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211贴子:10,044,532

回复:《红楼梦密码:九龙十二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喜欢看的筒子们能冒个泡或者顶一下不?不然很没动力啊


IP属地:天津38楼2013-01-23 13:05
收起回复
    回复@why41314 :仨饺而已,继续口肯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3-01-23 15:23
    收起回复
      露个小手


      来自手机贴吧40楼2013-01-23 15:35
      回复

        后面再说咱薛大姑娘冷香丸,金锁,送给凤姐人参配药用,在凤姐病中和探春李纨一起治府的事。
        先继续陪刘姥姥逛大观园。
        从薛大姑娘屋子出来,大家就拿骨牌行酒令,庆祝四爷升天。九龙的外号“数字军团”,终于在骨牌界派上用场了.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天牌,两个六点。五点和六点,叫“斧头”或“虎头”。六点和一点,叫“铜锤”。

        这副牌本来的名字叫“合着秃爪龙”,青天红日,斧头铜锤,这龙成了“蓬头鬼”。


        IP属地:天津42楼2013-01-23 17:30
        收起回复
          楼主辛苦了,继续啊!顶顶顶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45楼2013-01-23 19:31
          收起回复
            先生讲的好,再来几段啊!


            来自手机贴吧46楼2013-01-23 19:56
            收起回复
              怪不道说此书只可背面看,还小时只知读胭脂钗环诗词文章,看女儿间倩笑缱绻,目享佳烹醇饮,知人情练达,探看古时天伦温情。现在才真正在看的时候觉得怕了,满目鬼影幢幢,红粉佳人正面是青冢枯骨,楼主桑的分析很不错让人信服啊,惭愧无知啊(或许还是不知觉的好)


              IP属地:湖北48楼2013-01-23 20:17
              收起回复
                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潇湘馆之后来到了稻香村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配的甚好!】”
                黄,皇,稻,盗。
                “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贾珍答应了,又回道:“此处竟还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才都相称了。”
                十宗罪里有酗酒不?鹅鸭鸡。。。很高级。
                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便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
                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四爷的圆明园十二景有竹子馆,耕织轩和菜圃。乾隆扩至圆明园四十景,题《圆明园全图》为“大观”,宝姐姐说”芳园筑向帝城西“。竹子馆,又名“天然图画”,菜圃为“杏花春色”,名字“俗陋不堪”。
                四爷效法康师傅,命人绘制《耕织图》一套,共有“耕图”、“织图”各二十三幅,每幅配己诗一首。对此黛玉进行了讽刺: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
                  在望有山庄。【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分题作一气呵成,格调熟练,自是阿颦口气。】
                  菱荇鹅儿水,
                  桑榆燕子梁。【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阿颦之心臆才情原与人别,亦不是从读书中得来。】
                  一畦春韭熟,
                  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以幻入幻,顺水推舟,且不失应制,所以称阿颦。】
                那么稻香老农,李大嫂子,你也是四爷吗?我们来看看你的判词好不好?


                IP属地:天津50楼2013-01-23 22:22
                收起回复
                  李大嫂子,寡妇。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甲戌夹批:真心实语。】
                  兰,离骚中的朕的代号。茂兰,冒兰,冒牌的兰,所以才问,“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指生死无常,出自唐代诗僧寒山的”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四爷亲自选编寒山诗,御笔为之作序,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和合,寡妇,真讽刺!
                  李纨之歌:
                  〔晚韶华〕镜里恩情,【甲戌夹批:起得妙!】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艾玛,阴森森好恐怖啊,这身行头,哪里是寡妇,简直是阎王啊。
                  李四爷,失礼了。


                  IP属地:天津51楼2013-01-23 22:44
                  收起回复
                    回到大观园陪姥姥喝酒。
                    鸳鸯笑道:“不如把我们那里的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拿来,灌他十下子。”凤姐儿笑道:“更好了。”鸳鸯果命人取来。刘姥姥一看,又惊又喜:惊的是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那大的足似个小盆子,第十个极小的还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喜的是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
                    记得四爷《大义觉迷录》里那“十宗罪”吗?谋父、逼母、弑兄、屠弟、好杀、淫色、贪财、任佞、好谀和酗酒。皇上根整扣的。
                    贾母、薛姨妈、王夫人知道他上了年纪的人,禁不起,忙笑道:“说是说,笑是笑,不可多吃了,只吃这头一杯罢。”刘姥姥道:“阿弥陀佛!我还是小杯吃罢。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的吃罢。”
                    这十宗罪,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鸳鸯笑道:“酒吃完了,到底这杯子是什么木的?”刘姥姥笑道:“怨不得姑娘不认得,你们在这金门绣户的,如何认得木头!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天天见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口儿里天天讲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认得的。让我认一认。”【蒙府侧批:好充懂的来看。】一面说,一面细细端详了半日,道:“你们这样人家断没有那贱东西,那容易得的木头,你们也不收着了。我掂着这杯体重,断乎不是杨木,这一定是黄松做的。”
                    黄松,皇兄,贱东西。


                    IP属地:天津52楼2013-01-23 23:34
                    收起回复
                      楼主是中文系的么?就喜欢这样的帖子,这得看多少书才得写来啊。


                      来自手机贴吧53楼2013-01-23 23:59
                      收起回复


                        来自掌上百度54楼2013-01-24 00:35
                        回复

                          觉主觉主。。。。。。。阿童木觉主


                          55楼2013-01-24 08:43
                          收起回复
                            哎呀,解得好!解得好!


                            来自手机贴吧56楼2013-01-24 09:15
                            回复
                              哎呀,解得好!解得好!


                              来自手机贴吧57楼2013-01-24 09: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