2010-02-10 17:48
                          回复
                                 第十回,陆压毒计擒伏瑛,袁洪忠心为旧主
                                 上回说道玉帝点明了与老子的关系,老子大吃一惊。随即反应过来,微微笑道:“陛下既然已悟了因果,也不需多言。臣指望陛下成功,老臣再去叫陆压道人去添一把火。”言罢自去了。
                                 再说凡间纣王和袁洪一场恶战,不想纣王启动天子之玉,招来成汤元神,此时大商龙脉尚在,成汤气数正盛,紫薇真气何其强大,袁洪虽然法力高强,然却也不敢和这天子之气抗衡,只得偷偷带了众人逃将去了。姬发所幸有天子之剑的剑气保护方才逃过一劫。
                                 成汤到底护佑大商帝王,纣王得成汤庇护,自然感受的那姬发身上的天子之气,纣王冷笑道:“姬发,孤看你还往哪走?”姬发刚才强行使用天子之气,已然耗费了不少体力,如何还有能力抵挡纣王,更兼还有成汤元神。纣王等人擒了姬发自会朝歌去了。
                                 再说袁洪保了伏瑛,急忙离开。却不曾想看到姬发被纣王擒去,伏瑛乃道:“那小白脸不想被那昏君擒去,恐怕凶多吉少。”飞雪仙子笑道:“莫非公主当真看上了那小白脸,若果真如此,大圣与吾自取救他便是。”伏瑛羞红了半边脸,道:“哪有的事?”便不再说话。
                                 袁洪道:“公主乃千金之躯,还是小心为好,莫要管他凡夫之事。”正说时,忽然一道长虹,袁洪未及反应,却看一道人作歌曰:“混沌初时有圣贤,先有鸿钧后有天。诸般灵圣皆小辈,却有贫道还在前!”
                                 袁洪冷冷笑道:“陆压,别人不知你道行,你如何瞒的了我?”陆压笑道:“今日我来不是拿你,另有事情。”袁洪笑道:“吾不似你等这般教派争斗,你今日离开莫要再找我等便罢。”陆压笑道:“不妨不妨。”
                                 正说时,忽见东方天上,又一黄袍道人作歌曰:“忆昔得道深山中,三尸斩却得大同。谁知吾本猢狲体,今日伏虎也降龙。”
                                 陆压笑道:“悟空道人,你本不该来。”悟空道人用手一指袁洪,笑道:“吾若不来,他该如何?”袁洪见了悟空道人,冷道:“吾与汝这道人何干?”悟空道人笑道:“悟空、悟空,你我皆空。”陆压笑道:“也好,你既然明白,为何还敢来此。”悟空道人笑道:“只怕你奈何我不得。”陆压心头也是一紧,深知悟空道人法力,乃笑道:“吾奈何汝不得,然汝如何能奈何得了我?”
                                 悟空道人听罢,笑道:“如此一试便知。”言罢,自提剑来战陆压。两人交手不过数合,陆压知打人不过先下手,只把手一指,悟空道人便动弹不得,直如泥塑木雕一般。陆压见悟空道人再不动弹,便解下红葫芦,放在香几之上,方揭开葫芦盖,只见其面升出一道白线光,高三丈有馀。道人打一躬,请宝贝现身,须臾间有一物现於其上;长七寸五分,有眉有眼,眼中射出两道白光,将悟空道人钉住身形。道人又打一躬,请法宝转身;那宝物在空中将身转有两三转,只见悟空道人头已落地。陆压刚叹口气,不想那悟空道人握紧拳头,高叫声:“长。”却看腔子里又长出颗头来。
                                 陆压见悟空道人又长出颗头来,正欲再度施法。却听一人喊道:“陆压道友休慌,吾来也。”陆压、悟空道人一齐回头,却看是老子过来。陆压笑道:“道友来的正是时候。”悟空道人见老子赶来,知道大事不妙。急忙对袁洪等人说道:“还不快走。”袁洪等人反应过来,正欲离开。不想老子头上一道真气,化为三个道人。飞雪仙子见了老子,也忙下拜道:“拜见师尊。”悟空道人见状,只是大笑道:“天意,天意。果然是天意。”老子道:“悟空,贫道今日就来解脱你。”悟空道人冷笑道:“纵然是命,也要奋力一搏。”自提宝剑奔老子去了。老子把手一挥,只见顿时天空变色,在老子面前现出一丹炉来。悟空道人不能自已,竟被吸入八卦炉中。炉中共分乾(天)、坎(水)、艮(山)、震(雷)、巽(风)、离(火)、坤(地)、兑(泽)八卦。老子再一挥手,顿时三味真火起,悟空道人惨叫数声,化作灰烬。老子打开丹炉,只见一颗赤红之心,还在不停跳动。老子笑道:“盘古之心已得,其余元灵速速归位。”只见老子言罢,再用手一指丹炉,里面飞出无数元灵纷纷入了袁洪体内。
                            


                            27楼2010-02-12 14:38
                            回复

                                   只见袁洪大叫一声,头顶一道金光。现出一金色巨猿,毛脸雷公嘴,一身金毛,带九龙冲天冠,穿锁子黄金甲,踏凶兽步云靴。背后又现一面大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字。袁洪冷冷道:“不想今日反倒真成了这齐天大圣法身。”老子笑道:“虽有了齐天大圣法身,然无盘古之心,也是枉然。”袁洪还欲再言,却看不见了伏瑛。却看伏瑛正被那陆压道人挟持,陆压笑道:“袁洪,你还敢不顾这公主的命吗?”
                                   袁洪见伏瑛被擒,心下如何不怒,然又不敢造次,只得死死看住陆压。正僵持间,忽听一人喊道:“李耳,且看朕面上,饶过小女一命。”
                                   化所伏羲善演八卦,如何不知老子心思,不过是欲借其女伏瑛来趁机颠覆截教统治。上次陆压来女娲宫言要和阐教联盟共同抗击截教。只是女娲未下其心,二来伏羲不愿参与这权力、教派争斗,不想昨日演卦,知老子已和陆压暗自定计来抓伏瑛急忙和女娲赶来助战。不想到时已见到女儿被擒,急忙喊住老子、陆压。
                                   老子见是伏羲、女娲二人。乃道:“二位乃是上古正神如何今日有闲情来此?”伏羲笑道:“李耳,你好歹也是盘古正统元神所化,为何这般胡搅蛮缠。你等有何争斗,我却不管,只是莫要伤了我那女儿。”老子笑道:“眼下道门大兴,乃是天数。你教衍八卦,也算我道门中人,出些力来,有何不可?”伏羲道:“你那计谋,甚是歹毒,那时却要我夫妻如何做人?”老子笑道:“顺应天数,理所当然。何来歹毒?今日只问陛下做是不做。”
                                   两面正争吵时,袁洪乃道:“大王莫恼,此事皆因我未曾保护好公主。既然太清道人欲用计谋,臣愿往之。”伏羲急忙道:“不可。”老子笑道:“甚好,甚好。今日也可看你是否忠心。正好今番要你那命来,不过,尔死后即可封神,那封神榜上自然会加上汝之名讳。如何?”伏羲乃道:“袁洪,今日没你事了,速速去吧。”袁洪再拜道:“臣之命乃是大王与娘娘赐的。今日为救公主,臣愿献此命。”老子笑道:“甚好,甚好。”自去袁洪耳边低言数声,袁洪听罢,大笑数声,道:“好好好,一言为定。”言罢只见袁洪现出真身,乃是头巨型白猿,大吼不止,头上现出金光,齐天大圣高高立于天上光芒四射。
                                   老子见到大喜道:“齐天,齐天。法力通玄。今番有此圣相助,哈哈。陛下永为天庭之主也。”陆压亦冷笑道:“只是此圣还为正本身,只怕不妥。”老君笑道:“不妨,不妨。”言罢,用手一指。只见一条金色黄龙盘旋于齐天大圣之旁,只见那龙,低吟一声,张开巨口,似有吞噬一些圣灵万物之能。齐天大圣毫不畏惧,只把双手张开,顿时也现出自己巨大法身。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的,就和那龙缠在了一处。这场厮杀怎见得:这边是灵气化猴,那边是乌铁成精,算来都是异类,相敌只为老君。一个是齐天大圣,一个是定海神珍。此刻化为二心,将来日日相伴。你一爪,我一挠,来去全然不留情。初时相拼于林中,少顷交手在半空。自相敌来不退让,胜负难分无输赢。
                                   这齐天大圣好生厉害,初时与金龙敌了个平手,及后来一招一式都要抢先半分,一猴一龙斗了近一个时辰,渐渐那龙不敌。被齐天大圣抓了个正着,金龙用尽全力挣扎,竟被齐天大圣折成两段。
                                   老子见齐天大圣斩了金龙,大喜道:“今番虽不至圆满,亦可,亦可。”言罢再一挥手,八卦炉再度出现,只把那金龙收入炉中。陆压笑道:“此龙乃是当年禹王治水时测量江河深浅的定子所化,怎得成了精也。”老子笑道:“此段乌铁倒也颇有来历,乃是盘古开天后于古天猿山上,后来猴族大兴。天猿山上尽是猿猴,那猴王自称天猿王得此神铁与盘古之心。怎奈与蚩尤争位,后来身殒。元灵四散,化作悟空道人、无支祁与哈奴曼等。此铁一直无人使用,后来共工水淹人间,禹王方用他来镇海,此铁又吸纳海水精华,乃是块神铁,称为定海神珍铁。日前老夫路过东海见他似乎产生灵气,故将它化身为龙,带将来住齐天大圣成功。”老子言罢,再一点,八卦炉开,出现一段乌铁老子又一指。只见它顿时化作一根铁棒,金光闪耀。齐天大圣知道事成,一个筋斗起,拿起铁棒往西去了。
                                   伏羲、女娲见状,冷冷道:“只望老君莫忘前言。”言罢自回女娲宫去了。陆压也松了手,将伏瑛交于飞雪仙子,乃道:“她与姬发还有一段孽缘。待袁洪兑现我等,便放了她。”飞雪领命,自带伏瑛去了。
                                   再说那朝歌城内,纣王费尽千辛万苦方才擒住姬发。为使大商朝永固,自当斩杀姬发。怎奈姬发已和天子之剑人剑合一,有天剑保护,纣王一时间也杀他不得。申公豹见状乃道:“大王莫急,臣有一计。”纣王道:“速讲。”申公豹笑道:“那姬发有天剑护身,故此我等杀他不得。然大王手上有天子之玉,可疾起天子之玉抵挡那天剑,再用那臣所布下的混元天阵足可斩杀姬发。”纣王大喜道:“速速摆下阵来。”
                                   申公豹得令,乃选三百六十五位军士,乃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有二十四人分掌二十四面大旗,按二十四节气。申公豹居于中央,提剑而立。申公豹笑道:“大商中兴实乃天数,成汤苗裔殷受,统领四方,以天子之威震服八方,姬发小儿无道逆天,妄言篡逆,罪恶滔天。今吾玉虚宫门下申公豹,替天行道,斩杀逆臣,祈告上天,复兴殷商。”言罢,自挥剑做法。
                                   姬发人剑合一,凭借一丝力量勉强抗衡。纣王见姬发居然能够抵挡,不由得大怒,自将天子之玉疾起,顿时只见白昼时居然现出满天星斗,帝王之星分外明亮,姬发渐渐抵挡不住。
                                   正慌时,突然一道光亮穿破那两道法力比拼,自高天而落,夹杂着无尽风火雷电朝地藏飞来。金光中一只金色猴王,头戴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身披锁子黄金甲,火眼金睛,手抡铁棒,朝申公豹当头砸下。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8楼2010-02-12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