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吧 关注:7,272贴子:58,110

【求解】汉武帝好战而推行儒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感觉挺矛盾的


来自掌上百度1楼2012-03-01 10:02回复
    有神马矛盾的?
    当年孔子教授弟子的六艺中,有两项便是“射”和“御”,一是射术,一是驾车的技术,都或多或少与武艺有关。


    2楼2012-03-01 15:20
    回复
      孔子的六艺在秦汉时期就被儒家抛却了,,,只剩下一个礼。。。


      4楼2012-03-03 17:26
      回复
        武帝时的儒生,尚属在野,即使象董仲舒这样的大儒,在给武帝的上书中也不乏尖锐之词。更别说昭帝时盐铁会议,贤良文学一方与大夫一方唇枪舌剑,最后谈到不欢而散了。


        5楼2012-03-03 21:30
        回复
          尊儒就是因为儒家言听计从?我说3楼的某位童鞋,怎么你每次发言不是错误就是误导,不懂的话能不能少说甚至别说!
          不好意思,这次我真要封人了。


          6楼2012-03-03 22:20
          回复
            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就是这么一回事


            IP属地:江西7楼2012-03-22 22:39
            回复
              就我最近看的书 自己分析一下 看有不对或者不足的请指出
              汉初崇尚黄老刑名,符合当时的休养生息政策,稳定时局。经过文景之后,国家富足,政策改变是必然。武帝深知多家学说会使政治紊乱,所以就推崇一种学说为主,而当时窦太后在朝野中实力雄厚,遵奉黄老无为政策,武帝铲除其党羽就逐步削弱其实力,而武帝也自幼受儒学熏陶,偏高儒学。又武帝是儒学已经有所改变,取各家所长,正是武帝所需要的,能够为其所用。


              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2-03-22 23:26
              回复
                点头,个人认为说的有理。
                作为上位者,如何做出最大限度的有利于社稷国家的决定,如何用战略思维考虑国事赢取国家稳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董仲舒发展了先秦的儒学,融入了符合西汉统治现状的理念。实际,我认为武帝尊儒是很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决定!而且,符合当时需求。
                当时汉朝的现实情况与春秋战国割据分裂不同,已经实现了大一统。而国家政策,势必要结合具体环境和客观条件。
                春秋战国具备百家争鸣的土壤,诸侯们都想着扩张、吞并,最次也要保住已有的利益,不得不网络人才、笼络俊杰。这种情况反过来也推动了百家思想的发展!
                但是汉朝不同,不是说不允许多种思想,而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在允许多种思想并存发展的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个主流思想!否则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主流价值观,思想、精神上的散沙比什么散沙都可怕!
                所以,武帝“尊儒”。不过他的尊儒并非一刀切的尊,霸王道杂之是汉家治国的理念。
                还有就是,我认为儒家当前被误读了很多,说起儒家就是“迂腐”“落时”什么的。儒家每个阶段都不一样,别以为宋朝那套就是儒家。


                10楼2012-04-01 09:52
                回复
                  武帝时的儒学主要是 大有为 的思想。。。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4-01 12:13
                  回复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再说文景已是汉朝繁荣的顶峰,可对匈奴的长年侵略却毫无还手之力,所以儒学的思想和汉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仅是巧合,但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IP属地:新加坡12楼2012-04-01 23:28
                    回复
                      什么时候儒家的大臣言听计从了。。。求不黑儒家


                      IP属地:上海13楼2012-04-02 19:49
                      回复
                        哈哈,儒家被歪曲误读了很多。儒家确实有不足的地方,不过诸子百家都有各有千秋,各有短处的。我个人觉得儒家的一些思想和孔子本人很值得赞赏!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再说文景已是汉朝繁荣的顶峰,可对匈奴的长年侵略却毫无还手之力,所以儒学的思想和汉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仅是巧合,但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没明白无为而治跟什么好大喜功的逻辑关系。
                        二、罢黜百家?你真的喜欢汉武帝?
                        


                        17楼2012-04-06 14:33
                        回复
                          因为武帝长年对匈奴作战,“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我并没有否定的意思,但这毕竟是一个因果关系,所以这有两个面。
                          刘彻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是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IP属地:新加坡18楼2012-04-06 18:41
                          回复
                            18楼这种一看就是看了桐棒棒的几本弱智小说就跑来秀的货色。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这个提法就有问题,汉武的确尊奉儒家,却没有罢黜百家,他本人奉行的是王霸之道,尊儒尚法。
                            西汉从开国皇帝开始其实一直践行的就是霸王道。刘邦到刘启时代,无为而治是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百废待兴的时段奉行的恢复政策而已。
                            翻来覆去只会说什么,“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谁叫桐棒棒在小说里反复就只会这个字?史书都不看完,跑到历史贴吧丢人现眼什么?
                            谁告诉你长年对匈奴作战的缘故?又是桐棒棒?能被这种傻到极点的小说洗脑的,究竟是什么智商?
                            汉武帝元狩六年后就没有对匈奴大规模的动武了,那年汉武帝40岁。而陛下活到了70岁!
                            还真以为什么户口减半是因为对匈战争?要对一个国家运筹帷幄,战争只是一方面。不过跟这种摆明看了小说就跑来装13的,我废话这么多干嘛!
                            别抱汉武帝大腿,看着忒违和。他被尊也好,被黑也好,就在历史的篇章的里,不悲不喜,卓然屹立!
                            楼主,跟看烂俗小说、对历史不懂装懂的没什么好说的。
                            


                            19楼2012-04-07 1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