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里吧 关注:1,610贴子:45,693
  • 11回复贴,共1

《黄河下游治理的地学基础》--摘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国纬 《黄河下游治理的地学基础》摘要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转自;中国科学网
链接;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bstract/abstract505132.shtml
说明,本人,电脑白痴一个,不会下载原文,只好转来摘要。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3-13 05:14回复
    从黄河下游平原沉降与沉积特性、黄河下游河道特性、黄土高原侵蚀特性、黄河中下游暴雨洪水特性等方面, 阐述了黄河下游治理的地学基础的内涵, 并指出自全新世以来,黄河下游的地学属性诸要素虽存在继承性演变, 但并未出现根本性变化. 基于对黄河下游地学属性的分析, 提出了关于黄河下游治理的几点认识:
    (1) 基于下游的堆积性河流属性, 在河道治理诸措施中, 放淤应当是第一位的;
    (2) 基于下游河道的游荡属性, 应在加固现有大堤的基础上给予河道必要的游荡空间;
    (3) 基于黄河河口海洋动力弱和三角洲的演变规律, 应给予黄河尾闾必要的摆动空间;
    (4) 基于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不会根本改变, 中游治理应以缓解地形破碎程度, 使高原地貌形态朝营造局部“夷平面”的方向改善, 而生态治理则应以“退田还草”为努力方向;
    (5) 基于不能排除未来出现历史上特大洪水的可能性, 应继续以历史特大洪水下游防洪的设防对象;
    (6) 提出“治黄周期律”概念, 并指出不能希冀今天的黄河下游河道能够永续利用, 未雨绸缪研究黄河下游人为改道和新的流路是必要的.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03-13 05:16
    回复
      这样好的文章竟然波澜不惊,
      摆出去5天,没有一个回复。
      我是小人物,我说的算放屁,那么这样的科学家说的话,你们也不信?也不想?
      服了,彻底的服了。
      老一辈水利人还指望聪明的后人解决他们留下的问题,就你们这样,还有指望吗?


      IP属地:辽宁3楼2013-03-19 00:48
      回复
        如果将来由于各种原因黄河水变清,泥沙急剧变少,那黄河中下游的治理理论是否要完全重写,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是否会迎刃而解?就如长江,在江水泥沙量变小后,河槽将会下切,黄河地上悬河状况将会改观,将来可能会面临河床淤积不够,取水困难的问题,所以,我对未来黄河的状况还是比较看好,也许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十年后完全改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08 05:59
        收起回复
          从黄河泥沙报告来看,2016.2017年泥沙较过去十年大幅度下降。就如中国的植树造林计划一样也许会面临重大改变,现在以造为主,将来也许会变成造伐并行,今年各地森林大火提示,森林不是越多越好,积蓄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座座火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08 06: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