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吧 关注:11,547贴子:18,456
  • 19回复贴,共1

石达开出走原因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书皆说翼王负气出走,并带走10万精兵,搞分烈裂活动。我认为这是清妖的污蔑,借此抵毁天王。我认为石达开可能是授天王指派,以出走为借口,带10万精兵另辟根据地。否则,天王怎么会劝其还京,并让其从荣离开,独自抗清?假如石达开是负气出走,搞分裂,当叛徒,天王必定会派军拦截,更不会好言相劝。再说后来石达开也派主力回援京城,更说明其忠心可鉴,依然属于太平军的战斗序列。所以我认为石达开并非搞分裂。请各位指教。


IP属地:福建1楼2011-11-02 02:37回复
    第一,石达开离开时只带了几千人,离开安庆时充其量也就两三万人,没有带“10万精兵”。
    第二,石达开离开天京的理由,他自己在五言告示中写得很清楚,“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乃事有不然,召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疑多将图害,百喙难分清”(修改稿为了顾全大局删掉了“疑多将图害,百喙难分清”的指控,但敌方情报也指出洪氏兄弟有加害石达开的意图),所以石达开离开天京是为了避祸。
    第三,洪秀全不是没派兵追,史料记载,他确实派兵追了,但太平军将士并不愿和“义王”为敌,派去追石达开的两个人有一个自己反而跟着石达开走了。
    第四,追之不成,洪秀全又担心石达开会聚兵攻打天京,因此天京四门紧闭,如临大敌,而得知消息的天京军民日夜都有翻墙出去追随翼王的。
    第五,石达开在安庆呆了四个月,洪秀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好言相劝”,反而把劝他请翼王回来的李秀成给罢了官,只不过太平天国举国上下都同情石达开,天京形势日益恶化(据清方史料记载,天京战场上有的部队去追随石达开,石达开劝他们回去,他们却不肯,又据太平军一位官员的私信提到,在翼王离京不久之后,安徽战场上即有五到七万人相约投奔翼王),他在内外压力下迫不得已才罢免了安福二王,派人请石达开回京。
    第六,石达开虽不愿回京,却提出了折中的解决方案,就是他本身率军先援江西,再以攻打浙江为吸引清军分兵,为天京减轻压力,并开辟浙江根据地,和天京根据地连成一气,同时命安徽各主要守将固守防地,并将安徽、天京两个战场交给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
    第七,洪秀全接受了石达开提出的折中方案,太平天国避免了公开分裂,此后太平天国官方及军中、朝中上下都将石达开部视为独立作战的远征军。
    


    2楼2011-11-03 22:21
    回复
      再补充一个第八,碍于太平天国上下对翼王的尊敬,洪秀全从始至终未敢对石达开进行任何正面指责或贬斥,甚至一直保持着形式上的尊敬,历年诏旨、官书中,也始终将石达开的地位列于无皇亲国戚身份的在世臣子之首,尚在陈玉成、李秀成之上,可谓做足了表面工夫。但是,在多数人并不重视、洪秀全自己却非常看重的宗教、避讳等领域,他却对石达开一贬再贬,借着修订礼制把“五千岁”的称谓改成“喜千岁”,一字之差,就抹煞了石达开作为上帝嫡子、首义元勋的崇高地位,把“圣神电”改成“电师”,再把“电师”封号转赐给死去的萧朝贵,取消对“达”“开”两字的避讳,将石达开的宗教地位彻底从“神”降为“人”……在这些方面,洪秀全对石达开的态度和韦昌辉是一样的,恐怕这才是洪秀全对石达开的真实心态。
      


      3楼2011-11-03 22:52
      回复
        个人认为石达开的出走恰恰是为了不让太平天国出现分裂。后世的黄兴跟他相当相似


        IP属地:加拿大4楼2011-11-04 20:08
        收起回复
          应该当时没想走,只是想离开天京。(洪氏兄弟有加害)如果留在天京就二条路,一是等死,二是反水,石达开这样的英雄人物不可能反水的,离开的他应该是想找一块理想的根据地,可是一直都没找到吧,总的来说,他不管在大渡河还是在哪儿,结局应该都是一样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离开天军,也 没有打算投降清军,而天军在洪秀全领导下注定失败。


          5楼2011-12-07 14:28
          收起回复
            翼王殿下当时只有三条路:第一条出路是发动政变,取洪秀全而代之,翼王是中国近代民主**事业的先驱,他起义不是自己过不下去了,而是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为人民造福,恰好这时洪秀全的拜上帝会给了他一个平台,人人平等的天国理想让他看到了希望,这是他起义的初衷和目的,如果发动政变,以翼王的为人和一贯做法,这是翼王宁死也不愿做的;第二条出路就是翼王殿下消极等待洪秀全及其亲族的杀戮,而这不仅关乎翼王自己的生命安危,还关系到跟随翼王多年、忠心于天国事业、立下不世功劳的他的属下们的生命和命运,**尚未成功,翼王殿下当然不甘心更不忍心太平天国的将领们和他一起就这样白白地断送了性命。所以,翼王只有“华山一条路”可走,就是离开洪秀全,与天京互为呼应,为天国开疆拓土。即使翼王在出走之后,也为天京,为整个太平天国战场做出了太多的奉献、贡献和牺牲,只是后来洪秀全的步步紧逼和削弱翼王的种种措施,迫使得翼王处于无比尴尬的境地,只能无奈地与天国主战区渐行渐远。最后,翼王大渡河畔舍命全三军,以人性的光芒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在成都在受审和在刑场受刑时的大义凛然、浩然正气,又以生命诠释了他对天国事业的忠诚。试想,试问,千古之下,有哪位英雄能及翼王殿下的人性的光芒呢?少年英难、文武全才、毁家抒难、投身**,政通人和,礼贤下士,军事奇才,以弱胜强。这样一位心系万民,志向远大的少年英雄;这样一位智慧超群的政治家、军事家;这样一位深受军民爱戴、深受外国人甚至敌人敬重的英雄;这样一位在生死关头心里想的都是别人的人,不顾自己平素最爱惜的名声和即将接受的凌迟酷刑,以尊严、鲜血和生命,尽最大的可能挽留下属们的生命,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呀?翼王石达开是英雄中的英雄,有了他这样的英雄,使得人间变得如此温暧和有希冀,人类,原来是可以这么伟大的,人性原来可以是这么美好的!


            6楼2012-10-28 23:23
            收起回复
              十万精兵,难道太平军有几个十万精兵呢,恐怕是吹的咯


              8楼2016-11-19 18:13
              回复
                翼王并没有带走十几万精兵而是仅仅几千人而已,带走十几万精兵以翼王之才能就可能避免大渡河兵败的末路了


                IP属地:山东16楼2017-06-25 02:28
                回复
                  翼王出走,洪很矛盾:不愿意、不敢留、不敢杀也杀不了。既然他出走,并未彻底决裂,对洪来说,反而是好事,不过是相对独立,洪对他有拉有限制,限制更多。翼王出走避祸,是为了避免更大分裂,不容置疑。但后来洪天王一系列举措,才是分裂祸首,导致快速灭亡:石出走后,合朝文武要求请回,天王无奈,但没有真诚举动,三岁小孩也不会相信(根本不愿他回来),并处分带头的李秀成;坐视韦俊自生自灭,纵容(起码未有利制止)杨、陈对韦俊的挤压,逼的韦俊反叛;浪封王,特别重用洪氏,政局混乱,人心更失;以后一系列措施更是搞笑。天朝不灭,天理难容。十个石达开也难挽回。


                  IP属地:江苏17楼2018-09-27 11:40
                  回复
                    四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2-11-04 11:53
                    回复
                      石达开回广西多好,没回得去。


                      IP属地:江苏19楼2023-06-12 13:24
                      回复
                        换做是我,我也不回去。石达开,不自立,任然是太平天国的旗号,已经是忠君了。回去也不定能好,自古破镜难圆,伴君如伴虎。何况已经有隔阂了,回去呕心沥血,指不定哪天天王耳边歪风再吹,还不是身首异处。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3-09-24 1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