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里吧 关注:1,610贴子:45,693
  • 5回复贴,共1

试论黄万里教授“不上三门峡”, 建成时“不封堵施工导流底孔”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讨论三门峡规划开始,至建垻前期.黄万里教授提出了众所周知的两不意见,而在[长河孤旅]一书中,又得到广泛的宣扬.但是当时他的意见没被采纳,得不到与会者的认同,包括绝大多数的科技工作者.这不是所说的—“很多知识分子是不太敢讲话了---不太敢和中央己经做了决定对立起来.,”大家应该还记得1956年的科学进军号召,这是专重知识,专重科学,专重人材,最为方兴的年代.正是这个时期的前后,一大批留美学者回来报效祖国,其中有与黄教授一起任教清华大学水利糸的国际著名泥沙研究专家钱宁博士,一直为三门峡改建的黄河泥沙研究,作出了突出的重大贡献,其实在科技界,对学术问题的争论,各持己见,是平常事,真理愈辩愈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便会达成共识,并经得住实践的考验,亊实上,在三门峡原设计以蓄为主的运用方式,在改扩建过程,己吸取了原低垻方案的滞洪排沙,以及黄教授所推崇大禹的疏导治水以泄为主的意见中有益的内涵,充分体现於蓄泄兼备的水库运用方式中..
(一)“不上三门峡”不符合治黄全局与战略考量
事实上黄河下游防洪,确实需要有一个水库,在泛期,接纳部份上游洪水,以减轻下游河道洪水的压力.当上下游同时发生洪水时,可用以错峯以防止其叠加效应.治理黄河的措施是综合性的.如以支流水库拦蓄局部洪水,以及利用堤垻,河道本身蓄洪排洪. 预设滞分洪区,以备必要时,进行滞洪分洪.经常地进行河道清淤,疏浚等,但大型水库工程起到骨干作用, 与上述措施互为补充. 在中游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生物与工程措施治理,防止水土流失的整治.
在黄河下游防洪,需要有一个水库. 是全局与战畧层面考量的大事. 但如何建好这个水库?既符合拦蓄洪水,又能依据黄河中游洪水泥沙的运动基本规律,泥沙冲淤特奌以及形态,设计好这个水库. 这应是战术层面的问题, 要求真正体现战术为战畧目的服务. 三冂峡的防洪设计思想,是沿用清水河流这一套标准来进行的,在确定重要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时,受制於下游的安全泄量,所以泄流能力很少,无法达到对洪水泄放自如,兼之对水库淤积形态有沿程与溯源淤积相互作用的叠加堆积向上延伸的翘尾巴作用,是无知的,犯了战术上的错误, 加以库区上游的潼关卡口的特殊关健位置, 将会如此 激化库区上下游之间利益矛盾的严重性,起初在设计时,未能认知.以黄教授的话说,三门峡大埧要能够刷沙出库,这是对的,但如何刷?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黄教授给出了答案, 就是要用现有的施工导流底孔刷沙[是否正确将在下个专题论述] 既要求水库能排沙,又能具有防洪作用,并具有蓄泄功能如何实现? 看来黄教授认为泄与蓄是对立的,他坚决反对上三门峡.
大禹的疏导治水方针,在黄河过去治理,总的来说是依据这个方针的, 但现在己经证明单一的思维模式己经不够了, 鲧的拦蓄方针也有局限性.如果把两种方针兼容一起,达到蓄泄兼备, 但在千百年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可能的,但从三门峡改扩建以后, 主要扩大了泄流能力,水库才具备蓄泄自如的功能,后来上马的小浪底水库,是建立在紧靠三门峡下游干流上的又一个防洪水库.吸取三门峡建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充分的泄流能力, 更加蓄泄自如, 曾多次进行人造洪峯调节水沙的实践与创新. 两库建成后,黄河下游的防洪得到了可靠的保证.所以说不上三门峡,是不符合战略层面的要求..
[二] 建成时”不封堵施工导流底孔”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当时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不立即封堵8个施工导流底孔,刷沙出库, 如黄万里教授所要求,其真正效果如何?,但其要害恰恰是,做成了小水带大沙[库底粗颗粒的床沙质] 的有利条件,从而对下游河道淤积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为什么呢? 顾名思义,施工导流底孔,是用於施工时,导流用的,施工完, 理应封堵. 那么现在不去封堵,要改变它的功能排沙,因其是底孔, 排的沙是床沙肯定大部份粗颗粒泥沙. 另外要冲刷其先决条件是水库泄流能力, 在三门峡兴建初期,泄流能力受制下游安全泄量,是较小的.不管水库拦洪或滞洪,水库都会有大量淤积,泛期总体是淤积的,就祘不封堵施工导流厎孔,降低垻前侵蚀基面, 也改变不了淤积的情况,总是进库沙多,出库沙少,甚至清水出库,所以在泛期是无什么作用的. 而在要求水库进行排沙冲刷时, 特别是非泛期敞泄排沙,打开了导流底孔,为小水带大沙创造了更为有利条件, 这是因为垻前区冲刷要满足三门峡垻前区冲刷的动能参数QJ [Q为出库流量,J为垻前比降,] 当垻前水面冲刷比降是万分之1-3左右要求流量在3000--1000秒立方,所以冲刷的流量是小的, 由於底孔排沙更宜於形成小水大沙的严重后果.当时不封堵8个施工导流底孔是不切实际的 只有当三门峡改扩建完成后, 扩大了泄流能力. 在315米水位下泄流量达到 10000秒立方米时, 泛期敞泄排沙, 这时又有必要打开施工导流底孔,降低埧前侵蚀基面,这才能发挥作用.在泛期随着泄流能力加大适应了黄河中游洪水泥沙特性,洪水大流量挟带本身的泥沙外,还进行沿程冲刷与溯源冲刷. 有了底孔,增加库底冲刷力度,使溯源冲刷的上溯扩展笵围加大,有利於潼关高程的下降, 当然垻前大量床沙质的粗颗粒的泥沙也随着洪水的大量细沙挟带出库, 这样组合水沙过程比小水大沙对下游河道旳淤积负面影响较低. 然而如果入库水沙变少,那么在来水少的情况下,利用底孔排沙,就会出现小水带大沙的情况,对下游河道不利的.



1楼2011-07-13 21:37回复
    [三] 三门峡运用方式在争论中不断改进和发展.
    三门峡问题一直在争论, 特别是下述的问题
    [1] 建不建三门峡? 两种对立意见. 一种要建, 另一种坚决反对建
    [2] 建什么样三门峡?
    [A] 以蓄为主的高垻大库
    [B] 以泄为主的低垻的滞洪排沙库
    两种方案有片面性而应该是应建设一种新型的蓄泄兼备的水库.
    [C] 采用什么様的运用方式?
    三门峡改建前.
    第一阶[1960.9—1962.3] 初期蓄水拦沙,体现以蓄为主的思维,造成水库大量淤积,潼关高程升高4.5米,从而顶托渭河出口,使关中平原地下水位上升,使相关土地沼泽化, 盐碱化
    第二阶段[1962.4—1973.10] 随即改变运用方式,实现以泄为主的敞泄滞洪排沙,库区淤积有所减缓,
    三门峡扩建和改建后
    第三阶段[1973.10--至今] 扩大泄流能力后,泛期[7,8,9,10月] 一般较大洪水穿堂过, 引发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潼关高程下切2米, 水库淤积减缓, 运用方式改为蓄清排浑,可有条件调节洪水泥沙,使水库冲淤达到年内平衡,并可低水头迳流发电,非泛期[11,12,1,2,3,4,5,6, 月] 蓄清水实现部份综合利用效益..
    随着水库在扩大泄流能力后,兼备蓄泄较大能力的水库运用方式,具体体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入库水沙条件下,结合库区相应冲淤特奌及影响,以及综合利用效益,而确定的运用水位, 由於三门峡存在潼关卡口的特殊位置,它的高程升降制约着三门峡运用水位的选择,这就是有一个前提,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无论危害性最大的回水直接淤积[仍属水库沿程淤积性质] 以及水库区内的沿程淤积与溯源淤积的叠加作用,不能影响潼关高程.如何降低潼关高程,研究影响潼关高程的形成机理,几十年来化了多少科研人员心血啊! 因为潼关是水库上下游利益调节奌. 因此三门峡运用水位高低之争,从规划以至今天一直没停止过. 三门峡在争论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
    建设三门峡我们取得了甚么成就呢? 概括如下:
    [1] 建立以三门峡,小浪底水库为骨干的下游防洪体糸,加大力度解决渭河,北干流的防洪淤积问题,加速中游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全河建立信息管理体糸,确保下游,确保西安,两个确保的战畧考量,正在逐步实现.,
    [2] 三门峡锻练和造就一大批新中国水利电力建设骨干力量,
    [3] 开展大协作,组织宏大科研力量,其中有国际国内知名学者,技术专家,美苏留学的博士硕士,知名院校的教授,学生,针对建设中有关学科进行技术攻关,开展课题研究. 为三门峡建设作出贡献。.
    [4] 特别针对黄河泥沙问题的研究,成绩显著.水库运用方式从蓄水排沙,到滞洪排沙,到蓄清排浑,调水调沙以及洪水冲淤特性水库淤积形态以及黄河下游洪水冲淤演变规律等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际泥沙研究中心设在中国, 这足以证明中国研究泥沙的成就与水平,淂到世界各国水文泥沙界同行的认同。
    [5] 三门峡建设中遇到各种矛盾的问题,这里面主要涉及全局与局部, 长远与近期利益矛盾.在处理这类矛盾过程中,使人们懂得要有正确的思维,要从发展和辩证看问题,要照顾双方的利益,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思想认识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从三门峡建设过程的实践中取得的,实践出真知是真理。
    


    2楼2011-07-13 21:37
    回复
      1、三门峡设计方案有问题,已有定论。
      2003年8月,渭河流域遭遇罕见的特大洪灾:以华县、华阴为主的2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夜之间变成水乡泽国,102万亩的农田和55个村庄被大水淹没,受灾人口达56万,13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20多亿元。
      事实上这只是陕西渭河下游5年一遇的小洪水,却导致50年不遇的大洪灾。
      张光斗、钱正英将其称为一个错误,都主张三门峡水电站废弃,放掉(水),不要(发电)了(张光斗原话);
      2、封堵导流底孔的主要依据是:上游的水土保持可以迅速生效,至少能够“25%、50%地发生作用”。
      3、封堵导流底孔,上游淤积,不封底孔,下游淤积。封还是不封,三门峡已经给出答案,两次改建(历时五年半),移民来回迁徒,防护治理,抬高水位的减产等,几乎等同于大坝本身的造价。


      IP属地:浙江3楼2011-07-15 19:25
      回复
        就象买个浴缸,发现没设计排水孔。水博认为是对的,因为蓄水不需要排水孔。后因排水需要,从饿肚子的钱中挤出巨资改建,开孔,水博认为也是对的,因为排水需要排水孔。


        IP属地:浙江4楼2011-07-15 19:27
        回复
          好文章是不能让他沉底的,大家学习体会吧。


          IP属地:辽宁5楼2012-07-25 18:20
          回复
            奶奶的,每次看到这篇文章,气就不打一处来,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无耻之徒,黄淮珠,你姓黄,你竟然也姓黄,你不该叫黄淮珠,应该叫黄坏猪。


            IP属地:辽宁6楼2013-05-11 1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