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和《金史》都是元朝人编的,都是官修正史,但是其中关于公元1140年前后的宋金战争过程的记载,两书确实有些差异。
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元顺帝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并遴选了一大批史官正式开局著书。
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他所著《二十二史札记》中有一节叫做《宋金用兵需参观二史》,专门说明宋金“两国交兵,国史所载,大抵各夸胜而讳败”,要了解战事,必须参照《宋史》和《金史》两书所载,进行考辨分析才可以还原真实的历史,他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此点。赵翼还认为“若徒据一史,必不能得其真也”,故任意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是极不公正的。
金国建立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南侵中原的金兵诸将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他们不必不断地向远在黑龙江的金国皇帝报告战况。所以,当时金国将帅不愿上报的战役过程就可能没有留下档案,进而不能在金国遗民所编的金国国史以及根据金国国史改编的《金史》中留下记录,而《金史》记录的则是金国将帅愿意上报的那些内容。
而在南宋初建之时,赵构朝廷被撵得到处跑,关于南宋前期的不少战事,当时的史官很难会有翔实的记载。更不幸的是,后来在秦桧专权期间,秦桧始终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并指派其养子秦熺主编南宋国史编年体的日历和实录,极尽篡改史实之能事。
秦桧还在史馆中大力安插亲信,秉记事之职者“非其子弟即其党羽”,“凡论人章疏,皆桧自操以授言者,识之者曰:‘此老秦笔也。’”。这帮奸人毁掉了许多对秦桧不利的文献档案,对许多有利于岳飞的文件档案也不遗余力地删削隐毁, 甚至还在由他们编修的南宋官史中故作曲笔,肆意篡改删削史料、颠倒事实以贬损岳飞。以致于在秦桧死后,后世史官不得不东拼西凑地来填补关于缺失史实的记录。这些都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增加不少困难。
宋代的官修史书在南宋灭亡之后,多数被元朝政府完整地接收下来。《宋史》是元朝政府组织编写的官修正史,其主要依据正是宋代有关本朝的官修史书,《宋史》便是元代史官在宋代官修史书的基础上稍加排次整理而成。清代史学家赵翼考证后认为“宋代国史,国亡时皆入于元,元人修史时,大概只就宋旧本稍为排次。”这一说法是符合事实的,——元朝所编《宋史》中的列传及15种志基本上来自宋国史的列传及志;本纪、表虽然兼采实录、日历、野史、文集等,但也是以国史为主干的。《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元顺帝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并遴选了一大批史官正式开局著书。
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他所著《二十二史札记》中有一节叫做《宋金用兵需参观二史》,专门说明宋金“两国交兵,国史所载,大抵各夸胜而讳败”,要了解战事,必须参照《宋史》和《金史》两书所载,进行考辨分析才可以还原真实的历史,他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此点。赵翼还认为“若徒据一史,必不能得其真也”,故任意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是极不公正的。
金国建立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南侵中原的金兵诸将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他们不必不断地向远在黑龙江的金国皇帝报告战况。所以,当时金国将帅不愿上报的战役过程就可能没有留下档案,进而不能在金国遗民所编的金国国史以及根据金国国史改编的《金史》中留下记录,而《金史》记录的则是金国将帅愿意上报的那些内容。
而在南宋初建之时,赵构朝廷被撵得到处跑,关于南宋前期的不少战事,当时的史官很难会有翔实的记载。更不幸的是,后来在秦桧专权期间,秦桧始终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并指派其养子秦熺主编南宋国史编年体的日历和实录,极尽篡改史实之能事。
秦桧还在史馆中大力安插亲信,秉记事之职者“非其子弟即其党羽”,“凡论人章疏,皆桧自操以授言者,识之者曰:‘此老秦笔也。’”。这帮奸人毁掉了许多对秦桧不利的文献档案,对许多有利于岳飞的文件档案也不遗余力地删削隐毁, 甚至还在由他们编修的南宋官史中故作曲笔,肆意篡改删削史料、颠倒事实以贬损岳飞。以致于在秦桧死后,后世史官不得不东拼西凑地来填补关于缺失史实的记录。这些都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增加不少困难。
宋代的官修史书在南宋灭亡之后,多数被元朝政府完整地接收下来。《宋史》是元朝政府组织编写的官修正史,其主要依据正是宋代有关本朝的官修史书,《宋史》便是元代史官在宋代官修史书的基础上稍加排次整理而成。清代史学家赵翼考证后认为“宋代国史,国亡时皆入于元,元人修史时,大概只就宋旧本稍为排次。”这一说法是符合事实的,——元朝所编《宋史》中的列传及15种志基本上来自宋国史的列传及志;本纪、表虽然兼采实录、日历、野史、文集等,但也是以国史为主干的。《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