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吧 关注:6,881贴子:155,763
  • 7回复贴,共1

《拂去历史的尘埃——西路军问题再考辩》读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解放战争吧”,“八一军旗万里飘”吧友的主题帖


1楼2016-08-08 17:28回复
    然而,未等彭德怀前来“会商”,“朱张”就在其下达的第一个作战部署中,将中央《十月份作战纲领》规定“保持西兰大道于我手”的时间缩短了,将“拒止南敌”的兵力减少了,而将“西渡”的兵力增加了。
    于是,在兵力部署上,西渡黄河成为整个战役的首要。
    于是,红三十军西渡黄河的时间提前了。
    于是,有了红四方面军“徐陈”首长“提议四方面军亦须全部渡河”,并强求中央“重决速示,万勿坐失良机”之电报。
    于是,有了未经中央批准,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红五军和红九军紧随红三十军西渡黄河之“三军竞渡”的既成事实,有了“如果不是敌情地理限制,三十一军、四军均已渡河”之可能后果,有了中央追认既成事实的电文被后人当做中央指示“三军竞渡”之误解。
    于是,张国焘力主西进以便通过“保存四方面军”来求得莫斯科“支持”的企图,有了得以实现的希望。
    在这一系列有着特殊语言表达方式的电报中,最典型的,是红军总部在10月28日16时至20时4个小时内,连发了4封作战部署完全互相抵触的电报。
    红军总部上演的这出“变脸戏”,差点让双石在《拂去历史的尘埃——西路军问题再考辩》中也犯了糊涂:
    这……这……这倒底是咋回事儿哩?那年那月那日的红军总部里,究竟有几个“朱张”啊?咋一个“朱张”在添柴,另一个“朱张”却在撤火哩?上级,下属,又究竟该认哪个“朱张”的账哩?


    10楼2016-08-08 17:31
    回复
      孔庆东就像皇宫里面的太监,不学无术,溜须拍马,全身上下没有一点骨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6-08-08 22:14
      回复
        你好同志,看到你的评论,想问一下,请问能私发一下书籍吗?谢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2-12-15 14: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