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8,973贴子:653,088

吧友们,努尔哈赤和朱元璋谁的开局难度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友们,努尔哈赤和朱元璋谁的开局难度大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7-13 22:04回复
    和一个朋友争起来来,我个人觉得努尔哈赤的开局难度比老朱大些,和朋友乱七八糟扯一大通,谁也不服谁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7-13 22:05
    收起回复
      努尔哈赤难度较大,后成就也没有朱元璋高


      IP属地:加拿大3楼2019-07-14 04:33
      收起回复
        个人觉得努尔哈赤难度大,不过老朱是一统中华的,努尔+皇太极2代人也没真正意义上破山海关而入


        IP属地:江苏4楼2019-07-15 13:00
        收起回复
          当然是朱元璋!努尔哈赤虽面对一个统一的帝国,但明朝那时已腐朽至极,民心士气、社会各阶层已僵化到极致,毫无生气,貌似强大,实则积重难返!而元末虽蒙古王朝武力略有衰退,实乃汉人被逼到绝处,而英雄辈出: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俱为人杰,胜李自成、张献忠多矣,不要说元朝还有太师脱脱、察罕俱是军事奇才,可谓强者如林,朱元璋能脱颖而占,獨佔鰲頭,的确艰难至极!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7-18 14:42
          收起回复
            当然是朱元璋了,从一无所有的和尚、乞丐逆袭成开国之君,跟他同样出身平民的刘邦都好歹是个小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7-19 14:56
            收起回复
              律师函警告


              IP属地:江苏11楼2019-07-20 08:38
              收起回复
                朱元璋难度更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7-20 11:22
                收起回复
                   【万世之罪首】
                    努尔哈赤很气愤——他应该气愤,他的祖父、父亲死了,而且死得很冤枉,看起来,李成梁害死了他的两位亲人,实际上,是五个。
                    如果你还记得,觉昌安所以入城,是为了阿台的妻子,自己的孙女,当然,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堂姐,她也死在乱军之中,这是第三个。
                    而阿台,自然就是努尔哈赤的堂姐夫,他是第四个,然而,他和努尔哈赤的关系,远比你想象得复杂得多。
                    嘉靖三十八年(1559),努尔哈赤生于赫图阿拉,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女真世袭贵族,曾任建州左卫指挥使。
                    滑稽的是,虽说家里成分很高,努尔哈赤的生活档次却很低,家里五兄弟,他排行老大,却很像小弟,从小就要帮着干活,要啥没啥。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女真部落,大都穷得掉渣,所谓女真贵族,虽说不掉渣,但也很穷,所以为了生计,小时候的努尔哈赤曾到他的外祖父家暂住。
                    他的外祖父,就是我们的老朋友,王杲。
                    现在,先洗把脸,整理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努尔哈赤的母亲是王杲的女儿,也就是说,阿台是努尔哈赤的舅舅,但是阿台又娶了努尔哈赤的堂姐,所以他又是努尔哈赤的堂姐夫,这还好,要换到努尔哈赤他爹塔克世这辈,就更乱了,因为阿台既是他的侄女婿,又是他的小舅子。
                    乱是乱了点,考虑到当时女真族的生存状态,反正都是亲戚,也算将就了。
                    你应该能理解努尔哈赤有多悲痛了,在李成梁的屠刀之下,他失去了祖父觉昌安、外祖父王杲、父亲塔克世、堂姐XX(对不起,没查到)以及舅舅阿台(兼堂姐夫)。
                    悲痛的努尔哈赤找到了明朝的官员,愤怒地质问道:
                    “我的祖父、父亲何故被害,给我一个说法!”
                    明朝的官员倒还比较客气,给了个说法:
                    “对不住,我们不是故意的,误会!”
                    很明显,这个说法不太有说服力,所以明朝官员还准备了一份礼物,以安抚努尔哈赤受伤的心灵。
                    这份礼物是三十份敕书,三十匹马、一份都督的任免状。
                    马和任免状大家都知道,我解释一下这敕书是个什么玩意。
                    所谓敕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贸易许可证。
                    当时的女真部落,住在深山老林,除了狗熊啥都缺,过日子是过不下去了,要动粗,抢劫的经验又比不上蒙古,明朝不愿开放互市,无奈之下,只好找到了这个折衷的方式,一道敕书,就能做一笔生意。
                    三十分敕书,就是三十笔生意。
                    明朝的意思很明白,人死了,给点补偿费,你走人吧。
                    客观地讲,这笔补偿费实在有点低,似乎无法平息努尔哈赤的愤怒。
                    然而他接受了。
                    他接受了所有的一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然后,他召集了族人,杀死了一头牛,举行了祭天仪式,拿出了祖上流传下来的十三副铠甲,宣布,起兵。
                    收了赔偿金再起兵,和收了钱不办事,似乎是异曲同工。但无论如何,努尔哈赤向着自己的未来迈出了第一步。这一年,他二十五岁。
                    按照许多史料书籍的说法,下面将是努尔哈赤同志的光荣创业史,先起兵杀死尼堪外兰,然后统一建州女真,打败海西女真最强的叶赫部落,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统一女真。
                    最后是基本类同的几句评价:非常光辉、非常励志、非常艰苦等等。
                    本人同意以上评语,却也要加上四个字:非常诡异。
                    据说努尔哈赤从小住在林子里,自己打猎、采集蘑菇,到市集上换东西,生活艰苦,所以意志坚定,渴了喝泉水,饿了啃人参,所以身体强壮,天赋异禀,无师自通,所以极会打仗。
                    有以上几大优惠条件,所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便不可收拾。
                    这绝不可能。
                    努尔哈赤起兵时,他的武器是弓箭,不是导弹,他带着十三副铠甲,不是十三件防弹衣,在当时众多的女真部落中,他只不过是个小人物。
                    然而这个小人物,只用了三十多年,就统一了女真、建立了政权,占据了原本重兵集结的辽东,并正式向明朝挑战。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他得到了帮助。
                    而帮助他的这个人,就是李成梁。
                    我并不是阴谋论者,却惊奇地发现,无数的清代史料书籍中,都详细地描述了祖父觉昌安的惨死、李成梁的冷漠残酷、努尔哈赤的无助,却不约而同地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是李成梁的朋友、好朋友。
                    据某些笔记的记载,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前很早就认识了,不但认识,努尔哈赤还给李成梁打过下手,他们之间,还有一段极为神秘的纠葛。
                    据说努尔哈赤少年时,曾经因为闹事,被李成梁抓回来管教,不久之后,努尔哈赤被释放了,不是李成梁放的。
                    放走努尔哈赤的,是李成梁的老婆(小妾),而她放走努尔哈赤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人长得好(奇其貌,阴纵之出)。至于他俩有无其他纠葛,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相关的说法还有很多,什么努尔哈赤跟李成梁打过仗,一同到过京城,凡此种种,更不可思议的是,据说努尔哈赤和李成梁还是亲家:
                  (未完待续)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7-21 08:17
                  收起回复
                     努尔哈赤的弟弟,叫做舒尔哈齐,这位舒尔哈齐有个女儿,嫁给了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做妾。
                      而种种迹象表明,勇敢而悲痛的努尔哈赤,除了会打仗、身体好外,似乎还很会来事儿。他经常给李成梁送礼,东西是一车车地拉,拍起马屁来,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明史学者孟森语)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努尔哈赤和李成梁家族,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联系。
                      当你知道了这一点,再回头审视此前的几条记录,你就会发现,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的第二版本,以及隐藏其后的真正秘密。
                      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努尔哈赤祖父、父亲被误杀,努尔哈赤接受委任,管理部落。
                      万历十一年(1583)十二月,努尔哈赤部的死敌,海西女真中最强大的叶赫部贝勒清佳努被讨伐,所部两千余人全部被杀,势力大减。
                      此后不久,努尔哈赤率兵攻打尼堪外兰,尼堪外兰自认有功,投奔李成梁,李成梁把他交给了努尔哈赤。
                      万历十五年(1587),海西女真哈达部孟格部禄联合叶赫,被李成梁发现,随即攻打,斩杀五百余人。
                      万历十六年(1588),叶赫部再度强大,李成梁再次出击,杀死清佳努的儿子那林脖罗,斩杀六百余人,叶赫部实力大损,只得休养生息。
                      万历二十一年(1593),努尔哈赤终于统一建州女真,成为了女真最强大的部落。
                      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努尔哈赤,海西女真叶赫部联合哈达部、蒙古科尔沁部等九大部落,组成联军,攻击努尔哈赤,失败,被杀四千余人,史称“古勒山之战”。
                      战后,努尔哈赤将叶赫部首领分尸,一半留存,一半交叶赫部。
                      自此,叶赫部与爱新觉罗部不共戴天。据说其部落首领于战败之时,曾放言如下:
                      “我叶赫部若只剩一女子,亦将倾覆之!”
                      叶赫部居住于那拉河畔,故又称叶赫那拉。
                      李成梁做了件不公道的事情,他扶植了努尔哈赤,培养了明朝的敌人。
                      但公道地讲,他并不是故意的,更不是所谓的汉奸。
                      因为在他看来,所谓努尔哈赤,不过是一只柔弱的猫,给他吃穿,让他成长,最后成为一只温顺、听话的猫。
                      这只猫逐渐长大了,它的身躯变得强壮,叫声变得凄厉,脚掌长出了利爪,最后它亮出了獠牙。至此,我们终于知道,它不是猫,而是老虎,它不是宠物,而是野兽。
                      但李成梁的观察能力,那真不是普通的差。
                      万历十九年(1591)李成梁退休,在此之前,他已打垮了蒙古、叶赫、哈达以及所有强大的部落,除了努尔哈赤。
                      非但不打,还除掉了他的对手,李成梁实在是个很够意思的人。
                      十年后,李成梁再次上任,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极其壮大,但在李成梁看来,他似乎还是那只温顺的猫,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抉择——放弃六堡。
                      六堡,是明代在辽东一带的军事基地,是遏制女真的重要堡垒,也是辽东重镇抚顺、清河的唯一屏障,若丢失此处,女真军队将纵横辽东、不可阻挡。
                      而此时的六堡,没有大兵压境,没有粮食饥荒,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不需要、不能放弃。
                      然而李成梁放弃了。
                      万历三十四年(1606),李成梁正式放弃六堡,并迁走了这里的十余万居民,将此地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
                      这是一个错误的抉择,也是一个无耻的抉择,李成梁将军不但丢失了战略重地,毁灭了十余万人的家园,还以此向朝廷报功,所谓“招抚边民十余万”,实在不知世上有羞耻二字。
                      努尔哈赤毫无代价地占领六堡,明朝的繁荣、富饶,以及虚弱全部暴露在他的面前,那一刻,他终于看到了欲望,和欲望实现的可能。
                      万历四十三年(1615),李成梁去世,年九十,不世之功臣,千秋之罪首。
                      建功一世,祸患千秋,万死不足恕其罪!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7-21 08: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