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吧 关注:1,562,099贴子:11,428,526

回复:语音专题研究:美国英语发音的关键特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VOCAL FRY 气泡音 为什么重要
1. 放松声带等发音器官,解除紧张。
2. 能够训练 低音。
3. 很多美国人在自然语言中就常常有气泡音。
要想知道vocal fry 到底是什么,首先可以听一听附件的音频。
http://news.sciencemag.org/social-sciences/2011/12/vocal-fry-creeping-u.s.-speech
而且最好自己能体会一下。可以先说/e/ 或 /a/, 然后把音量和音调降到最低,放慢气流,就会听到一个个咕噜咕噜的声音连着蹦出来,这就是vocal fry了。
以前上语音学和语言治疗课程的时候,都听到过Vocal Fry。Vocal当然就是有关嗓子发声。Fry最基本的意思是煎炒。 Vocal Fry 的书面解释是 “the lowest vocal register and is produced through a loose glottalclosure which will permit air to bubble through slowly with a popping orrattling sound of a very low frequency.”翻译过来就是:是最低的发声模式;通过声门的松散闭合,使得空气能够以气泡状慢慢地以低频的方式通过,并发出啵啵或嘎嘎的声音。当时也没有太注意这个东西。
2011年的时候,有一篇研究文章出来,结果引起很多人讨论这个话题,包括电台节目,电视节目,知名博客等等。这项研究是让两个语言治疗师 (本人也算是同行) 去听34个讲标准美国英语的美国女大学生去拖长声音持续发/a/音和读句子。这两个任务其实是普通的语音问题检查和评估手段。 结果发现,有2/3 的人在正常读句子的时候会出现Vocal Fry的现象。Vocal Fry 过去常常被认为是嗓音问题的标志,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嗓音问题,因为他们在持续发单音的时候并没有出现vocal fry。 所以,结论就是,目前在一部分讲标准的美国英语的人当中,在句尾出现VocalFry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结合其他资料,还有这样一些有趣的观察:vocal fry 是近年流行起来的;vocal fry的使用在美国女性中多于男性,在英国则是男性多于女性;vocal fry 是一种亚文化现象,在美国,在大学里vocal fry常常被认为是知识女性的标志;vocal fry也是中小学一些群体的标志,比如:如果你不会说vocal fry,就别想跟学校比较cool的小孩交朋友。
美国人英国人为什么会发vocalfry的音。这恐怕和英语语音的低音很丰富有关。低音降到底,就是vocal fry了。这里,我们又看到文化,语言,和生理的深层次关系。
在国内,其实也有一群人经常在做Vocal Fry。这就是学声乐和唱歌的人。 Vocal Fry 其实就是气泡音,而气泡音是学习声乐的一个基本功,要练成千上万次。而练气泡音的好处,则有很多很多,包括休息和康复声带,提升发高音低音能力等。
最后回到学英语,试想我们的英语的音调如果低不下来高不上去,很多语调节奏的变化我们其实就说不出来了,或者说出来也不流利。所以练习气泡音,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我觉得这个现象也可以间接支持我以前提出的一个观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学英语必须要学习发声。发声学好了才谈得上学习语音。学不好语音的基本功,就很难进行语音思维,那么无论如何背口语句型,找外教,可能都不会达到无障碍交流的地步。我自己学习英语走了很多弯路,才从实践中找到这条真理,希望与大家分享。


IP属地:江苏36楼2014-09-02 13:57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37楼2014-09-02 15:26
    收起回复
      2025-07-01 22:07:48
      广告
      Highly appreciate your dedication as an educator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14-09-02 15:54
      收起回复
        精华了,CONGRATULATION
        各种英语口音之前我没体会的,听网上都是说的印度,日本那种显而易见的口音。
        但是我听网上的播音员,大陆播音,无论上海,北京,香港,我都基本听白点。
        台湾人说的英语,我基本听不懂,这是WHY?楼主你感觉台湾英语,确实跟大陆香港,有一定的不同么。


        39楼2014-09-02 16:38
        收起回复
          啊马总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14-09-02 16:39
          回复
            So brave of posting your lecture.


            41楼2014-09-02 16:58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4-09-02 17:13
              收起回复
                mark~good
                还不想回家的我,再多人陪只会更寂寞
                   --来自找更讲究的色货吧客户端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4-09-02 17:39
                收起回复
                  2025-07-01 22:01:48
                  广告
                  又有值得一看的好帖了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44楼2014-09-02 17:43
                  收起回复

                    帮顶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4-09-02 18:50
                    收起回复

                            我是萌暖男⊙ω⊙+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4-09-02 18:58
                      回复
                        楼主请问有英音的讲解吗?我现在在转英音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4-09-02 19:38
                        收起回复
                          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普林斯顿科学家发现小脑功能缺失可以解释自闭症和其他发展性障碍 中的认知能力缺损
                          http://medicalxpress.com/news/2014-09-early-cerebellum-injury-hinders-neural.html
                          其实这个观点提出来很多年了,有些科学家为此受到打击和排挤。但是现在有关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说明认知主义(认知只能用相关信息处理来解释) 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了。
                          简单地说,这个研究和其他一些相关研究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认知能力(如口语,阅读,交流)不是把它分解成组成单元能力 (如拼读,词汇,语法)来学习, 或者反复模仿就能学会。很多认知能力的缺乏是由于不能充分地利用小脑和运动系统。
                          我这个帖子,也正是希望通过强调通过夸张的动作(运动) 来 激发 语音辨别,发音,口语等认知能力。


                          IP属地:江苏48楼2014-09-03 07:58
                          收起回复
                            后排留名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4-09-03 08:58
                            收起回复
                              2025-07-01 21:55:48
                              广告
                              很多人认为口语不流利是由于词汇量不够,语法不熟练,或者不知道一个语法结构是什么意思,或者没有机会与别人互动练习。
                              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个基本的方面,就是发音。 而且还不是说发得有多准,关键问题是,不能把一大堆音节快速地 说出来, 说到底,这就像是 念 绕口令 念 不顺。
                              *****所以今天讲的特征 是: 复杂语音结构的流利性******
                              有人说了,我念绕口令,多练几遍还比较顺啊。 另外,又有人说了, 平时说话也没有那么多易混得音节放在一起,没有那么绕口啊。
                              这里就有个区别了, 平时讲话,要求你放松,不刻意注意语音结构来说句子,重点要表达意思和感情。 你可以想象一个人跑得很快, 但是现在要求他悠闲地走,但又要达到同样的速度。这就有挑战性了吧。
                              解决这个问题的原理是:
                              1. 立起咽壁,这样后口腔的力量就可以快速发出很多音,又没有挤卡。
                              2. 把嗓子摆在一个高位置。 这样就会很容易发出丰富的语调和节奏。
                              这两个都是都是声乐练习的要求。


                              IP属地:江苏50楼2014-09-03 1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