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215贴子:602,856
  • 10回复贴,共1

几篇民国时的小学生作文…(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读后感】读着这篇老作文,我不知不觉就想到初小国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三五童子,放学归来。”文字虽短,意境甚美。再来看这篇作文,文字如此优雅,描写如此生动,对偶恰到好处。恬静的乡野生活已不可复得,真是恍如隔世!


1楼2012-01-04 10:48回复
    清晨上学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游杈波
    庚午之春,某日晨起,推窗一望,则大雨淋漓。遍地红花杂绿叶,夜来风雨洗春娇,可为斯咏也。未几,入书房携书上学。出门,狂风大雨,扑面飞来,大惧急退,入坐房中,无聊而观书。忽观至“讷尔逊冒雪返校”之事至,醒吾心,一跃而起,再携书,奋勇出门。沿途花柳飘摇,泥泞满路,四望无人,独自前行,衣履尽湿,及到校后,乃更衣而坐,未几,钟遂鸣矣。窃思:吾人不为荣誉则已,若求荣誉,必坚忍耐劳,以战胜艰难辛苦,方有出人头地!不然,则畏风怕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矣,乃记之以自勉。
    【读后感】读文章,可以想见小作者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初见狂风大雨而大惧急退,后观“讷尔逊冒雪返校”又奋勇出门,一个顶风冒雨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2楼2012-01-04 10:49
    回复
      春日游公园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黎寿泉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读后感】我第一次看到“游目骋怀”,是在师专书法课上临写《兰亭序》的时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那时还不清楚文字的意思,临摹了若干遍,方觉得妙不可言。看看这位前辈小学生,他已将“游目骋怀”化用到文章中去了! 


      3楼2012-01-04 10:49
      回复
        一篇名为《雅事》的作文如此写道:现在的一班文人学士,一举一动,总想表示自己是一个雅人。一定要分某种事为雅事,某种事为俗事,徘徊于花前月下,啸歌于流水高山,或者去步伍古人,以取雅人之名。其实胸中一有执著,便有芥蒂,有一先入为主的“雅”字,矫揉造作的事情便生出来了,山水花月的真味,自然领略不到。这种心理,也与求富求贵的狂热没有两样。已失去自己的天真,哪里还能去体味外物的极趣呢?很难想象,这出自十几岁的孩童之手。难怪许多人在看过民国小学生的作文后会自愧弗如。


        4楼2012-01-04 10:50
        回复
          《初夏新晴》(诗)
          广东蕉岭高小学生 丘佩珠
          一雨经三月,困人无限情。不图初入夏,乍喜得新晴。残滴千红落,浮烟众绿生。  湿云遮树淡,烘日照窗明。阶砌苔痕重,田畴麦浪平。风光正佳绝,芳野乐间行。


          5楼2012-01-04 10:50
          回复

            有网友总结了小学生作文的经典语句。
            例如,描写大扫除后,就用“同学们看着清洁的教室,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笑了”;受了委屈一定是“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要是写家庭生活,得在结尾特意说明“我爱我的家,更爱我伟大的祖国”…… 如果说这些套话还只是因为小朋友语言贫乏,那么有一些就是童言无忌的“谎言”了:写妈妈辛苦必然满头白发,于是他们的妈妈30多岁就被“白发苍苍”;写老师必然鞠躬尽瘁,于是很多老师就被“带病”给他们上课。


            6楼2012-01-04 10:50
            回复
              tw的三年级生...



              7楼2012-01-04 10:51
              回复
                现在的作文就是“作”出来的,为了拼凑那400-800字的要求“作”出来的。


                8楼2012-01-04 10:52
                回复
                  从小到大都被师长要求练字、练字,自己也曾下过决心,终究没能坚持。看到这手字,再想想自己,惭愧!


                  9楼2012-01-04 11:13
                  回复
                    欣赏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1-04 11:51
                    回复
                      “做人”与“做事”是汉语中表达着人们的日常伦理观念的两个重要语汇,也是中国人日常伦理观念的概括性的表达。“做人”、“做事”两个日常伦理观念是同“践行”,或简单地说同“行”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做”即行动,具体的行为与实践。“做”的意义就是通过行动,而不是停留在言辞上。


                      IP属地:河南11楼2024-05-11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