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嵬军吧 关注:289贴子:449
  • 2回复贴,共1

试论岳飞精神的核心思想和架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序    言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的大脑,那就是岳飞精神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架构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我终于初步理出了一个头绪,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由于我对岳飞了解的很少,对岳飞精神的认识极其肤浅,因此所写的这篇文章存在很多错误和疏露,真诚的希望大家给我指正,谢谢。 



1楼2007-11-22 19:33回复
    最后,岳飞的“正”还体现在为了朋友的安全而不顾自己的安全上。与岳飞同为大帅的韩世忠,由于和岳飞一样坚决反对议和而遭到了卖国贼秦桧的忌恨,并阴谋加以陷害,岳飞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送信给韩世忠,从而使其避免遭到迫害,而岳飞自己却被投降派恨之入骨,并最终酿成千古奇冤。 
     综合以上所说,可以看出岳飞通过对个人素质的修炼,使自己具备了“忠、孝、仁、智、正”中华民族最美的传统美德,从而使自己具备了报效国家和人民需要具备的个人修养。 
     二、 岳飞对家庭修养的重视 
     在岳飞精神的思想体系中,家庭修养和个人修养是两个同等重要的基石。个人修养再好,没有一个好的家庭修养,那他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修养,不能成就大事,反之亦然,纵观岳飞的一生,用三句话可以概括岳飞的治家观念,分别是,“以孝带家、以严治家、以忠护家”。 
     1、以孝带家 
     中国有一句古训-“百善孝为先”。在岳飞精神的思想体系中,孝的思想至关重要,在 
     他看来人无孝不立,所以他不仅自己对母亲孝顺之极,而且以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表率,告诉自己身边的亲人该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许岳飞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亲身躬为所起到的表率作用,他也没有什么“治孝”之言流传于世,但这正好说明岳飞的孝是发至内心的自然流露,而且他的这种“孝”的精神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它已经渗透到了岳家每一个人的心中。岳云在岳家军中屡立战功,却得不到表扬,训练中偶有失手,却被严厉的训斥,对此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岳飞严格教子,对待下属公平公正,让岳云无话可说,我不这么认为,至少它不是全对。从古至今贵族子弟在其父母手下工作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父母的关照,而他们往往也是恃宠自骄,反观岳云却没有这些,是他软弱,逆来顺受吗?不是,俗语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岳飞的性格是非常刚毅的,岳云的性格中有岳飞的影子,可是岳云却对自己的父亲并不反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岳云“至孝”的性格。岳飞的妻子李娃在临终前,没有选择陪葬在丈夫的身边,而是选择了陪葬在远在九江的婆婆身边,以使其死后,仍然能在婆婆身边尽孝,这说明岳飞的这种“至孝的精神,已经潜移默化,深深的扎根在岳家的每一个人的心中,这是岳飞“以孝带家”的理念结出的硕果。 
     2、以严治家 
     在岳飞的治家理念中,“以严治家”是立家的根本。岳飞深知一个没有受过严格教育的家庭是无法保证自己在将来的事业中有所作为的,而且对子女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岳飞认为一个人只有能吃苦,才会在将来对国家有大用,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参加劳动,不仅仅是会作各种家务,还要能下地种田,理由是“庄稼之苦不可不知”,由此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岳飞还认为一个贪图享受的人必定一事无成,因此他不仅自己坚决抵制奢侈的生活作风,还要求妻儿也抵制,在岳飞家中看不到寻常富贵人家的金山银海、奴仆成群,岳飞家中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衣服,家中的所有事物全部是自己和妻儿动手,这正是:“乐得清贫心自净、拒绝贪腐品更高”。岳飞的妻儿,在岳飞的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也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勤俭持家、清廉自律的良好家风。 
    3、以忠护家 
     在岳飞的治家理念中还有一个“忠”字。岳飞认为一个对家庭都不忠的人,他不会忠于自己的国家,所以岳飞对家庭、对爱情都是非常忠贞的。在他的家中只有妻子李娃,除此之外没有姬妾,同为大将的吴介曾经送给他一个美貌的贵族女子做妾,不曾想岳飞连面都没见就把她退了回去,这充分说明了岳飞对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是何等的忠贞,这与那些姬妾成群的达官显贵们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精神核心架构的两个基本点“个人修养”和“家庭修养”是何等重要。岳飞正是通过对“个人修养”和“家庭”修养“的磨练,使自己具备了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事的内在条件,从而更进一步的形成了岳飞精神的核心思想-“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 
     这个核心思想用岳飞的话来表示就是-“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4楼2007-11-22 19:36
    回复
      此文转自岳飞吧,原创学岳


      5楼2007-11-22 1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