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贞素吧 关注:2,547贴子:37,670

秦良玉居然很有可能是秦观后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良玉为湖广填川肇迁祖秦安司第九世孙,这已经是无可反驳的事实.为了进一步寻根问祖,本人在麻城和红安两个贴吧分别打了<秦姓问祖麻城红安>,在红安吧得到了吧友的热心帮助,意想不到的是红安秦姓始祖为秦执中,为秦观六世孙(观--湛--烈--宗迈--通--执中 )其父秦通,为南宋武状元,官致黄安(今称湖北红安革命老区)驸马都尉,执中随父游宦武昌,侨居麻城,旋徙居安之九官店,葬三角山,分六支,故曰“六户".推算时间,六世人,应在南宋中晚期,我们的家谱记载到了元初大鼎公,此还需要红安放秦姓老谱核对^^^^^^^

以下是我问祖的贴
http://tieba.baidu.com/f?kz=420857126



1楼2008-06-30 19:34回复
    怪不得秦太保既精通军事,又能诗善词哩
    原来是北宋大文学家秦观的后裔~~~顶!


    2楼2008-07-01 08:20
    回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3楼2008-07-01 08:21
      回复
        呵呵,暂时还没拿到红安秦姓宋元老谱的核对,不过按吧友的提供和顺着提供查找的一些世系资料,己经八九不离十了


        4楼2008-07-01 08:55
        回复
          秦门!这个就要拜托你去再仔细研究咯!期待~~


          6楼2008-07-01 09:43
          回复
            要知道,忠县秦家最早记载谱书《忠州秦氏家乘》的是清初安司公第十世孙秦秀!!!此时己距离入川近三百年,他连唐崖土司秦国龙一支,同样繁衍于忠县的俭让公后裔都无法去考,怎么能去考湖广填川前的世


            7楼2008-07-01 09:59
            回复
              马千乘是不是马援之后还有待考证.谱学兴于宋太祖立百家姓后,才有了民间修谱.由于宋之前少有人修谱,再加上当时门第出生是相当重要的,各姓氏牵强附会给自己找一个门第高的祖上并不为奇.并且石柱马氏有一个明显漏洞,马援之后说出自马超之后.马超曾经给诸葛亮上表说全家两百余口全被曹操杀了(手机上网无法复制,见《石柱马姓概述》一贴后面一页的回复),他们真是马援之后的话,也只能是马岱的后人.所以,宋之前的谱,难免牵强附会


              8楼2008-07-01 10:15
              回复
                其实马千乘是马援的后裔和马超有亲但不一定是马超的后代
                因为马援的后裔不一定就马超一支流传下来!
                马岱的后裔在《小腆纪传》中有过记载,是马京


                10楼2008-07-01 11:29
                回复
                  对马京偶不熟悉.石柱马姓均说传承马超.也许马超比较有名望些吧..... 


                  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追寻红安老谱和在当地一些关于秦姓的记载,我也知道挺难的.其实仅差两三世人就可以衔接上


                  12楼2008-07-01 12:05
                  回复
                    楼主很有钻研精神啊!弱弱地问一个,秦观好像是汉人,如果秦将军是秦观后代,怎么成土家族人了?中国一向以父系为准啊


                    13楼2008-07-02 18:48
                    回复
                      谁说秦良玉是土家族人了!那只是因为他丈夫马千乘是土家人而牵强附会!我以忠县秦氏家族秦安司第二十三世孙郑重承诺:只要我们忠县秦家是何民族,安司公九世孙秦良玉就是什么民族!!


                      14楼2008-07-02 20:08
                      回复
                        再次以忠县秦家人名义发出秦良玉世系表:

                        光常(湖北麻城)→安司(迁川)→国宝→恭→景聪→荣中→伯明→万松→葵→良玉


                        15楼2008-07-02 20:16
                        回复
                          以湖北麻城孝感乡(今红安县城关)秦姓提供的秦观八世孙秦执中为一世祖(观→湛→烈→→&→宗迈→通→执中),按秦观生活于北宋中晚期,再经历南宋150年,八世人秦执中应生活于元初中期,基本可以和安司公父光常公链接.并且,祖籍麻城孝感乡,仅是我们忠县安司公次子秦国宝后裔在《忠州秦氏家乘》中的记载;而安司公长子唐崖土司秦国龙后人有一支(秦国龙幼孙秦景常)于我们迁忠百年后迁入忠县石宝和万州间,他们在《万州秦氏家乘》中只是简单记载祖上曾经居住过麻城孝感乡,他们记载的祖籍为江南宁双井!这当然是古地名.但江南是哪里,大家都不陌生吧?正是秦少游子孙聚居地江苏浙江!!由江浙迁湖北,是不是与秦执中游宦武昌落户麻城有雷同呢?


                          16楼2008-07-02 2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