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栋吧 关注:913贴子:3,685
  • 1回复贴,共1

刘玉栋出自传:15岁接触篮球 开始打球只为吃饱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玉栋接受采访 战神刘玉栋出版
  人物名片:  刘玉栋[微博],1970年10月23日出生于福建莆田,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大前锋。他球风刚毅勇猛,永远是主帅心中最放心的一员虎将。由于长年大负荷运动,他右膝囊肿的毛病一直不能根治,这成为他退役的一大原因。曾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8年曼谷亚运会及2000年悉尼奥运会出任中国代表团旗手。还是CBA[微博]十年最佳球员,带领八一队7次勇夺CBA总冠军,是CBA历史上唯一单赛季独揽“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和“得分王”三大奖项的球员。现任八一女篮领队,大校军衔。
  1月19日,刘玉栋与自传《战神刘玉栋》(如下图)的作者易小荷来甬,举行新书签售暨读者见面会。
  记者:先给我们谈谈您这本书的情况,出书的缘由是什么?  刘玉栋: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出书,虽然很多朋友都建议我出书。但我总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出书写自传应该是那些非凡人物在回首一生的时候做的事情。作为运动员和一名军人,并不觉得自己有多特别。
  但很多朋友说,你丰富的经历和宝贵的经验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让喜欢你的球迷,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篮球爱好者了解……有时,上中学的儿子也会忽然问我一些过去的问题,比如什么时候开始打球的?刚开始打球是怎样的状态?我发现其实我不是为了自己出这个书,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运动员相信———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努力拼搏、迎接挑战真的会成功,因为刚开始我的条件也非常不好,取得今天的成绩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好厦门出版社动员我出书,他们找的正是我比较熟悉的体育记者易小荷,她曾经是《体育快报》、《南方体育》、《体坛周报》的体育记者,也跟着八一队采访多年,对我们篮球运动员很了解,有很多的素材积累,于是水到渠成,有了这本书,把我的经历,通过零零碎碎的讲述串在了一起,当然我知道是不完美的。
  易小荷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不断和我沟通,我们的原则是不美化,就是要写最真实的我,和我走过的最真实的路。我就是想通过不完美的我和不完美的路告诉每一个年轻人,如果有希望,就要去坚持去努力,这是人生有收获的唯一途径。
  记者:作为一个运动员,两次担任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是莫大的荣耀,您本人对此的感受是什么?
  刘玉栋:这确实是我人生中无法忘记的神圣时刻。但说实在的,我之前没有想过。第一次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领导告诉我选我做旗手,我很诧异,同时又觉得压力很大,因为出去参加比赛,尤其是奥运会,大家对于国家形象很重视。
  第二次是在我刚参加东亚运动会回来,应该说已经有了一些经验。能够两次担任奥运会的中国队旗手,我把它当成很重的任务和莫大的信任。我想,能够做旗手,除了应该是个优秀运动员外,还需要外形的要求,人品好,具有亲和力等。
  记者:您曾经带领八一队7次勇夺CBA总冠军,是CBA历史上唯一单赛季独揽“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和“得分王”三大奖项的运动员,大家看到的是你的成绩和荣耀,有没有对你来说最艰难的时候,或者是最难以克服的困难?
  刘玉栋:最大的困难是成绩的压力,这来自体能和竞技的状态。有时很想改变斗志投入战斗,可是成绩依然不如人意,这时候想更努力地拼搏,想付出更多,反过来对成绩的期待也更大,这时候的思想压力最大。因为输多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个人成就感就会流失,这种力量一旦懈怠起来是很快的,而要再凝聚起来,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运动是有周期的,有时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思想的配合和意志力的坚定很重要。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1-28 10:11回复
      记者:从运动员的角度,您如何看待李娜的成功?
      刘玉栋:作为运动员,李娜的成功,首先与项目有关,如果是团队项目,那就很难,同时与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相比,网球是竞技体育中职业化最彻底的项目。2009年初,网球成为中国体育职业化的先锋,这一年,李娜和郑洁、彭帅、晏紫等网球“金花”率先在中国职业体育界大胆走上“单飞”之路,成为名符其实的“自负盈亏”的职业选手,自主训练、参赛,比赛奖金主要归个人所有。难能可贵的是,国家体育总局为她们的“单飞”开了绿灯,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体育职业化的一大突破。
      网球这个领域在国际体坛受欢迎程度也很高,但是长期以来,这项运动一直为欧美人所垄断,所以她的出现受关注度特别高。李娜的大受欢迎还因为职业运动员率真的个性,她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用中国式幽默、快捷的反应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充分展示一个职业运动员的个性。体育运动说到底就是要体现竞技体育的快乐,崇尚体育精神的运动员自然会得到观众的喜爱。
      我们国家是举国体制,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举国体制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否则李娜很难在网球训练的基础阶段获得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保障。而在运动员拥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力与经验之后,则一定要给他们继续发展的空间,如果没有“单飞”,李娜很难在职业网坛取得突破。
      记者:中国的体育,大家谈得最多的是男篮、男足的问题,您觉得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刘玉栋:风气和环境很重要,否则很难有高的整体水平。一方面,现在大家只关心比赛结果,谁都想赢球,最简单的办法都是请外援,无止境地引进优秀的外援,比如一些省队,一到比赛的时候就大量依靠外援。他们的首选目标就是比赛成绩,各个俱乐部队就更加市场化了。
      因为在普及与基础上投入不足,目前中国的篮球运动员出现断层,因为缺少梯队的建设,基础的实力不强。运动是有周期性的,个人的运动生涯有过渡期,运动高峰也是有限的,一旦没有合适的梯队接上,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这点虽然八一队在坚持做,但是整体缺少这种氛围。体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体育文化中来。
      记者:作为八一女篮领队,任务和梦想是什么?八一的主场在宁波,对宁波的印象如何?
      刘玉栋:我现在的身份是八一女篮的领队,主要负责年轻球员的发掘和培养,并协助主教练。我从事这行业20多年,积累了很多经验,抛开这个行业去做另外的行业不是很有优势,也没那么自信,还是在篮球上可以做得更游刃有余一些。有人问我想不想做教练?当然想啊,但军人就要服从分配嘛。当然,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个好教练。
      带领队伍肯定是要把它带到最好,冠军一直是我们最大的目标,跟男篮相比,女篮离冠军的目标还近一点。但是现在男篮在走下坡路,女篮也在梯队建设,新老交替上也都出现很多问题。尤其八一男篮和女篮都面临着招收球员选择面窄的问题,这主要是现有的机制与篮球市场需要的冲突。在资源上,各省的保守态度遏制了各个项目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女篮。  我对宁波有特殊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八一的主场在宁波。20年前我就已经来宁波比赛了,每年都来,看到宁波的发展很快。宁波的球迷非常好,他们见证了我在球场上最辉煌的时刻,给我的不仅仅是掌声,特别在我困难的时候,他们的支持更是最大的动力,在此要再次感谢宁波的球迷朋友们!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1-28 1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