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吧 关注:5,668贴子:66,307

【长秋恩爱古何曾】乾隆宠爱的令妃宠爱事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3-10 19:26回复
    2、令妃从宫女升为皇贵妃,可能是历史上升迁最快、逆袭最华丽的后妃。
    咱们来说说中国历代皇贵妃被册封时的年龄。
    唐皇贵妃,景泰八年封,生年不详,但是是在无子的情况下直接册封皇贵妃。
    万贞儿,成化十二年封,47岁。那是因为她本身比成化大19岁。
    沈皇贵妃,嘉靖十九年封,23-27岁之间,册封时无子。
    阎皇贵妃,同沈妃。
    王皇贵妃,同沈妃。
    郑贵妃,万历十四年封,21岁。
    李敬妃,万历二十五年封,生年不详。
    王恭妃,万历三十四年封,41岁。她本身不是宠妃,因为生了皇长子。
    李康妃,泰昌元年封,生年不详。当时无子,而且是皇帝刚登基就是皇贵妃。
    范慧妃,天启三年封,算她和天启同岁的话,18岁。
    任容妃,天启五年封,算她和天启同岁的话,20岁。
    田贵妃,崇祯十五年封,30岁左右。
    袁贵妃,崇祯十五年封,30岁左右。
    董鄂妃,顺治十四年封,18岁。
    孝懿皇后,康熙二十年封,算她和康熙同岁的话是28岁。
    再来看一看乾隆绝幸的令妃升迁速度:
    令妃,乾隆三十年年封,38岁当上皇贵妃,可真是相对“最短”,而且还是皇后出事的原因。
    皇后位子空着就是空着,就是不给她。


    3楼2014-03-10 19:37
    收起回复
      皇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 (1766年-1820年),作为老来子兼最小的儿子,被乾隆厌恶,真是中国后宫史中的奇葩。作为一个皇子还垂涎外臣的财产……这儿子混的还不如宠臣。
      《啸亭续录》◎庆僖王
      庆僖亲王讳永璘,纯皇帝第十七子也。貌丰颀黧色,不甚读书,喜音乐,好游嬉。少时尝微服出游,间为狭巷之乐,【纯皇帝深恶之】,降封贝勒。经睿皇帝屡加斥责,晚年深自敛饰,燕居邸中,惟以声色自娱而已。然天性直厚,敦于友谊,与之交者,务始终周旋之。御下宽纵,护卫于众中与之倨傲嬉笑,亦不责也。纯皇帝末年,觊觎者众,王笑曰:“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顶上。惟求诸兄见怜,将和珅邸第赐居,则吾愿足矣!”故睿皇帝籍没和相时,即将其宅赐王居之,以酬昔言。庚辰春薨逝,睿皇帝震悼,赙衤遂甚优,异于他邸焉。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 (1756年-1775年)、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 (1758年-1780年),抠不出一个宠字和宠爱事迹。
      至于15,下面一节详谈。
      这里引用一句马嘎尔尼访华笔记。
      “乾隆皇帝对自己儿子的爱护,远不如对和珅的宠幸。”
      可是看中国史料也那样,令妃的儿子正史野史都抠不出宠,可和珅列传就有“宠冠朝列”的记载。


      5楼2014-03-10 19:56
      收起回复
        4、捞不到摄六宫皇贵妃名分的令宠妾
        乾隆那么爱令宠妾,在皇后活着的时候当不了皇贵妃,就算那拉皇后死后不封皇后一直当小妾,封个摄六宫皇贵妃不行吗。摄六宫皇贵妃算半个主母了,可皇贵妃完全是小妾,册封的时候不昭告天下,嫔妃不用给跪拜,也没节年大臣的贺笺。
        在清朝,只有两个女人被封为摄六宫事的皇贵妃:那拉皇后和孝全皇后。 摄六宫事皇贵妃是高于皇贵妃的存在,基本上除了没皇后名分,礼仪上和皇后很接近,比如册封礼仪如皇后,颁诏天下,所有妃子要向她跪拜,遇三大节。及庆贺大典。三品以上大臣官员、进笺庆贺,过生日礼仪同皇后。
        但是普通皇贵妃是不会有这些特殊礼仪的。
        《清史稿》 卷十一 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
        四月壬午,上御太和殿,奉皇太后命,册封嫺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
        《清史稿》 卷八十八 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
        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仪同皇后。
        《清史稿》 卷八十八 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
        乾隆十三年,定皇妃摄六宫事,体制宜崇,祭告如册中宫仪。
        《清史稿》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后妃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一等男颐龄女。后事宣宗,册全嫔。累进全贵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丑,文宗生。十三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立为皇后
        部分皇贵妃册封还有大臣贺表。我目前见过的有只有董鄂妃、那拉皇后。
        著作者:
        责任者:洪承畴(五省经略)
        描述:
        事由:揭贺册封皇贵妃
        日期:
        责任日期:顺治14年2月6日
        著作者:
        责任者:张允随(云贵总督)
        描述:
        事由:题贺加上皇太后徽号并册封皇贵妃
        日期:
        责任日期:乾隆14年8月12日
        著作者:
        责任者:开泰(湖南巡抚)
        描述:
        事由:题贺加上皇太后徽号并册封皇贵妃
        日期:
        责任日期:乾隆14年6月27日
        著作者:
        责任者:陈大受(署直隶总督)
        描述:
        事由:题贺册封皇贵妃
        日期:
        责任日期:乾隆14年7月17日


        6楼2014-03-10 20:03
        收起回复
          5、死前被赶出皇宫的绝世宠妃令妃。
          《清实录》
          至弥留之际。迁移外所。以便殡殓。虽属内廷向例。但当(皇长子)沉绵疾亟令其远迁。朕心实有所不忍
          《清会典》
          凡皇贵妃丧礼,疾革自大内移至吉安所。
          清代宫眷临死前会被赶出皇宫直接等死,永璜死的时候,乾隆比较内疚震撼,说“至弥留之际。迁移外所。以便殡殓。虽属内廷向例。但当沉绵疾亟令其远迁。朕心实有所不忍”。令水货死时并非在皇宫治丧而是直接在吉安所,说明她在弥留之际直接送往吉安所。可是看清朝其他得宠后妃皇子公主的情况,董鄂妃死于承乾宫,孝懿皇后死于承乾宫,永琏死于永寿宫,乾隆但凡多留念也不会把快死的“宠”妃迁出内廷。
          或者说乾隆为什么不在水货死的时候,发个像永璜死时的上谕表示一下特殊呢?


          7楼2014-03-10 20:06
          收起回复
            6、追封皇后礼仪被乾隆抽的体无完肤的令妃
            《清实录》
            孝仪皇后神牌。升祔奉先殿。前期告祭天、地、太庙一事。亦未免失当。孝仪皇后、乃朕因系嗣皇帝生母。恩旨册赠。止应于奉先殿祭告。若因此而举行天地庙祀大典。转邻于渎。已著不必举行。后世子孙。
            正常情况下,宠妃们皇帝都是卖力给她们皇后头衔,比如武惠妃董鄂妃,可乾隆对令水货,生前不给皇后名分或者摄六宫皇贵妃名分也就罢了,追封皇后还要来一句她不配当皇后,只是嗣皇帝生母而已,并非继后。不配祭告太庙。


            8楼2014-03-10 20:11
            收起回复
              7、儿子密立太子时被诅咒的惊世之宠令妃和15
              《清实录》
              所立皇十五子永琰“如其人贤,能承国家洪业,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
              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密立十五子永琰为太子,这年冬至,乾隆举行祀天大典,在南郊天坛,皇帝仰望乌云密布的苍穹,默默祷告。请老天爷再帮他把把关,看看永琰是不是块当皇帝的料,如果是,就请保佑永琰;否则,让他短命而终。总之,祖宗的江山社稷,国家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为此,顾不上父子之情了。乾隆帝如此祷告,可见他对立永琰信心不足,而且,用这样恶毒的语言加在儿子头上,在十分迷信的当时,实属罕见,由此也可见他立永琰为太子的无奈。


              9楼2014-03-10 20:13
              收起回复
                8、挺着大肚子给乾隆拉皮条的令妃
                令妃在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二十二日怀着孕隆重推出了瑞常在
                怀着孕还要被乾隆下任务拉皮条,最后那个孩子还没生出来,真悲催,乾隆你为什么不心疼一下你的宠妃?



                10楼2014-03-10 20:16
                收起回复
                  9,外戚封爵被降低档次的令宠妃
                  《清实录》
                  皇妣孝敬宪皇后母家、舅舅五格。从前封为侯爵。朕即位念及。晋封公爵。
                  生母已追封孝仪皇后,其家族例宜晋封公爵。但孝仪皇后居孝贤皇后之次,著加恩暂赏一等侯爵世袭罔替。
                  哦,原来乾隆那里小妾该怎么卑贱就怎么卑贱。在他眼里,别人嫡妻家的哥哥都比他自己小妾的父亲尊贵 ,连嫡母孝敬皇后的兄弟乾隆都封了一等公(按制度是侯爵),令大妈的父亲追封一等公他都有意见,非得弄成侯爵。


                  11楼2014-03-10 20:19
                  收起回复
                    11、儿媳妇被乾隆抽的面红耳赤的令皇后
                    孝淑册封皇后不颁诏天下,这是历史独一份吧
                    ○谕、内阁衙门。因丙辰正月初四日。降敕册立嗣皇帝元妃为皇后。照例撰拟恩诏进呈。似此繁文。所请可不必行。明年元旦归政后。朕为太上皇帝。嗣子为皇帝。其嫡妃自应立为皇后。此乃宫庭一定礼仪。只当循照向例。祭告天、地、宗庙。用昭茂典足矣。何必撰拟恩诏。布告天下。多此缛节繁文。皇后正位端闱。恪修内职。非如皇太后之为母后。分应尊崇者可比。我朝家法。宫壸肃清。从不干与外事。来岁举行册立皇后典礼。不特恩诏不必颁发。即王公大臣、以及外省督抚等。亦毋庸因立后、于朕前及嗣皇帝皇后前呈进庆贺表笺。且皇后寿节。暨元旦冬至。与外庭无涉。嗣后俱当永行停止笺贺。并以为例。以肃体制而垂法守。
                    丧礼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某后
                    ○谕内阁、本日皇后薨逝。一切典礼。仰蒙皇父太上皇帝特降敕旨。加恩照皇后例举行。第思朕日侍圣慈。一切禀承睿训。所有辍朝期内。各衙门章疏及引见等事。仍著照常呈递。王公大臣官员等、虽有素服之例。但皇后册立甫及一年。母仪未久。且昕夕承欢。诸取吉祥。此七日内。圆明园值日奏事之王大臣等、及引见人员。俱著常服。惟不挂珠。此礼以义起。天下臣民等、自当共喻朕崇奉皇父孝思。敬谨遵行。副朕专隆尊养至意。
                    孝淑皇后忌辰不必给乾隆呈进单,祭日乾隆的随侍以及引见这不必穿素服,还可以挂朝珠。
                    ○谕军机大臣等、向来忌辰。礼部例应进单。明年二月初七日。孝淑皇后忌辰。只须在朕处进单。太上皇帝御前不必进呈。又是日各部院大小官同。在衙门办事者。照常穿用素服。其在太上皇帝前随侍行走。及伺候召见引见者。照常穿天青褂。挂用朝珠。
                    表面上看来是乾隆打孝淑的脸,实际上嘛就是打15母子的脸,令水货、嘉庆、孝淑三人组在乾隆61-64年是个什么存在也就不言而喻了。


                    13楼2014-03-10 20:43
                    收起回复
                      14、被和珅、福长安等宠臣刺激的留有严重心理阴影的令宠妃儿子15
                      《清实录》
                      本年春闲曾降上□日将侍卫和珅保之名。改为和保。饬谕管理宗人府王公。伊等此次仍漫不经心。摺奏总不看视。所有管理宗人府之王贝子公等、著各库职任俸三个月。其族长学长等、俱罚俸六个月。
                      一个【和珅保】的名字都能戳中嘉庆的BLX。这时候和珅已经死了十几年了。都可以YY嘉庆对和珅爱而不得、由爱生恨了。
                      《清实录》
                      因念福长安蒙皇考豢养二十余年。即使伊冥顽不灵。不念恩遇。而朕方当触目成哀之时。即当年御用器物犬马。犹不忍弃置。况如福长安之稍有趋走微劳。譬如小犬之曾蒙驯饲禁中者乎。今届奉移山陵之期。福长安稍有人心。自必以身获重罪。不能叩送梓宫。痛心涕泣。深自愧悔。纵伊无此心。而朕心究竟有所不忍。福长安。著加恩释放。伊平日在皇考前常有捧茶之职事。今著前往裕陵。永远充供茶拜唐阿。
                      福长安让嘉庆跳脚到怒骂狗,人家是狗他还那么酸干嘛。15很酸的让老四守陵,原因是:你不是小时候经常给乾隆倒茶嘛,现在接着倒吧。


                      17楼2014-03-10 21:26
                      回复
                        小令子生的都是垃圾啊垃圾,是哪个的孙子,带着洋人祸害故宫还是圆明园来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3-16 15:41
                        回复
                          @永爱仙剑z 自己来看小令令受不受宠


                          IP属地:广东20楼2014-03-17 17:56
                          回复
                            抽死心长手贱的令贱货粉。让你继续犯贱踩人。


                            21楼2014-03-17 19:32
                            收起回复
                              15、史书里抠不出一个宠字的令水货儿子15,找到的只打脸的囧料
                              012 寄谕大学士舒赫德著传谕十五阿哥以后不可留住圆明园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十七日 领侍
                              卫内大臣·尚书·忠勇公·大臣福字寄大学士舒。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十七日奉上谕:十五阿
                              哥自陵返还后并未去海子,而去圆明园住一日。妃等皆住宫内,阿哥入宫请安后留宿一夜尚可。妃等未曾在圆明园住过,阿哥到彼住一夜者,即如回家住矣。阿哥年岁甚少,尚未成人,岂不知此耶?此必随行谙达等欲于家中安歇一日,是以哄骗阿哥,更属不堪,且寄信舒赫德,副都统胡什罚俸一年,其余谙达等及韩魁,舒赫德监视,皆打四十板。阿哥住于圆明园者非是,舒赫德亦应想到。著舒赫德将此寄信阿哥,宽免伊仅此一次,【以后再有此类事,连阿哥一并打。】
                              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噶希伦抄。
                              住了一次圆明园就差点挨40大板的“爱子”


                              22楼2014-03-17 19: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