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吧 关注:3,113贴子:2,424
  • 1回复贴,共1

鹰击长空——《匠心之路》栏目与您一起直击中国航空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11-15 12:21回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跨越百年,带我们回到那个科技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自1909年,由冯如设计的中国航空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冯如一号”首飞成功起,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就已种下了一颗探索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种子,只待岁月的浇灌来使其破土发芽。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型客机C919在万众瞩目下成功飞上蓝天,让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C919的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全面进入研发试飞和验证试飞的阶段。自此,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在我国航空产业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匠心之路》栏目带您走进了这家专注于国产大飞机、无人机、国产发动机等领域的研发应用型公司。
    采访中,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强回忆道,在C919项目中,海鹰特材公司负责的是机身后段和附翼部分。当时不仅需要面对人手不足、硬件条件不足、没有任何的航空经验等困难,还要考虑商用飞机的适航性等问题,这对于当时的海鹰特材公司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空前的挑战。
    C919大型客机后机身后段是全机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大的部段之一,包括37个复合材料件、312项金属件、379项配套材料、13000个紧固件,时间只有90天,要在90天内将上述零部件精确装配在一起,并通过适航认证检查,工作量和难度系数都是非常大。尤其是机身后段壁板的研制过程更是曲折坎坷。《匠心之路》栏目了解到,后段壁板试验件进热压罐后,在执行固化程序时,每次一加压,真空袋随即发生爆裂,导致气囊漏气,从早上八点半,到第二天的凌晨两点半,大家从封装、爆袋、找原因,重新封装,零件一次又一次进罐出罐。从密闭的40度的高温空间到20度的洁净间来回奔忙,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放弃。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没有一个人退却!海鹰人凭借着航天人的任性与拼劲,开创了我国大型客机的历史先河,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匠心之路》栏目组,也正是这份匠心精神让海鹰特材公司成为了C919大型客机后机身后段的临时独家供应商,同时承担了后机身前段、副翼、垂尾等部段的复合材料研制生产工作,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领头羊。
    刻画时代洪流中的匠心精神,讲述坚持本心的人和故事一直是《匠心之路》追求的目标、未来,《匠心栏目》将继续为大家寻找初心,用心守护匠心传承。


    2楼2019-11-15 1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