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149贴子:1,258,791

项羽麾下无先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樊哙从起义击秦军,多次斩首捕虏,四次却敌描述,五次先登描述;还定三秦两次先登一次陷阵一次却敌描述。
《樊郦滕灌列传》「哙还至荥阳,益食平阴二千户,以将军守广武。一岁,项羽引而东。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於陈,大破之。」
再看击项籍的描写,毫无武勇亮点。无先登无陷阵无却敌。项籍死后,樊哙平叛时终于又「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先登」
郦商击秦军一次先登描述,击钟离昧起码也有疾斗描述。
「以梁相国将从击项羽二岁三月,攻胡陵。」
再看击项籍数年毫无武勇亮点,就连军事亮点都没有,毕竟从攻看刘邦就知道了。项籍死后平叛臧荼「商以将军从击荼,战龙脱,先登陷阵,破荼军易下,卻敌」;击英布军「又以右丞相从高帝击黥布,攻其前拒,陷两陈」。
夏侯婴击秦军四次「以兵车趣攻战疾」描述, 再看击项籍「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毫无武勇亮点,击项籍数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在成皋带着刘邦跑路。项籍死后,击匈奴「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平叛「以太仆击陈豨、黥布军,陷陈卻敌」。
灌婴击秦军三次疾斗描述,出关击龙且疾斗。灌婴大多数时间不在刘邦身边,齐地击楚军所将卒斩龙且,灌婴亲自生擒周兰,入楚地又亲自生擒骑将一人。而短暂的击项羽只有一句「还至敖仓,婴迁为御史大夫。」没有任何亮点,项籍死后,灌婴击英布又「婴身生得左司马一人」。
靳歙击秦军多次斩首捕虏,彭城败后击刑说「身得说都尉二人,司马、候十二人」,攻下平阳又亲斩守相。再看击项籍「还军敖仓,破项籍军成皋南。」毫无武勇亮点,项籍死后击江陵又亲自生擒江陵王。
曹参击秦军一次先登描述,两次陷阵描述。很多时间也是从韩信北伐不在刘邦身边,然而破赵到击齐之间也起码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从高祖击项籍,而描述不过「乃引兵诣敖仓汉王之所」,无任何亮点。
周勃击秦军三次先登描述,一次「先至城下为多」。再看击项籍「转击项籍。攻曲逆,最。还守敖仓,追项籍。籍已死」无任何武勇亮点,之后平叛击匈奴起码还有两次「所将卒当驰道为多」。
这些将领击项籍的描述都很简短,因为并没有什么功劳可写,大概意思就是说明一下有打过项籍。他们从刘邦击项籍都是被动挨打,自然是不能有武勇亮点的,最多就是项羽击彭越的时候乘机破破楚军。毕竟楚壮士挑战三合皆被杀项羽亲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吓跑后汉营并没有人敢出头。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
迁公评价季布「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於楚,身屦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说白了就是项羽勇冠天下,季布还能在楚以勇显名,难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1-30 06:48回复
    可惜季布在楚记载太少
    楚方记载少实在是让人很恼火又很无奈的一个问题


    IP属地:陕西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4楼2015-11-30 17:55
    收起回复
      这贴统计的很不错,侧面说明了有项羽在场的楚军阵势甚威,这些个善战之士立马都哑巴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2-02 23:56
      收起回复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2-03 00:19
        回复
          这贴其实大家可以收藏下,以后与人论及项羽勇武时也可拿出来做侧面证据。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2-03 10:06
          回复
            为神马项羽方没有先登、贯阵、斩将、刈旗呢 ?因为这些都让项羽抢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2-09 00:47
            收起回复
              「然以为靖能胜夷狄,又数称黄帝兵法,必晓古人伍法,其用三人为队,或必有意。安石曰:「后世无知兵者,靖能结三人为队,以当衰乱散斗之敌,宜其每胜,比之韩信则已不及。至于黄帝兵法,必非靖所能知,盖自黄帝以来即有伍法,岂容历代圣人智不及靖,而不能结三人为队也?」上曰:「韩信以数十万当项羽十万,靖以万人当頡利一国,靖未必不如信。」安石曰:「自蚩尤以来未有如项籍者,頡利乃衰乱之夷狄,李靖率习战之士,深入敌地而发其机,又乘其不戒,则其胜之固易。」上曰:「兵固欲措之於易胜。」安石曰:「措易胜与难胜乃为奇,措易胜与易胜不足为奇也。」
              找到了,但真没印象我发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2-09 17:10
              收起回复
                @南宫汉雪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3楼2015-12-21 00:20
                回复
                  假设说一个李小龙打五个泰森,而六个泰森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2-21 16:11
                  回复
                    李德裕:“自汤武以干戈创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
                    王安石::“自蚩尤以来未有如项籍者”
                    陈亮:“夫项氏之患,蚩尤以来所未有也”
                    赵弼:“羽之才美,亘古无伦”
                    李晚芳:“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关于项羽的评价,应该就是这五句评价最高了。


                    IP属地:北京15楼2015-12-21 20: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2-22 22:29
                      回复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简单的说就是:这个人要是干事情成功了,那他就是个英雄人物,如果不成功的话就是一个废物.
                          贬义成分居多.
                          现在常用来形容势力看人的社会.
                          故事
                          生逢乱世,揭竿而起,生死相拼,谁为王?
                          宴席雅斗,无赖俗争,兵戎相见,谁为寇?
                          一位是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骁勇善战的名门之后;一位是不事生产,不学无术,好酒贪色的乡间小吏.
                          倘若要投注的话,我们必以为前者为王.然而,谁会料到落得众叛亲离,身首异处的恰是前者,而终成一代开国之君的却是后者呢?
                          项羽与刘邦,这两个戏剧式的角色,值得我们细细剖析.
                          我以为,项羽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英勇善战,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屡立战功.此外,直爽阔豪的项羽敬爱和尊重部下,他甚至能为士兵吸疮疗毒.如此,优秀的军事家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我想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项羽刚愎自用.要知道,战争是一种群体力量的较量,它需要勇敢,更需要智慧.垂死时刻也不忘向部下夸示勇敢的项羽,正因不纳范增之言,放虎归山,最终四面楚歌;正因为刚愎自用,不联盟韩信,结果腹背受敌,酿成一个英雄的悲剧.此外,项羽没有超凡的政治头脑.称王易,守国难.俗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项羽杀子婴焚秦宫,坑降卒毁协议,杀义帝背合约.如此,能得民心所向吗?再看看由井底之蛙成为一国国君的刘邦,他善于用人.他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输粮草,保供给,治国安民,我不如萧何;亲临前线,挥兵杀敌,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人都是当世不可多得的豪杰,我虽然在某些方面比不上他们,但我却能重用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所以,我才战胜项羽得到天下.如此,重用能人的人,能不成功吗?此外,刘邦还采用平民化政策,广施福利,收拢民心.
                          因此,从用人与治国方面看,项羽是远远逊色于刘邦的.但从用情方面看,项羽是强于刘邦的.单看,项羽与虞姬忠贞不渝,生死与共的爱情,就能感受到项羽是个至情的好男人.再者,从项羽宁可乌江自刎,也不愿独自偷生,就可看出他是个至义的好汉.而刘邦呢?虽然,他与他的丑妻子相儒与沫,但我想,以他贪色的本性,是不可能只钟情于一个女人的,所以他不可能与爱人生死与共.由此,我更欣赏项羽的品格.
                          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项羽的无奈,项羽的失败,项羽的死,留给了后人无尽的想像.


                        IP属地:四川17楼2015-12-27 1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