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生灵吧 关注:5,807贴子:127,085
  • 9回复贴,共1

无毒蛇血清中对抗蛇毒的解毒因子初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于晓虹 史锋 邵靖宇 
-----------------------------摘要略
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许多有毒蛇血清中含有天然解毒因子,可中和其自身毒液中毒素,并证明,这些解毒因子属于蛋白质,且解毒过程不属于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反应,但其作用机理多数尚在探讨中〔1~4〕。为此,我们对几种无毒蛇血清进行研究,希望找到能对抗多种蛇毒的有效因子。 
1 材料 
1.1 无毒蛇血清 采自浙江的黑眉锦蛇(Elaphe carinta)、乌梢蛇(Zaocy dhumnades)、王锦蛇(Elaphe teaniura)的血清。 
1.2 蛇毒冻干粉 采自浙江山区的眼镜蛇(Naja naja atra)、短尾蝮蛇(Gloydius brevicaudus)、五步蛇(Dienagkistrodon acutus)、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的蛇毒冻干粉,于-20℃保存。 
1.3 实验动物 NIH雄性小鼠(浙江大学医学院动物房)。 
2 方法 
2.1 蛇毒近似LD50测定 按Meier等方法〔5〕,取8~12只,18~22 g雄性NIH小鼠,随机编号后,用配成一系列浓度的蛇毒以10 ml/kg量进行腹腔注射,记录每只小鼠存活时间,以剂量与存活时间的比例为横坐标,剂量为纵坐标作图,直线回归后,纵坐标上的截距即为近似LD50值。 
2.2 无毒蛇血清采集及蛋白含量测定 将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断尾取血,获得3种血清。动物实验之前,血清要经过58℃灭活处理。将采集的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蛋白含量。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蛋白,紫外280 nm测吸光值,做标准曲线。紫外280 nm测蛇血清的光吸收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蛋白含量。 
2.3 无毒蛇血清抗蛇毒实验 选取80只NIH雄性小鼠,体重18~22 g,随机分成4大组,分别进行血清对抗4种蛇毒实验,每一大组分成4小组,每小组5只小鼠。对照组仅注射某种蛇毒,实验I组注射蛇毒加王锦蛇血清,实验Ⅱ组注射蛇毒加乌梢蛇血清,实验Ⅲ组注射蛇毒加黑眉锦蛇血清。分别准确称取4种蛇毒,按上述实验所得LD50量,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稀释被测蛇毒,实验Ⅰ、Ⅱ、Ⅲ组分别加入灭活的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的血清。各小组小鼠,按10 ml/kg注射上述配好的溶液,观察生存时间。 
 
 2.4 乌梢蛇血清及王锦蛇血清对4种蛇毒的中和作用 取灭活的乌梢蛇血清及王锦蛇血清与4种蛇毒混合,37℃水浴30 min,再按上述近似LD50测定法进行测定,观察此2种无毒蛇血清对4种蛇毒的中和作用,以及随着血清量的变化,LD50的变化情况。 
3 结 果 
3.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 乌梢蛇血清蛋白含量为48 mg/ml,王锦蛇血清和黑眉锦蛇血清蛋白含量均为47 mg/ml。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小鼠平均死亡时间 本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平均死亡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I组在抗蝮蛇毒时提高1.9倍,抗五步蛇毒时提高4.4倍,抗竹叶青蛇毒时提高2.7倍,而在抗眼镜蛇毒时仅提高了0.1倍;Ⅱ组在抗蝮蛇毒时提高1.6倍,抗五步蛇毒时提高4.2倍,抗竹叶青蛇毒时提高2.8倍,而在抗眼镜蛇毒时仅提高0.3倍;实验Ⅲ组对4种蛇毒无对抗作用(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小鼠平均 
死亡时间(min)

 



1楼2007-09-28 16:12回复
    3.3 4种蛇毒近似LD50测定及乌梢蛇和王锦蛇血清对4种蛇毒的LD50影响 王锦蛇血清和乌梢蛇血清都使蝮蛇毒、五步蛇毒、竹叶青蛇毒LD50有明显提高,并且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王锦蛇血清对眼镜蛇毒LD50影响较小,而乌梢蛇血清则有较大的影响(表2)。 
    表2 4种蛇毒近似LD50测定及乌梢蛇和王锦蛇血清对4种蛇毒的LD50影响(mg/kg)


    2楼2007-09-28 16:13
    回复
      4 讨 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黑眉锦蛇血清对本实验所选用的4种蛇毒的影响较小;王锦蛇血清可较好的对抗蝮亚科的3种蛇毒(蝮蛇、竹叶青、五步蛇)的毒性,而抗眼镜蛇毒能力较差;乌梢蛇不但有较强的对抗蝮亚科3种蛇毒的能力,而且对眼镜蛇科眼镜蛇毒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我们已知这4种蛇毒致死原因各不相同。竹叶青和五步蛇主要是血循环毒,眼镜蛇和蝮蛇毒属于混合毒(包括神经毒和血循环毒),眼镜蛇毒以神经毒为主,是通过N2受体专一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突触后神经毒;蝮蛇毒以血循环毒为主,并且其神经毒的作用与眼镜蛇神经毒不同,主要含有可阻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突触前神经毒。从以往的实验得知眼镜蛇、蝮蛇等毒蛇血清中含有对抗其自身毒素成分,但对其他蛇毒无作用,可认为这是其有效防御自身毒素的机制之一。而王锦蛇和乌梢蛇血清可对抗多种蛇毒,推断其在进化过程中,因环境因素,无毒蛇常与有毒蛇接触,某些无毒蛇血清中某种或几种组分进化成可对抗多种蛇毒的有效成分。黑眉锦蛇血清对本实验所选用的4种蛇毒没有对抗能力,推测其可能存在其他的抗毒蛇的能力,如蛇毒受体突变等。本实验结果提示,王锦蛇血清、乌梢蛇血清中存在着抗多种蛇毒的成分,特别是乌梢蛇血清既可对抗蝮亚科蛇毒,也可对抗眼镜蛇亚科的蛇毒。其解毒机理可能为血清中几种蛋白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其血清中含有对抗多种蛇毒的单一蛋白。下一步将进行解毒因子的纯化工作。有可能找到新的良好的蛇伤治疗药物。 
      基金资助: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于晓虹(1965-),讲师,主要从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于晓虹(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1) 
      史锋(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 
      邵靖宇(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1) 
      参考文献 略


      3楼2007-09-28 16:13
      回复
        好专业的文章...


        4楼2007-09-28 16:15
        回复
          好专业 


          5楼2007-09-28 16:18
          回复
            好贴要顶!


            14楼2008-07-11 07:41
            回复
              专业 !不知道LD50是什么啊= =


              IP属地:广东15楼2008-07-11 16:04
              回复
                半数致死量,能够导致至少50%实验对象死亡所需要的药物剂量


                16楼2008-07-11 17:20
                收起回复
                  哇!那么空中飞蛇会不会像眼镜蛇那样会喷毒!?


                  IP属地:马来西亚17楼2008-07-11 1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