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元朝统治的日益斧败,纸币的准备金制度也形同虚设。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朝廷开始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一发不可收拾,农民被压榨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只好武装造F。正如元朝末年流传的一首民谣:“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所谓的“变钞”,就是指乱发、滥发纸币,它成为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明朝建立后,于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发行“大明宝钞”。为了强制全国使用纸币,朱元璋曾下令罢宝源局、宝泉局,停止铸钱,并“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治其罪”。然而,短短十九年后,“大明宝钞”就贬值到不足面值的20%,不仅农民叫苦不迭,就连官员都深受其害——因为官员的一大部分薪水都是发给纸币的。

大明宝钞
直到正德年间,朝廷终于悬崖勒马,不再印发宝钞,恢复了铜钱流通货币。
相比之下,清朝不再发行纸币,确实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在一个中央集权完全不受制衡的时代,朝廷很容易就滥发纸币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从而引起经济危机。与其自我放纵,不如提前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