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吧 关注:4,216贴子:52,156

红楼梦的苏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当我数次翻阅红楼梦,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自豪和骄傲!拉开红楼梦的序幕,就是我们苏州的阊门。瞧,曹雪芹的手笔“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接着从阊门外又说到了“十里街”,红学家考证认为就是山塘街七里山塘。这些年有政府出资重新改造了阊门山塘街,恢复了古城门城墙风貌和石路步行街相连变成了繁华茂密的商业中心,而山塘街被改造后有一种真正让人觉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小桥流水多”的触景生情的感叹。我有时候总在想曹雪芹到过苏州吗?到过阊门山塘街吗?为什么从苏州拉开{红楼梦}的序幕呢?我这个人阅读了红楼梦脑子里总会浮想联翩,其实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报有篇文章“曹雪芹与苏州园林”,上面详细描写了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园林的建筑和艺术风格,这给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描写大观园就已经有了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梦笔生花,精益求精的功夫了!当然阊门山塘街肯定曹雪芹也勘察过了。除了这些还有人物林黛玉.妙玉苏州人,红楼十二官从苏州买来等等......。所以我心里有一种骄傲自豪的呼喊:“红楼梦,苏州的根,苏州的缘份红楼梦”!


1楼2013-07-29 16:15回复
    贾宝玉的“自白”
    秋天的后半夜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万般无奈痛定思痛的贾宝玉从床上坐起身。望着身边并不相爱的人长长的深吸一口气,是啊,是该走了!是该撒手了!过去的金碧辉煌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现在的百足之虫大厦倾斜树倒猢狲散,为什么相爱的“玉带林中挂”不能在一起,为什么所谓的“金玉良缘”被捆绑在一起,面对着家族的破败面对着心爱的人已逝去,面对着众多闺阁儿女死的死散的散,走吧走吧,没有什么可流恋的了,推开门告别红尘,走吧走吧,远处的钟声正划破宁静的夜空。


    5楼2013-08-05 16:14
    收起回复
      曹家为什么会从金碧辉煌到无可奈何直至一潭死水的结局?其实我个人认为这都是康熙帝一手造成的。从红楼梦里不难看出。请看第16回贾琏的奶母赵嬷嬷有一段话:“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哎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了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也不信别说是银子成了泥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积如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告诉奶奶一句话吧,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这里曹雪芹用了~虚热闹~三个字多有意思用皇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把银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换来的是瞬间的繁华,鲜花簇锦烈火烹油。也不过是~虚热闹~,其实曹家很蠢。为了迎接康熙,用了皇家那么多钱,不过他们也没办法,在当时的那种时代背景下也只能这样做。“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康熙死了雍正上台了你曹家用了皇家国库那么多银子能不逼你还吗?还不出那就抄家呀?并且押解回京。曹家是不是无可奈何,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再加上曹家自己又大肆挥霍,铺张浪费不注重节俭,这在红楼梦里都反映出来了。所以我个人认为是康熙皇帝造成了曹家这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的后果所以曹家从金碧辉煌到无可奈何直至一潭死水。 呜呼哀哉!!!!!


      7楼2013-08-05 16:22
      收起回复
        仓街
        时隔三十年了,今天我又走到了这条街---仓街。我那苦难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我一边走一边观望,我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第三监狱没有了如今它已经矗立起古相门城门城墙,“南学弄”没有了,“三官弄.狗熙弄.塔弄”没有了,而我为之奋斗并付出致青春的“振亚”也没有了!我小时候曾居住过的那个地方已经被“珠绣园小区”所吞并。望着我的家所处的那个方位,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了十年动乱的“文革”岁月,我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我记得那年我才刚满7岁,一伙人闯进我的家翻箱倒柜敲墙撬地板把我的家弄得乌烟瘴气一片狼藉!而这些我只有在电影里所看到的片段竟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的眼前。自从被抄家后左邻右舍不理我们甚至有人恨我们还常谩骂我们。今天当我走在这条街上我心里忽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渴望。很想能够再次碰到当年的这些邻居,我寻寻觅觅着......然而我终究一个都没有碰到,而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贾宝玉正在说的“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嫁的嫁了,将来你们都全全的不理我了”。岁月是无情的。历史是无情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它照见了人们的真善美假丑恶。历史又是录像机它生动的记录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张望.恐惧.明哲保身的复杂心态。呵.仓街呀三十年了弹指一挥间!今天的仓街已不是过去的仓街它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它不仅拥有古相门的风景线,它还拥有藕园.东园.动物园,如今它是人们休闲放松散心游览的好去处。我就要离开仓街了,公交车已经到站台了,当我再一次蓦然回首时我的心中在无声的呐喊;仓街呀仓街,我是应该恨你还是应该眷恋你?!


        8楼2013-08-05 16:24
        收起回复
          我对红楼的喜欢是处在感悟与解读中,没有理由也没有本事去解密与破解,我唯一的选择是写一些感想和体会;在我的前面有许多活着的和已经作古的红学家,他们把一身的心血都倾注在红楼上,上过讲台出版书,多少年来家喻户晓根深蒂固已经在多少人心中打下深深的咯印;我一个小学生刚从上个世纪末接触红楼梦特别是听了刘心武先生的讲解我才真正对红楼梦的认识感悟解读;我知道红楼梦有太多的迷团多少年来让很多红迷剪不断理还乱,说不清道不明,欲摆不能;这就是曹公曹雪芹的伟大,让你们后人去破,去猜,去解密吧;我只想做个小学生;


          14楼2013-08-08 18:28
          收起回复
            荒诞离奇的梦
            周末的一个晚上,在外面喝了许多酒的我带着一身酒味摇摇晃晃回到了家中,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迷迷糊糊,朦朦胧胧之中我发现我的床在抖动,霎那间我从床上滚了下来就像被人把我折叠成一只皮球剔出门外,我整个人像着皮球不停的滚动,好不容易停了下来我发现我停留在一幢古色古香的大房子门前,门口有一对挺大的石狮子,高高的台阶大门洞开着,门两边有一副对联;“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上面横幅上有“脂砚斋”。我脑子里在思索着,这是什么地方?“脂砚斋”很熟悉吗?!我一时想不起来,我站起来我整个人飘飘然然的进去了,我看见一位身着白衫留着长辫留着胡须的老先生正在那里挥毫书写,这位老先生是谁?该不会是“脂砚斋”或“曹雪芹”吧?我脑子里极力思索着,老先生似乎已经看透了我的心思手理着胡须回答我:“鄙人就是曹雪芹”,我心头一阵狂喜,我一个来自公元2013的红迷竟然能在这里见到曹公——曹雪芹,我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想要问,可我却激动的一个问题也想不起来,好不容易静下心来我想到了林黛玉,对了,林黛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她究竟是怎么死的?我用颤抖激动的声音向曹公提问,曹公突然泪流满面,他转过身打开了窗户,用手向我指着外面,我走过去向外仔细的观望,只见一条清澈的河流,一轮明月倒影在河面波光粼粼,这是什么意思呢?曹公到底想对我说什么?我突然想起,哦对了!刘心武先生的续书里不是说林黛玉是沉湖仙遁了吗?难道曹公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此刻外面忽然狂风大作霎时间暴雨倾盆而下,我冷得直打哆嗦,回头看看曹公又突然不见了,我大声叫唤着曹公你在哪儿?我要回去!我不能留在这儿!我努力地扎挣着睁开眼睛,呵!原来是个梦,是一个荒诞离奇的梦!我出了一身汗我从床上坐了起来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心想,这都是酒,这都是《红楼梦》让我在这时光隧道中有了这样一次离奇荒诞的旅程!


            15楼2013-08-12 17:06
            收起回复
              有好友问我,说你在【荒诞离奇的梦】中有副对联;“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谁的手笔?我告诉他是李清照的词,她的好多诗词我都很喜欢,可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出现在我的梦里,这说起来很像天方夜潭;我平常很喜欢把她的诗吟上几句如她的“咋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倦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像这种诗我都会背得滚瓜烂熟,所以说她的诗出现在我的梦里也并不奇怪了。应该说李清照的好多诗词都写得比较悲喜交加,曹雪芹把她的诗化身在林黛玉身上还是有可能的。


              17楼2013-08-20 23:11
              收起回复
                贾元春
                第五回中贾元春的判词是这样的:“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这首判词的大意是:二十年来生活在宫廷里,耳濡目染,深刻地认识了政治上的兴衰,人世间的甘苦。《元春》入宫后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一直平步青云,荣耀一时。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妹妹的命运都无法与之相比,然而红颜薄命,在虎兔相交之年,她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元春虽然给贾府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自己二十多年来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便哭一声,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说明了她的生活并不是外表那样光鲜美好。因而,写元春显贵所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更是屁荫着贾府大树的摧倒,为之后贾府事败.被抄没后的凄惨景况作强烈的对比。元春之死是荣国府从荣耀转衰败的一个转折点。元春之死更是标志着在政治上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


                18楼2013-08-22 17:20
                收起回复
                  贾宝玉的“言论”
                  我们知道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有很经典的言论。如他说:“见了女儿就清爽,见了男子就浑浊”。其实他的这番言论在他身上是不彻底的也是自相矛盾的。翻开红楼梦读者就会发现作者曹雪芹用了很详细的篇幅来描写贾宝玉与秦钟的亲密关系。当然我不想在这里来讨论贾宝玉的“同志”问题。除了秦钟,读者应该还会看到贾宝玉与蒋玉涵{琪官}。柳湘莲。北静王世容也包括后廊上的云儿{贾云}这些人的关系。应该说贾宝玉见到了这些男子不会令他会感到浑浊,相反也会像见到女儿一样感到清爽。正因为书中出现了这些个俊美的男人也就是贾宝玉的言论不彻底,矛盾也就产生了,至于贾宝玉是不是“同志”只有让读者自己去感悟与解读了.


                  20楼2013-08-25 18:28
                  收起回复
                    {红楼梦}真有这样复杂吗?日前在姑苏晚报上又刊登了一篇曹雪芹{红楼梦}是影射多尔滚、孝庄皇后等人的文章,我在想红楼梦真有这样复杂吗?曹雪芹一定要这样写吗?有的文章还说是影射到明朝所发生的事情,有的红迷朋友说书中所提到的顽石是猪八戒真是令人觉得挺有趣的很!怎么会这样复杂曲折!?虽然我不怎么相信可还是若有所思凝神不定。红楼梦啊红楼梦,你让多少人捉摸不透欲罢不能啊!!!!!


                    21楼2013-09-04 16:56
                    收起回复
                      楼主有心


                      IP属地:北京22楼2013-09-06 15:08
                      收起回复
                        葫芦庙:{红楼梦}中开篇提到的葫芦庙即是今天山塘街的普福禅寺。寺内有罕见的十六罗汉真容拓片,释迦摩尼和两位弟子的青铜像。特别是两侧长廊中的十二块红楼碑刻,讲述红楼梦与苏州的种种关系。所有这些都再次表明了红楼梦有苏州,苏州有红楼梦!!!


                        23楼2013-09-06 17:10
                        收起回复
                          刚从山塘街回来没几天 在阊门处和葫芦庙前拍了数张照片 心里又兴奋又惆怅 感叹人生苦短 红楼不再!喜欢那街那巷那水那桥那曾经的红楼故事!对你羡慕嫉妒恨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3-10-01 18:22
                          收起回复
                            还是会去的 再去就进庙里看看 呵呵


                            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3-10-03 16:55
                            收起回复
                              游{拙政园}的联想——-我记得我小时候跟着大人一块去拙政园游玩,我不需要门票而大人的门票也只要五分钱。如今时隔五十多年过去了,拙政园不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且门票也从八十元到一百五十元不等。日前在国庆黄金周我陪着亲戚去拙政园游玩,亲戚兴高采烈拍照留念快活无比的情绪没有感染我,因为唯独我心里犯了“病”,正被{红楼梦}里所描写的情景而牵着鼻子走。。。。。。。这里大概是“九曲桥”吧?我仿佛看到了林黛玉肩扛花锄挂着花篮正袅袅悠悠地向我走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当游玩到“荷花池”我看到有些荷花叶已经败落,可我仿佛听到了林黛玉在说:“我最不喜欢李易山的诗了,可他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我却喜欢”。当我领着亲戚游玩到上有亭子下有假山旁边有石椅时我脑海中又打开了鼓:这里是贾宝玉与林黛玉共读“西厢”的地方吗?我仿佛又听到了贾宝玉在即兴发挥对林黛玉说“我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而林黛玉回击说“原来是个银样蜡枪头!”当我又带着亲戚游玩到一处似乎有“咙吟细细,凤尾森森”有点像“潇湘馆”的地方时,我仿佛又听到林黛玉在里面自言自语说:“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我是一边走一边老是联想着,我对我自己内心里这种表现真是觉得太痴情了,变得有点像走火入魔了!我无法对亲戚揣摩我内心里的活动,我自己知道,我心里知道。。。。。。{红楼梦}啊,你真是让我太痴情了!!!I


                              28楼2013-10-08 18: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