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3,494贴子:11,985,150

三国周边少数名族简介(北方(含东北方)总合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说北方的少数民族,首先要看他们的三个源头,即:肃慎,东胡,秽貊三个民族。(还有后来崛起的突厥)


1楼2013-11-08 15:33回复
    @戦無吥勝0思杰 @Hero_幼节 @01黑暗骑士10 @小宝爷SR
    收藏这篇吧


    2楼2013-11-08 15:35
    收起回复
      先讲肃慎
      肃慎
      肃慎,又称息慎、稷慎。早在舜禹时期就已存在并同中原有密切的来往。
      而据《山海经·大荒北经》以及《扩地志》记载表明,肃慎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以北的牡丹江流域,东滨海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肃慎-挹娄
      战国以后,肃慎改成挹娄,有时仍称肃慎。而挹娄人活动范围任然在今辽东省北部,吉林,黑龙江省东北部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阔流域。
      挹娄一族一直受到松花江中游一带的夫余贵族的压迫,但他们是一个强悍的民族,始终没有被屈服。曹魏以后,挹娄终于摆脱了夫余的压迫。为了与夫余和正在兴起的高句丽抗衡,积极发展与中原(曹魏)的关系并多次朝贡。
      晋朝建立后,挹娄仍然与中原保持联系,并接受设于平州的东夷校尉的统领。西晋亡后,挹娄仍与江南东晋保持过一段联系,后来才转贡于石赵王朝。


      3楼2013-11-08 15:37
      回复
        肃慎-挹娄-勿吉
        北魏时期,源于挹娄的勿吉一族兴起,并赶走了夫余一族,还向东进攻了高句丽。而此时的勿吉,鼎盛时期分布已扩大到东临日本海,西至嫩江,南抵吉林市,北达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了。而勿吉也一直到北齐时,还与中原有来往。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
        在隋唐时期,勿吉被称为靺鞨,而此时他们的分布已扩大至俄罗斯结雅河,我国嫩江流域,北达库页岛等地方。而后期受到中原影响,靺鞨南部在渤海等地建立了震国和渤海国,而由此也分支出了渤海族。而辽金之后渤海族渐渐融入汉族或迁入朝鲜半岛,成为了当地的居民


        4楼2013-11-08 15:37
        收起回复
          基友慰问团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11-08 15:38
          收起回复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女直)
            渤海亡国后,原靺鞨的黑水一部立即南下取而代之,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直(女真)”,后来,女真这一称呼便代替了黑水靺鞨。辽朝征服女真后,将居住在松花江以南的数千大户迁居辽阳市以南的地区,编入辽籍直接管理,这部分人成为“熟女真”,而还留在故地的族人被称为“生女真”。熟女真后期便渐渐融入了当地的居民。
            后女真部不满辽朝统治,由阿骨打率领之下推翻了辽朝并建立金朝。而融入中原的女真人在后期也慢慢汉化,失去了大部分女真的民族特点。
            金朝亡后,女真人或依附蒙古族,或南下融入汉族了。


            6楼2013-11-08 15:38
            回复
              友情插入,帮顶


              IP属地:广东7楼2013-11-08 15:39
              收起回复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满族
                明末,仍然生存在长白山的(大部分祖先是生女真部)的女真酋长努尔哈赤便在长白山南段的苏子河畔崛起,并逐一兼并了女真的其他部落,开始不断壮大起来。并在后期建立了“后金”国。
                建国后努尔哈赤开始直指明朝。努尔哈赤逝世后,其子皇太极觉得旧称“女真”已难通用,便更定族称“满洲”(即满族),后建立了清朝。


                8楼2013-11-08 15:39
                收起回复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明朝)-鄂伦春、赫哲
                  鄂伦春源于“野人女真(东海女真)”的一支,他们早期生存在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的森林中,后被清朝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迁移至黑龙江嫩江一带,并与陆续迁来的鄂温克、达斡尔等族交错杂居。
                  赫哲为明代女真的后裔,因以鱼皮为衣,故又称“鱼皮部”。明末清初,赫哲人生存在牡丹江下游,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入口海以东到海的广大地区。后被努尔哈赤,皇太极征兵而迁入辽东腹地,编入八旗,并参与了满洲共同体的形成,成为“佛满洲”的一部分。虽然康熙年间,赫哲人尚有不少于一万人之多,宣统年间有7000余人,民国初期还有2000余人,而在1945年的统计,赫哲人只剩下300余人了。
                  (注:另有鄂温克,达斡尔二族,不明确是不是肃慎这一支的,所以没有写)


                  9楼2013-11-08 15:40
                  收起回复
                    肃慎篇结束,接下来发东胡(悲剧啊,好不容易打出来的秽貊篇没保存,要重新手打


                    10楼2013-11-08 15:43
                    收起回复
                      东胡-乌桓
                      乌桓又称乌丸、古丸、乌延。是东胡被匈奴打败后,迁至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大兴安岭南脉),因以乌桓为号。其地东临挹娄、夫余、高句丽,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由于东胡大败,乌桓受匈奴贵族的役使,汉朝时大将霍去病大破匈奴,乌桓才解脱出来接受汉王朝的管辖,并被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从此与汉王朝关系密切。
                      后王莽篡汉,压迫乌桓,使得乌桓依附于匈奴。东汉大将马援北伐乌桓,乌桓相率逃走。次年,匈奴内乱,乌桓趁机大破匈奴并强盛起来。东汉末年,三郡乌桓以蹋顿为军事领袖攻破幽州,并出兵帮助冀州牧袁绍消灭公孙瓒,后曹操统一北方,亲征乌桓,大破柳城并阵斩蹋顿,后将大部分乌桓降者迁于内地,使得乌桓渐渐与汉族相融。


                      12楼2013-11-08 15:47
                      回复
                        东胡篇结束,容楼主慢慢打秽貊篇


                        16楼2013-11-08 15:54
                        回复
                          辛苦了,人工置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11-08 16:07
                          收起回复
                            秽貊—夫余
                            夫余一称始见于《史记·货殖列传》,有燕国“北邻乌桓、夫余”之语,也有人认为夫余便是西周九夷之一的凫臾。
                            夫余主要来源于秽貊的北部橐离一部,其兴盛时有多达8万户的居民,其北达小兴安岭南部的松嫩平原,南抵辽宁省开原县北,中心地区在吉林省农安县附近。
                            新朝时,夫余断绝了与中原的来往,直至东汉建立才恢复。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公孙度割据辽东,夫余也放弃了名存实亡的东汉政府,转而依附公孙。曹魏时,又改臣曹魏。夫余一直借助汉朝和曹魏的力量来抵抗鲜卑和高句丽的抵抗。晋朝太康六年,夫余被鲜卑慕容氏所破,第二年晋朝便出兵帮其复国。
                            后来,夫余受日益强大的勿吉族的侵逼,不得已投降高句丽,国亡。夫余族也渐渐融合于高句丽,鲜卑,勿吉等族。


                            19楼2013-11-08 16:16
                            收起回复
                              秽貊—高句丽
                              汉武帝东破卫氏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于玄菟郡,当时高句丽县的居民便是最早的高句丽人
                              后朱蒙建国,部分发人、沃沮,东秽,夫余人陆续被兼并,成为高句丽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古朝鲜人和辽东汉人的融入,至5世纪初,高句丽族已成为我国东北一个庞大的民族。后至隋唐,隋朝数次征讨高句丽,无功而返,唐朝一战,高句丽派出了15万大军,可以推测,高句丽鼎盛时期军队人数不下二三十万。
                              西汉时,高句丽迫于周围的强大势力,依附了夫余国,并向西汉朝贡。新朝时王莽欲征高句丽兵以镇压辽东叛乱,被高句丽王拒绝,使得高句丽王被处斩,王莽还下令改高句丽为下句丽。东汉时,高句丽一面向东汉朝贡,一面不断蚕食周边势力,朱蒙建国,国力大增,直至二代琉璃王类利和三代王无恤时,南占朝鲜半岛北部,重创夫余国,并发兵辽东。位宫即位,扩地至日本海,迫使夫余国投降,并数次发兵辽东。
                              后曹魏一统北方,六次进攻高句丽,重创丸都,曹魏幽州刺史毋丘俭并在丸都山上刻石记功,也使得高句丽的扩张得到控制。西晋后,中原大乱,鲜卑慕容氏为了解除后患,进攻高句丽,重创丸都,使得高句丽受到重创。
                              直至小兽林王丘夫与一代名王好太王谈德,大举回复国力,扩张领土,攻占夫余64座城池,并南侵百济,新罗,攻占辽东之地,也使得中原王朝失去对辽东地区的控制长达265年之久。
                              长寿王即位,摄于北魏的强大,转向朝鲜半岛发展,迁都平壤。唐朝总章元年,击败了高句丽国,才恢复对辽东半岛的统治,也使得高句丽退往朝鲜半岛。
                              高句丽亡国后,高句丽族也解体,一部分被迁入中原,融入汉族,一部分退往朝鲜半岛,于当地居民融合为高丽族,后称朝鲜族,留在东北的高句丽人多投入了突厥和靺鞨,其中投入靺鞨的后来成为了渤海族的重要来源。


                              20楼2013-11-08 16: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