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吧 关注:36,272贴子:351,086

[转自菊斋]年谱 • 李白 | 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人胡应麟曾慨叹:“古今诗人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
有关李白的出生地,至今已有金陵、山东、陇西、蜀中和西域诸说。
不过,在李白还未去世时,李阳冰曾为他的文集写《序》,序文中曾提到李白出生于中亚“条支”(“条支”在唐代泛指西域边地)。李白去世50多年后,范传正写重修的墓碑,也提到了他出生于“条支”。
如此,我们姑且认定:
武则天长安元年正月廿六(701年2月28日),李白诞生于唐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
李白是北朝西凉国武昭王李暠之九世孙。其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其父隐其名,人们以李客称之。李白在其兄弟中排行第十二,家里人称他十二郎。李白出生前,其母梦见太白星入怀,因此其父便给他取名叫“白”,字“太白”。
其远祖为秦朝诛杀燕太子丹的名将李信;其先祖为西汉龙城飛将李广。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1 19:54回复
    从此李白对求仙方外的道家思想更加情有独钟。于是写了《大鹏遇稀有鸟赋》和《古风三十三(北冥有巨鱼)》。之后李白来到鄂州江夏游览赤壁、黄鹤楼,留诗《江夏行》《江上寄巴东故人》,结识僧行融,留诗《赠僧行融》。夏,李白和吴指南来到洞庭湖,吴指南病故,李白权殯其尸于洞庭湖畔。秋,李白从岳州返荆门,留诗《秋下荆门》。其后又从荆门抵达浔阳,游览庐山,有《望庐山瀑布二首》《望庐山五老峰》等诗篇。再东行,经过天门山,留诗《望天门山》。秋,抵达金陵,投行卷未成,因纵情山水间,写下《长干行》《杨叛儿》《白纻辞三首》《金陵白杨十字巷》《对酒》《登瓦官阁》《金陵望汉江》等诗作。
    《宿巫山下》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杨叛儿》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七二六年(开元十四年)。二十六岁。
    春,辞别金陵往扬州,留诗《金陵酒肆留别》《夜下征虏亭》。在扬州干谒朱门未果,有诗《白田马上闻莺》《广陵赠别》。夏,赴姑苏,凭吊古城遗迹,有《乌栖曲》诗。然后途经镇江去杭州,留诗《送崔十二游天竺寺》。之后游越中,留诗《越女词五首》《西施》《浣纱石上女》《采莲曲》《渌水曲》《王右军》等。继而由剡中赴天台山,留诗《别储邕之剡中》《天台晓望》《早望海霞边》。秋,返扬州。
    李白为人不惜钱财,出游扬州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余万”,以致生活潦倒,病卧扬州治所江都县,有诗《少年行》《赠友人三首》《淮南卧病寄赵徴君蕤》《静夜思》《僧伽歌》《秋夕旅怀》《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养病期间受友人孟少府照料,病渐愈。冬,离开扬州,沿运河北上,到淮河复向西进,取道陈州。途中李白手头拮据,准备卖掉家传宝剑和新制的鷫鸘裘衣,幸李邕差人送银三千,解除燃眉之急。后经汝州,再折头向南,赴南阳,有诗《南都行》《游南阳清冷泉》。继而南下襄州。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广陵赠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白田马上闻莺》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11 19:58
    回复
      七二七年(开元十五年)。二十七岁。
      春,李白到达襄州的岘山拜访孟浩然,有《襄阳曲四首》《大堤曲》等诗。之后从襄阳向东南折,到安陆。在安陆遇见好友元丹丘,一同谒见马于正。马公深赞李白之才。在安陆时李白被祖居安陆的大户人家许梓芝员外相中,招为东床婿(许员外本是唐太宗时名臣许紹之后、唐高宗之故宰相许圉师之子)。于是李白入赘许门,定居安陆寿山。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襄阳曲四首》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
      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七二八年(开元十六年)。二十八岁。
      早春,李白出游江夏,有《江夏行》诗。三月,在江夏与孟浩然相会。孟浩然当时准备赴扬州,李白写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返安陆。夏、秋、冬,都在安陆,有诗《古风其二十六“碧荷生幽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七二九年(开元十七年)。二十九岁。
      玄宗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此年春,李白游安州应城,有诗《安州应城玉女汤作》。夏,游安州般若寺,留诗《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秋,义兄安州县丞孟赞府还都,李白写有《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此年李白在安陆,曾多次拜谒裴长史请求荐举,写有《上安州裴长史书》。因李白有酒后“犯夜”事,遭人谗谤,终为所拒,只好继续隐居北寿山,有诗《山中问答》。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七三零年(开元十八年)。三十岁。
      春在安陆。初夏,取道南阳,西入长安。留诗《凤凰曲》《凤台曲》《秦女休行》《秦女卷衣》。谒宰相张说,逢张说病重,结识其子张垍,经张垍引荐,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有《怀仙歌》《玉真仙人词》《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求荐,均无结果,十分失望,有诗《长相思》《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幽涧泉》《赠裴十四》。暮秋游邠州,拜谒邠州司马李粲,希求得到举荐,未果。有诗《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赠新平少年》《登新平楼》《秋思》。冬游坊州,拜谒坊州司马王嵩,留诗《酬王司马阎正字时雪见赠》,希望得到举荐,未果,写下《留别王司马嵩》。本年结识陆调。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
      《赠裴十四》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登新平楼》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七三一年(开元十九年)。三十一岁。
      春,回长安,留诗《春归终南山松龙旧隐》。由于干谒无门,穷愁潦倒于长安,与长安少年浪游,日以斗鸡、走狗、饮酒赌博为事,留诗《白鼻騧》《古风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古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又同“五陵豪”交往。留诗《白马篇》《少年子》。在长安玄武门李白因“打架斗殴”,曾惊动宪台,幸被陆调救出。是时,李白有感于仕途之艰辛,有诗《送友人入蜀》《行路难三首(其二)》《蜀道难》,有词《忆秦娥》《菩萨蛮》。初夏,李白离开长安,经开封到宋城,游览古迹梁园,留诗《梁园吟》。秋到嵩山,拜会女道士焦炼师,写诗《赠嵩山焦炼师》《题元丹丘山居》《嵩山采菖蒲者》。暮秋,滞留洛阳,留诗《梁甫吟》《行路难三首(其一)》《寄远十二首》。此间,李白游览了龙门,留诗《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前有樽酒行二首》。许员外于此年病故。
      《白鼻騧》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
      《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行路难三首(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11 20:00
      回复
        七三二年(开元二十年)。三十二岁。
        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留诗《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结客少年场行》。后生思家之念,留诗《春夜洛阳闻笛》《自代内赠》。秋,自洛阳到南阳,留诗《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冬,返安陆。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拜会胡紫阳,有诗《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春夜洛阳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七三三年(开元二十一年)。三十三岁。
        同许氏分家,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留诗《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山中与幽人对酌》。是年,生女儿平阳。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七三四年(开元二十二年)。三十四岁。
        春,游襄阳。在襄阳,希求当时颇有声望的荆州长史韩朝宗荐引,无果。留诗《襄阳歌》。与在韩朝宗属下任县尉的李皓结识,复求其授助,留诗《赠从兄襄阳少府皓》。暮春至江夏(今武汉市),滞留漫游至秋,写有《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江夏送张丞》《江夏别宋之悌》《赤壁歌送别》《望黄鹤山》《江上吟》等诗。后到嵩山,访元丹丘,留诗《元丹丘歌》。冬返安陆。
        《元丹丘歌》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七三五年(开元二十三年)。三十五岁。
        应友人元演之邀游赴太原,五月到达洛阳,夏到达太原,识郭子仪于行伍中,言于主帅,为郭子仪脱刑。有诗《太原早秋》《古风二十七“燕赵有秀色”》《古风五十二“青春流惊湍”》。本年又北游雁门关,登长城,留诗《王昭君二首》《苏武》。
        《王昭君二首》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七三六年(开元二十四年)。三十六岁。
        此年,张九龄为左宰相,裴耀卿为右宰相,二人分理政事。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部将安禄山在征讨奚、契丹之战中大败,当斩,玄宗赦之。
        春,李白在太原辞别元演后南下,途经洛阳与元丹丘相逢。元丹丘邀请李白去嵩山。五月,李白移家任城,途经沙丘、汶上,留诗《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鲁中都东楼醉起作》《长歌行》。后到达齐州,留诗《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早秋,在任城,留诗《早秋赠裴十七仲堪》。秋,至嵩山元丘处,结识岑勋。抵达襄阳,与孟浩然再会。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蓠,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七三七年(开元二十五年)三十七岁。
        是年李白生子,取名“伯禽”,小字“明月奴”。春,在任城,留诗《嘲鲁儒》。初夏,取道济南东游崂山。秋游宋州睢阳郡,留诗《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冬,归任城。其六父任城令“三年秩满”,回长安,李白为之饯行,留诗《对雪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是年韦应物生。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七三八年(开元二十六年)。三十八岁。
        本年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立为太子,贺知章为太子宾客。
        春,李白回任城(有诗《东鲁门泛舟二首》)。之后漫游兖州,受到王少府的热情接待(有诗《赠瑕丘王少府》)。夏,归任城,逢友人梁四、方士赵叟来访,离别时留诗《送梁四归东平》《送方士赵叟之东平》。游鲁郡,留诗《大庭库》《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秋,应邀去金乡作客(有诗《赠范金乡二首》),游历南阳,访崔宗之(时崔宗之丁憂在家)(有诗《南阳送客》)。复至颍阳山(有诗《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游汝州、陈州,结识落魄公子侯十一,邀与同游宋州,又南折至淮阴,抵徐州、楚州(有诗《淮阴书怀寄王宋城》)。
        《赠瑕丘王少府》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七三九年(开元二十七年)。三十九岁。
        春至初夏,李白在扬州,留诗《寄淮南友人》。夏,漫游吴地,留诗《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秋,逆长江西上,留诗《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经当涂,留诗《夜泊牛渚怀古》《牛渚矶》。从当涂沿长江西上,留诗《江上寄元六林宗》。之后去荆州,至岳州巴陵,适逢王昌龄被贬滴岭南。暮秋,回安陆,复去襄阳,留诗《赠孟浩然》《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11 20:03
        回复
          《寄淮南友人》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七四零年(开元二十八年)。四十岁。
          春,到扬州。夏,经下邳到兰陵,留诗《客中作》。夏,返任城,许氏夫人病故,李白继纳刘氏女。刘女与李白不和,不久离异。韩准、裴政、孔巢父来任城,邀李白去徂徕山。李白未能同往,送别时留诗《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秋,游东鲁各地,求人汲引无果,逐有不遇之感。冬,与韩淮、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河,同隐于祖徕山,纵酒酣歌,以学道为事。时号“竹溪六逸”。是年孟浩然卒。
          是年,寿王妃杨玉环为道士,号太真。玄宗日幸,宠爱无比。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四一年(开元二十九年)。四十一岁。
          这年李白在任城,有诗《鲁东门观刈蒲》《赠从弟冽》《古风其十“齐有倜傥生”》《古风其十一“黄河走东溟”》。纳娶鲁女,有诗《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夏,金乡县令范金卿到浙江任职,李白为之送行,留诗《送友人》。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七四二年(玄宗天宝元年)。四十二岁。
          边境军事费自此逐年增多,民始困苦。
          四月,李白游泰山,在泰山送友人鲁颂、王山人离鲁,有诗《游泰山六首》《别鲁颂》《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初秋,到徂徕山。秋归任城。元丹丘将以道家流受召入朝为道门威仪,李白希其汲引,有诗《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林宗》。
          此年经过元丹丘和玉真公主的推荐,玄宗征召李白入京。李白接到朝廷诏令,准备去长安复命,有诗《南陵别儿童入京》。秋,李白赴长安。结识太子宾客贺成章,贺成章见其诗《蜀道难》《乌栖曲》等,赏叹再三,曰:“此天上谪仙人也”,因解金龟换酒为乐,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冬,在长安,有诗《子夜吴歌四首》《乌夜啼》。
          《别鲁颂》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子夜吴歌之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七四三年(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
          正月,安禄山入朝,玄宗宠待甚厚。道教茅山派传人胡紫阳去世。时李林甫专政,公卿有不出其门者,必以罪斥之。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八首》,玄宗赐以宫锦袍。三月,居长安。有诗《阳春歌》。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词三首》。此外写有《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靑听新莺百啭歌》《鼓吹入朝曲》《侍从游宿温泉宫作》《春日行》《阳春歌》。
          入翰林院之始,李白对施展抱负怀有厚望,有诗《塞下曲六首》《胡无人》《金门答苏秀才》《效古二首》。并在他一些赠答送别诗中时有流露,如《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温泉侍从归逢故人》《送窦司马贬宜春》等篇。
          在长安,李白同社会各层人士均有交往,有许多赠答、送别诗篇,如《赠郭将军》《赠崔侍御》《酬崔五郎中》《赠崔郎中宗之》《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送羽林陶将军》《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等。
          在长安时,李白游历了附近的终南山、杜陵、太白山等,写有《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杜陵绝句》《题东谿公幽居》《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登太白山》《春日游罗敷潭》《赠华州王司士》。
          在长安居久,目睹官场之龌龊,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引起宫中一些权贵的嫉恨。玄宗对李白渐疏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11 20:04
          回复
            感于这种疏远,李白渐有退志,同时,他对社会的不公平也有所不满,写有
            《古风五十六“越客採明珠”》《惧谗》《寓言三首》《于阗采花》《长信宫》《长门怨》《夜坐吟》《怨情“美人卷珠帘”》《怨情“新人如花虽可寵”》《去妇词》《玉阶怨》《妾薄命》《秋夜独坐怀故山》《忆东山二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诛学士》《赠薛校书》《玉壶吟》《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灞陵行送别》《感兴八首之七之八》《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等诗。
            《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11 20:07
            回复
              七四四年(天宝三载)。四十四岁。
              此年,安禄山任范阳(今北京市)节度使。玄宗以天下太平无事,欲高居而无为,将一切政事委李林甫处理。
              正月,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越中并率百官送别于长乐坡。李白送行,有《送贺宾客归越》《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友人元丹丘离京,李白送至华山,有诗《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
              自上年起,李白因遭谗见疏,十分苦闷,写有《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月下独酌四首》《把酒问月》《古风其二“蟾蜍薄太清”》《古风其十二“松柏本孤直”》《古风其二十一“郢客吟白雪”》《古风其四十四“绿萝纷葳蕤》《古风其四十九“美人出南国”》《感遇四首其四“宋玉事楚王》《行路难三首(其三)》。
              到了三月,李白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离长安而去,临行留有《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还山留别金门知己》《鞠歌行》《东武吟》。
              离长安后,经灞陵、蓝田达商州,留诗《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鹅湖》《山人劝酒》《商山四皓》《过四皓墓》。
              初夏,抵达洛阳,见崔成甫。留诗《赠崔侍御(黄河三尺鲤)》。与杜甫相识。
              秋,返任城家中,任城主簿庐潜为李白接风,有诗《赠任城庐主簿潜》。复与杜甫在洛阳相会,二人从洛水至黄河,经过广武山,有诗《登广武古战场怀古》。之后经汴水到达汴州,在汴州遇见诗人高适,三人共游大梁,吊信陵、登吹台,有诗《送蔡山人》《侠客行》。继赴宋州,游梁园、平台、清冷池(皆属宋州)。晚秋,到单父,同游孟诸大泽,登单父台,有诗《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观猎》《送杨山人归嵩山》。
              之后,杜甫东归巩洛,先行离去。杜甫走后,李白与高适等又在宋中盘桓多日。后高适入楚,李白去安陵,乞道士盖寰为其造真籙,有诗《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余造真籙临别留赠》。后到达齐州,在齐州道观紫极宫,李白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籙(道教的密文),有诗《有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籙毕归北海》《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冬,还归任城。
              是年贺知章去世,时龄八十六岁。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送蔡山人》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七四五年(天宝四载)。四十五岁。
              春在任城,有诗《送范山人归太山》《送别》。夏末,与杜甫复会于兖州,继赴齐州,会同高适一齐拜谒北海太守李邕。在李邕陪同下,在临淄游览了孟姜庙、杞梁墳和淳于意墓等胜迹,有诗《东海有勇妇》。齐州分别后,杜甫西游临邑,李白返家任城。秋,李白、杜甫在任城再次相会,漫游任城,又同去曲阜、兖州、东蒙等地。在曲阜,拜访居士大隐范十。其间有诗《戏赠杜甫》《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宴陶家亭子》。秋,在鲁郡别杜甫,有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之后,李白赴沙丘;游金乡;游单父,写有《沙丘城下寄杜甫》《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送族弟凝之晏堌单父三十里》。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宴陶家亭子》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七四六年(天宝五载)。四十六岁。
              春,在单父,游鲁郡,有诗《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后卧病任城甚久,有诗《赠从弟冽》《东鲁见狄博通》。卧病期间,在远房兄弟瑕丘(任城属县)佐吏李冽、李凝的帮助下,李白在瑕丘县城东门外泗水西岸沙丘旁置居室,又在泗水东岸南陵村置田十余亩以养子女。就此安家。
              秋,李白病愈,又游于鲁郡,留诗《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逆旅见赠》《别中都明府兄》。
              是年自春以来,李白屡有南游之念(有诗《梦游天姥吟留别》)。遂与元丹丘相约,准备在越中相会,然后同游剡中。秋末启程,临行留诗《别中都明府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11 20:08
              回复
                冬,至宋城,又游梁园。与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夫人再婚,在梁园安家。在梁园遇故友岑征,有诗《鸣臯歌送岑征君》《鸣皐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之后到广陵,途经下邳,有诗《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此篇较长,此为部分)
                七四七年(天宝六载)。四十七岁。
                正月。朝中大狱,李林甫命人杖杀北海太守李邕和淄川太守裴敦复。
                春,李白在扬州,春末赴金陵,至夏初一直在金陵,有诗《留别广陵诸公》《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登金陵凤凰台》《金陵凤凰台置酒》《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自金陵泝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明,寄句容王主簿》。在金陵,李白遇崔成甫,留诗《酬崔侍御》《江上送女道士禇三清游南岳》。
                之后南下越中,途中经丹阳,有诗《焦山望松寥山》《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丁都护歌》。之后到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有诗《苏台览古》。再经湖州,留诗《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秋到越中,留诗《越中秋怀》《越中览古》,同元丹丘会和,往会稽吊贺知章,有诗《对酒忆贺监二首》。又同孔巢父等人会和,游镜湖、兰亭、禹穴、剡溪。后乘舟行,经宁海,登天台山,有诗《同友人舟行》《登高丘而望远海》《日出入行》。
                冬,经吴中返金陵,有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此后二年,留居金陵。有诗《宿白鹭洲寄杨江宁》《新林浦阻风雪寄友人》。
                是年,有感朝中大狱,有诗《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野田黄雀行》。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野田黄雀行》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对酒忆贺监二首》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11 20:08
                回复
                  七四八年(天宝七载)。四十八岁。
                  本年,朝廷以高力士为骡骑大将军,其权力与地位日渐显赫。李林甫、安禄山同时因附其而被摧升为将军与大臣。玄宗赏赐安禄山铁券(免死牌)。杨贵妃三姊皆被封为国夫人;杨贵妃的堂兄杨钊(后来的杨国忠),擢给事中,恩幸日隆。
                  春,李白在金陵,崔成甫遭贬谪,与李白在金陵相遇。有诗《示金陵子》《酬崔侍御(“严陵不从万乘游”)》《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夏,至杨州,秋,游霍山,冬,到庐江,谒见庐江太守吴王李抵。此间有诗《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寄上吴王三首》《口号吴王美人半醉》《庐江主人妇》《江上望皖公山》。
                  《庐江主人妇》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七四九年(天宝八载)。四十九岁。
                  藩镇割据日渐滋生。
                  春,李白怀念子女之情甚,遂还金陵,有诗《寄东鲁二稚子》。闻王昌龄远滴黔中,以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之。 冬,在金陵。此年还有诗《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劳劳亭歌》《古风其六“代马不思越”》《古风其十四“胡关饶风沙”》《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古风其三十五“丑女来效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古风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七五零年(天宝九载)。五十岁。
                  春在金陵。五月,元丹丘自嵩山来信相邀,李白有诗《以诗代书答元丹丘》。继而离金陵,去嵩山(李白曾想举家迁嵩山,未能实现。有诗《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去嵩山途中经秋浦,留诗《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秋,至浔阳,登庐山,有诗《浔阳紫极宫感秋作》《庐山东林寺夜怀》。
                  旋北还,途经憔郡,访友人元演。经过金乡,有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沉之秦》《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冬,归任城。是年,针对社会谤言,留诗《雪谗诗赠友人》。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严。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七五一年(天宝十载)。五十一岁。
                  春在任城家中。有诗《战城南》《古风其四十三“周穆八荒意”》《古风其三十四“羽檄如流星”》《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之后到平阴沙丘,有诗《送薛九被谗去鲁》《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又到济南,留诗《古风其二十“昔我游齐都”》。
                  秋,李白来到嵩山之阳的颍阳寻找元丹丘,恰逢元丹丘此时隐居在汉代隐士高凤的居处——石门山炼丹。李白寻人不遇,留诗《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僕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准备回程。至邺中逢王大,有诗《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之后长途跋涉赴石门山中寻找元丹丘,有《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一诗,并滞留在石门山元丹丘居处,受元丹丘热情款待,两人同游方城寺,有《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
                  同时接到南阳友人岑勋书信,诗人遂写下《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邀请岑勋来会,不久,南阳岑勋至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炼丹处百秀谷中,三友相聚,乐极成醉,李白留诗《将进酒》。
                  秋末,范阳节度使幕府判官何昌浩到叶县来访李白,未逢。于是留信邀请李白到幽州。李白为探安禄山的虚实,准备北游塞垣,自开封北上幽州,有诗《赠何七判官昌浩》《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11 20:09
                  回复
                    七五二年(天宝十一载)。五十二岁。
                    此年,李林甫卒,杨国忠继其任。
                    李白北游塞垣,经博平,越黄河,到邯郸,经洺州,再经饶阳,沿途有诗《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邯郸南亭观妓》《赠临洺县令皓弟》《赠清漳明府侄聿》《赠饶阳张司户燧》。
                    十月,抵达范阳郡(即幽州,今北京市),有诗《行行且游猎篇》。逢崔度来访,初识安禄山跋扈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感危险,即离范阳而去,有诗《出自蓟北门行》《邹衍谷》《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幽州胡马客歌》《北风行》《公无渡河》。
                    离范阳后,闻夫人宗氏病重,即返回河南睢阳宗家庄。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七五三年(天宝十二载)。五十三岁。
                    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
                    早春,李白自睢阳北上,走魏郡,到介休,经西河郡,沿汾水南下,于春天入潼关,第三次到达长安。途中有诗《魏郡别苏明府西北游》《赠郭季鹰》《留别西河刘少府》
                    到长安后,有《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期得任用,无果。逢故人独孤驸马,写《走笔赠独孤驸马》,亦无果。经过惠庄太子陵庙,留诗《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远别离》,离开长安。
                    此间其它诗篇还有《古风其四“凤飛九千仞”》《古风其八“咸阳二三月”》《古风其二十五“世道日交丧”》《古风其三十“玄风变太古”》《古风其三十一“郑客西入关”》《古风其三十六“抱玉入楚国”》《古风其四十六“一百四十年”》、《古风其五十一“殷后乱天际”》《古风其五十四“倚剑登高台”》。
                    夏,游曹南(今山东菏泽),留诗《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之后回梁园。至历阳横江浦渡长江。
                    秋,应从弟宣城长史李昭来信相邀,南下宣城,游敬亭山、陵阳山、秋浦、清溪、玉溪潭、鱼段湖等地,留下《题宛溪馆》《观胡人吹笛》《独坐敬亭山》《又敬亭寄崔侍御》《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听蜀僧濬弹琴》《寄崔侍御》《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观鱼潭》《早过漆林渡寄万巨》《白鹭鸶》《泾川送族弟錞》《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过崔八丈水亭》等诗篇。
                    是年,丹阳进士殷(王番)编选《河岳英灵集》竣,收有李白的诗歌。
                    《古风其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七五四年(天宝十三载)。五十四岁。
                    安禄山反兆日愈明显,朝中有言其反者,玄宗不信,反而将其人缚送安禄山处置。太子言安禄山必反,玄宗亦不信,自是无人敢言其反者。
                    春,李白游金陵,五月至杨州,与王屋山人魏万相遇,二人同游金陵,分别时,李自托其为之编诗集。留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此时闻日本国人晁衡(即阿倍仲麻吕)遇难,有诗《哭晁卿衡》。
                    秋,游宣城。有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谢公亭》《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白鹭鸶》。
                    游南陵。留诗《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五松山送殷淑》)。
                    到池州、到泾县,游秋浦、清溪。留下《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鹧鸪者》《赠秋浦柳少府》《赠崔秋浦三首》、《游秋浦白笴陂二首》《清溪行》《宣城清溪》《宿清溪主人》《清溪半夜闻笛》《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等诗篇。
                    继游青阳,登黄山、九华山。留诗《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过汪氏别业二首》《宿鰕湖》《九华山联句》《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
                    冬,到达常德府。留诗《望木瓜山》。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七五五年(天宝十四载)。五十五岁。
                    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叛乱。河北诸地尽陷。平原太守颜真卿、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安禄山,河北诸郡皆相呼应。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11 20:10
                    回复
                      春,李白在茅山(今浙江青田县西),告别老友元丹丘(有诗《下途归石门旧居》)。夏,经横江去当涂,留诗《横江词六首》《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秋,到池州,游秋浦。思念妻子宗氏,留诗《秋浦寄内》。之后往泾县,留诗《赠汪伦》。又游沿高溪、陵阳溪等地,留诗《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别山僧》《酬崔十五见招》。
                      冬返宣城。旋至金陵,闻安禄山乱。门人武谔许去鲁中接其子女南下,李白则自往宋城接其妻宗氏。有诗《赠武十七谔》《北上行》《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峰”》。
                      《横江词六首》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七五六年(肃宗至德元年)。五十六岁。
                      是年,安禄山反,玄宗逃亡蜀中,太子李亨即位灵武(今甘肃省灵武县),是为肃宗,改元至德,尊玄宗为太上皇。杜甫在长安陷落后,携家至鄜州避难,后又一人北往延州,途中落入贼手,被送回长安。王维亦为贼军所获,初送到洛阳。是年王昌龄卒。
                      岁初,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留诗《奔亡道中五首》。
                      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准备避难剡中,途中在宣城留诗《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溧阳留诗《扶风豪士歌》《戏赠郑溧阳》《赠溧阳宋少府陟》《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杭州留诗《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途中曾与张旭相遇,留诗《猛虎行》。
                      夏,到达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
                      秋,闻玄宗奔蜀,遂辞金陵,沿长江西上,到达岳州。留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留别金陵诸公》《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秋登巴陵望洞庭》《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之后入庐山屏风叠隐居。留诗《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这期间,永王数次下聘书,并派遣韦子春赴庐山相邀。几经犹豫,李白终于决定下山入其幕府,有诗《赠韦秘书子春》《别东林寺僧》《别内赴征三首》。
                      《戏赠郑溧阳》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七五七年(至德二载)。五十七岁。
                      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二月,永王兵败丹阳,被诛。李白自丹阳南逃,途中留诗《南奔书怀》《独漉篇》。至安庆,留诗《避地司空原言怀》。旋被缚入浔阳狱中,留诗《在浔阳非所寄内》《狱中上崔相涣》《系浔阳上崔相涣三首》《上崔相百忧章》《中丞宋公军次浔阳》。妻宗氏为救其四处奔走。
                      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救之,乃获释。宋若思辟李白为军幕参谋,以掌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至武昌。期间有诗《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树中草》《上留田行》《箜篌谣》《雉朝飞》。
                      九月,病卧宿松,闻郭子仪克复西京,作乐府诗《上云乐》《赠闾邱宿松》《赠闾邱处士》。因卷入永王叛乱,李白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有诗《赠张相镐》),但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十二月四日,玄宗回长安,十五日,赐酺五日。李白因流罪不得参与此庆。有诗《流夜郎闻酺不与》。
                      《独漉篇》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在浔阳非所寄内》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
                      《箜篌谣》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七五八年(肃宗乾元元年)。五十八岁。
                      李白自浔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其间有诗《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流夜郎题葵叶》《流夜郎赠辛判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11 20:12
                      回复
                        春,于流放道中达乌江,妻弟宗璟相送,有诗《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有诗《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有诗《江夏寄汉阳辅录事》《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却之武陵立马赠别》《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泛沔林城南郎官湖(并序)》《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寄王汉阳》。
                        秋至岳州,有诗《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送郄昂谪巴中》。又至江陵,有诗《郢门秋怀》《江行寄远》《赠别郑判官》。
                        冬入三峡,有诗《上三峡》《巫山枕障》《万愤词投魏郎中》。
                        此年,史思明反。
                        《江行寄远》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上三峡》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七五九年(乾元二年)。五十九岁。
                        李白仍在流放夜郎途中。留诗《南流夜郎寄内》。
                        三月,至白帝遇赦,遂归。有诗《放后遇恩不霑》《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尅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归途经过南平(今重庆市),与李之遥相遇,有诗《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之后返江陵。有诗《早发白帝城》。
                        初夏,至江夏,羁留到冬。有诗《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江夏赠韦南陵冰》《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锤碎黄鹤楼》《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峨嵋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期间复萌用世之意,多次求人荐引,终以失败告终。作乐府诗《天马歌》。
                        裴侍御于石头驿来信相邀以游洞庭湖,李白应邀,游洞庭、零陵、潇湘,有诗《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巴陵赠贾舍人》《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临江王节士歌》《草书歌行》《门有车马客行》。
                        《南流夜郎寄内》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七六零年(肃宗上元元年)。六十岁。
                        是年岁荒,物价高涨,斗米千钱,人相食。
                        春,李白由洞庭返江夏。留诗《鹦鹉洲》《早春寄王汉阳》《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秋至浔阳,再登庐山,决意游仙学道以度余年,有诗《庐山谣赠卢侍御虚舟》;送宗氏修道于庐山,留诗《送内寻李腾空二首》。
                        冬在建昌。岁末至豫章。有诗《豫章行》,引永王璘事以自悼。
                        《庐山谣赠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七六一年(上元二年)。六十一岁。
                        这是整个大唐饥荒、战乱的一年。
                        是年王维卒。
                        是年,李白沿长江东下去金陵,留诗《江上赠窦长史》《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春,流落金陵一带,靠人赈济为生,留诗《赠昇州王使君忠臣》《送韩侍御之广德》《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五月,在泾县,留诗《游水西简郑明府》。秋,闻史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派兵镇压,再次请缨赴临淮投其军幕,但因旧病复发,半道还,留居金陵,留诗《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冬,到历阳,留诗《对雪醉后赠王历阳》《醉后赠王历阳》。之后赴宣城,留诗《哭宣城善酿纪叟》。又去南陵(今安徽铜陵市南),宿五松山,留诗《宿五松山荀媪家》。再至当涂,寄宿于当涂县令(县知事)李阳冰处,留诗《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年末,卧病于当涂,留诗《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君家有酒我何愁,客多乐酣秉烛游。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
                        七六二年(代宗宝应元年)。六十二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6-11 20:14
                        回复

                          七六二年(代宗宝应元年)。六十二岁。
                          此年玄宗(七十八岁)、肃宗(五十二岁)相继死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
                          继上年起,李白卧病当涂。
                          晚春三月,作最后的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留诗《宣城哭蒋征君华》《游谢氏山亭》《宣城见杜鹃花》。
                          秋归当涂,重阳登山,留诗《九日龙山饮》《九月十日即事》。
                          病况日下,自知无望。而李阳冰又退隐在即,欲走无路。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有诗《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十一月,李白卒于当涂,有绝笔《临路歌》一首。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伟大的谪仙诗人回到了青天之上,也许他在人间的日子,只是三朝又三暮。而他在人间的名字,却自此传诵千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11 20:14
                          回复
                            编后
                            李白身后,留下的诗篇编为《李瀚林集》(宋代咸平中,乐史别得李白歌诗十卷,与李阳冰所编《草堂集》一起合编),共有诗文七百七十六篇。当然,这不足他身前所作十分之一。
                            累年干谒,累年无果;
                            万里漫游,千金散尽。
                            纵览李白一生的行迹,最让人目瞪口呆的,不是他的才华横溢,也不是他的怀才不遇,自然更不是他与王维的毫无交集,而是迎头砸来的一串串地名——终其一生,他都在漫游的路上,从二十四岁出蜀,到六十二岁卧病。
                            一路走,一路写,一路结识各路人马,一路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超级暴走,任性到汪洋恣肆啊!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也许这是一个谪仙人身在人间的不安分。
                            无论如何,李白以他不朽的暴走,为后世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了一个最好的定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11 20:15
                            回复
                              内容编辑整理:任淡如
                              (本篇内容系将年谱和诗作多方整理而成,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雍冠生《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
                              览久美子《李白年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6-11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