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吧 关注:17,750贴子:736,372

刘备才是三国剑法第一人——这不是开玩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为正在存稿的史实向小说片段,目前个大网站均未发布过,所以暂时谢绝转载。


IP属地:湖北1楼2019-04-28 11:23回复
    夜色下,睡不着的刘备在院落中练剑。
    一面练剑,一面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整理未来的方向。
    刘备只是得遇了一段1800年后的人生,却并非是重生。
    对自己的未来,对这个帝国的未来,刘备只知大略,却并不知细节。
    史书惜墨如金,百年时光,亿万人的生死命运,都被凝聚在一本短短的《三国志》中。要想在这短短的三国志中找到详尽的未来,其实是困难的。
    刘备知道将会有黄巾起义,有董卓乱世,有群雄纷争,有三国鼎立。但是他却并不知道这些历史中自己的详细过程。
    甚至许多东西都有一定的虚假性或者说误导性。
    比如说关羽张飞是何时来到他身边,又是如何成为他的兄弟,这就完全没有记载。至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写,那显然是毫无逻辑也毫无真实感的,甚至三国演义中连几个主角的年龄都是错的,完全做不得准。
    所以刘备其实有一些小迷茫。
    不过唯一不会迷茫的,就是练武。
    至少一点刘备很清晰也很庆幸,那就是自己的武道之路该怎么走。
    回忆起记忆中的历史文献,刘备信心十足。
    “值得庆幸的是,自己当初没有只看小说而不去关注真正的历史。虽然很多事情无法确定,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我,是三国时期乃至后世的五大剑术宗师之一,或许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剑术高手。所以,别的且不说,练武却是绝对不会错的。”
    刘备心中有些小得意。
    三国时期的第一马战高手是谁不好说,但是最强的剑道宗师,最强的步战高手,毫无疑问的就是刘备自己。
    这不是吹牛。
    (以下半章有较多专业历史军事知识,不喜可略过。但是看看没坏处,毕竟本书偏写实,大部分战争描写都是建立在真正的古代军事的前提,这半章也算是基本“设定”了。所以,嗯,反正不要钱,多少看一点。)
    剑法分两种。
    一种是公孙大娘那种“表演型”剑法。
    另一种,则是战场所用的“杀人剑法”,或者称之为“阵战剑法”“军队剑法”。
    表演型剑法主要源于唐朝。
    这种表演系主要是用于表演,以及寻常“只争胜负而不为杀人”的切磋。
    为什么会有表演型剑法?那主要是因为唐朝万国来朝,其中也少不了各种小国之间的争强斗胜,经常导致各种外交纠纷。
    于是为了鸿胪寺的外交官员不至于忙死,不得已开启了“新型外交管理”。
    基本上,各种“为了不杀人而存在的格斗技巧”,就是在那个时候纷纷涌现。
    其中无兵器的格斗,就是后世著名的“相扑”。
    相扑这个格斗技的发明,就是为了当时出使唐朝的那些外国朋友不至于在斗殴的时候把对方打死。
    所以规则就是“不许拿武器”“不许用拳头”“不许穿鞋子踢人”“不许攻击下体”“不穿铠甲”等等……
    总之,各种规则就是为了不打死人。后世的UFC什么的也一样,从最初的“无规则”,到后来的30多条比赛规则,各种禁止,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打死人。
    表演性剑法亦然。
    也就是说,这种剑法并不是以“杀人”为目的,而是表演的花俏,或者体育式的比武竞技。
    而杀人剑法,则是纯粹为了战争而存在的,是战场上的主流。


    IP属地:湖北2楼2019-04-28 11:24
    收起回复
      杀人剑法的目的只有一个——杀人。如何最有效最快捷的杀人。
      骑兵确实是最强的兵种,但是中国自古以来骑兵数量其实并不多,骑兵一般都是一个国家的“特殊战略武器”,就好像后世的空军一样。
      常规战永远都是步兵,而杀人剑法,正是步战的必需品。
      后世电影里大多是看起来很酷的枪阵,但是实际的步战中,剑法才是主流。
      顺便说一下,刀其实是属于剑的一种,还有吴钩、峨眉刺、匕首这些也同样,都只是属于剑的分类。
      最初也没有“刀”这个说法,而是“单刃剑”或者正式点称之为“邉掣厚脊剑”,后来太拗口才简称为刀。
      所谓的刀法,其实是属于剑法的一个分支罢了。就好像日本的各种武士刀其实在日本都是属于“剑”“剑道”。
      一切短兵器战斗技巧都被统称为“剑术”“剑道”。


      IP属地:湖北3楼2019-04-28 11:25
      回复
        为什么说剑法才是主流?很多电影电视里不都是黑压压的一片枪林么?
        看,你都说了是电影喽。
        “枪阵如林”这样的形容词听起来很酷,但是事实上从春秋时代车战渐渐落伍后,大部分正规步兵都用的是一手盾牌一手短兵器,是为“剑盾兵”或者“朴刀兵”,而并非是长枪兵与矛兵。
        大部分长兵器士兵其实都只是杂兵,他们不披甲,属于消耗品或者用来“壮声势”。他们多出自各种临时组建的低战力军队,这种军队其实基本上都是一冲就倒,只能打顺风仗。
        这种矛兵或者枪兵的优点是训练时间短,造价低廉,不需要披甲当然也批不起。甲很贵的,一副中低档次的金属铠甲都抵得上20杆长枪的花费了,这种军队除非是由快饿死的农民组成的不怕死的起义军,否则他们的战力完全没有太大意义。
        至于精锐长枪兵(枪盾兵)也有,但是那也属于“特种部队”,和骑兵一样同样需要长时间训练而且造价极高。
        一般步兵对战的时候,除非是在空旷平坦的战场上,精锐枪兵组成枪阵才厉害,这种枪阵哪怕遇到重骑兵都不虚。
        可是,大部分情况下,长枪兵反而被短兵兵种所克制。
        精锐枪兵(枪阵)的问题不仅仅在于训练难度和士兵素质的要求比剑兵更高,最麻烦的还是挑地形。
        在空旷地带双方摆好阵型对冲,训练有素的枪阵确实是强无敌。但是中国人打仗谁和你玩面对面硬钢啊?又不是西方那些不懂兵法的西方蛮子。
        你如果全是长枪兵,只要想办法将战场放在树林、山地、巷战、攻城战或者水战这样的场地,纯枪兵基本就废了。
        特别是攻城战,你拿个长枪怎么爬云梯怎么登城墙?每次看到一些电影里一群长枪兵拿着枪矛去攻城都觉得是在拍搞笑片。
        为什么要建立“营寨”、“城寨”、“瓮城”这样的东西?就是为了防备成建制的枪兵方阵,尽可能压缩他们的组阵空间。
        很多穿越者回到古代就搞一套“竹(长)枪排阵”一类的玩意,还觉得是很先进的东西,其实那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这种不披甲不拿盾的方阵遇到远程就是死。大汉朝不禁弓,北地男儿多是能玩骑射的,竹枪排阵?挤在一起送人头么。
        兵法的本质就是“扬长避短”,所以在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无敌兵种”,只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马奇顿方阵什么的被吹怎么怎么强,那也只是“平原会战”的情况下而已,只要给你换个场地,你就废了。
        古代的合格军队都是“多兵种配合”的,而这一点上诸葛亮的八阵图就是集大成者,所以诸葛亮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代野战最强,大部分情况下魏国哪怕以双倍兵力都被诸葛亮反杀。(真实的八阵图可不是什么石头块,这个在后面会细说,这里就不多写了。)


        IP属地:湖北4楼2019-04-28 11:26
        收起回复
          真正能依靠单一兵种成型的只存在后世的热武器时代。
          主流的剑盾兵虽然在开阔平坦的地形上确实打不过枪阵,但是适应性广啊,不挑战场,什么场合都能用。而且无论对手是什么兵种都能一战。
          木桶原理大家都知道,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战争里,那些优点和缺点一样分明的兵种如重骑兵、长枪方阵、大象兵、藤甲兵根本上不来台面。
          你花费大力气训练了一支强无敌的“枪盾方阵”?行啊,可我凭什么要和你在空旷地带和你硬碰硬?换丛林战、山林战、据城防守、巷战、水战什么的再来试试?再说了,与其花重金建立精锐长枪兵,我不如干脆建立轻骑兵队伍(宋明之后的特种部队则为火器营)。反正我就是不和你杠正面,你“枪阵无敌”又能如何?
          后世玩策略游戏都需要操作的好吧,鼠标全选然后A过去的能打得过谁?
          而且当单对单的情况下,同等水准的士兵,枪兵打剑盾也是劣势的。谁能保证战争的时候枪兵永远能组成阵型?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练兵还是以练短兵器(剑法)为主,无他,剑法适用性广,没有明显的短板。当然,消耗品的无甲长枪兵另说。
          这就是杀人剑法在兵书中的重要性了。至于枪法?更多的是属于武将与骑兵的技能,而不是步兵。
          而在后世兵法书中记载的“军队剑法”“杀人剑法”主要分五家,这五种剑法被记录在各种讲解步兵战法的兵法书中。


          IP属地:湖北5楼2019-04-28 11:27
          回复
            其中王守仁的徒弟,明朝军事大牛郑若曾在《江南经略》有记载:“使剑之家凡六,曰马明王、曰刘先主、曰卞庄、曰王聚、曰马超、曰邉掣厚脊短身。”
            抗倭名将胡宗宪编著的《筹海图编》也有记载:“天下剑道有五:一曰马明王、一曰刘先主、一曰卞庄、一曰王聚、一曰马超。”
            明朝武学大师、军事家何良臣的《阵纪》更详细给出介绍:“剑用则有术也。法有剑经,术有剑侠,故不可测。识者数十氏焉,惟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有传。此在学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也就是说,在从三国到明朝,在真正战场武学中,这五个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大宗师。后世一千多年的冷兵器战争里,所有军官、将军,都学习的是他们的剑术。
            只有这五个人的剑法,才是真正的“实战剑法”“杀人剑法”。至于什么张三丰、盖聂、公孙大娘什么的,不好意思,军事家不看武侠小说的。
            这里的五大宗师是谁呢?
            首先卞庄可不是庄周子本人,而是指他所在的一个村落。卞庄村就好像后世的陈家太极村那样的,是一个擅长剑术的村子。
            《史记》中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卞庄的一个男子参加战争,在战斗中用剑术一个人杀了七十多个敌人,力战而死。从此卞庄成为了天下武学胜地。
            真实的战场可不是《真三国无双》这种游戏里的割草,历史上能真正在步战情况下以一敌百的武将都是极为少见的,非顶级高手无法做到。而在不骑马的情况下,步战能杀死70多个合格士兵的,已经是顶尖的强者,典韦也不过就是砍死几十个而已。
            王聚此人历史无名,虽然其剑法被后世诸多兵书记载,但是其人其事却少有记载。疑为汉朝剑道大师“王越”,但无考证。起落法应该是类似日本剑道中的北辰一刀流(即小说中的迎风一刀斩)那种,聚力而下的挥刀术。
            马超不用多介绍,马超的出手法,便是后世日本的“居合斩”,“拔刀术”。
            马明王就是马芳,明朝中期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天下第一高手,戚继光带兵虽然牛逼,但是真论个人武力,应该无人能胜过马芳。
            《明史》称其“大小百十接,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擒部长数十人,斩馘无算,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
            这是一个出生奴仆,没有什么韬略,却纯靠个人武力一路打成都督的猛人,真正的“大明战狼”。
            最后一个,刘先主,就是刘备。


            IP属地:湖北6楼2019-04-28 11:34
            收起回复
              后世的刘备特意的去查过不少相关资料,因为之前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印象都是刘备是个文官造型,忽然发现电视里文人造型的虚伪大耳贼居然是明朝军事家武学大师都推崇的剑术宗师,自然特有反差萌,特别好奇,所以相关的资料去查询了许多,记忆犹新。
              自己未来留名青史的顾应法居然是杀人剑法中对于天赋要求最高的,也是极少适合用在马战的杀人剑法。兵书中记载,“刘先主之顾应法擅骑战…(中略)…非天赋异禀臂力过人者不得习。”
              所谓顾应,取“左顾右应”之意,是极难大成的双手剑技。
              后世扶桑有名宫本武藏者,学了刘备顾应法的几分皮毛,曰“双刀流”,便打遍扶桑制霸东瀛,一时无敌。
              也就是说,从春秋时期车战退出历史舞台到明朝的这两千年里,东亚文化圈各大军事家与武学大师的眼中,刘备就是“华夏战场剑术的大宗师”。
              所以,实际历史上刘备的武功哪怕不算天下第一,也绝对是开创了一个流派的顶级高手。
              这种事情,只看《三国演义》的是肯定不知道的,罗贯中塑造的是自己心中的“明君”,一个明君怎么能是武林高手?这不符合读者的需求和爽点啊!所以基本上完全忽略了历史上刘备的真实武力。事实上在历史党看来,三国演义分明是极大的贬低了刘备各方面的能力,何来什么“尊刘贬曹”?
              事实上,刘备一生征战,都是身先士卒冲杀在前。而且无论战争胜负与否,刘备从未被人俘虏过,可见其个人武力之强。
              《典略》里记载:“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可见历史里刘备前期的名声从来不是什么“仁德”与“汉室宗亲”,而是“武勇”。
              没错,历史上刘备的武功真的不在关张之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被关张这样的绝世名将所追随。
              回忆着记忆中的“五大剑法”,刘备双手舞动长剑,一时间院落中寒光四起,仿若流星萤火。
              “历史上的我不知道是何时才剑术大成,但是如今的我不仅仅知道未来的‘我’的剑术方向,还知道其他四种剑术的皮毛,现在的我必然会比‘历史上的我’更强。小马超,看看这一次,你还能不能与我齐名呢!哈哈哈——”


              IP属地:湖北7楼2019-04-28 11:36
              收起回复
                PS:不要问我为什么都用日本的东西举例,我如果说中国的剑道有几个人知道?
                加上满清入关后焚毁大量书籍,兵书更是禁销之列。
                后世各种兵书都是后来从日本回流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日本真的保护了许多古文化不被满清摧毁。


                IP属地:湖北8楼2019-04-28 12:08
                收起回复
                  只可惜关于顾应法的记载实在太少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4-28 19:21
                  收起回复
                    顾应法不是前顾后应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4-29 21:53
                    收起回复
                      小说名字呢?网上有的话能不能说一下,好想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4-30 15:26
                      收起回复
                        mark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02 15:10
                        回复
                          GKD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5-04 10:01
                          回复
                            再传一章给大家看看吧~希望大家希望这个形象的备备。
                            ——————————————————————————
                            “玄德公有此善念,当得无量寿。”姜良说着,双手合十,为刘备祈福。
                            “费先生原来是沙门中人?”刘备望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动作特有感触,小时候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少林寺》,后来玩游戏每次也都是喜欢选武僧类职业。中二时期的他差点跑去少林寺出家以学习武功。
                            只可惜,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各种佛门的肮脏事被了解,刘备是越来越失望。
                            “哦,玄德公也知我佛?”姜良有些欣喜。此时佛门传入中土还没多少年,民间知道佛教的并不多,远不如后世的传播力度。对姜良来说,能遇到一个知道佛家的人,大概和后世2019年的时代能遇到喜欢玩KOF97或者星际争霸的00后的概率差不多。
                            “略知一二,然而多有不解,也不敢肆意评价。”刘备回答。
                            姜良显然来了兴趣,兴致勃勃的追问:“无妨无妨,不知玄德公对佛门的感觉是什么?”
                            刘备想了想,本来想奉承两句的,但是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如实回答:“怎么说呢,就是感觉过于虚无缥缈,严重点说,感觉都是骗人的啊。”
                            姜良大笑:“哈哈哈,玄德公果有佛性。”
                            刘备:囧。
                            这老儿下一步该不会说“你与我佛有缘”吧?我好怕啊,我可不想做和尚。
                            “姜公别开玩笑了,我六根不净,酒色财气满身,哪里有什么佛性?”
                            姜良又是大笑:“仅凭玄德公这句话便可知,玄德公确实是研究过我佛的。其实玄德公说的没错,我佛确实很多东西都是骗人的。”
                            “啊?”刘备一愕,没想到姜良会这样说。
                            记忆中似乎没有哪个佛教弟子会这样喷佛祖的吧?
                            “佛祖也并未隐瞒此事哦。其实佛祖他老人家在过世之前说过一句话,佛祖说‘我传道四十九年,无一字真言,六道轮回,皆为虚妄’。其实佛祖早就说明了,他……他老人家,是在骗人啊。”姜良叹气:“世人又哪里能理解佛祖的无奈?”
                            刘备皱了皱眉,不知道如何回复。这些东西他确实不懂。
                            他虽然有知道一些佛教的东西,但是显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大多只是网上的各种帖子加上电影电视小说的理解。
                            释迦摩尼居然坦言他是在骗人?不可能的吧。那还怎么传教?后世的那些大和尚又为何从来不说这个?
                            但是姜良应该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撒谎啊。
                            想了想,刘备询问:“那……佛祖又为何要骗人?”
                            姜良笑道:“当时佛祖的弟子舍利子也这么问佛祖,佛祖回答说,‘有一个大屋子,房顶已经着火,马上就要全部烧了。有一个人看到了房子被烧,想让大家都躲到外面去,但是其他人不信。于是那个人只有骗他们,对他们说外面有很多的好吃的好玩的,其他人信了后,争先恐后的跑了出去,可等他们出去后,却看到外面……其实什么都没有……’。”说到这里,姜良没有说完故事,而是意味深长的望向刘备。
                            刘备若有所思:“可是当他们跑出去后就发现,之前待的那间房子已经被烧毁了?”
                            姜良又是大笑,笑得畅快淋漓:“玄德公当真大有佛性。”
                            刘备苦笑,这话听着可不怎么顺耳,貌似法海也是这么说许仙的。摇了摇头:“姜公勿要取笑了,我这人最爱酒色财气,哪里有什么佛性。”
                            “呵呵,玄德公前些日子召集我等,以及在收徒仪式上,不也做过和佛祖一样的事情么?”姜良轻笑着,目光炯炯。
                            刘备心中一凛,这个姜良,难道看透我的表演了?
                            姜良没有等刘备回答,而是自顾自的道:“其实,老夫当年也一样,什么姜半城啊,其实就是骗人而已。”
                            说着,姜良转过头,不再与刘备对视,而是眺望远方,语气里全是回忆:“我只是告诉他们,我会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这么简单的相信我了。那些傻子啊,被我骗了后,明明只是一点小恩小惠,他们却愿意用生命来维护我。”
                            姜良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些年,争地盘,拼生死,还有保护我和我的家人不被暗算,一共有六十七个人被我活活骗死,十三个残疾至今。他们甚至在死的时候,都还在感激我。他们……真的好傻,好容易被骗啊。”
                            刘备从旁边望过去,却见姜良的眼圈已经赤红,隐见晶莹。
                            “老夫就这么骗了他们九年了……骗着骗着,也不知怎么的,就骗成习惯了。只是……世道艰难,老夫无能,已经……快要骗不下去了。老夫答应给他们的好日子,骗他们的好日子……老夫……老夫已经……骗不下去了……”姜良低下头,地下忽然有些湿。
                            刘备胸口一闷,说不出话来。
                            姜良抬起头,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向刘备哀求:“玄德公啊,请您答应我,继续骗他们吧。因为除了您,其他人哪怕是骗,也不屑于去骗他们啊。在那些世家子的眼中,他们连被骗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请您一定要多骗骗他们,他们很好骗的,您随便骗一下他们,他们都会用命来回报您。”
                            刘备努力抑制住心中的悲怆,咬了咬舌尖,才勉强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一些:
                            “备明白了。我,会继续‘骗’他们的。”
                            “我会告诉他们,跟着我刘备玄德,他们一定能吃饱穿暖,一定会有好日子过的。”
                            刘备握紧双拳,咬牙切齿:“我刘备玄德,会骗他们很久很久!我会骗他们一辈子!直到我死。”
                            “哪怕仍然会被后人耻笑为伪君子,至少,让我虚伪一辈子。”


                            IP属地:湖北16楼2019-05-05 0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