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吧 关注:14,001贴子:338,943

唯大英雄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口述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唯大英雄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口述历史全集片断分享
说老实话,买这书之前咱犹豫了很长时间,除了太贵,更怕没有多少新内容。各种口述史已被炒滥了。王海晨先生的新书是在他作为主要编者参与后完成的,他还没用到足够多的这个哥大口述中的内容,我以为是不是新东西不多?这么说来还是感谢高晓松同志,它那节目里晒了几页书,我觉着不是我以前有的百元内的口述史中所有的。怕被高同志欺负,咱也得有啊!于是,一下子就下单了。两天书就到了。


IP属地:广西1楼2016-03-12 22:37回复
    下午翻了两个小时,从第一本翻到第六本,看到有意思的就看看。第一要通报各位的,还没看到一处讲到女人的。应当是我还没找到,但高同志那双眼睛里都是啥呢?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故事,不记得的再去查一遍,就是那个道理。
    两个小时翻下来的感受,就是这个标题:唯大英雄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很激动很开心很释然!!!为什么,小张就是小张,比我们想象的更乐观,更豁达,更开明,一切看得很透很透,但仍然非常非常宽容。赵四小姐也有很强的洞察力,并非一个平凡的、只是不想让丈夫回家的普通的女人。她和小张这么多年在一起,什么都看到了,什么也都舍了。
    真的觉得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很好笑,我们打得这么热闹,其实还是非白即黑的思维。张赵那里,早已不囿于党派,就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活活的一个民国历史活字典啊!记忆力超级好!心态超级棒!我终于发现,上帝让少帅活到最后,就是让他的人生少些遗憾的。少帅仍然是被上帝眷顾的那个人。
    我们真的要珍惜张学良这个人。这是一个家庭、时代、周边环境、个人天赋和上帝奇迹般混合造就的一个人。读这个人的精彩,世界都变得很有光彩。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书版权要求很严格,我不想越界,所以一般不会拍照、不实录上传的,只是讲些张粉会感兴趣的故事。以一个张粉的视角,所以,无关人士就不要进来捣乱了哈。


    IP属地:广西2楼2016-03-12 22:38
    收起回复
      先说说版权的事。此前哥大曾经组织人员对访谈录音作了文字抄录,但差错很多,此次编辑整理系由哥大图书馆授权,圣智学习集团和日本雄松堂联合当代中国出息社整理出版。整理工作主要由当代中国出版社负责实施。


      IP属地:广西3楼2016-03-12 22:51
      收起回复
        名字的来由。大家都说张学良,张汉卿的名字好听。张作霖的一个秘书给起的名。他原来有个名字,秘书说太俗,取了同义的“学良”。
        后来在台湾外出时都用号,毅庵,护照上也是这个名字。是自己起的号。他自认这是一个军人的名字。勇而不言谓之毅。至于庵,就随便弄的呢,什么庵呀,堂呀,意思意思。


        IP属地:广西5楼2016-03-12 23:18
        收起回复
          哪里买的啊 淘宝有卖的吗


          6楼2016-03-12 23:33
          收起回复
            于学忠后人有写信给张学良?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3-12 23:53
            收起回复
              虽然不太喜欢日记史学家,但是看到了小郭的名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3-13 07:28
              回复
                为什么张学良说东北军是我的包袱?
                这是高晓松们攻击张不仁不义的一个主要靶子。张学良在哥大口述史中对自己与东北军的关系有很生动的讲述。不知道高真的只是一个表演者还是眼里只有屎。
                张学良34年回国后对蒋说,不想带兵了,东北军是自己的包袱,情愿做蒋的侍从室主任,蒋到哪他到哪。
                何出此言。书中张对当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有透彻的说法,让人看到,历史的遮羞布被这个政治的顽童给揭开了。
                当时的中央与地方,张说,实际上中央是没有任何控制力的。为什么?养兵中央不出钱,全靠地方出,那军人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只是长官,不是国家。所以张说,蒋对东北军算好的,东北军流亡后,经费由中央出了。
                那整体情势如此。军人的感情在哪里也很清楚了。张说这话时,是批判性的,所以军人眼中没有国家,不会国家拼命。
                而张与部下的感情,又特别的深。杨宇霆和他在三四方面军合作过,对他说:你的部下把你当神一样。张对东北军有特殊的影响力。除了新军,老派也讲感情,张作相等把他当太子一样供着。
                这除了张家在东北的势力,还在于小张的为人。小张肯为别人考虑,常用私产解决别人的问题。当时易帜后东北军裁军,三十多个军裁掉一多半,没出啥问题。蒋都羡慕得不得了,巴不得张来帮他解决中央军的裁军问题。但张说他情况不同,他解决不了。
                在东北,他有私产,尽可地安顿给载军对象的生计。这就是,九一八后,他没了地盘了,他没法安置他的那些将士了,反而他不能裁,一个也不能裁,因为他要为他们负责。
                这个时候他很苦闷,这些人跟着他进关,只认他,不相信中央。他33年为啥要出国?从根本上来说,不是被逼出去,是他想离开东北军一段时间,不妨碍何应钦接手华北事务,想让东北军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要为国家拼命。
                这就是他所说的“东北军是我的包袱”。
                但是,即使如此,东北军仍然只认他。在他出国期间,他还是得不断帮忙,说服东北军服从中央号令。于是,他回来了。
                这里,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于学忠,说于学忠在山东的时候(那时候他已经软禁了以后吧?没有特别说什么时候),他还是时不时地等他的指示(如果是张在山上,那只能以信件的形式啦。)
                还有一个是沈鸿烈。沈怎么到的东北也特有意思,另外的主题中再开层。我们都觉得沈其实是背叛了张的。但张说是,其实对沈鸿烈,如果他下令,沈不会百分百听他,但一定会认真考虑。
                他也总结了原因,中国当时太穷了,大家要吃饭,当兵即使可能丢命,但能吃上饭。而如果一个有名望的人振臂一挥,兵就聚拢了。
                他说的轻描淡写,我看得惊心动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3-13 13:46
                收起回复
                  这个让我想起,张学良对于凤至评说,今生无憾事,唯一负此人。。。不知道是谁改的,:今生无憾事,唯一好女人:。。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6-03-13 16:17
                  收起回复
                    我想听张学良跟他部下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3-15 00:17
                    收起回复
                      我就想知道他对918自己不抵抗命令之感这本书有没有详细的写出来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6-03-15 00:33
                      收起回复
                        据说这套书里有赵37-40年离开张的具体原因。就是37年10月后改由于凤至陪张,赵带着孩子避居香港这件事。书里说了吗?很想知道。


                        20楼2016-03-16 09:10
                        收起回复
                          我现在就在想一个问题, 张学良到底知不知道?他耳朵不好,听见了没有?他们没怎么说话吗?张学良对郭孙子去看他,心里是咋想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3-16 12:11
                          收起回复
                            这套好像六册,2000多元。。矮大姐和许多人好像看的好像都是地摊上,胡编乱造的文学。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6-03-16 14:17
                            收起回复
                              快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3-16 2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