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情的肉包吧 关注:1,561贴子:42,285

日本战国时代的“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织田市(1547年-1583年6月14日),日本战国时代女性,父亲是织田信秀,母不详,其兄为织田信长,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是信长的侄女。一般通称她为阿市夫人,或是小谷夫人,相传她有绝世美女的称号。初嫁浅井长政,丈夫死后多年又改嫁给柴田胜家。

大约在1567年前后,信长鉴于邻国浅井家势力强大,想要与之合作,便将阿市嫁给浅井长政,两家结为姻亲。但是当信长欲进攻越前的朝仓家时,长政碍于与朝仓家是盟友,朝仓家又曾有恩于浅井家,只好破弃与信长的盟约,而阿市也与织田家形同陌路一般。1573年时,信长攻破小谷城,长政知道大势已去,便吩咐阿市带著三个女儿离开小谷城,之后自杀身亡。

1582年时,发生本能寺之变,信长与其嫡子织田信忠皆遇害。为了织田家后继问题,家臣之间开了清洲会议,此时阿市改嫁给柴田胜家,并随之前往其封地北庄城。第二年,羽柴秀吉攻落北庄城,阿市与胜家在城里双双自尽。阿市死后被葬在西光寺(位于福井县福井市),法名“自性院照月宗贞”。

阿市与长政之间所生三个女儿,后来被合称为浅井三姊妹。据说秀吉暗恋美貌的阿市,但终究不能得到她的青睐,便把目标转移到貌似其母的长女茶茶身上,纳茶茶为侧室。次女阿初嫁给京极高次,三女小督则经过不断的结婚与失婚后,最后被安排嫁给德川秀忠。阿市的孙女和子后来成为后水尾天皇中宫,而曾孙女兴子内亲王甚至登上天皇宝座。因此浅井氏母女的命运,可谓相当具有传奇性。

相传阿市在长政决意要袭击织田军以救援朝仓军时,曾经托人拿了一个两端被绑住的小豆袋交给信长,使信长知道长政背叛、且织田军腹背受敌之事,不过这个传说当属后人编造的故事。而其女茶茶在成为秀吉侧室后,在高野山持明院安奉了父母的画像(浅井长政像、浅井长政夫人像),这两幅像一直保存到今天。




1楼2005-09-11 18:28回复
    织田五德(1559年-1636年),织田信长之女,母亲是侧室生驹吉乃,又称为德姬。桶狭间之战过后,德川家独立,并且与织田家友好。1563年时两家同盟,并约定儿女婚约;在1567年时,信长将五德送往德川家,与家康的嫡子竹千代结婚。1570年,竹千代元服,并拜领信长名中一字,正式改名为松平信康。家康在信康元服后,便移居滨松城,让信康成为冈崎城的城主。

    五德和信康之间,生有两名女儿。由于她是织田家的女儿,使得由今川家出身的婆婆筑山殿对她并无好感;再加上五德接连生下的都是女儿,造成婆媳与夫妇之间多有龃龉。1579年,五德写了一封记载丈夫与婆婆共十二条罪状的书信回娘家,指出筑山殿疑有与武田家密通、行为不检,以及信康素有暴行等事项。信长为此非常不满,要求家康处置筑山殿母子。最后筑山殿在滨名湖畔惨遭家臣刺杀,而信康得知母亲遇害后也自杀身亡了。

    1580年,家康送五德出冈崎城,让她回到娘家。五德便住在美浓岐阜城,接受兄长织田信忠的照顾;信忠死于本能寺之变后,便由二哥织田信雄照顾。以后她被称为“冈崎殿”,原本在小牧长久手之战时被信雄当做讲和条件,准备送给秀吉当人质,但这件事后来作罢。1590年,信雄被改封到别处,她则回到母亲娘家在尾张的领地居住。

    她晚年移住京都并在那里过世,葬在大德寺总见院。


    2楼2005-09-11 18:28
    回复
      织田冬姬(1558年?1560年?-1641年),织田信长之女,母不详。1568年,蒲生贤秀归顺信长,并将其子蒲生氏乡交给信长做人质。信长很欣赏氏乡,便在1569年时,将冬姬嫁给氏乡为妻,并让他们回到日野城。本能寺之变时,氏乡与其父留守在安土城,将信长的妻儿与女眷都送到日野城避难,其后归顺于羽柴秀吉。

      氏乡后来被封到会津黑川城,成为有九十二万石的大名。但是他却在1595年时英年早逝,年四十岁。传说秀吉觊觎未亡人冬姬的美貌,请求她成为他的侧室。冬姬因此出家为尼,表达她对秀吉强烈的反抗与不满。这却也造成秀吉的愤怒,将蒲生家的领地由原本的会津九十二万石,移封到宇都宫十八万石。不过由于其子蒲生秀行娶了德川家康的三女振姬,在关原之战后,蒲生家借由德川家的力量,再次转封回到会津。

      然而秀行与其二子都极早就过世了,最后在1634年时,蒲生家正式灭绝。冬姬在京都渡过晚年,于1641年过世,葬于知恩寺,法名“相应院月凉心英”。


      3楼2005-09-11 18:28
      回复
        斋藤归蝶(1535年-1612年?),父亲为斋藤道三,母亲为正室小见之方。1549年时,嫁给织田信长做正室。由于她从美浓嫁来,后来她被通称为浓姬,也被称为鹭山殿。由于母亲小见之方本姓明智,因此有说法指出她与明智光秀是表兄妹的关系,但这个说法只是部份学者的推测,并没有实据。

        虽然她是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的正室,但是在历史上却几乎不见关于她的相关事迹记载。传说她出嫁前,道三曾给她一把短刀,表示如果信长真是笨蛋,可以杀了他,但归蝶却告诉道三:“或许我这把刀最后会指向父亲”,这仅止是一个传说。另外也有个传说,是信长使用反间计,向归蝶散布假消息,指出斋藤家有人会谋反,结果归蝶把这假消息写成信送回娘家给父亲,使道三将无辜的家臣杀害,当然这也是一个传说而已。

        由于斋藤道三对自己儿子义龙并不满意,有意将美浓一国送给女婿信长,从此引来杀身之祸,在长良川之战时战死。信长后来便以为道三报仇为名,屡屡与斋藤家战争,终于在1567年时得到美浓。但是从此以后,浓姬的消息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完全消失。有说法是既然信长已得到美浓,浓姬的存在已无价值,所以将她杀害(一说流放);也有说法是早在这个时候以前,浓姬已经病故。由于她并没有为信长生下一儿半女,而史书往往对没有生育的妻妾记载也并不多,尤其她完全没有被记载,以致于后半生全是谜团。

        有小说家写说在本能寺之变时,浓姬与信长共生死,但这并不是事实,因为据记载,当时在本能寺遇害的女性是一位叫阿能局的侍女,恰好“能”与“浓”的发音相同,就被拿来作文章了。而在本能寺逃出来的女眷们,后来都被送回安土城;再后来,蒲生贤秀与蒲生氏乡父子则从安土城将信长的妻妾都迎到日野城去。在这些妻妾中,有一位叫“安土殿”的,后来受到织田信雄的照顾;而这个安土殿后来在1612年过世,法名“养华院殿要津妙法大姊”,葬在京都的大德寺总见院。

        由于信雄不可能无原无故照顾一位和自己没血缘的父亲妻妾,因此有些人认为所谓的安土夫人就是信长的正室浓姬。不过信长另外有一位爱妾阿锅也是在这一年过世,也葬在大德寺总见院,因此也有人不认为这个养华院是浓姬。总之,浓姬的一生,完全是一个谜团,除了她是斋藤道三之女、嫁给信长又无子之外,其他的可以说是令人一无所知。


        5楼2005-09-11 18:29
        回复
          好好好!


          6楼2005-09-11 18:30
          回复
            德川市姬(1607年-1610年),德川家康五女,也是最后一个孩子,母亲为侧室阿梶之方。原本已经约定好,将来要嫁给伊达政宗的嫡子伊达忠宗,但是因为市姬夭折的关系,这件事便作罢了。不过忠宗后来娶的妻子仍然也是德川家出身的女子,即池田辉政与家康次女督姬所生的女儿振姬,以将军德川秀忠的养女名义出嫁。

            也有一个说法是家康希望市姬长大后与后水尾天皇结婚,以达到让公武两方合而为一的目的。但是因为市姬夭折,才由与市姬年纪相当的秀忠幼女和姬做为顶替的对象。

            早逝的市姬后来葬在华阳院,法名“清云院殿圆芳功心大童女”,又一说是“一照院殿圆芳功心大童女”。


            9楼2005-09-11 18:32
            回复
              德川珠姬(1599年-1622年7月3日),德川秀忠次女,母亲为正室崇源院,又有另一个名字子子姬。关原之战前,德川家与前田家互相交换条件,以珠姬嫁给前田利常来交换芳春院到江户做人质。1601年九月,只有两岁的珠姬从江户城出嫁到金泽城,由德川家的重臣大久保忠邻与青山忠成一路护送,并且让当时的金泽藩主前田利长亲自前往手取川迎接她,相当慎重。

              1605年,利长将藩主之位让给利常后隐居,并于1614年过世。利长过世后,幕府原本拨给他的养老金三万石,就交由珠姬继承。

              珠姬从十六岁生下第一个孩子后,从此便没有间断似的生育,几乎每年都生一个孩子,一共生有三子五女。直到二十三岁那年,生下第八个孩子夏姬后的第四个月,终于病逝。法名为“天德院殿干运淳贞大姊”,葬在天德院,由其夫前田利常为她建寺庙。


              11楼2005-09-11 18:32
              回复
                德川赖房(1603年9月15日--1661年8月3日),德川幕府初代将军德川家康十一男,母亲侧室阿万(养珠院),是家康最后一个儿子,幼名鹤千代,并没有正室。水户藩的初代藩主,御三家之水户德川家的初代。

                家康非常宠爱这最后一个儿子,会抱著他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家康的侧室于梶之方(五女市姬之母英胜院),在市姬夭折后,依照家康的旨意,收赖房为养子。

                庆长以10年(1605年),3岁时封于常陆国下妻10万石。庆长14年(1609年),转封水户25万石,成为水户德川家的祖先。9岁的时候,庆长在16年(1611年)时[[后水尾天皇即位的大典时随家康上洛,元服。在大阪之战时不被容许随军,担任骏府城的留守任务。家康在死之前,对赖房下了“要遵从二代将军秀忠的任何指令”的遗命。而赖房的后代也将世世代代为德川幕府副将军。之后,增加3万石。宽永14年(1637年)从三位权中纳言任职。

                与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年龄相近,因此年少时曾是玩伴。

                将军家光赐三男名为光国,而立三男为二代藩主是因为尾张藩主义直、纪伊藩主赖宣的长男比赖房长男赖重小,因此立年纪较小的光国为藩主。

                宽文元年(1661年)7月29日在水户城去世,被埋在瑞龙山。以后历代藩主也被埋葬在瑞龙山。赖房没有正室,而较有名的侧室,是2代藩主光国的母亲谷氏和佐佐木氏,与侧室之间有11男15女。


                12楼2005-09-11 18:35
                回复
                  阿茶局(1555年~1637年),父亲为武田家臣饭田直政,本名饭田须和。后来嫁给甲斐春日神社的神官神尾孙左卫门忠重(武田信玄的最小的弟弟,也有人说是今川氏的家臣)。不过,在天正5年(1577年)时,丈夫战死了。

                  天正7年(1579年)5月,25岁时成为德川家康的侧室。那时家康38岁。由于秀忠和忠吉的生母阿爱之方很早就过世了,家康便让她代替阿爱,成为秀忠兄弟的母亲。在天正11年(1583年)时,她与已故的丈夫忠重生的孩子成为秀忠的侍童,后来做至刑部少辅,俸禄3千多石。

                  阿茶局在各地阵地之中屡次做为使者,是有新奇才智的侧室,因此家康对她也十分信赖,完成了政治方面也重要的任务。庆长18年(1613年)开始担任家康御用秘书,因为“广寺院钟铭事件”而从大阪来道歉的丰臣秀赖的使者,也是阿茶局接待的。同时,庆长20年(1615年)的大阪冬之阵时与本多正纯一起做谈判的使者,与板仓重昌从淀殿那儿接收誓文。

                  由于在家康生前便得到他的授意,阿茶局在家康去世并没有进入佛门,而是住在江户,被授予伙食费300石。元和6年(1620年)秀忠五女和子入内时,以替代母亲入宫照料,被称为民部卿局;和子生下第一个孩子兴子内亲王后,后水尾天皇封给她从一位的地位。宽永9年(1632年)家光上洛时负责接待。同年,秀忠过世,阿茶局出家,号为“神尾一位尼”(或“神尾一位局”)。

                  宽永14年(1637年)新年,以83岁的高龄逝世,法号云光院。葬于江户深川云光院。

                  阿茶局是家康喜爱的侧室,也为德川家的外交有所贡献,是作为外交官的女杰。


                  13楼2005-09-11 18:35
                  回复
                    养德院(1515年-1608年),织田信长的乳母,父亲为池田政秀。由于政秀没有儿子,于是迎泷川贞胜的次男恒利做婿养子,两人之间生有一子池田恒兴。在刚生下恒兴时不久,因为当时才两岁的信长时常把奶妈的乳头咬伤,两年之内已经更换许多乳母;养德院去应征做乳母时,信长却很意外的顺从于她,从此养德院就专职成为信长的乳母。两年之后,其夫池田恒利过世,养德院便专心一意的养育信长,其后成为信长父亲织田信秀的侧室,生下一女。恒兴长大以后,也成为信长手下的得力大将之一。

                    1573年,由信长手中得到尾张地方一百五十贯文做为她的化妆费用。本能寺之变后,信长的次男织田信雄与羽柴秀吉都曾支付她金钱,并且尊称她为“大御乳夫人”。在1584年的小牧长久手之战失去了儿子恒兴与长孙池田元助,从此依靠孙子池田辉政。她在实质上形同信长的母亲,也很得信长的敬爱,信长死后,养德院曾为信长做法事,后来也曾为其夫恒利与其子恒兴建立护国院。1608年以九十三岁高龄过世,法名“养德院殿盛岳桂昌大姊”。


                    14楼2005-09-11 18:36
                    回复
                      清云院(1581年—1660年),又名于奈津、于夏,父亲是伊势北畠氏的旧臣长谷川藤道,母不明。由于哥哥藤广是德川家康侍卫的关系,庆长2年(1597年),17岁时召见,受到家康的宠爱。同时,和兄长藤广开始接触国际贸易。

                      于奈津以及同样擅长管理金钱的于梶(英胜院),被家康委托管理骏府城金钱的进出,有戡定奉行的作用,且保管400万两金库的钥匙。于梶和于奈津防止了在骏府城的滥用,没有辜负家康的期待。

                      家康去世后,奉命出家,法名清云院,住在江户城三之丸,被给予伙食费500石。明历元年(1655年),根据幕府的想法,养子创立三郎左卫门藤该一家。

                      于奈津在万治3年(1660年)时以80岁高龄逝世,家康去世时她才35岁。她去世的时候,已经是4代将军家纲的时代。据说由于那时家康的侧室只剩下于奈津活著,因此晚年十分受到重视。她的墓在小石川传通院。


                      15楼2005-09-11 18:37
                      回复
                        瑞龙院(1534年-1625年5月26日),丰臣秀吉之姊,父亲为木下弥右卫门,母亲为大政所。本名叫做智,后来出家,被称为日秀尼。与身为农夫的弥介结婚,但是后来秀吉开始成为一派势力,大力拉拔自己的亲戚,便让姊夫接受了阿波望族三好家的姓氏,改名为三好吉房。瑞龙院与吉房生有三子,在1591年时,秀吉的独子鹤松夭折,就收她的长子秀次与次子秀胜为养子。此外,她的异母弟丰臣秀长因为也没有儿子,就让她的三子秀保与自己的女儿结婚,成为婿养子。

                        但是在1592年时,次子秀胜在出征朝鲜时病逝。1595年更是多灾之年,由于秀吉又得到一子的关系,便将秀次以有谋反的嫌疑处死,同时也将秀次的父亲三好吉房流放到赞岐;更不幸的是,就在同一年,三子秀保也病逝了。在失去丈夫与儿子之后,她出家为尼,在京都的嵯峨野建立了瑞龙寺,为儿子秀次祈求冥福。

                        被流放的三好吉房,大约在1600年时过世。1615年时,曾经一度收留庇护过曾孙女御田姬(秀次之女与真田幸村所生)。1625年以九十二岁高龄过世,法名“瑞龙院日秀”,可以说是看尽丰臣家兴起与没落的人物。


                        16楼2005-09-11 18:37
                        回复
                          高台院(1549年-1624年10月17日),丰臣秀吉正室,父亲是杉原定利,母亲名叫朝日。高台院的名字叫做于祢、祢祢(一般中译多作阿宁、宁宁),在其甥木下利房的文书“木下家谱”里,将她名字记为宁子。后来她在朝廷叙任从一位的时候,正式的官方名称叫做丰臣吉子。

                          她在年幼的时候,与妹妹弥弥一起被送到姨母七曲殿与其夫浅野长胜那里做养女,当时浅野长胜也收自己妹妹的儿子浅野长政做养子。1561年时,祢祢与织田信长的家臣木下藤吉郎(后来的丰臣秀吉)结婚,当时藤吉郎地位低下,而祢祢是武家之女,原本并不相配,但祢祢却始终支持著丈夫,是个贤慧的妻子。但是两人之间并没有生育,于是祢祢便由秀吉的亲戚晚辈里收养养子、教育年幼的家臣。但是秀吉生性好色,时有出轨之举,有一次祢祢便生气的写信向信长抱怨这样的事,信长倒也回信安慰她,还顺便给秀吉取了“秃鼠”的绰号。

                          1582年,发生本能寺之变。当时还在近江长滨城的祢祢,为了逃难而躲在领地内的大吉寺,好在不久以后秀吉于山崎合战大破明智光秀军,祢祢才与秀吉在长滨城再度相会。之后秀吉并没有离弃糟糠之妻,不但带她一起移居大阪城,而且在1585年秀吉任关白之职时,祢祢也叙任从三位,从此被称为北政所。到了1588年4月14日,后阳成天皇行幸聚乐第,在回宫以后将北政所再升到从一位的地位。

                          1598年8月18日,秀吉过世。由于北政所并没有儿子,因此丰臣家的政权便旁落到继承人秀赖的母亲淀殿身上。之后北政所在大阪城西之院剃发,称为高台院。1599年在德川家康的帮助下,在京都三本木的宅邸隐居。她与德川家康颇有交情,在关原之战时,她甚至曾经出面帮忙,劝告小早川秀秋投靠西军。1605年,高台院为了帮秀吉祈求冥福,请家康帮忙,在京都东山建立高台寺,从此她便定居此地。在大阪之战时,她也曾经想为两方和睦尽心力,但最后丰臣家还是宣告灭亡。丰臣家灭亡后,她在幕府的庇护下,静静的渡过余生。

                          1624年,高台院过世,享年七十五岁。高台院过世后,就葬在京都的高台寺,法名高台院湖月尼。


                          17楼2005-09-11 18:37
                          回复
                            净光院(1584年-1635年),本名神尾静,又称阿静之方,是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侧室,父亲为北条氏直的家臣神尾伊予荣加。北条家灭亡后,神尾荣加成为浪人,将女儿交给秀忠的乳母大姥局,自己则回到武藏国务农。

                            阿静成为大姥局的侍女,偶然被秀忠看上,成为他的情人,之后怀孕。但是秀忠因为畏惧自己的太太阿江,从此疏远阿静。在阿静生下一子幸松后,母子二人被安排住进武田信玄之女见性院的比丘尼宅邸。之后幸松又被送到保科家做保科正光的养子,阿静随之住进高远城,从此在高远城渡过余生。1635年过世,法名“净光院殿法昭日慧大姊”,原本葬在长野县高远町的长远寺,后来改葬到福岛县会津若松市宝町的净光院。


                            18楼2005-09-11 18:38
                            回复
                              长胜院(1548年~1619年),本名于万(?)父亲是三河国池鲤鲋神社的主祭,永见淡路守贞英(也有人说是志摩守吉英),据说母亲是刈谷城主水野忠政的女儿,天文17年(1548年)在知立城生下的。

                              永禄元年(1558年),家康公领3、4个家臣在知立城休息的时候,家康和贞英约定要娶于万为侧室。元龟元年(1572年)时以人质的名义进入了滨松城。

                              于万在家康公的侧室中并不是显眼,起初是在滨松城的浴池(也有说是冈崎城的浴池)替家康更衣。后来于万成为正室筑山殿(濑名姬)的侍女

                              之后于万怀孕,筑山(赖名姬)知道后,非常嫉妒、生气,把于万的衣服脱掉后,将她捆绑,丢到山中,尽可能的凌虐她,不过于万很侥幸的被本多作左卫门重次所救,被秘密的带到城外,住在中村源左卫门那儿(根据中村家的家谱,于万被称为“于松”)。

                              天正2年(1574年)4月,在那里生下家康二男于义丸(结城秀康),这个时候,于万生双生子,不过,据说次子永见贞爱不打算回德川家,因此交由于万的兄长,永见贞亲抚养。可是,于万被家康认为是奔放的女性,生下孩子之后,家康也抛弃了对于万的不好印象,不过家康也无法确实的确定秀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后来秀康成为丰臣秀吉的养子。秀康在庆长12年(1607年)5月,以34岁的年龄病死,于万十分伤心,而大御所家康,二代将军秀忠也不曾关心过秀康的事情。而于万为了吊谒儿子,便出家,法号长胜院。

                              元和5年(1619年)12月6日去世,享年72岁,墓在越前福井的孝显寺。

                              据说,知立神社有于万去世那年所写的书信。


                              20楼2005-09-11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