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33贴子:239,921

请教:张良参与废立之争是抱着什么心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做练习的时候看到了废立之争,班里几天内出现最高频率的词成了“人彘”。突然想起有一件事不明白。
张良当初已经隐居又被吕后请过来帮太子,出了废立之争中最关键性的一着。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汉惠帝的确是一个仁慈但懦弱的人,说难听一点叫“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见其威”,为什么子房先生还要帮他呢?是他被吕后逼迫吗?还是他觉得太子真的该立?他是抱着什么心情出山的呢?

PS:前两天上课,老师问全班“诸吕”怎么翻译,我难得的积极的说:“吕后的家人。”老师说:“应该是各个姓吕的。”晕……


1楼2006-10-29 11:27回复
    • 219.130.58.*
    有个非常简单的原因,因为他认为戚夫人那个哭哭啼啼的样子根本不适合当太后,根本无法稳定天下,在那个人心动荡的时期太子又小,太后是非常重要的,那个姓吕的女人固然心地狠毒但是手腕够强,而且小盈当也的确是个心地很好的,所以就……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意见,我是这样认为的就是了,不过听说张良参与了这件事以后就觉得对朝廷的事情更加心淡了……唉


    2楼2006-10-29 12:47
    回复
      我倒没觉得。汉朝建立后张良对朝廷的事最积极的一次恰恰发生在这件事之后,就是高祖征英布,留侯先跑到曲邮去等着车驾,安排大事的那一次


      3楼2006-10-31 23:37
      收起回复
        吕后的家人的确不如应该是各个姓吕的确切,吕后也应该属于诸吕范畴吧~开玩笑的~

        我比较赞成这样一种观点,汉初的政治格局中和刘邦一起从丰沛起兵的将领在朝中影响力相当的大,你可以看当时三公九卿的分布和刘邦在排诸将功劳时的态度,(要知道众将一臻推选的第一名是曹参同志本来只是韩信手下的一员将领,而众将这样的推选其实是跳过了韩信的,这其中原因也是因为诸将多是来自丰沛吧)
        由这个观点推论,即使刘如意同志当上皇帝,他也没什么能力管好这些老臣,而刘盈虽弱,却有个刘邦的原配,丰沛出身的母亲.(如果不考虑他的舅舅,姨夫的影响力也是不现实的)
        有说法说张良其实当时已经不想管这些事了,不过是吕泽之出面了,再说他当时好歹还是个太子少傅,他没办法,才出山的~
        刘如意的个人能力,在今天找不到任何可以用来说明的,只能说他爹很宠爱他,他本人也绝没优秀到有能清楚观察时局的能力(也不能说他有曹冲那种天赋吧),毕竟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有些话不好评说的
        至于刘盈这个人,开始我和大家看法一样,觉得是懦弱,后来看了他执政期间的确有想有作为的那种心情和努力的意愿,我个人还是原谅他了,我认为还是把他认为孝顺~~~孝顺到有点过度才更合适一些,他的师傅应该说到叔孙通吧(别的好象没怎么教,连张良也是),这是个典型的大儒,刘盈的儒家的忠孝的确算做得好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4楼2006-11-01 21:00
        回复
          1、曹参与其说是韩信手下的一名将领,不如说是刘邦派到韩信身边监军的心腹。
          2、众将推举曹参并非是“跳过”了韩信,当时韩信是楚王,基本上与天子一字并肩,根本跟他们那些所谓的“功臣”不是一个层次的,他们推举得着吗。
          3、张良是先出山管了这件事,后当的太子少傅


          5楼2006-11-02 14:28
          回复
            按照大家的说法,是母亲和身份比较重要的问题咯


            6楼2006-11-03 12:37
            回复
              这个问题多明显呀,张良也好,其他维护刘盈的大臣也好,都是从国家制度的严肃性出发来考虑问题的啊。而维护国家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保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啊。如果当时废掉刘盈,可能刘邦还没死,或者刚一死,吕氏就要作乱了;而吕氏一乱,刘邦其他的儿子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外戚们恐怕都踏实不了:刘盈是嫡长子,当太子我们无话可说;可是刘如意只是和我们地位一样甚至还不如我们的一个庶子,试问他有什么资格当太子?如果他能当,我们为什么不能当?……这样,搞不好在汉初就会出来个“八王之乱”——刘邦正好八个儿子嘛。到那时候就不可收拾了。所以,可以说留侯在立国后又一次挽救了汉朝,避免了一场不可收拾的大乱。


              7楼2006-11-03 16:24
              回复
                还是乱了,才有文帝的登基对吧?你这么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大局为重。

                可是“刘盈是嫡长子,当太子我们无话可说;可是刘如意只是和我们地位一样甚至还不如我们的一个庶子,试问他有什么资格当太子?如果他能当,我们为什么不能当?……”
                这一段我不是很明白,戚姬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子凭母贵,戚姬的得宠和吕后受的冷落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似乎拥护如意的大臣也不是没有。当时的废立只针对这两个人,如意和刘盈,其他的人明显是不够资格。因为刘盈是嫡子,如意是刘邦最宠爱的儿子,应该是众皇子们心知肚明的比不上的地方,所以这个争斗只围绕两个人展开,直到传说吕后另立了一个小鬼,众皇子才愤懑的起义。对吗?孤闲子你的其他观点我都觉得有道理,唯独这一点,觉得有点欠缺。


                8楼2006-11-04 23:14
                回复
                  举手……我这里有个问题不明白,我记得刘邦在娶吕后前就有一个妻子叫曹氏的~~~我记得她好象也有儿子的~~那个儿子死了还是怎么拉?他应该才是嫡长子吧~~~那为什么…


                  9楼2006-11-05 12:33
                  回复
                    刘邦的长子叫刘肥(好奇怪的名字),所谓“嫡”是正妻的儿子,曹氏算妃子,因为当时吕后好像更有后台一点。刘肥后来做王了,他的儿子(好像是吧b)做了汉文帝。说白了,刘肥还是庶出


                    10楼2006-11-05 14:01
                    收起回复
                      8楼:让我开个专帖,来给你分析一下刘邦的八个儿子的情况。请关注


                      11楼2006-11-05 14:43
                      回复
                        好,我考试回来就会看的


                        12楼2006-11-07 18:36
                        回复
                          不过刘肥才是他的大儿子吧,而且我记得当时不是说吕后嫁给刘邦的时候只是当妾的吗?好象后来曹氏死了她才被扶正的啊,那刘肥应该是嫡长子吧,还有啊,我也记得当时吕后嫁的时候他老爸也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小官,算不上是什么有背景的,那刘邦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吕后是怎样自己发展势力来着?


                          13楼2006-11-09 23:58
                          回复
                            刘邦结婚以前与曹氏姘居,也就是非法同居,生下私生子刘肥。吕后嫁给刘邦是明媒正娶的正妻…


                            15楼2006-11-11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