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吧 关注:5,427贴子:35,563

安徽桐城,枞阳王氏家谱、族谱.字辈,地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徽省桐城县(解放前包括现枞阳县,解放后分设为桐、枞两县)一带,流传着“九里十三王”之说。
太原王氏
周灵王太子晋公之后裔,是为太原王氏。自黄帝至太子晋共四十二世,据民国二十六年王嗣槐堂刻本《余姚上塘王氏宗谱》载:“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
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时晋平公使师旷见太子晋,师旷问以君子之德,太子晋侃侃而答,师旷称善不已。
公元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太子晋进谏曰:“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
并晓之以“壅堵治水”害天下的鲧,同时提出应以疏导洪水为主。然而,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周灵王,被废为庶人,于是,郁闷不乐,未及三年而薨。师旷朝见太子晋时,见太子色赤,不寿。太子晋说:“我再三年之后,将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讣报的使者就到了晋国。因太子晋能预卜生死,后人便说他成了神仙。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太子晋的弟弟贵嗣位,是为景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
起源于山西太原的王氏,系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裔。晋子宗敬死后,即葬于晋阳城北。其后太原王氏后裔,徒居中地,人才辈出。宗敬之裔孙王翦,征燕国,平楚地,下百越,战功十分显赫。王翦之子王贲亦为秦国将军,曾败楚军,平魏地,征辽东,屡立战功。
王贲子王离,字子明。秦二世夺蒙恬兵权,用王离为大将军。王离有二子,长曰王元,次曰王威。秦末,王离长子王元,为避乱,迁居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次子王威仍居晋阳,西汉时任扬州刺史,其后,子孙散居各地
琅邪王氏
王元为避乱,迁居琅邪皋虞城(今山东即墨),为琅邪王氏祖。王元四世孙王吉,为东汉时谏议大夫,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王祥以孝为名,其为治母病而“卧冰求鱼”,成为家喻户晓的孝的典范之一,在西晋时曾被树为旗帜。王祥的从祖兄弟王雄之孙王戎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与大名士阮籍是相差20 岁的忘年之交。王戎的从兄王衍是西晋有名的清谈家,王衍的女儿是惠帝的太子妃,王氏一门由此仕途腾达。东晋建立后,王览的孙子王导、王敦因协助司马睿建国有功而被委以要职 ,分掌军政大权,形成了与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琅琊王氏传至王导,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自是王氏一姓,盛于江左,世称望族.与谢安一门,号为“乌衣巷世家。”
司马氏怕王氏权重镇主,采取各种措施予以遏制,终于使琅邪王氏在晋成帝年间离开了东晋政治权力的中心。政治上失了势,琅邪王氏又在文化上发展了起来。王览的后代王导是著名书法家钟繇的弟子 ,王志的从侄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将琅邪王氏的书法艺术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后,琅邪王氏家庭中书法家辈出,影响深远。
南北朝时期,王导的六世孙王肃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并娶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为妻。王肃的女儿被宣武帝讷为夫人,孙女又嫁给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为 东、西魏之后,琅邪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才真正走向衰落。
王璧为琅琊王氏之后,唐乾符年间(公元 874—879)黄巢入江东,他与女婿郑传集众抵御,因“功”被吴王杨行密授为检校兵部尚书,后退隐祁门县西苦竹港,直到去世。
王璧在祁门苦竹巷生有八子,我这一支王氏的祖宗是他的第八子,家谱也是修于丁已年,也即袁世凯搞尊孔复礼的时候,上面还有李鸿章作的序言。丁已年之后辈份有克家华国一世齐心,在克之前有德胜本这三个辈份,我是家字辈。我这一支王氏在元末明初由婺源迁到今枞阳雨坛,由两位叔叔和一位侄儿道忠发展成炭埠,楼山和古塘三王氏,后发展到桐城,枞阳和庐江等各地。
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王姓太子晋系一分支,属太原王氏的分支。 三槐王氏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
桐城王氏主要有以下几支:
桐城王氏、桐城东楼王氏、桐城桐川王氏、桐城皖桐王氏
《皖桐太原王氏谱》:元末避乱南迁安徽婺源,后移桐城,称桐城王氏、古塘王氏。另有鄱阳迁来的东楼王氏、龙眠王氏,同属太原王氏支派;


1楼2018-04-25 13:26回复
    古塘王氏家谱:金水木火土,廷之世绳祖,修永绍家传,良士自文武。有材可大用,其德光宗谱,绵衍与来嗣,法守昭千古。仁和忠孝义,安邦伏猛虎,子孙多英杰,科技征寰宇


    2楼2018-04-25 13:26
    收起回复
      炭埠王氏家谱:道嘉汝希先。有志文名振,永念叙彝伦;庭嗣森玉立,克用佐时珍


      3楼2018-04-25 13:27
      回复(6)
        芳溪王氏家谱:承宣开伟烈、光裕有文章、立志惟忠孝、存仁自克昌


        4楼2018-04-25 13:27
        收起回复
          东楼王氏家谱:仁义礼智,孝友忠贞;善学先儒,泽延来世。调元济美,厚德滋福;翕乐咸宜,克昌阙绪。干禧呈兆,吉庆祥和;兴国安邦,富贵永康。


          5楼2018-04-25 13:27
          收起回复
            野庙王氏家谱:廷、选、崇、忠、直,龙、光、庆、盛、时,诗、书、延、世、泽,德、业、裕、鸿、禧


            6楼2018-04-25 13:27
            收起回复
              鸦山王氏家谱:赢、启、朝、邦;敦、成、孝、友;科、学、连、芳,曾、根、德、馨。华强家盛 泽润涛江 精忠尚礼 德艺双扬 雍和安泰 腾达高翔


              7楼2018-04-25 13:28
              收起回复
                三槐堂王氏族谱辈份
                安徽省桐城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知、孔、道、学、士、成、先、世、光、忠、孝、理、定、全、贤。


                8楼2018-04-25 14:12
                回复(7)
                  桐城棕川王氏家谱:用、之、必、应、永、正、宗、功、文、章、华、国、 仁、义、和、同、学、修、成、德、、孝、顺、能、忠、世、传、有、庆、家、道、昌、隆、


                  9楼2018-04-25 14:13
                  回复
                    迁桐始祖成一公敦睦堂字派是文之孔道、学士承先、世光忠孝、礼定前贤、诗书上达、耕读皆全、克昌厥后、万代流传。


                    10楼2018-04-25 14:13
                    回复
                      桐城桐圩王氏家谱:朝廷文运盛,俊英集太原;敬献光邦国,亿万永昌年


                      11楼2018-04-25 14:14
                      回复(3)
                        皖桐‘竹子湖’王氏宗谱家谱:一孟来凤,正大光明,道德文仁,齐 思 先 泽 ,培 植 宗 功,缃 情世 褚,桂 馥 兰 芬
                        合修谱前派行为:一孟来凤,正大光明,道德文仁,
                        民国6年即公1917年合修后派行立为:齐 思 先 泽 ,培 植 宗 功,缃 情世 褚,桂 馥 兰 芬
                        此谱史始迁百年,就竹子湖(据说: 在民国桐城南乡在枞阳高甸一带,是桐城派后期大师吴汝纶的故乡。竹子湖在南乡,竹湖落雁为旧时桐城八景之一(即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白云青鸟、枞川夜雨、竹湖落雁八景)。


                        12楼2018-04-25 14:14
                        回复(3)
                          王氏家谱:大令光宏祥昭多仕辅国成家永昌其祚


                          13楼2018-04-25 14:14
                          回复
                            笔峰九股王氏家谱:、肇家自周、植基宏远、传历升恒、弈世愈显、光裕惟兴举、本典振纲常、 道义承先哲、怀庭泽必昌、贤能开盛锦、学博可昂扬、政坛见业绩、修善永安祥


                            14楼2018-04-25 14:15
                            收起回复
                              笔峰王氏,青苗世系分支宗谱
                              笔峰王氏始迁一世祖千四公卜居笔峰山下,繁衍二十世,传至植道公(字耕治),公“植”字辈,生于斋公窊,乃笔峰王十四世祖明昌君(斋公)之六世孙,公于乾隆年间购买青苗岭(今枞阳县、钱铺乡、虎栈村、高溪组),率全家迁入青苗岭,开基立业,我房派系尊耕治公我青苗王第一世祖,从第一世至今已传九世。青苗世系合族建祠修谱,故寻找出庄在外的宗亲,传至五世“传”字辈,出男丁十三人如下:讳:传诗(字,耀光)、传书(字,家光)、传礼(字,前光)、传乐(字,楣光)、传业(字,春光)、传国(字,观光)、传经(字,谦光)、传道(字,斗光)、传理(字,觐光)、传忠(字,廷光)、传义(字,锡光)、传信(字,迪光)、传仁(字,彩光)。凡以上十三派系的后裔


                              15楼2018-04-25 14: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