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璞吧 关注:80贴子:1,132
  • 3回复贴,共1

【YaNG璞】璞写——我的12年国安球员生涯1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二、长达13轮联赛的争冠伏笔
联赛第一循环还没有结束,但荷兰人托肯的甲A之旅基本上可以划上句号了。声明啊,他后来离开球队也不是因为和我“抢”了一个点球,别说当时我是一个21岁的“小崽儿”,即便后来当了队长也没有任何人事权利呀。托肯的离开完全因为他“抢”完那个点球之后的发挥每况愈下。怎么形容呢?第一循环打过12场比赛之后,我们队一共才进了11个球。这进球效率搁哪个前锋身上都得脸红不止心跳加快吧。
事情都怕联系。现在想想,估计我当时年轻气场盛,只要谁跟我一抢点球准“没好儿”,哈哈。托肯之后,第一循环最后一场客场与辽宁队的比赛中我们也获得了一个点球,还是应该我罚,结果被李红军罚了。球不但没进去,下来还被沈指狂批了一顿。也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的一个失误,为后来我们阻击辽宁队拿到当年甲A联赛冠军埋下了一个伏笔,一个长达13轮联赛的伏笔,从而成为中国职业足坛的一个经典案例。
抛开所谓的宿命、离奇的推理,单就表面现象而言,我们与辽宁那场比赛对我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因为我参加职业联赛之后的第一个进球诞生了。当时联赛虽然仅仅打过一半,但辽小虎的气势已经起来了。张玉宁先攻进我们一个球后,下半场开场不久我接陶伟前场左路发出的定位球在禁区中间偏右的位置上将球顶进了,比分改写为1比1。我是右脚球员,左脚也能传能射,第一个进球却是头球,这就是我的点儿吧。
进球之后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没有什么所谓的片段闪回,空的,什么都没有,就是跑,就是高兴。队友们也都跟着我跑,我只记得自己径直跑向教练席冲向沈指,然后大家一起抱了起来。没话,什么都没有,只是喊,只是叫,只是忘我。我分析,当时看台上肯定有辽宁球迷骂我。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真对不住各位了,您白骂了,我什么都没听见,耳朵那会儿非常安静,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后来看电视回放的时候,很多片段都记住不了,这说明我当时完全忘我的投入了。队友们的状态也是一样疯狂,这就是足球的魅力,一个人进了球所有人都高兴,是真高兴。那会谁也不会去想什么奖金什么荣誉,就是打心眼里爽。什么是团队?这就是团队。足球的魅力也就在这里。
当时为什么要冲向沈指呢?因为当时大家都很艰难,那会儿沈指带领的还是一帮刚进入中国职业联赛不久的年轻队员,前面的成绩也不是很好。大家一起努力拼搏,承受了各种压力,这个进球就是感谢沈指为球队的付出,同时也感谢沈指能给我这个进球的机会。比赛打了这么多年,进球虽然也不少,但在中国顶级联赛中打进一个球还是弥足珍贵的。甭管成绩怎么样,我们这些球员绝对是中国水平不错的一批人,和这个进球相比,以前在青年队的进球都不算事儿了,都是浮云了。要知道,作为一名进攻球员,这个进球会在信心上给予自己极大的肯定,就像窗户纸一样,终于被我捅破了。要说进球这个事情真是可遇不可求,一直想着也许不会有,但是只要事情做到了自然会有收获。
这个球我是在偏后点的位置进的,并不是我最擅长的位置,因为我有一个外号叫做“前点王”。顾名思义,我在前点抢头球绝对有一手。之所有在前点而不是后点,主要还是因为身高限制,在后点生抢吃亏,所有只有改变进攻角度了。要说这“抢头球”绝对是需要天赋和勇气的。首先说这个“抢”字,除非是被对方闷到脑袋,否则都是人去找球的落点,由于场上分为攻守两方,所以每次挣顶的时候至少是两个人一起抢一个落点,这里面就需要判断和胆量了。
判断是指要通过球的弧度和力量来选择它的第一落点,判断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天赋和训练。个人认为,天赋的作用远远大于后天训练。实话实说,我在这方面的天赋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问我这个球为什么会落到这里我肯定讲不清楚,但是我肯定知道这个球能落到这里,都懂了吧。天赋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弹跳力。感谢父母给我遗传了良好的基因,我的弹跳力和滞空能力虽然比不上乔丹,但在顶头球方面还是能应付一阵子的。训练是什么呢?主要是顶球的动作、腰腹力量的配合、自我保护等等技术范畴。试想一下,如果连球的落点都判断不到,后面所有的努力是不是就白费了呢?
在掌握了全部硬件条件之后,抢头球还要有胆量。前段时间天津的卢西亚诺和广州的保隆争抢时受伤就是胆量的表现。作为运动员我是非常有体会的,在抢的一瞬间眼中只有球,这个瞬间是意外发生最多的时候。我个子不算高,所以除了拥有不怕对方争抢的胆量意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招数。比如对方在防守我的时候肯定抱住我,这个时候我往往会在球起来的一瞬间顶他一下或者掐他一下,他的反应稍微有一些停顿我就拥有了时间上的优势,这个球可能就是我的了。一般情况下,我只需要多出一秒钟的时间就足够了。踢球这么多年,我一直对自己的头球技术有信心。另外一个让我觉得头球好的就是谢晖,十强赛的时候他用特有的“上普”跟我们说:“只要你们能把球传进来,我就能把球放在网子里”。
解决了“抢”的问题之后,就要落到“头球”这个基本问题上了。头球是头顶球不是球砸头。我小时候不喜欢头球,怕疼,因为基本都是球砸头。教练为了让我练头球技术,特意给我剃了一个秃子,这样就成了肉球碰皮球了,想不顶都不成了。记得有一次赶上下雨,球又沉又硬,顶的我直哭,那叫一个疼啊。这一切的一切在1999年7月4日的赛场上都不存在了,都被那个进球的快乐抵消了,过去十几年的训练此刻都成了幸福的理由。
我顶进那个头球之后,双方的比分是1比1。随后,我们又获得了一个点球机会。沈指在场边布置我去罚点球之后,我一回头,看见李红军已经站在罚球点上了。我一想,谁罚不是罚,而且红军也是老队员了,经验和心理素质都要比我更好。但是,球没进!踢飞了!这个悲催的红军,好不容易抢过来一个还没弄进去。后来旭子开玩笑还说:“李红军从1997年转会国安就从来没进过球,所以那天主裁判一给点球,他脑子一热就上去了,也没想太多,谁料到就给踢飞了呢?”
比赛之后,到手的三分变成一分,沈指回到休息室就批了他一顿,李红军也没有说话,就那么低头听着,现在想起当时的画面都挺有意思的。正因为这个点球踢飞,辽宁队拿到了一分,正是这一分,使辽宁在当年联赛最后一轮客场打国安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争冠的可能。也正是在那场“阻击战”中,红军封堵空门成功瓦解了对方的一次进攻,把自己那个点球给褶了回去。这是后话了。
要说这球场真如人生,真正的变数永远在自己的掌握范围之外。比如说我吧,好不容易打进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进球,后面的事情本来应该顺风顺水,继续打比赛继续进球。偏偏在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说到意外不能全想着不好的事情,我这个意外虽然当时给我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和影响。但也恰恰因为这件事情,我迎来了此后同居了十一年的室友:徐云龙。既然说到这儿了,那么就先把比赛放下,聊聊徐云龙。


1楼2014-02-20 17:55回复
    我也叫杨璞,第一次认识杨璞还是看球赛,我说怎么有人和我一个名字,这么巧,渐渐的,就喜欢上他了,同样,我也喜欢足球,没事就和朋友出去踢踢,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12 08:00
    收起回复
      我也叫杨璞,第一次认识杨璞还是看球赛,我说怎么有人和我一个名字,这么巧,渐渐的,就喜欢上他了,同样,我也喜欢足球,没事就和朋友出去踢踢,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6-13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