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吧 关注:6,881贴子:155,763

回复:音乐茶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75楼2015-12-23 09:32
回复


    376楼2015-12-28 14:43
    回复


      377楼2015-12-30 09:21
      收起回复
        - 转贴于“冷香听禅雪的博客”
        断流,也是一种走向

        我从冬天出走,又走回了冬天。
        整整三百个日日夜夜。
        多么圆满呵。
        我们,都“被”忘了!
        今夜,我独邀半盏冷月,举杯共祝。
        为了,一种忘却的纪念。
        没有上游,也没有下游。
        断流,也是一种走向。


        378楼2015-12-31 16:07
        回复
          思念花椒收获的季节~


          379楼2015-12-31 16:48
          收起回复
            看到满山的绿树,我又想起了关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即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究竟是划在秦岭的主脊线上还是划在南坡或北坡的争论。

            南橘北苹果
            茶叶和橘子都是亚热带的指示性作物。这两种植物都被秦岭阻隔,最北界到达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图为紫阳富硒茶园。

            南橘北苹果
            茶叶和橘子都是亚热带的指示性作物。这两种植物都被秦岭阻隔,最北界到达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图为城固橘园。
            其实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主张把分界线划在秦岭的主脊线上,我称之为“主脊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就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黄先生当时是地理研究所所长,正在领导全国的自然区划工作,我想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尽快把区划做出来,当时正在为我国亚热带的南界划在南岭、广州沿海、还是海南岛而争论不休,秦岭作为北界似乎没有什么争论,但当时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还没有具体到主脊线或是南坡北坡。可能当时多数人都认为划在主脊线上比较合适。
            然而随着对秦岭研究的深入,问题很快就提出来了。我们知道任何一座高山都会有垂直分布的自然带,像秦岭这样海拔3700多米的高山,从下向上分布的自然带很丰富,而南坡北坡由于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仅以气候的垂直分布(植被、动物、土壤、地貌等都可划分出垂直分布的自然带)为例,南坡从下向上就可以分出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5个气候带;北坡只是缺少最下面的亚热带,其他气候带与南坡相同,共4个。南坡在海拔800米以下是亚热带景观,比如,棕榈树、芭蕉、枇杷、柑橘到处可见,800米以上就见不到这些亚热带的典型植物了。最容易判别亚热带的一个特征是:植被冬天是绿色的,因为出现了不落叶的长绿阔叶林。秦岭南坡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冬天是绿的,因此有人主张亚热带的北界就应该划在秦岭南坡海拔800米的等高线上,此种划法我称之为“南坡说”。据说最早提出此说的是一位俄罗斯的女地理学家萨芭琳娜,她在1960年出版的《植物地理学》一书中说:“秦岭南坡的下部应是亚热带植物的北界。”越来越多的专家赞成此种划法,比如西北植物所的著名植物学家张志英等。
            秦岭北坡海拔700米以下是暖温带的天下。这里的树木是落叶的阔叶树,比如: 栎属和栗属等落叶树种,以及桦木科的桦属等树种。这里才是中国暖温带的开始,因此有人主张把亚热带的北界划在秦岭北坡海拔700米等高线上,我把此说称为“北坡说”。我国地理学界的权威人士任美锷先生、植物学界的著名学者侯学煜先生就持此种观点。

            南稻北麦
            秦岭作为广义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南北的气候地貌差异也造成了南方北方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同是6月份,南方已经开始插第二道秧,北方却在收割麦子(本图)。摄影/牧马

            南稻北麦
            秦岭作为广义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南北的气候地貌差异也造成了南方北方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同是6月份,南方已经开始插第二道秧(本图),北方却在收割麦子。摄影/陈旭
            在车上,我同刘闯教授讨论这个问题,她的硕士论文是关于秦岭土地类型和综合自然区划的,当然回避不了南北分界线的问题。
            她说,她同意划在主脊线上,她是“主脊派”。有意思的是,她的观点竟与她的导师——著名的地理学家刘胤汉先生不同,她的导师是主张把南坡800米等高线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的,即刘先生是“南坡派”。
            刘闯教授说:“我的论文中秦岭区划界线的观点虽然与导师不同,但是,刘胤汉教授不强求我接受‘南坡说’。作为导师,他最令人敬佩之处是给学生学术自由的环境,鼓励我们提出不同观点,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我理解我的导师为什么主张‘南坡说’,他是不愿把秦岭分成两半,他希望保持一个完整的秦岭,而且他认为秦岭比较特殊之处是,它的南坡很缓很长,其中又有几道阶梯状的低于主脊线的次级脊线,南坡是一个很大的区域,里面千山万岭,而海拔800米线以上,更多的地方是暖温带的东西,一部分是寒带的东西。因此把亚热带的北界划在南坡800米等高线上,等于把秦岭整个划到了暖温带,这样既保持了秦岭的完整,又符合秦岭山区大部分属于暖温带这一实际情况。”
            我们一行的戴君虎博士与刘闯教授观点不同,从植被角度入手,他赞同“南坡说”。戴博士的博士论文是太白山高山林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因此他对秦岭的植被和自然带的分布有较多了解。
            “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北界划在秦岭的南坡800米等高线上,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这从植被的角度看很直观,800米以下,亚热带植被的特征很明显,树是常绿,亚热带的典型植物和作物,如竹子、芭蕉、茶园、橘园到处可见,但一到800米以上,这些就很难见到了。因此这个800米线显然就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北界。如果把北界划在山脊上或者划在北坡,就会把许多不是亚热带的成分划到亚热带里,因此我认为‘南坡说’比较符合实际。”
            联想到戴博士的话,我在想,那些持“北坡说”的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比如任美锷先生、侯学煜先生这些著名学者是怎样想的呢?我想他们大概也像刘胤汉先生一样,希望保持一个完整的秦岭。但是他们为什么主张的不是南坡而是北坡呢?


            385楼2016-01-29 09:18
            回复
              我想:他们是看秦岭的方向和角度不同。持“南坡说”观点的学者,是从南往北看秦岭,他们注意的焦点和寻找的是亚热带的北界,因此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上,他们找到了亚热带的北界,把亚热带的北界定在了这里。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亚热带的北界同时又是我国暖温带的南界。当把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作为亚热带北界时,是保证了亚热带的纯粹性,使其中不含非亚热带的东西,但是从北向南看,即从暖温带的角度看,等于把北坡700米等高线的暖温带的南界搬过了秦岭。我们知道秦岭北坡一过700米等高线,就是中温带、寒温带、寒带的区域了,这将使暖温带必然包含了大量非暖温带的东西。我想持“北坡说”的人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暖温带的纯洁性,而提出了“北坡说”。

              这是一张秦岭中部太白山地区的卫星鸟瞰三维立体图。从东向西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关于南北分界线的三条界线清晰地画在秦岭的山体上。地图左边是秦岭南坡,右边是秦岭北坡,中间的黄线是秦岭的主脊线。这条主脊线并不连续,因为中间有河流切割造成的峡谷。北坡的红线是700米等高线,在700米以下是暖温带,有一派科学家主张以此线划分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左边橘黄色的线是秦岭南坡800米的等高线,向下和向南是亚热带区域,所以有一派科学家主张以这条线划分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这三种划分方法各有利弊,但是195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所做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采用的是以主脊线来划分中国的亚热带和暖温带。
              山体上。地图左边是秦岭南坡,右边是秦岭北坡,中间的黄线是秦岭的主脊线。这条主脊线并不连续,因为中间有河流切割造成的峡谷。北坡的红线是700米等高线,在700米以下是暖温带,有一派科学家主张以此线划分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左边橘黄色的线是秦岭南坡800米的等高线,向下和向南是亚热带区域,所以有一派科学家主张以这条线划分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这三种划分方法各有利弊,但是195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所做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采用的是以主脊线来划分中国的亚热带和暖温带。
              看来不论“南坡说”,还是“北坡说”,都不是一种理想的分界。南坡说、北坡说都认为按照他们主张的划法保持了秦岭的完整性。按南坡说的划法,等于把秦岭划到了暖温带,即把秦岭看作是在暖温带崛起的一座高山,但秦岭南坡的5个垂直自然带中显然缺少了亚热带;按北坡说,则等于把秦岭划到了亚热带,即把秦岭看作是在亚热带崛起的一座高山,但是它北坡的4个垂直自然带显然缺少了暖温带。
              “尤其是这种划法将打乱水系的完整性,割断水系上下游之间的关系。秦岭的主脊线是渭河水系与汉水水系的分水岭,以秦岭的主脊线划分亚热带与暖温带,不仅可以保持秦岭南北坡垂直自然带的完整性,还可以保持渭河和汉水水系的完整。”刘闯说。

              图为秦岭以北的一种民居形式——下沉式窑洞。北方由于干旱少雨,因此民居较少考虑降水带来的影响,这种地下窑洞似的民居只能在北方少雨的地区存在。摄影/安喜
              我越来越倾向于“主脊说”了。因为我想到了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这四种秦岭所特有的珍稀动物。这四种动物基本上生活在秦岭南坡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区域,如果按“南坡说”的划法,这四种公认的属于亚热带的动物将被划到暖温带,即被划到了北方,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更重要的是我想到了秦岭南北坡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比如“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等语言、饮食、民居、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是以秦岭的主脊线作为分野的,因为秦岭的主脊线是古时候交通的最大屏障,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也,因此造成了主脊线两边判然有别的文化。无论是按照“南坡说”和“北坡说”的哪一种划法,都将分割两边统一的文化,很难想象秦岭的北坡有土著的“南方人”,也很难想象秦岭的南坡有土著的“北方人”。

              秦岭南坡佛坪山中的民居,由于南坡多雨湿热,因此这里的房子,更多考虑的是解决通风的问题,因此房子高大。对于农民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是解决农作物的晾晒问题,由于多雨,室外活动和晾晒东西不方便,因此这里的房子前面都有遮雨的回廊,这回廊既像北方的院子一样供人活动,又可以挂晒东西。这都是由气温和降雨决定。摄影/杨博
              看来我只有同意“主脊说”了。而且从美学的角度,我也同意把中国的南北界线划在秦岭的主脊上,因为无论是南坡的800米等高线还是北坡的700米等高线,在实际的山中都很难找到和直观地看出,可能只有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才能看到,而秦岭的主脊线就完全不同了。站在山中某一高处甚至在关中平原上,你都可以看见秦岭一座座山峰直插云表,巍峨峥嵘,把那一座座高峰联起来的,那曲折起伏划在天际的线就是秦岭的主脊线。
              在秦岭南坡的南天门,刘闯教授向北方一指,“看!那就是跑马梁。”我循声望去:只见在远处一道黛青色的山岭沿东西方向横亘在天边,几乎是直直的、平平的无声地延展着,只是在东端,有一个凸起,那就是秦岭的主峰——海拔3767米的拔仙台。
              跑马梁也是秦岭的主脊线,它绵延20多公里,把太白山的东西两个主峰联在一起。望着划在天上的这条主脊线,我好像看见了20年前的一幕:风雪中一个年轻的女研究生如蚁似地在上面艰难地跋涉,狂风似乎要把她吹走,她摇摇晃晃,但可以感受到她如铁的意志。她就是我眼前的刘闯教授。我知道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还有充溢她心中的自豪感:她行走在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上。


              386楼2016-01-29 09:19
              回复


                391楼2016-02-19 09:07
                收起回复


                  392楼2016-02-19 09:08
                  收起回复


                    399楼2016-03-31 11:33
                    收起回复
                      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3楼2016-04-15 19:01
                      回复
                        想起布尔津,哈巴河,禾木~


                        404楼2016-04-19 09:52
                        收起回复
                          《紫藤花》
                          紫藤花,紫藤花,
                            洁白降紫美如云霞。
                            为了献给心上的人,
                            我把你轻轻采下。
                            紫藤花,紫藤花,
                            我们常坐在藤萝架下。
                            你含笑听那真情的话语,
                            浸着花香飘向天涯。
                            紫藤花,紫藤花,
                            爱情的见证心灵的花。
                            凝聚着多少热泪欢歌,
                            永在我记忆里垂挂。
                          ~歌剧《伤逝》


                          405楼2016-04-21 15:11
                          收起回复


                            406楼2016-04-25 09:00
                            回复
                              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被称为“敦煌的女儿”,这五个字表达了她与敦煌的血脉相连、心犀相通。她常说:“人类的敦煌,要让人类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只有为人们欣赏,才能在激发人们热爱敦煌文化艺术的同时,自觉地保护敦煌石窟。”
                              在许多场合,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一出场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焦点人物。衣着朴素简洁,举止大方沉稳,语言清晰准确而毫无虚饰的她,既有江南女子的细致与温和,又有多年扎根西北的坚毅与朴质。
                              樊锦诗,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国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甘肃敦煌学学会会长,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研究。
                              樊锦诗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短短五个字表达了她与敦煌的血脉相连、心犀相通。平易近人的作风使人忘记了她的各种头衔,只将她当作博大而美丽的敦煌的代表。她提到最多的,除了敦煌遗产,就是已故的常书鸿、段文杰、季羡林等对我国敦煌学发展厥功至伟的先辈学者。
                              1963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敦煌,至今恰好半个世纪。出身上海,求学燕园,扎根敦煌,空间跨度数万里。当年,在北京大学学习考古的樊锦诗读了徐迟的文章《祁连山下》。这篇当时激荡过千万读者心怀的文章,也在樊锦诗心中掀起片片涟漪,她以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为榜样,愿将毕生心血献给敦煌。
                              几赴敦煌参加石窟调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滨回忆起1964年初见樊锦诗的印象:“一个上海姑娘,瘦小的身材,精明干练、风华正茂。”
                              鸣沙山下,大泉河畔,茫茫戈壁,千佛为伴。数十年西北的风霜雨雪,足以将风华正茂变作双鬓染霜,但心中信念却如饱经锤炼的真金,愈久弥笃。居陋室,喝苦水,餐风沙。从实习生到院长,樊锦诗见证了敦煌研究院的发展与进步。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开创了我国石窟遗产保护、研究的多个“第一”,在科学管理、科学保护、国际合作、数字敦煌、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为国内同行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樊锦诗数十年专心于敦煌石窟考古的研究。在她的主导下,敦煌研究院首先开始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对外合作,不断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率先开展了敦煌壁画遗产数字化工作,为保存敦煌石窟找到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在她的主导下,敦煌石窟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较好地解决了敦煌石窟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使保护和开放得到协调发展。在她的主导下,基本建成有较高素质的多学科人才队伍,为敦煌石窟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石窟考古方面,樊锦诗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莫高窟唐代前期洞窟分期》等多篇论文,制定了《〈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编辑出版规划》,主持编撰了《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中国敦煌》、《敦煌·真实与虚拟》等。
                              在石窟保护管理方面,樊锦诗推动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的起草和制定,主持制定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撰写了《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莫高窟游客承载量及开放对策研究》、《敦煌莫高窟保护管理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等多篇石窟保护管理的学术论文,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并推动多项国际合作保护项目。
                              樊锦诗常说:“人类的敦煌,要让人类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只有为人们欣赏,才能在激发人们热爱敦煌文化艺术的同时,自觉地保护敦煌石窟。”
                              “没有这份热爱,不会来敦煌;没有这份热爱,来了也会走。”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怀着庄严的责任感——继承常书鸿、段文杰等先生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最大限度地延长敦煌这笔举世无双的文化遗产的寿命;“数字敦煌”使石窟得到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将敦煌博大精深的内涵揭示给世人,把无价瑰宝留给子孙后代。


                              409楼2016-05-23 0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