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吧 关注:14,004贴子:338,952
  • 10回复贴,共1

毕万闻:张作霖、张学良、郭松龄、王永江与东北之兴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被剧中的杨宇霆的东北策略所吸引的同道,可以好好看看这篇。
2016年1月16日 22:03 新浪博客
(看《少帅》参考)
张氏父子与东北之兴亡,应当深加探讨
20世纪20年代前后,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执掌着中国东北地区的军政实权。面对强敌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和压迫,自强固本之道,就在于办教育和兴实业。彼时,东北有识之士,也大多把这两大要务,看做东北长治久安与富强安乐的根本大计。聪明绝顶的张氏父子,是否明白这个道理呢?少帅不必说了(他对教育和实业的重视几乎人人皆知)。1921年底,老帅在接见美国孟禄博士(Professor Paul Monroe)时说:“凡国家若想富强,哪有不注重教育与实业,能成功的呢”。
当时,东北当局正在筹建东北大学和奉天纺织厂。随后,修筑以打(虎山)通(辽)铁路为代表的西干线,修筑以奉(天省城)海(龙)、吉(林)海(龙)铁路为代表的东干线,都不顾日本的强横阻挠而积极进行。少帅执政之后,葫芦岛筑港等等发展实业的计划也渐次付诸实施。与中国其他地区比较起来,东北地区近代化的进程,不仅不落后,就某些方面来说,例如铁路建设、农业开发、人口增长、无线电通讯、进出口贸易等等,可以说,均走在全国前列。从奉系军阀形成的1916年到1931年东北沦陷这十五年,东北都在张氏父子统治之下。土地比日本大得多,人口多得多,究竟为什么被小日本侵占了呢?都怪日本,或都怪蒋介石中央政府吗?东北当局自身有没有该检讨之处?


IP属地:广西1楼2016-02-26 23:03回复
    奉天纺纱厂是王永江“秉承”老帅的“意旨”倡办的,初始资本奉大洋450万元,官商合办,总共45000股,每股100元,1923年7月开工。笔者依照该厂厂史概略计算,到1928年底,该厂已获纯利奉大洋3648万,每股所分红利406元,就是说,不计该厂已有的资产,其纯利已是初始资本的8倍多,每股所分红利已是股本的4倍还多。
    从1917年到1922年底,奉系花掉了多少军费呢?估计,约有奉大洋7800万至8000万上下。如果把这些军费的2/3用来办纺纱厂,那么,至少能办11个和奉天纺纱厂相仿的工厂。据1923年春满铁调查课调查,当时,东北民众所需棉织品,几乎全由中国内地或外国进口,每年花掉1亿6千3百万海关两,因此,日本当年3月便在辽阳开办了满洲纺织株式会社,资本500万日元(约合695万奉大洋),规模比奉天纺纱厂大。如果仅把奉军1922年的军费用来开办满洲纺织株式会社同等规模的纺织厂,至少可以办4个。
    再说,(民族资本家杜重远)1923年创办的肇新窑业公司,开办时资本仅10.6万奉大洋,24年扩增到20万,开办3年就获利7万奉大洋,27年前后招股现大洋48万(张学良投资12万元),先后投入的总资本折合现大洋约为60万元,据笔者估算,到1930年末,不计其设备与资产,总共已获纯利现大洋24万多元。日本在大连开办的大华瓷厂,因竞争不过肇新,被迫改做耐火砖。
    再以修筑奉海铁路为例,初始资本奉大洋2000万元(约合现洋1250万元),官商各半,每股奉大洋100元,每年付股息6厘。25年7月开工,28年末竣工。到1930年底,总共获利967万现洋,也就是说,竣工后仅仅3年,已收回77%的初始资本。如果把奉军1924年一年的军费用来修筑类似奉海这样的铁路,至少可以修筑7条半!


    IP属地:广西5楼2016-02-26 23:07
    收起回复
      二十年代前后,东北地区的主要社会需求,究竟是什么?东北地区所面临的主要危险,来自何方?让我们先从人口迅速增加和贸易额急剧增长等经济要素来分析。1918年,东三省人口已由十年前的1715.6万增加到2156.9万,到1930年,已经接近3千万。如以1908年人口基数为100,1918则为126%,1930年则为172%,增幅迅速扩大,同时,由于来“闯关东”的移民,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生产能力大为提高。1907年至1927年,全国进出口贸易额,只增加了3倍,而东北贸易总额却增加了18倍,而且,东北的贸易,大体上总是出超。输入的物品,大多是用于消费的成品,价格高昂,如棉织品、面粉、麻袋等等,输出的物品,大多是原料,价格低廉,如三豆(大豆、豆饼、豆油)、煤炭、高粮,等等。输入品来自日本最多,输出品输往日本最多,就是说,钱大多让日本赚去了。人口迅速增加,贸易急剧增长等等社会现实,足以证明东北社会的主要需求是发展经济,最该做的是兴实业,办教育。可我们呢?把80%以上的财力以及大量人力(几十万的奉军将士都是年轻力壮的好劳力啊)和时间都用在向关内的军事扩张上了。换句话说,用来窝里斗,用来自耗国力!
      张作霖竭尽所能地对内穷兵黩武,同一时期,日本却千方百计地向东北扩张,到20年代后期,以满铁和关东军为代表的日本在东北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占“压倒一切的优势地位”。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霸占着3462平方公里的“关东州”和482.9平方公里的“满铁附属地”,宛如楔入东北的“蛇形国家”;装备精良、作战凶悍的关东军、铁路守备队及日本警察和宪兵,总共约有18400多人常驻东北(准军事力量“在乡军人”尚未计算在内);满铁独占或实际掌握的铁路达2351公里,占东北铁路总长的37.7%(而东北自建自营的铁路仅有1561公里,占东北铁路总长的25%);东北的钢铁生产和煤炭生产,也大多操控在日人手里;日本对东北的投资已达17亿5千6百多万日元(折合奉大洋约为1762.9亿元);仅以满铁为例,到1931年,满铁付给日本政府股东的红利、债息以及留存的公积金,合计为21.38亿日元(折合奉大洋约有2145.7亿元),而1930年前后,东北各省的财政大体上都处于入不敷出的局面,不足部分只好靠发行纸币来应付。
      人家靠搾取东北而富得流油,我们自己却穷得入不敷出!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IP属地:广西6楼2016-02-26 23:07
      回复
        少帅的转轨太迟了
        老帅对少帅,呵护提携,始终如一;少帅对老帅,敬爱有加,念念不忘。两人都那么聪明机敏,性情冲动,但因两人青少年时代境遇不同,所受教育熏陶不同,两人虽父子情深,但其人生理念却颇有歧异,简而言之,老帅野心勃勃,至死不悟;少帅国家至上,荣辱不惊。
        少帅虽与郭松龄兵戎相见,但其政见实际上是相仿的。因少帅放任郭松龄独掌军政而招致反叛,老帅再也不肯轻易听信少帅的政见;少帅再也不敢坚持自己的政见。少帅只好尽量服从老帅命令,在前线挥军作战。
        28年6月,关东军炸死了老帅,少帅随即接掌了东北军政大权。此后,张学良便放弃了其父武力夺取中央政权的穷兵黩武政策,改为裁兵屯垦,注重教育,兴办实业,整理金融,努力使东北政务转到稳定内部发展经济的正确轨道上来。但强敌日本最迟在1927年东方会议上已经确定了武力侵占东北的“最高国策”,并为此做了一系列周密准备。张学良欲使东北富强的计划实施不久,尚未大见成效;依靠全国力量抵抗日寇的打算又落空了,于是,九一八事变发生了,东北近代化随之夭折了。
        孟夫子说:“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信夫!
        了解历史,反省历史,创造美好的未来


        IP属地:广西7楼2016-02-26 23:08
        收起回复
          在近代(1840—1949)中国,中华民族遭遇了两次生死存亡的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19世纪末,由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所引发,首先由东北开始,也以东北较为严重。“瓜分豆剖,触目惊心”;第二次民族危机,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所引发,仍然先从东北开始,也以东北最为严重,国土沦亡,生灵涂炭。两次民族危机之间,统治东北最久的就是以张氏父子为核心的奉系军阀。他们可否做得更好些?
          不了解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童。但笔者疑惑:既往的历史进程,是否必定如彼?那不都成宿命论了嘛!或许有叉路口,或许有不同的路径,端在执政者依照自己的利害和理念来选择。九一八事变已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社会矛盾,国内两大政党仍执迷于自己的利害与梦想,继续打了五年大内战(变相的窝里斗),逼得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才把国家的大战略转到携手抗日的轨道上来;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本该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万岁爷”却喜欢窝里斗,今天打倒这个,明天打倒那个,还要“拯救”占人类2/3“受苦受难”的民众,去当世界救星,折腾来折腾去,直到折腾出来个“十年浩劫”,才让国人大梦惊醒,终于转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正常轨道上来了!
          封建的旧军阀张老帅犯过的错误,以及先进政党之英明领袖的“失误”,后来的当政者,能否不犯或少犯呢?
          史学,恐怕不应当只是为既往的历史做记录、做解释甚至做辩护,而应着眼于国家的未来。我们了解历史,反省历史,决不是去追究谁的责任,而只是为了好好吸取教训,防止悲剧重演,进而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IP属地:广西8楼2016-02-26 23:08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09 2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