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吧 关注:7,312贴子:84,410

[周史杂谈]周王朝疑似有古突厥血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
周部落原先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安阳)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姬昌赎出,此后,周悄悄大力发展生产,努力富国强兵,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姬发以吕尚为师,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6年左右,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伐纣,然后出师潼关,挥师东向,次年在牧野大败商朝的军队,杀死商纣王,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周朝。
周朝被认为是中国有详细历史纪元和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因此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崇高而且特殊,中国很多思想文化的源头都直接来自周朝,不过后人对于周人起源的研究,却非常贫乏,仅仅只能将周人与神话传说中的黄帝联系起来,虽然他们中间还有两千多年的空白。
虽然传统观念上,周人是华夏族的正宗,但是近来一些考古和历史研究,却对周人的族源有所疑问。
一、周人的雕像、服饰之谜
在现今挖掘的一些周墓中,特别是早期的西周墓,经常发现一些具有白种人特征的头像和壁画。这与商墓中典型黄种人特征的青铜人面像明显不同。
1976年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出土—青铜戟上的人头像具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
1975年挖掘的北京昌平白浮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的青铜人面像亦有明显的印欧人特征。
1980年秋,陕西扶风西周宫殿遗址中,发掘出两件西周蚌雕人头像,高鼻深目,头戴坚硬高帽,与居住在中亚地区“塞种”人像完全一致,无论是服饰还是外貌都与现在的中国人大相径庭。其中一个头顶上还刻有一个“╋”字(“巫”字),这个符号来源于公元前5500年前的西亚哈拉夫文化。
山西出土周代男女人形陶范,穿矩领袍服,齐膝花衣戴平顶帽,腰间系一丝绦,打个连环扣,带头还缀两个小绒球,河南也发现这种装束大同小异的人形。这些服饰的特点已经非常接近现在中亚一些民族的服装。而与华夏传统的服饰差别甚大。

上面的图是山西出土周代男女人形陶范,穿矩领袍服 


1楼2009-11-25 02:52回复

    上图:上面的图是洛阳西周墓出土人形铜车辖


    2楼2009-11-25 02:53
    回复
      三、周人的文字、语言之谜
      从刚才周穆王的爱马称呼上,我们就发现了,周人的语言中可能含有突厥词汇,不独有此,周武王所用的兵器“轻吕”(《逸周书—克殷解》),据学者考证,即匈奴的“径路刀”和今日土耳其语的 kingrak,据信代表着可考的“最古老突厥词汇”
      周人的语言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从新石器时期的文化来看,中国的象形文字应该是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以及后来的龙山文化,而同期西北地区的一些仰韶文化类型中,如半坡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却极少有象形符号出现,反而是有一些字母化趋势的符号出现。
      但是商人的甲骨文和金文,却是和周人的文字,属于同一个体系。我们大胆假设,周人应该是在于商人接触的过程中,借用了他人的文字。作为一个文明低于商人的部落,周人竭力学习商文明,特别是他们征服了商人以后,更是全盘接受了商人的一些文化。
      这个论点有什么依据呢?
      依据在于商人和周人的语言无法相通。
      现今已经发掘的大量殷商甲骨文中,我们虽然能识别大部分的字,却无法解读其中大部分的意思,这就好比,我们中国人看日本字一样,一些字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出来,但是整句话就无法理解了。因此产生很多歧义,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而且各持己见,互不服气。究其原因,在于商人的语法习惯和我们现在所知的不一致,也和从周代流传下来的古文言文不一致,至今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其规律。
      《尚书》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本书,为什么特别难懂,比文言文还难懂?因为有学者考证,这本书的很多内容应该是周人从商人那里翻译过来的,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商语成分,因而格外难懂。
      事实上周人的语言和商人的语言一样,都和我们现在的汉语差别很大,汉语作为一种孤立语,是非常特别的,其语法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比英语还简单。而与汉语语言关系最近的藏语,其语法却非常复杂,类似阿尔泰语的一些语法。
      英语和汉语也有类似情况,在日耳曼语族里,英语的语法是最简单的,而与之亲缘关系最近的德语,却异常复杂。究其原因,是因为英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讲拉丁语的诺曼人征服了讲日耳曼语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因为沟通的需要,结果两种非常复杂的语言最后统一成了最简单的现代英语。
      我想汉语也是这样的结果,复杂的周人语言遇到了复杂的商人语言,结果便变成了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汉语。
      那么周人的原始语言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也许和古突厥语还真有一点关系,别忘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匈奴(?当时还没有匈奴吧)在中亚大草原就已经拥有了巨大影响力。但是我并不认为周人的语言是纯粹的突厥语,它很可能是一种混合语言,这点后面再论述。
      


      4楼2009-11-25 02:54
      回复
        比如殷墟带刺有脊之矢镞,其脊、刺、茎三者,都在欧洲有其独立的进化史,但是殷墟出土的矢镞,却是结合其三者特点为一体的。
        又如殷墟出土的矛有筩,筩旁有两环,与不列颠型式相同,类型上就是欧洲最普通的一种兵器,而且应该是欧洲青铜时代最晚期成熟后的器物。
        还有殷墟的空头斤(斧),亦是欧洲青铜器晚期的型式。欧洲及小亚细亚的青铜器出现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以上,远比殷墟时代(公元前十二至十四世纪)早。而西伯利亚出土的铜器,都有和殷墟相似相同的样式。
        研究人员在殷墟侯家庄帝王陵墓一号大墓椁顶,发现一种“肥遗”怪兽图案,和另一种在木雕残片中发现的,母题是一对老虎的图形,经考证都渊于美索不达米亚。
        很难想象,这些具有欧洲和西亚文化特征的青铜器和图案,是如何进入到商人的墓葬的。
        更为奇特的是,殷墟中出土了大量殉葬坑,坑内埋葬了大量尸骨,据猜测为“奴隶殉葬”之用,但李济在《关于殷商人的体质人类学的评述》里,介绍了杨希枚先生对殷墟人头骨的测量结果:
        第一组头骨为古典的“类蒙古人”种,与布略特人相似。举例30具。
        第二组头骨为“太平洋类黑人”种,与巴布亚人相似。举例34具。
        第三组头骨为“类高加索人”种,与英国人相似。很少,仅举例2具。
        第四组头骨为“类爱斯基摩人”种,举例50具。(也即蒙古大人种下的北极类型)
        第五组头骨为无法定类型,举例38具。
        李济接下来分析了这个测量结果的意义,他认为其中的二、三组的人骨都是商朝的敌人,不能代表商族,应是被俘的战俘。
        至于那类高加索人种的头骨是从哪来的,李济先生没有明确说明,但我认为可能就是周人俘虏留下的,说明商周之间很早就开始了一些往来,有时甚至会兵戎以见。商人墓葬中的一些中亚谜团,便可以通过周人这条线索得以合理的解释。
        


        6楼2009-11-25 02:54
        回复
          五、周人的传说、习俗、文化以及饮食的胡俗之谜
          传说在3000多年前,阿尔泰山的南坡曾经生活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身材高大,骁勇善战,每个人的额头都只有一只眼。 公元前七世纪后期,希腊诗人阿利斯铁阿斯漫游中亚,并据他的旅行见闻写下了长诗《独目人》。 中国的上古奇书《山海经—海内北经》,也曾提到“一目国”和“一目民”。
          随着文献检索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操古突厥语的部落,乃至整个阿尔泰语系民族中,都有英雄勇斗独目巨人的神话母题。可以说阿尔泰山地区是世界上“独目人”神话母题蕴藏量最大、流传最久的地区,其中古代突厥诸部均有巴萨特斩除神灵“独目巨人”的传说。除了古代突厥语文献外,至今西域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卡斯人,以及肖尔人和图瓦人等都有“独目人”传说。
          在中亚草原上,至今仍零星散落着一些独目人的石像,令人不解的是,其形制竟与我国四川三星堆中的独目青铜人像颇为相似。这似乎在暗示这两个地区之间有某种联系。
          周人也有独目的传说,著名学者杨宪益在《译余偶拾》考证说:“姬字古文无偏旁,正作独目形,故当即古代塞种所谓的独目民族。”
          另外,现代中国人经常在节日祝福或庆贺时说要发扬“龙马精神”。“龙马精神”包含有这样的意蕴:昂扬健康的奔马精神。这里的“龙”其实指的是马,我们熟知的“马”原来有另外一个称呼:“龙”。
          古书上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六尺以上为马”。所以“龙马”最初可能指高大威猛的马。这里很清楚,龙即大马。
          《诗经·大雅》中《皇矣》有“是是”的记载,这里指的是周人的“马”活动。有学者指出,这种身高近两米的大马应该来自西域,祭祀八尺以上中亚马的宗教活动当即胡人的龙神崇拜,周人的“马”活动是胡俗。这里又一次指出了龙即为马,时间在周。
          还有,商周青铜器上的双马族徽,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共有的多神教神祗之一:双马神偶像,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奇特的文化相似性,只能是通过中亚草原文化传播的结果。
          我们知道,秦灭周时崇水德,是因为周人崇火、尚红,好火葬,这些习俗恰好与印欧语系民族最早的宗教——祆教很相似,而祆教最早源于伊朗,而后又传播到整个欧亚草原上。
          从饮食上看,中国北方人多食面食,而南方人多食稻米,但是历史上,北方人开始食用面食的时间要比稻米晚得多,商人的主食就是稻米。北方人开始改变习惯,大量食用面食,是从周秦开始的。
          从新石器文化的考古也可以发现,基本上从西至东,石磨的发现越趋罕见,而最早开始种植和食用小麦的就是周人。
          面食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发源地在西亚,是从中亚传入我国的,其途径也是经西北向东。历史记载,周人的祖先名叫后稷,被后世奉为“农神”,据说就是他教会人们种植小麦的,从这也可以说明,周人的确与中亚存在某种密切的文化联系。
          


          7楼2009-11-25 02:55
          收起回复
            • 222.197.185.*
            我日LZ!


            11楼2009-11-25 09:26
            回复
              • 218.73.34.*
              你的图好像跟你说的不搭界


              12楼2009-11-26 17:37
              回复
                • 118.132.197.*
                伊鲁牙师图

                海外 美国
                上次登录:
                11小时前


                13楼2009-11-27 20:48
                回复
                  • 124.114.77.*
                  伊鲁牙师图典型的白痴,本以为给你科普了很多,你已经从脑残升级了,还是白痴啊
                  你还在发这样的东西


                  14楼2009-11-29 01:10
                  回复
                    回复:12楼
                    图片说的是服饰/


                    15楼2009-11-30 07:51
                    回复


                      16楼2009-12-01 22:07
                      回复
                        扯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0-13 22:20
                        回复
                          突厥起源阿尔泰,要说也是周可能是突厥的祖宗才对,怎么来了个孙子给爷爷当大辈


                          IP属地:陕西18楼2021-12-30 23:01
                          收起回复
                            周人到底是吐火罗人还是斯基泰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01-28 10:48
                            回复
                              这个儿豁祸害蒙古天骄吧哈萨克吧,又来祸害周朝啦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2-02-03 2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