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吧 关注:4,216贴子:52,156

上联以平声结句者举例

收藏回复

  • 60.213.162.*
上联以平声结句、下联以仄声结句者,极为常见,试举一例:清嘉庆间泰安知府廷璐泰山壶天阁题联云:“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见楹联丛话,今石刻亦存泰山.地正是仄声。论者能还有话说吗?我们是在讨论学问,重证据,摆事实,勿作无意义的谩骂. 


1楼2005-12-01 23:06回复
    不知道大哥什么意


    禁言 |2楼2005-12-02 17:40
    回复
      赫赫,谢谢举这个例子。
      其实这种例子举一个就够了,还比如爱晚亭的:
      落霞半分酒一壶 
      桃花万树月满


      禁言 |3楼2005-12-03 22:41
      回复
        • 221.239.221.*
        楼主真是蠢!
        如果你找的例子是,别人还忙什么?
        都现在了,还是不懂对联!!
        真是智商太低了!教都教不会!!!!
        你拥刘心武,刘心武更是白痴了


        4楼2005-12-03 22:51
        回复
          • 60.213.165.*
          今天应约去山东肥城丫髻山考察,见到一副楹联也是上平下仄,联云:神意极明,世上不明;圣心至正,人间不正。康熙五十八年胡文锡撰。可见上联以平声结实极常见,自可不必大惊小怪


          5楼2005-12-07 21:12
          回复
            • 222.69.207.*
            神目最明,明天下难明之事; 
            圣心至正,正人间不正之人。 
            ============ 
            这才是武当山的原对! 
            楼上的又是无知!! 
            多少天就憋出这么一个屁


            6楼2005-12-07 21:15
            回复
              • 60.213.164.*
              武当山对联是前仄后平,而丫髻山对联则昰前平后仄,纵昰后者袭用前联,也与其格律无关


              7楼2005-12-07 21:39
              回复
                • 61.172.218.*
                不过是一个古代的刘心武罢了!!
                楼上只能无理取闹了!


                8楼2005-12-07 22:43
                回复
                  • 61.172.218.*
                  神意极明,世上不明;圣心至正,人间不正。
                  --------------
                  这个对联大有问题!
                  清朝肯定要犯文字狱!!!


                  9楼2005-12-07 23:24
                  回复
                    世界上鲜有绝对的事情,但是,不能以个别的例子来说大多数的事实不对吧。
                    说到绝对,记得我们的老教授出了一个,现我还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
                    上联:方便面,方便方方面面。
                    下联:安尔乐,安尔安安乐乐。(当时一个男同学下面小身嘀咕我听到的,不工整)


                    禁言 |10楼2005-12-08 11:59
                    回复
                      • 61.129.190.*
                      有些人就是想以个别来代替规则


                      11楼2005-12-08 20:15
                      回复
                        • 222.69.199.*
                        有些人就是不服!请看:

                        神目最明,明天下不明之事; 
                        圣心既正,正世间不正之人。 
                         ——佚名撰古遗泰山庙联 
                        泰山也有!!
                         
                          上下联尾字,多为上仄、下平,视为正格。因仄声字短促有力,平声字舒缓悠扬,仄声收上联,声调抑而顿,给人以言犹未尽之思;平声收下联,声调扬而舒,令人发余味无穷之感。但有个别的联不是上仄下平,而是上平下平,或上平下仄或上仄下仄,视为变格。这往往是由于内容所限或是某种需要,多不采用。

                          另外,对联要避免“三同调落脚”,即上联用三仄声收尾,下联三平声收尾。总之,“失替”、“失对”、“同声收尾”、“上平下仄收尾”、“三同调落脚”都属于影响对联节奏美的失调现象,初学者应该尽量避之。 

                        我想,楼上的与刘心武应该是初学者罢!!!!
                        适用的规则很清楚!
                        “上平下仄”只是特殊情况才有,要不然,找一个对子怎么那么难????
                        偶然有一个也是错的或者是集句等等特殊情况。
                        另:‘石’字查了入声转平声的表,没有找到。


                        13楼2005-12-09 19:36
                        回复
                          • 60.213.164.*
                          土半下仄找例子一点也不难,不信,再举一则:古今名胜对联选注页12乾隆撰河北定县宝塔联
                          城内宝塔,好比玉钻钻天;
                          野外黄花,犹似金钉钉地。
                          这些例子足够了。足证上平下仄、上平下仄都是正格,而上平下平、上仄下仄才是变格


                          14楼2005-12-09 19:44
                          回复
                            • 222.69.199.*
                            除了楼上举了几个例子,虽然包含有些有问题的。比如乾隆的联,简直是顺口溜,还好意思拿出来?!!
                            这些,我都勉强接受!
                            你们找一个如此费力,我很同情你们。
                            那说明这以外的基本都是合乎要求的了!!
                            可见书的说的不错!

                            多为上仄、下平,视为正格。
                            但有个别的联不是上仄下平,而是上平下平,或上平下仄或上仄下仄,视为变格。

                            再要纠缠,就是无赖了!!


                            15楼2005-12-09 19:56
                            回复
                              • 218.58.202.*
                              不再纠缠,权且认同上平下仄昰变格.那么,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为上联,也是符合对联的一种格式,不能算错吧!


                              16楼2005-12-10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