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吧 关注:3,453贴子:7,133
  • 0回复贴,共1

1894年,谭嗣同曾写信提议:将西藏卖与英国,将新疆卖与俄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94年,谭嗣同曾写信提议:将西藏卖与英国,将新疆卖与俄国。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戊戌变法的帷幕拉开之后,大半个中国都被轰动了。在1898年时,谭嗣同带领一行人走上了变法之路。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志之下,迈出了这变法的第一步。
怎奈当时的社会现状,让谭嗣同一行人无可奈何,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以失败而落幕。年仅33岁的谭嗣同和刘光第、林旭等一行人,为变法献身。而这一行人,也被后来者称为“戊戌六君子”。格局限制一切。在当年,谭嗣同甚至写信给自己的老师欧阳中鹄,提出了把新疆和西藏通通卖掉。
用这卖掉国土的钱币来偿还大清朝所欠下的2亿巨债,偿还巨债所剩余的钱财,便可以直接投入到变法之中。在如今看来,这种割地卖钱的做法,是可耻也是可恨的。但无奈时势造就了他的眼光和格局,所以才做出了那样的误判,让抉择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首个割地赔款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这些爱国人士的脸上。地大物博的清王朝,现在任由西方列强宰割。足以见大清王朝的行将就木和腐朽。当年的谭嗣同,已到而立之年。对大清王朝的现状忧心忡忡,却又满怀仇恨。所以揭竿为旗,呼吁变法。
从此时起,谭嗣同心中的变法之路就坚不可摧。迈出了这第一步,哪怕头破血流都不会后退。在谭嗣同的号召和带领之下,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参与其中。一时之间学堂兴起,唯心派的力量壮大了不少。
在授课的过程之中分发《明夷待访录》之类的课本给学生为的就是激发他们心中的那一片斗志,让他们看清大清朝现在的状况。让他们从心里认识到,只有变法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变法才能够还天下和平。
在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些人,以及谭嗣同的大力号召之下,变法初步取得了成效。往日苍夷满目变得逐渐有了生机。在这种新生力量的灌输之下,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喊起了口号,走上了大街,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推崇变法。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将变法进行到底。
识时务者为俊杰,怎奈格局限制
谭嗣同,铁心一定要变法成功。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在公元1894年,谭嗣同在给老师欧阳中鹄的回信之中,就曾直言:
大清的国力已经衰退了,不少国家的大门也已经被打开。放眼望去,新疆和西藏这两个比较广阔的土地,凭借着大清国的实力,似乎已经完全坚守不住了。在这个时候要不就把这两片地卖出去吧。
把西藏直接卖给英国,把新疆直接卖给俄国,用这些卖掉徒弟的钱财来维持变法,又或者是偿还国债,这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且有了这一笔巨款之后,我们的国家还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国力也将更加的雄厚。
谭嗣同所言,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极力反对的,因为在这二人心中领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仅为眼前利益,把新疆卖给俄国,那岂不是打开了清王朝的国门?在一个完整的肢体上划下了一道疤痕。倘若这个疤痕不能够尽早被治愈,那势必会引起全身的溃烂。
不得不说,在日后的发展之中,谭嗣同所言确实没有太大的格局。尽管在当时是为了全国的太平而舍掉这两片地,可却忽略了国土不能分割这一点。类似于舍小家保大家,倘若当真舍了这个小家,又能够保住这个大家吗?
这就把变法之中的短板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也称得上是暴露无遗。从这样的误判之中不难看到,前方便是一片黑暗,黎明的曙光早已被乌云所遮挡。在清王朝的政策之下,做出一系列的变化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然而变法还是唯一的出路。
可是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后,各个地方都在风云暗涌。甚至世界各国都在垂涎欲滴,想着瓜分大清这一块蛋糕。可变革的唯一出路,那就是:推翻封建的统治,建立起符发展潮流的制度。一切以国情为根本的出发点。
谭嗣同深深认可着不流血无革命这样的言语。在这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百十年间所发起的运动不止一次两次。未尝有任何一次变法和运动不流血。在这伤亡和流血之中,新生的力量在不断的注入,旧有的力量还是如此顽强。
结语:
在清王朝的腐朽的统治之下,谭嗣同一行人可以说是一股清流。怎奈当时的格局不够大,纵是一股清流,也未能掀起大波大浪。但这样的先例和英勇就义已经开辟,鼓舞了后来无数的爱国人士。
纵使是有误判,纵使抉择不够明智。但这些都抵挡不住爱国的热情,也磨灭不了变法的决心。动乱年代里,腐败的统治之下,有多少贪生怕死之人?而谭嗣同一行,终其一生,变法改革。真可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0-25 14: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