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如下任务:
14乘17等于几?
ACT-R的解释:
1、识别任务(乘法), 并设定一些表征的预激活和预抑制(心理学叫"启动效应")
2、设定子目标,并堆栈,(4乘7 加4乘10,结果存入工作记忆“临时1”,类似于内存指针)
3、解决子目标,如在陈述性记忆(颞叶-海马)中查表(4乘7=28),结果存入工作记忆
ACT-R的解释框架基本是靠谱的,有大量实验证据支持,细节和表征方式有各种可能性,无法验证
涉及的操作:
1、对工作记忆的模式识别(基本前馈ANN过程)
2、对指定工作记忆的读取(抑制其他区域的输入避免干扰)
3、对指定工作记忆的写入(隔离到其他区域的输出避免干扰)
4、对指定模块(if-then 系统)的激活
5、工作记忆对表征的维持(基本RNN过程)
6、通过RL训练以上操作
注:操作234均通过抑制特定区域实现(即基本前馈ANN过程)
一个现成的例子是SPAUN,基本实现了以上过程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8/6111/1202
此外ACT-R对基底节的解释是过时的(80年代),这点不如SPAUN
14乘17等于几?
ACT-R的解释:
1、识别任务(乘法), 并设定一些表征的预激活和预抑制(心理学叫"启动效应")
2、设定子目标,并堆栈,(4乘7 加4乘10,结果存入工作记忆“临时1”,类似于内存指针)
3、解决子目标,如在陈述性记忆(颞叶-海马)中查表(4乘7=28),结果存入工作记忆
ACT-R的解释框架基本是靠谱的,有大量实验证据支持,细节和表征方式有各种可能性,无法验证
涉及的操作:
1、对工作记忆的模式识别(基本前馈ANN过程)
2、对指定工作记忆的读取(抑制其他区域的输入避免干扰)
3、对指定工作记忆的写入(隔离到其他区域的输出避免干扰)
4、对指定模块(if-then 系统)的激活
5、工作记忆对表征的维持(基本RNN过程)
6、通过RL训练以上操作
注:操作234均通过抑制特定区域实现(即基本前馈ANN过程)
一个现成的例子是SPAUN,基本实现了以上过程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8/6111/1202
此外ACT-R对基底节的解释是过时的(80年代),这点不如SPA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