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3,492贴子:11,985,157

完破《木牛流马》专题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立这一贴,是为了在牛年中,将完整破解木牛和流马的依据与结论公开,接受网友的评论。
我讲究的是精确度、依据。想当然和盲目猜测是没有意义的。以往所有的“破解”,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还没有完整地理解诸葛原文的前提上。有些人以“部分内容不清楚”为发表长篇大论的附带说明;有些人将头上的东西说成屁股上的装置,还堂而皇之地作为博士论文,真让人笑掉大牙!
我在这里首先根据每次一个内容集中表达的方式与进度,以16次的篇幅,分别将诸葛原文中木牛8处、流马8处疑难问题作一解答性介绍,清理依据。然后再以现代的白话进行全文翻译。
其实我想清理的是破解的唯一依据。清理好了,一般人就都会做了!
今天本贴开张正逢元宵节。乘兴先把16处清单献上:
木牛8处:
1.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2.双者为牛脚
3.转者为牛足
4.“一脚四足”
5.摄者为牛秋轴
6.牛仰双辕
7.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
8.垂者为牛舌
流马8处:
1.改一字:板方囊高度矛盾
2.删一字:尺寸精确度矛盾
3.材料显隐
4.后载克
5.形制如象
6.靬
7.孔径
8.三脚杠
在我逐渐发表的过程中,很欢迎有兴趣的网友提问、砸砖。


1楼2009-02-09 09:44回复
    对于“人行六尺、牛行四步”的描述,独轮车说和四轮车说的解释,结合了“转者为牛足”的概念,认为是“牛行即足转,足转即牛行”。但是,如若确认“转即是行”,将会导致全文没有描述转向之转。作为一种对运输器具的描述,不提及转向,是极不合理的。可见,独轮车说和四轮车说对“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这一句并不能提出合理的解释。
    其实,对“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这一句可以很客观地理解为:它同时表达了开步前行与步幅。按照这种解释,可以确认“木牛”至少应当兼具步行功能。


    2楼2009-02-10 19:15
    回复
      这句是描述脚的。这个“双”字究竟是“成双”的数量概念,还是“复式”的结构概念,还是“双功能”的功能概念?澄清这个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独轮车说认为“四足”为支撑柱;四轮车说则认为“四足”即四轮。二者对于“双者为牛脚”这一句几乎都是艰难地以“表达四足成双排列”来圆说。
      原文是在刚刚写了“一脚四足”,没隔几句又写“双者为牛脚”的。按常理推论,寥寥数语的短文,没有可能对一个部件的数量重复表述。而且这先“一”后“双”,一脚成双数,四足成双脚等表述之间又是互相矛盾的。“成双排列”的解释实际上表达了原文作者文字组织水平低俗的观点,这与事实不符,因此可先予以否定。
      在常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往往有双数,双倍,双人等。在机械范畴,常用的是双链、双套、双柄、双头等结构表达,以及双动力、双输出、双向、双配置等功能表达。“木牛”是一种机械,因此,在前已经用“一足四脚”表达过数字以后,这里使用“双”字有较大可能是既指双结构、又含双功能的意思。
      我们的试制过程发现:将脚的前脚掌与后脚掌改造成为可分可合的结构(复脚),可以使移动式步行器在每一步都适时地形成一个承重的三角形支撑,避免了主干腿移动落地瞬间承受力过大的危险。这明显是一个“双结构”的特征。“复脚”的模型在一个特殊区域提供了安装轮子的条件。这样,“木牛”既可步行,又可轮行,进一步构成了脚的“双功能”重要特征!
      当初诸葛亮可能考虑到不冲淡“步行器”的记载主题,才以“双者为牛脚”暗示后人:谁要想重现“木牛”,那就千万不要忽略脚上的结构、功能特征都是“双”!


      3楼2009-02-12 15:47
      回复
        足司转。这里的转,是平转换向之转,还是立转前行之转?如前文所述,如果将这里的“转”理解为立转前行,全文就没有了转换方向之转。所以,应当将此处的“转”理解为平转换向之转。
        进一步推论,在当时“一点触地”的转向主导模式下,负责平转换向的“足”只能有一个。这个结论性概念,可以为下面的论证提供重要依据。
        虽然推理如此,在实际设计上,独轮车的一轮,即可转向、又可前行的特点也绝非无可利用之处。这一点可以提醒:一足司转确定以后,同样不应排斥其在前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4楼2009-02-16 13:14
        回复
          你是骨灰级的


          6楼2009-02-18 14:52
          回复
            诸葛亮在这句话里描述了“木牛”的转向控制系统。结合前一句“细者为牛鞅”一起理解就是:“执行控制功能的细皮缰绳通过牛秋轴控制着木牛。”缰绳到达牛秋轴部位以后,转走内线,通过牛鼻子进入口腔、腹板、穿过车底板,系于“一足”之上,承担控制“一足”的功能。原文的这种描述,在以往遭受的完全是曲解与忽略。
            [牛秋轴:牛鼻子上那根固定牵牛缰绳的木轴]


            7楼2009-02-19 08:40
            回复
              双辕(双操纵杆)是木牛的前进控制系统,即杠杆露出后车厢体的部分,供双手握住,上下摆动以驱车前行。双操纵杆也是选择前进方式的“换档器”:双杆上抬至极限,是全轮式;双杆上下同摆,是牛奔式;左右交替,是步行等等。“牛仰双辕”的正确理解应是“牛车的前进‘仰仗’对双辕(两根操纵杆)的操作来实现”,而不是“牛车上有两根往上翘起的车辕”。这句话和牛秋轴一样也遭到了长达1780年的忽视。


              8楼2009-02-20 19:07
              回复
                LZ是想造出木牛流马?


                9楼2009-02-20 19:33
                回复
                  看完这帖.不禁大笑.楼主想造出木牛流马?


                  10楼2009-02-23 19:09
                  回复
                    可能与不可能,自己看吧。


                    11楼2009-02-23 19:40
                    回复
                      是有字数规定?


                      12楼2009-02-23 19:45
                      回复
                        现在每次只能写一句话?


                        13楼2009-02-23 19:46
                        回复
                          总之不大可能是自动的东西


                          IP属地:河北15楼2009-05-03 11:58
                          回复
                            • 222.199.137.*
                            我一直想不明白,考虑能量守恒定律,木牛流马是以什么为能源的呢?有点像是可以开关的永动机。。


                            16楼2009-05-04 10:31
                            回复
                              应该不是自动的,可能是人操纵的,是推还是拉就不知道啦


                              IP属地:陕西17楼2009-05-04 1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