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瑾吧 关注:1,835贴子:19,980
  • 11回复贴,共1

【基础普史】周瑜相关一些容易混淆的历史问题汇总(重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是有那么一些小瑜迷似乎喜欢周瑜很多年,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旧傻傻分不清,就此贴集中说明,明确一下演义和正史易混淆的地方,也纠正一些网上的粉黑偏颇流言。也欢迎补充问题。


1楼2019-09-01 10:51回复
    1、“大都督”的称呼
    叫周瑜大都督的称呼源自于演义。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深远,所以无论是网上还是一些报纸文章中,称周瑜大都督的叫法似乎也约定俗成。但是如果论及历史,许多称呼其实单纯是个指代称谓而已,这并不代表历史上周瑜真被封过大都督的职衔。
    所谓“大都督”的称号,从三国起始,历代很多人都有有当过大都督的时候,但具体权力范围其实也常不尽相同。抛却历史背景单纯提及称号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
    就周瑜来说,周瑜生卒年均属汉末(175-210),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时,孙权仍是个因袭东汉的杂号将军,自然也不可能封得了那种后世意义上“大都督”的职衔,更不可能如州牧、将军等一样可假节。
    历史上,周瑜是未曾担任过大都督的,但东吴倒是设立过各式各样的“督”。
    按《三国志》,建安十一年,周瑜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
    建安十三年春,孙权讨伐江夏时,任命周瑜为前部大督;【1】
    后来赤壁之战期间,周瑜和程普分任左右部督,也担任过“督”,而处理事情时,又是“事决于瑜”。【2】
    所以,周瑜虽不可能当过什么“大都督”,但在东吴军中,都督兵马时,还是常以周瑜为首的。
    注:
    【1】《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2】《三国志·吴书六·宗室传》“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


    2楼2019-09-01 10:52
    回复
      2、“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由来
      此谚语也是很流行的一句话,出自《三国演义》:
      母令人扶入卧房内。须臾策醒,见金疮粉碎,乃自叹曰:“吾不能复生矣!”随即请张昭等诸将皆入,策嘱付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汝等善相吾弟!”乃取印绶,唤弟孙权近卧榻边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汝宜想父兄创业之艰难,勿轻易也!”权拜受印绶。策语母曰:“不孝男,天年已尽,不能侍奉慈母;今将印绶付弟权,望母朝暮训之。父兄旧人,慎勿轻怠。”母乃嚎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立事,当复何如?”策曰:“吾弟胜我十倍,江东必然无失。但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郎。恨周郎不在左右,不得嘱付也!”唤诸弟曰:“吾死之后,汝等可听于孙权所使。宗族中有生异心者,众皆斩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迁葬。”唤妻桥氏曰:“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早晚汝妹若入见时,可嘱付教对周郎说知,在意辅佐吾弟,休负我平生升堂拜母通家之义也。”策又召文武曰:“汝等善佐吾弟,保全忠义之名。”再语孙权曰:“汝若负功臣,吾阴魂于九泉之下,必不相见。”嘱讫而亡,时年二十六岁。(演义版本很多,此处我引的是嘉靖版原文,这段老罗可谓写得很细致。)
      而历史记载中,孙策死前言论如下:
      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3】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吴历曰: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4】
      史书记载当然不会如演义发挥的那样详细,把孙策对每个人说的话都来一遍。至于孙策死前是否说过其他私下嘱咐之类的话,是否会对谁提起过周瑜我们不得而知,但就记载而言,“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孙策是并没有说过的!
      按有限史料,我们能得知的就是,当时孙策是把孙权托孤给张昭了,让张昭率群臣僚属共同辅佐孙权。孙策死时,周瑜是不在场的。
      罗贯中弄出“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大概一来是因为后来周瑜回吴后确是与张昭共掌众事的,【5】 更重要也是为了后面赤壁鏖战等重头章节中周瑜的出场做下前期铺垫了。
      注:
      【3】语出《三国志·吴书一·孙策传》
      【4】语出《三国志·吴书七·张昭传》裴注引《吴历》
      【5】《三国志·吴书六·宗室传》“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3楼2019-09-01 10:52
      回复
        另外: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周瑜向孙策推荐“二张”(张昭、张紘)等是演义虚构情节。
        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诸葛亮“智激周瑜” 等是纯子虚乌有。(从建安七年周瑜劝孙权拒绝送质子时就能看出,周瑜的对外政策一直是比较强硬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周瑜使反间计,蒋干盗书等为虚构情节。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周瑜为难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瑜亮掌心密议火攻 等为虚构情节。
        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阚泽曹营献书、庞统授连环计 为演义虚构情节。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诸葛亮借东风 周瑜吐血等为演义虚构情节。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十七回 关羽释放曹操、三气周瑜、美人计等等大量虚构情节不一一细说。
        总之,演义就是演义,历史小说而已。不是史书,更不是真实历史!切勿混乱地将部分演义细节记成历史,拿出来乱说就是了。


        4楼2019-09-01 10:52
        回复
          3、“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死前的几个误区
          此言又是三国演义惹的祸。
          演义原文:
          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何天命绝矣。汝等善事吴候,共成大事。”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大叹曰:“既生瑜,而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时建安十五年冬十二月初三日也。
          “既生瑜,何生亮”乃周瑜的招牌言论,好像不说这句话就不是周瑜了似的,尤其《新三国》剧情里周瑜死前这句话加得相当突兀。
          好在,好像瑜迷都知道历史上周瑜并未说过此话,也知道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并无任何争斗。因此只简单阐明一二:
          周瑜是在返回江陵的途中,病卒于巴丘。《周瑜传》记载“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
          其死因与诸葛亮毫无关系。诸葛亮和周瑜并无多少交集,诸葛亮出使东吴时接触最多的是鲁肃,瑜亮之间有见过面,但深入接触应该没有。赤壁期间,周瑜与刘备接触的反而更多。至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非但没有冲突,而且在联合抗曹上,总体意见是一致的。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如果说周瑜死前说过什么言论,那大概就是那封遗疏了,这封信三国演义里后面也引用了,而且引的是更为详细的《江表传》的版本。
          需要说明的是,周瑜死后并非《三国演义》所说的“却说鲁肃将送灵柩至芜湖……”而是由周瑜的南郡功曹庞统送丧还吴的。【6】并且江陵城曹仁撤走后由周瑜占据,并非演义里所说的,被赵云按诸葛亮之计行事夺了去。
          【6】《三国志·蜀书七·庞统传》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5楼2019-09-01 10:53
          回复
            4、周瑜在东吴的官衔很低?
            有人喜欢拿周瑜的官位很低来说事,事实真的如此吗?
            周瑜的最高官位是汉偏将军,如果将东吴从江东创业到降晋灭亡(195到280年)期间所有人的最高官衔都拿出来比一下,这官衔确实不高。
            但是,
            考虑问题,一定要先考虑当时所处的环境、背景才行,离开特定历史背景,关公战秦琼似的比较没有意义。
            比如有人曾拿周瑜和陆逊比官位就有点无厘头,陆逊当大将军大都督时,孙权都是皇帝陛下了,这怎么比得了?别说陆逊那样的中后期柱石,就是当初的那批中下级将领还活着的,后来也基本都将军以上级别了。一个偏将军又怎么比得了,单纯比较官位之类又有何意义呢。
            周瑜被后世称道、名传千古绝不是因为他的官位,(历史上没有人是因为官衔出名)而是因为他对东吴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历史潮流中所起的作用!
            为什么提及东吴,大家都首先想到江东四英?绝不是因为这四个人当初官做得有多大,在东吴多么有权势,(事实上,除了陆逊,前几位官位都不是特别突出。)而是因为他们是东吴最杰出的几个人,他们在东吴的不同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堪称翘楚,对东吴局势走向的历史影响非众人可比。
            周瑜在世时,天下还未三分,孙权本人还是个低级别的将军,江东几番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是在层出不穷的军阀混战中站稳脚跟?还是如吕布、二袁等等割据势力一样慢慢被鲸吞灭亡,只是昙花一现的耀眼,当时都是未知数……
            辅助孙权巩固江东、扩展基业才是周瑜的功业所在,况且周瑜死的时候,才三十五周岁,仍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所以人生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官位就能比较出什么结论来的。


            6楼2019-09-01 10:53
            收起回复
              5、周瑜当时的权利与身份究竟如何?周瑜对东吴的贡献怎样?
              这算是承接上一个问题的继续讨论吧。历史上周瑜权利与身份如何,直接借用两篇文章的阐述,我认为已经能比较清楚地说明问题:
              (1)
              ★周瑜在东吴的权利与身份如何?★
              这个可能是大家争论的关键了。其实也很简单,几个地方的细节描述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建安三年,这时候的孙策是什么职位呢?“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事实上此时的孙策也只是一个杂号将军,能封周瑜这样一个职位已经不容易了,所以后面裴松之引的江表传里提到“策又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可见孙策对于周瑜的重视性。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中护军【7】是什么位置呢?护,督统之意。秦有护军都尉。刘邦任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另有护军将军。始设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马邑之谋时。韩安国以护军将军,护诸将军,既为领兵长官,又有监督诸将之权。可见,当时以孙策的官衔要封周瑜为护军将军是不能的,所以封的是中护军,但权利一样是统领兵权,都统诸军。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孙策死后,周瑜以护军的身份同张昭共掌东吴的所有事宜。而同期的程普——当年孙坚手下的老将,东吴元老级的人物,也只是“与张昭等共辅孙权”,而不能达到“共掌众事”的程度。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以外姓都统孙瑜(孙氏本家),虽不能说官职高低,但权利以及孙氏对其的信任可谓不一般。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估计这个就是演义里周瑜水军大都督的原型。实际上看程普传,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周瑜与程普同级“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昬,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重头戏来了,孙权只封了周瑜一个偏将军,这个是很多认为周瑜不过如此的人的一个口实——“周瑜既然这么厉害,孙权怎么之封了他一个量产的偏将军呢?”——不好意思,谈到这个问题,就要说说孙权和刘备在封将这个问题上的不同了。当时孙权自己也是个杂号将军——“讨虏将军”,而刘备是“左将军”。孙权对手下人的封赏权是有限的,而且孙权历来在这个问题上谨慎,不象刘备可以封一堆类似牙门将军,军师将军,翊军将军等等的杂号出来。看看赤壁之战后东吴主要将领的封赏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程普拜裨将军,黄盖拜武锋中郎将,韩当是直到与吕蒙袭击南郡后才迁的偏将军,吕范拜拜裨将军。似乎当时还就周瑜这个偏将军官职最高,孙策死后周瑜,程普,吕范是统领东吴兵权的几个重要人物,周瑜前期在军中的位置与程普持平——“左右督”,但赤壁后一个是偏将军,另两个是裨将军,应该可以看出周瑜此时的身份地位了吧。
              ★周瑜为东吴出过多少力?★
              有些人说周瑜除了赤壁有点运气以外,就是被曹仁那点兵耗了许久,所以没什么功劳,是这样吗?显然不是!
              “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同孙策合流,攻下横江,当利;
              “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还是作为孙策的一部,攻下秣陵,击破笮融、薛礼,攻陷湖孰、江乘,进入曲阿,赶跑了刘繇;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协同孙策攻占皖;
              “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以孙策一部,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平定豫章、庐陵。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都统孙瑜平乱。
              “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周瑜本部平定柴桑。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以孙权前部大都督身份讨江夏。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赤壁战前实际上发生过水战,并非只靠一把火烧走的曹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火烧赤壁。
              “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救助甘宁。
              “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死于征讨蜀中的途中,英年早逝,时三十六岁,天妒英才。
              ★赤壁之战到底是谁统帅的?★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孙权传》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周瑜传》
              “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程普传》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刘备传》
              其实说谁是总帅都不对,这次战役是周瑜、程普、刘备各领一部完成的,但赤壁的大火确实是周瑜部下黄盖放的。而且江表传里提到:“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既然曹操反驳说赤壁不是输在周瑜身上,反让周瑜声望大振,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赤壁一战后,最出名的就是周瑜了,否则曹操不会提周瑜而是程普等人。
              ——以上节选自大汉之张良的文章论述《遥想公瑾当年》


              7楼2019-09-01 10:53
              回复
                6、周家是庐江的大族,为什么孙策孙权都没有想过让周瑜当庐江太守?
                借有些人的这种疑问,普及一下古代的一些为官常识。
                其实别说周瑜本人,周家祖上不乏高官,可并没有人在庐江郡任职的记录,因为东汉是有严格的任职回避制度的。“三互法”就因为限制得太严苛,还曾被蔡邕上疏要求放宽,结果是“书奏不省”。
                回避制度是指中央政府为防止官员、宗族之间朋比勾结、徇情任私、干扰国家中央与地方行政官员的任用、管理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自秦汉至晚清, 几乎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回避制度的设立与实施, 直到现在, 在人事、考试、人才选拔与培养, 尤其在官员任用和司法审判中, 仍实施较严格的回避制度。
                籍贯回避在汉代,主要指州刺史不得由其州内人士担任,郡县级长吏不得由其本郡、县人担任。东汉时也如此。经查对《后汉书》郡守没有回避原籍的只有一人,即辽东的公孙度,“初辟吏为玄菟小吏,稍仕,中平元年,还为本郡守”。当时已是汉灵帝末年,中原大乱,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而东汉王朝内部极度腐败、无力控制边陲,因此,远在辽东的公孙度还为本郡守,借机自立。——《试论汉代的任官回避制度》
                当然,以上回避制度只针对官员,对于郡县的吏员是没有这种限制的。
                因为在古代,官和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当我们提到“官”“吏”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以为它们是一回事。然而,这两者事实上并
                非一回事。“官”与“吏”在中国古代是有严格区别的。首先,从身份上讲,官是正职,
                即长官;而吏则是办事员。官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吏则由自己的长
                官任命,身份其实是民。用现在的语言来形容,官是“国家干部”,吏只能算作官府中的
                “服役人员”,地位极低,待遇也极低。也就是说,虽然同样在官府办事,官与吏之间实
                际上等同于官和民的关系。其次,官掌握着吏的命运。吏是做事的,其任务是用自己的专
                业知识来为自己的官服务。最后,官与吏的任职方式也不同。官为任期制,正所谓“大小
                之官,悉由吏部”。吏部对官员每年一小考,两年一大考,综合官员任期内的政绩来决定
                其升迁与否;而吏为终身制,数十年在官府守职。之所以这样安排,充分体现出了古代权力
                制衡的思想:官是流动的,因此不容易在一个地方形成他的权力网络;而地位较低、权力较
                小的吏是当地人,熟悉当地情况,这样便有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总之,我们通常所说的
                官吏实际上是“官”和“吏”两种人,做“官”的和当“吏”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宋代官场制度有“一日为吏,终身为吏”之说,形象地说明了由州府吏员跨越到官员是很难的事。


                10楼2019-09-01 10:54
                回复
                  接12楼,
                  因此,按汉制,到了郡县以上级别的地方长官除非极特殊情况,是基本不可能用原籍人士的。所以周家族人是不能够做庐江太守和舒城县令等官职的。
                  而对于周家来说,其实任职的根据地主要是在中央政府。
                  周景做过尚书令、太尉,周兴做过尚书郎,周忠做过光禄大夫,周异、周晖先后做过洛阳令,这些都是京师官职。就说这洛阳令一职,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当初曹操曾经有意做洛阳令,结果却只做成了北部尉。 而周家却先后两人把持过洛阳令这个位置。可见周家在洛阳是有一定根基的。
                  【再歪一下:周瑜小时候甚至是有几率在洛阳呆过呢。
                  按《汉代官吏家庭生活考》一文考证,汉代地方长官在任时是与妻子一起生活在官舍的。(注,这里特指长官级别,小吏是没有这待遇的)
                  以周家在洛阳任职的频繁,是肯定有住宅的,这也为周瑜小盆友去洛阳创造了条件。爱写小说的同学请尽情去写吧~】


                  11楼2019-09-01 10:55
                  回复
                    吧友提问讨论汇总之一:
                    【建安13年程普参与了赤壁之战吗??】 by 瑜5乔1
                    三国志说 程普和周瑜各领兵马抗曹 但其他地方只是说周瑜打败曹操而没有提到程普 怎么回事??
                    顾曲留香回复:
                    程普参加了赤壁之战,周瑜传、程普传、吴主传,先主传都明确提到了。
                    有些地方没提程普,是因为程普被"等"掉了
                    鲁肃、吕蒙、吕范、黄盖、韩当、甘宁、周泰等等还有许多人都参加赤壁之战了,但不可能每次提及赤壁之战都把他们全列出来。
                    至于为什么有些地方只提周瑜,主要是简略起见吧。毕竟周瑜才是赤壁之战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嘛。从前期排除众议、坚决主战,到被孙权任命为左部督,前线任瑜以行事,到后来乌林火烧 ,周瑜一直是赤壁之战最重要的主导人物。
                    【公瑾对刘备的态度是对抗是抑制 为什么还推荐亲刘的鲁肃?我认为个人情感还是有的毕竟鲁肃是孙策死后公瑾为数不多的知己 而且鲁肃对当时大局看的还算清晰 而且公瑾怕他死后没人能西伐了 所以想让鲁肃和刘备联合共拒曹操】 by 瑜5乔1
                    顾曲留香:公瑾和刘备是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争取己方的最大利益。三国电视剧演得好像周瑜特别讨厌刘备,想完全撇开刘备似的,那是误导。周瑜在世时,孙刘联盟一直是很牢固的。鲁肃是孙刘联盟的拥护着,周瑜推荐鲁肃,至少联盟不会起什么动荡。周瑜死后,东吴最重要的是先求稳。
                    留香_顾曲:成熟的政治家是不会被私人感情左右的。周瑜推荐鲁肃可能主要还是担心自己死后没人能抑制刘备,鲁肃与刘备私人关系不错,更利于控制,估计没想到鲁肃会连刘连到后人都怀疑他是不是刘方卧底了。。。
                    樱花愿:有时候认为周瑜和刘备关系不大好是因为江表传的影响


                    12楼2019-09-01 10:55
                    回复
                      1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12-26 1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