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吧 关注:87,241贴子:648,871

【贴图】皇冠典藏初版——张爱玲生前亲自校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截至到目前,这套书一共出版了19本。第20本是《小团圆》,已经采用了皇冠新版,不表。
这19本书,截止到第15本《对照记》,是张爱玲从1990年后就开始了校对工作,在感觉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决意留下一套自己钦定的全集,对于她日后的文学史定位无疑是有很大益处的。她生前的时候,依托她的文名的伪作很多,如果没有这次大规模的校订,留下定稿,恐怕现在很多张爱玲的文章就会出现争议。【对照一下:现在的《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与1943年发表时,在个别字句上还是不同的】


1楼2012-05-26 12:09回复
    顶一个


    2楼2012-05-26 12:13
    回复
      1、秧歌
      此书从头到尾写的是「饥饿」
        书名大可以题作「饿」字 - 写的真细微,忠厚,可以说是写到了「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
        近年来读的中国文艺作品,此书当然是最好的了。
      ——胡适之
      张爱玲逃出大陆后写了《秧歌》与《赤地之恋》两部长篇小说。故事背景是土改后的农村。主角金根是一个好青年——他是劳动模范,最终却因政治迫害而自裁。在〈跋〉中张爱玲交代: 『里边的人物虽然都是虚构的,事情却都是有根有据的』。胡适之评《秧歌》写到了『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夏志清更认为《秧歌》在中国小说史是本不朽之经典作品。

      


      3楼2012-05-26 12:14
      回复
        3、流言
        民国二三十年代,大陆社会生活、思想、民情风俗等形形色色的写照,读来历历如绘,别有一番感受。
          ……
          本书收录〈童言无忌〉、〈公寓生活记趣〉、〈更衣记〉、〈到底是上海人〉、〈谈女人〉、〈谈跳舞〉、〈谈画〉、〈谈音乐〉等二十九篇散文。有童年经验、生活杂感、特殊观念及对艺术的体会欣赏。其中〈自己的文章〉分析自己创作的理论及风格,〈谈女人〉把女性的特点写得入木三分,〈更衣记〉写各个年代的衣着风格……均为后期评论者研析张爱玲的重要数据。

        


        5楼2012-05-26 12:17
        收起回复
          买不到吧一定


          6楼2012-05-26 12:17
          收起回复
              5、倾城之恋
            短篇小说集之一。《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成名代表作,曾被多次改拍成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香港,张爱玲说此篇是写给上海人的香港传奇之一。故事描写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平凡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中被命运连在一起,而在一刹那体会到了真爱……本书另收录〈金锁记〉、〈桂花蒸 阿小悲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数篇中短篇小说。

            


            8楼2012-05-26 12:19
            收起回复
                6、第一炉香
              短篇小说集之二。收录八个短篇小说及一篇散文。张爱玲说其中〈茉莉香片〉、〈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心经〉、〈琉璃瓦〉、〈封锁〉是写给上海人的香港传奇。这是她创作的高峰期,尤其〈第一炉香〉中把上流社会的算计及刻薄、女人的小心眼及爱情观写得淋漓尽致,充分展露出张爱玲灵巧的心思,与独一无二的惊世才华!

              


              9楼2012-05-26 12:20
              收起回复
                  7、半生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命运捉弄,环境的隔离与误解,盟誓旦旦的爱侣,一别竟成陌路。
                  ……
                  『没有遗憾的爱情就不是完美的爱情』,这一个矛盾在《半生缘》这本小说中发挥最淋漓尽致,所以一直以来它都是张爱玲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个长篇小说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对于恋爱中男女的性格和心理状况有非常细腻的描写,尤其男女主角的爱情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是在一个黯淡的缺乏鼓舞的年代里,这段爱情又是唯一可以珍藏的动人经验。

                


                10楼2012-05-26 12:21
                回复
                    8、张看
                  本书出版缘由是因为唐文标教授在加州大学图书馆发现〈连环套〉、〈创世纪〉这两篇未完成的小说与短文〈姑姑语录〉,想征求张爱玲同意重新发表,张爱玲并不满意这两篇小说,尤其觉得〈连环套〉是通篇胡扯,让自己尝到『齿冷』的滋味,但盗印在即,只得抢救下两件『破烂』。本书另收录六篇散文,其中 1939 年获西风杂志征文名誉奖的〈天才梦〉,虽是年少作品,却惊人的早熟独特,实在是旷古难见的天才作家!

                  


                  11楼2012-05-26 12:21
                  回复
                      9、红楼梦魇
                    红楼梦被庸俗化了,而家喻户晓,与圣经在西方一样普及,因此影响了小说的主流与阅读趣味。一百年后的『海上花列传』有三分神似,就两次都见弃于读者,包括上世纪三〇年间的亚东版,一方面读者已经在变,但那是受外来的影响,对于旧小说已经有了成见,而旧小说也多数就是这样。
                       ——张爱玲
                      张爱玲形容自己考据《红楼梦》是一种疯狂的情形,自嘲『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其中包括五详红楼梦,仔细考据官名、地名、书中角色的情绪及高鹗是否为接写者的疑案、各种抄本的异同……非常值得研究红楼梦的爱好者及学者参考,可说是张爱玲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

                    


                    12楼2012-05-26 12:22
                    回复
                        12、惘然记
                      这小说集里三篇近作其实都是一九五〇年间写的,不过此后屡经彻底改写,『相见欢』与『色,戒』发表后又还添改多处。『浮花浪蕊』最后一次大改,才参用社会小说做法,题材比近代短篇小说散漫,是一个实验。
                        这三个小故事都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于想起来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得。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因此结集时题名『惘然记』。
                         ——张爱玲
                      本书收集五篇小说和一部电影剧本。另两篇小说,〈多少恨〉是电影剧本《不了情》的前身;〈殷宝滟送花楼会是1983年补写1944年旧作。〈情场如战场〉则是根据舞台剧『温柔的陷阱』改编的电影剧本。

                      


                      14楼2012-05-26 12:29
                      回复
                          13、续集
                        书名「续集」,是继续写下去的意思。自一九五二年离开上海后在海外各地发表而未收入书中的文章编成一集,名之为『续集』。
                           ——张爱玲
                          张爱玲在序中写:『续集』是『继续写下去的意思』。因为出本书前,她写得比较少,有人以为她搁笔了。这本书是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后,在海外各地发表而未收入书中的文章。包括〈小儿女〉、〈魂归离恨天〉二篇剧本;〈谈吃与画饼充饥〉、〈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六篇散文,及小说〈五四遗事〉。

                        


                        16楼2012-05-26 13:28
                        回复
                            16、爱默森选集
                          爱默森是十九世纪文坛的巨人。他的作品不但在他的本土传诵一时,成为美国的自由传统的一部份,而且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文遗产,融入我们不自觉的思想背景中。他出身于清教徒气息极浓的家庭,先代累世都是牧师,他早年也是讲道的牧师,三十岁后方才改业,成为一个职业演说家,兼事写作。那时候的美国正在成长中,所以他的国家观念非常强烈。然而他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智识孤立主义者』,他主张充分吸收欧洲文化,然后忘记;古希腊与印度文化也予他很大的影响。
                            ……
                            张爱玲译**默森是十九世纪的文坛巨人,他的写作生活很长,但是在晚年他尝到美国内战时期的痛苦,内战结束后,他就渐渐丧失了记忆力,思想也不能集中了。他在1882年逝世,有许多重要的遗作,经过整理后陆续出版。本书各篇,是从马克‧范‧道伦编辑的《爱默森集》中选译出来的,共分〈计划〉、〈生活方式〉、〈诗〉、〈人物〉、〈书信〉五章,每章前面都有节译的编辑者言,以为介绍。

                          


                          19楼2012-05-26 13:32
                          回复
                              17、同学少年都不贱
                            张爱玲从未曾发表过的遗稿!
                              ……
                              中篇小说。一贯张爱玲式文风,人物刻划鲜明、情节铺叙细腻,在轻快的故事节奏里,透着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沧桑凄凉感。故事以两个女孩的生活为主轴,两人在中学时期认识,两人很投缘,生活里从此充满相契的乐趣。各自结婚后,一个到华盛顿当传译员,一个想带女儿去法国生活。再次重逢,两人话起当年的趣事和同学们的发展,再次分别后就断了音讯。

                            


                            20楼2012-05-26 13:33
                            回复
                                18、沉香
                              特别收录张爱玲以往未曾结集出版的散文、剧作、亲笔画和个人遗物,对于张迷既有『补遗』的作用,也是对张爱玲最好的怀念!

                              


                              21楼2012-05-26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