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吧 关注:73,594贴子:465,344

史上最通俗易懂、详细深入的《物不迁论》译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僧肇大师《物不迁论》
本人遍阅诸家解读,去妄存真,根据所学般若中道之理、诸法实相之印,历经半月时间,尽量完整、详细而深入地把僧肇大师《物不迁论》翻译出来。浅见不足道哉,只是为诸位提供一个参考。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生死交互代谢,四季周而复始,万物都在迁流运动,这就是世人对宇宙人生的通常看法,即世人所理解的无常观。然而,我认为并非如此。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
为什么呢?《放光般若经》说:事物(现象)根本没有来与去,即没有运动转迁。要探索事物没有运动转变(即“物不迁”)的道理,岂能离开事物(现象上)的迁流运动而寻求事物静止不迁的道理呢?所以,必须在事物的迁流运动中寻求事物静止不迁的道理。
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必须要在事物的运动迁流中寻求事物静止不迁的道理,所以事物虽然表面上是运动迁流的,实际上是常常静止不迁的。不离开事物运动迁流的现象而寻求事物静止不迁的本质,所以事物虽然是静止不迁,但却不离开运动迁流。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虽然动静本来并非对立的关系,也不能相互分离,但是迷惑的人却认为动静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事物的存在状态,他们认为事物要么是运动迁流,要么是静止不动。就是说,事物不可能既是运动迁流,又是静止不动。正因为世人二元对立的观念,致使(本来超越二元对立的)真理徒然陷于语言辩论之中,大道被二元对立的学说所歪曲。所以,事物的存在状态--动与静的究竟之理在语言上很难说明白。因为只要使用语言,就很容易落入二元对立的概念世界中,从而难以说明超越二元对立的真理。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
为什么呢?谈论真理就会违背世人的常识,随顺世人的常识则会违背真理。违背了真理就会陷于常识的迷信中,就会迷惑诸法的本性,而不能返末归本;违背世人的常识则又会使言谈寡淡无味,而难以使人信服。
逆俗则言淡而无味,出自《老子》:“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己,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真理是很难以语言表达的,这样就导致中等程度的人对真理将信将疑,下等程度的人对真理拍掌大笑而不屑一顾。看来,最接近世人而不为世人所知的,只有事物的本性(本质)吧!虽然动静的道理很难说清,可是我还是要分析一下。不敢说一定正确啊!


1楼2015-05-16 17:03回复
    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世人既然知道过去的事物不会来到现在,然而却认为现在的事物可以【去往将来】!
    很多人把“今物而可往”误译为“现在的事物可以回到过去”,这在上下文的逻辑上是错误的,显得莫名其妙。当然,如果不就上下文理解,单独理解“今物而可往”这句话为“现在的事物可以回到过去”,自然没什么错误。
    在这儿,僧肇是在使用类推法:就像“过去的事物不会来到现在”,【同理,现在的事物也不会去往将来】。
    现在的事物不会去往将来,所以“今物何所往”?--现在的事物能够去往何处呢?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正如过去的事物只能停留在过去的时空,现在的事物也只能停留在现在的时空。
      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
    为什么呢?于过去寻求过去的事物,对于过去(的时空)而言,是存在过去的事物(未尝无即有、存在);于现在寻求过去的事物,对于现在(的时空)而言,是不存在过去的事物(未尝有即无、不存在)。
    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对于现在而言,是不存在过去的事物的,这说明过去的事物并没有来到现在(不来);对于过去而言,是存在过去的事物的,所以我们会明白,过去的事物并没有离开过去(不去)。
    合起来就是:过去的事物不来不去--没有离开过去,没有来到现在。
    但诸家都把“故知物不去”译为“现在的事物没有回到过去”,这在此处的语境、逻辑上是错误的,因为僧肇是先借着对于“过去的事物(即昔物)”的分析,而阐述其“不来不去”即“不迁”之理。
    “故知物不去”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译为“现在的事物没有回到过去”呢?贯通上下文,到下一句时,才可以这样翻译,但现在还不到时候。
    复而求今,今亦不往。
    上面分析的是过去的事物(即昔物),那么现在的事物呢?同理,现在的事物也不会离开现在,而去往别处。这句话也正好佐证了我以上的观点,即应该把“故知物不去”译为“过去的事物并没有离开过去”。因为僧肇在上面分析的对象,是过去的事物。
    推理到这儿,我们才可以说,现在的事物既不会去往将来,也不会回到过去。这时,才可以把“故知物不去”译为“现在的事物没有回到过去”,因为“复而求今,今亦不往”已经说明:现在的事物也不会离开现在,而【去往别处】。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这就是说,过去的事物自然存在于过去,不是从现在回到过去的;现在的事物自然也只能存在于现在,而不是过去的事物来到现在。
    僧肇认为,既然昔物不至今,那么今物也不至昔。所以,今昔之物互不流动:不能在现在求得“向物”,也不能在过去求得“今物”。因而昔物在昔,而今物在今,互不迁流。
    结合前文我们对小乘一切有部的分析,事实上,僧肇这一“昔物在昔今物在今,互不迁流”的观点,恰恰是在否定主张三世法恒有的【一切有部】的说法。任继愈主编的《佛教史》提到,一部分部派认为“法”我实有,还有一部分派别认为“法”有我无。【有部】认为现在法恒有,流入到未来,于是未来法恒有,流入到过去,于是过去法恒有。持“法”有我无观点的【有部】“这一派的思想发展成小乘中论著最多、规模最大、以实在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物不迁论》根据龙树所述的“法无来去”,批驳了有部的观点。
    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所以孔子说:颜回能认识到事物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顷刻(交臂)之间,事物就不再是原来的事物了。这样看来,(不但在世人常见的空间层面,而且)在时间层面上,事物不相往来的道理,已是十分清楚了。
    这句话开始点出了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另一个关键词:时间。
    既无往返之微联,有何物而可动乎?
    既然过去的事物、现在的事物没有丝毫往返迁流的迹象,还有什么事物有实在的运动迁流呢?


    3楼2015-05-16 17:05
    收起回复
        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
      所以对于圣人说的“常--事物静止不动”,我们不能依文解字地理解为“事物绝对是静止不动”,因为在现象层面上,事物没有片刻的停留、滞住。意即不能以真谛否定俗谛,以静止否定运动,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念看待事物的存在状态:要么是静止,要么是运动;要么是常,要么是无常。这样的话,就无法见道了。
      圣人说“事物(表面现象上)离去”,其实本质上没有迁流运动。
      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
      事物没有迁流运动,所以虽然表面上是(从所处时空)离去,而去往别处,其实是静止不动的。
      事物表面上是没有停留、滞住的,所以虽然本质上是静止不动,但现象上却是时时(从所处时空)离开,而去往别处。
      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
      虽然事物本质上静止不动,但(表面)现象上却是时时离开当下,去往别处,所以说:事物虽然时时离开当下、去往别处,但本质上是没有迁流运动的。
      虽然事物在(表面)现象上是时时离开当下、去往别处,但本质上是时时静止不动的,所以说:事物本质上虽静止不动,但表现在现象上却是没有停留的。
      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正因如此,庄子才说:把船藏在山谷里面,把山藏在深泽之中,可说很牢固了。但不知不觉中,大力的造化已默默地迁移,而昏昧的人还丝毫不觉察。孔子在河边上叹道:消失的时光,象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这都是感叹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自身在时刻变化着,哪有一个不变的事物自体(实体)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运动呢!圣人们何尝认为当下的事物离开了当下的时空,而去往别处呢?
      因此,如果能悟入圣人之见,就会不同于世人的所见所得。
      “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如果不能结合上文论辩的核心,即“昔物不至今,今物何所往”,就很容易译错这句话。
        何者?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
      什么缘故呢?一般人认为,从少年到壮年是同一个躯体,活到一百岁还是这个躯体。他们只知道年龄在随着时间而增长(生命在逐渐走向尽头),而察觉不到人的形体随着年龄同时也在迁变。
      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因此梵志出家,白头而归。邻居见他,问道:你就是以前那个梵志活着回来了吗?梵志说:我好象是当年的梵志,又不是当年的梵志。邻居听后皆感惊讶,认为他在胡言乱语。
      这就是世人的无常观:认为“同一个梵志”在穿梭于时空,“同一个梵志”在时空中迁流运动。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
      庄子所说的有力者(无常)背着天地奔驰,昏昧的人而不觉知,这正如梵志的邻居们似的。难道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则方言以辨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
      因此,如来根据众生内心不同的执迷,以善巧灵活的言教解疑去惑,凭着动静不二的真心说各种去留不一的法门。其说法貌似常常自相矛盾,其实如来所表达的真谛则是相同的,指向是一致的:即都是指向超越二元对立的不二法门。这恐怕只有圣人的言教,才能使人们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不二的真理了!
        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
      所以就真谛(本质层面)而言,就有事物不迁的说法;就俗谛(现象层面),就有流动的说法。尽管有千种不同的论调,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6楼2015-05-16 17:07
      回复
        而征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
        至于那些死嚼字眼的人,一听到事物不迁的说法,就认为过去的事物绝对不能延续到现在(从而在现象层面,否定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这叫断见);一听到事物流动的说法,就认为现在的事物可以从过去而来,或译为“现在的事物可以回到过去”(从而在现象层面,肯定了是“同一个事物”从过去来到现在,这叫常见)。
        这两句话很难翻译,也极难理解。我曾遍阅各家注解,发现所译都不能准确表达僧肇的真实义旨,而且在逻辑上也很不通顺,无法自圆其说。还有,如果翻译太简略的话,就更难使人理解。
        文章一开始,僧肇就是以“昔物不至今”这一常见的现象,来分析世人对于无常(物迁)的偏执认识。也正是以此为证,僧肇论证了“物不迁”的道理。
        而这里重又提到“昔物不至今”,但奇怪的是:僧肇明明在前文以“昔物不至今”而论证“不迁”,为何却在这儿唱反调?因为他批驳某些人“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
        某些人的观点难道不正是僧肇前文所论证的吗?僧肇难道不是在自相矛盾吗?
        你要这样看的话,才正是僧肇说的“征文者”--依文解字、望文生义。如果透过文字,看到僧肇的言外之意,就不会如此认识了。僧肇在前文曾说,真谛是很难以文字表达出来的。因为文字本身就有局限性,禅宗所谓“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观全文,还要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把握僧肇的言外之意。
        由于文字本身的局限性,再加上那些“征文者”的依文解字,就更能导致二元对立的看法。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僧肇此言其实是意在纠正世人的“断见”与“常见”。
        因为就字面而言,僧肇立的是“物不迁”论,这就使那些“征文者”望文生义地认为僧肇是以“不迁”反对“迁”,以静止来否定运动,如同唯物主义者所“辩证”批评的那样。
        如果僧肇真是以静止来否定运动,用现代哲学的话说,他就是在否定事物在现象层面上的迁流运动。用佛家的话说,他就是以真谛否定俗谛,以本质否定现象,以性空否定缘起。如此的话,就是灭色取空,在现象之外、在缘起之外、在俗谛之外,寻求本质、性空与真谛。而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这恰恰是僧肇所反对的,因为僧肇的观点是“动静未始异”:即动静不二,动不离静,静不离动。
        所以,经过僧肇一系列的分析论证,却使得那些“征文者”误解了僧肇的“物不迁”。他们还是二元对立地看动静的关系:事物要么是动,要么是静。基于这种二元对立的观念,他们认为既然“物不迁”,那么就“昔物不至今”。在这儿,昔物不至今的意思就不同于前文,所以不能照搬前文那样翻译了。
        因为人们是在经过僧肇的一系列论证后,才重新得出的结论,但这个结论却产生了两种倾向:断见与常见。他们无法体会到“非断非常”的般若中道的无常观:即既承认事物在表面现象层面的连续性(即一个事物好像在时空中穿梭运动),又承认事物在本质层面的间断性(即没有一个不变的事物自体或实体在时空中穿梭运动)。
        所以,这些人一听到“不迁”的说法,就认为过去的事物绝对不能延续到现在(不能像以前那样,翻译为“过去的事物没有来到现在”),就是说,这些人认为现在的事物与过去的事物绝对是毫无关系的。这样的话,就否定了事物在表象(现象层面)上的连续性。而且对于佛家而言,这就是典型的“拔无因果”。因为既然过去与现在毫无关系,就意味着前因与后果毫无关系,就把因果完全对立起来了。对于此点,僧肇在下文有专门的解释。
        同理,这些人一听到事物流动的说法,就认为现在的事物可以从过去而来(从而在现象层面,肯定了是“同一个事物”从过去来到现在,这叫常见)。这就是本论所要重点反对的小乘“一切有部”的观点,前文已经解释,故不赘言。
        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
        既然(在时间上)有古今(过去与现在)的差别,就意味着过去的事物不同于现在的事物,为何要认为“有一个事物在迁流运动呢?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
        所以说事物“去往(别处)”,却不必理解为事物真的“去往(别处)”,因为事物都各自存在于(停留在)其所处的时空,都没有真正离开其所处的时空。这叫“古今常存,以其不动”。
        说事物(从其所处的时空)离去,却不必理解为事物真的离去了,因为前文僧肇以“昔物不至今”为例,论证了过去的事物并没有离开过去,而来到现在。这叫“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
        合起来,就是“不来不去”,事物存在的本质就是不来不去。说事物来去,只是就现象(表象)而言,事物似乎有来去。
        说句题外话,南怀瑾大德在解释金刚经时,曾对“如来”一词解释为“好像来了”,虽然比不上“如其本来”的解释更接近真谛、空性,但也恰恰从现象(表象、俗谛)层面准确解释到了。
        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
        事物没有从过去来到现在,所以事物不会往返于古今之间。事物没有真实的迁流运动,所以事物就各自停留在其所处的时空(也可理解为事物各自停留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上)。
        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
        尽管经论上的文句不同,百家学说各异,如果能够领会圆融、贯通真俗二谛,文句的不同难道就能困惑我们吗?


        8楼2015-05-16 17:08
        回复
            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
          所以,只要世人认为事物(绝对)是静止不动(从而否定现象上的迁流运动),我就说事物时时从所处的时空离去;只要世人认为事物是(绝对)时时从所处的时空中离去(从而否定本质上的静止不动),我就说事物其实是停留、滞住于所处的时空,而不曾离去。
          然而,离去与停留虽然表面上是不同的,实际上是一致的,即“动静未始异”。
          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斯言有由矣。
          所以《普要经》说:正面的话象是反面的话,有谁可以相信呢?这话是有根据的(都是破执的方便而已)。
          何者?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为什么呢?世人于现在寻求过去的事物(而不可得),因为过去的事物没有来到现在,就说事物是绝对没有停留、滞住的。我却于过去寻求现在的事物(而不可得),所以知道现在的事物根本没有离开现在的时空,而回到过去(因为过去的时空只存在过去的事物)。前一句是“不来”,昔物不至今;后一句是“不去”,今物不至昔。合起来还是“不来不去”。
          可见,僧肇认为事物于古今之中不来不去: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
          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
          现在的事物如果能回到过去,那么过去就应该有现在的事物;过去的事物如果能来到现在,那么现在就应该有过去的事物。
          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
          但是,于现在找不到过去的事物,所以知道过去的事物没有离开过去而来到现在;于过去找不到现在的事物,所以知道现在的事物没有离开现在而回到过去。
          在这儿,就可以把“今物不去”译为“现在的事物没有离开现在而回到过去”,而不仅仅是译为“现在的事物没有离开现在而去往别处”。
          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这样看来,过去的事物没有离开过去而来到现在,现在的事物也没有离开现在而回到过去(因为在过去找不到现在的事物)。既然事物各自停留、滞住在其所处的时空(或时间点),那么还有什么事物能够来去呢?
          然则四象风驰,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
          这样,一年四季像风一般的奔驰,日月星辰像闪电般地运行,若能从最微细之间(本质)去揭示事物动静的关系,就会明白其运行虽快,而其实没有运行。


          9楼2015-05-16 17:08
          回复
            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湛然明矣。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信其言也。
            正因为不能以“不迁”否定“迁”、以性空否定缘起、以本质否定现象,不能在现象层面否定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不能否定因果规律,所以如来通过修行,累功积德的功业是不朽的。功业不朽,所以功业虽停留在过去而没有实在的变化。没有实在的变化,所以不是绝对的迁变。不是绝对的迁变,所以湛然常住。如来的功业如此,众生的行业也如此。所以经中说,三灾(火、水、风灾)坏劫,而众生的行业湛然,没有绝对的动坏。这话是可信的。
              何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
            在分析前文僧肇批驳世人的“断见”内容中,我们已经为因果规律做了一定铺垫:即断见者以不迁否定迁,就会导致否定事物运动的连续性。而事物运动的连续性正体现了缘起之现象世界的因果规律,否定了连续性,就等于否定了因果规律。因为在佛法中,否定因果规律是后果最严重的邪见,对众生的法身慧命是最大的伤害,所以,僧肇在本论专门提及此点。
            为什么呢?原因与结果虽不是同时(出现)的,但依因才有果。正因为依因才有果,所以因虽在昔而不灭。这两句话实际上是在否定“断灭见”,强调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通过对事物发展的连续性的分析,僧肇得出了“物迁”-即事物在现象层面的迁流运动。
            果与因不同时(出现),所以(过去的)因并没有来今(现在)。这句话是在强调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通过对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的分析,僧肇得出了“物不迁”的事物本质。
            因既不灭于昔,也不来于今,合起来就是:不灭不来(既不断灭又不迁动)。不灭不来,就是不迁的中道之理。因为很多人只是片面理解了“不来”,而生起“断灭见”,这句话重点还是在破斥“断灭见”,当然也有破斥“常见(对不来的片面理解)”的意思
            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复何惑于去留,踟蹰于动静之间哉?
            事物本质上是没有断灭、没有来去的,那么,“物不迁”的宗旨就很明显了。这样的话,对于事物的离去与停留还有什么迷惑不解,对于事物的动静关系还有什么犹疑不定的呢?
            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苟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
            那么,即使天翻地覆,也不能说不是静止的;即使洪水滔天,也不能说是在运动。若能心领神会事物的本质,那么物不迁的道理你当下就会体悟到的,所谓“道不远人”。


            11楼2015-05-16 17:09
            回复
              牛人都是熬出来的,在委屈时得不到理解和宽慰,自己也可以转化,从来不用对抗、消极和指责来发泄情绪,宁可煎熬,但不消沉。别人的不理解其实阻挡不了你的牛,重要的是你会不会因为未来的美好克制当下的自己。其实,别人的安慰成就不了你,别人的阻挡也摧毁不了你,重点是你要管好你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5-16 17:19
              回复
                少有的好文,能用白话文解释祖师的圣论这么透彻!佛法的绍隆离不开当下科学主流,作者能用空间与时间来解释《物不迁论》而又不违背僧肇大师的圣解,这难道不是大乘佛法“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吗!顶礼作者大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1-01 02:11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14楼2016-11-01 16:45
                  回复
                    谢谢楼主。


                    15楼2017-07-11 01:27
                    收起回复
                      赞!!!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7-09-21 00:11
                      回复
                        顶礼师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11-07 06:37
                        收起回复
                          僧肇真是继承龙树分析句法的套路。首先把无常看成“事物的迁流运动”,不是有部的观点,事物从过去进入现在不是有部的观点。有部的观点是,法体根据作用从未来位(未作用)经过现在位(正作用)到过去位(已作用),三世实有,法体恒存。说一切有部观点也是事物停在某个刹那恒在,这是这个刹那从未来进入过去。有部也认为无来无去。只能说,僧肇观点很类似有部。从时间上,至少有三种描述,苹果停留在现在并变化(苹果停留在现在的不断变化之中),苹果从过去来到现在(苹果穿越时间,去往另一个时间),苹果跟随时间去往过去(苹果停在某一刹那并跟随时间变化)。


                          20楼2018-09-29 20:12
                          回复
                            学习了 还没看完 相当好


                            IP属地:山东21楼2018-11-27 16:13
                            收起回复
                              译者:原中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专题部 郭献红


                              22楼2019-04-12 1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