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后,南北对峙,中原水运因为停滞而逐渐淤废。此后,无论从正治、经济、军事、运输等哪个方面来说,黄河流域都处于劣势,中原地区不再具有建都的优势,首都向南移到杭州(南宋)、南京(明初),这是整体上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元朝定都京师,从蒙古帝国的视角来看还是由北向南——从蒙古草原的上都到燕山以南的大都。
明永乐年间迁都京师至今是从南向北,这是因为明朝早期对帝国威胁最大的蒙古残余势力在北边的缘故,明成祖迁都便于其军事部署和行动,加之北方燕地是其“潜邸旧居”,在此定都,更有利于其统治。
满清起源于东北,初都盛京沈阳,顺治入关后定都京师也是自北向南。乾隆皇帝在其御制《帝都篇》中就清朝定都京师阐述说:“王畿乃四方之本,居重驭轻,当以形势为要。则伊古以来建都之地,无如今之燕京矣。然在德不在险,则又巩金瓯之要道也。”纵览历代都城变迁的历史,这一观点是非常深刻、发人深省的。
(来自 中国国家历史)
参考资料: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版
郭引强主编《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陈桥驿主编《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月版
徐光奎、韩兆辉《中国地名史话》,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6年4月版
明永乐年间迁都京师至今是从南向北,这是因为明朝早期对帝国威胁最大的蒙古残余势力在北边的缘故,明成祖迁都便于其军事部署和行动,加之北方燕地是其“潜邸旧居”,在此定都,更有利于其统治。
满清起源于东北,初都盛京沈阳,顺治入关后定都京师也是自北向南。乾隆皇帝在其御制《帝都篇》中就清朝定都京师阐述说:“王畿乃四方之本,居重驭轻,当以形势为要。则伊古以来建都之地,无如今之燕京矣。然在德不在险,则又巩金瓯之要道也。”纵览历代都城变迁的历史,这一观点是非常深刻、发人深省的。
(来自 中国国家历史)
参考资料: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版
郭引强主编《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陈桥驿主编《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月版
徐光奎、韩兆辉《中国地名史话》,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6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