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00贴子:186,562

【史料】清朝历代皇帝实录里有关后妃的内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陕西1楼2011-07-06 09:37回复
    好不容易熬到放假,有时间做这些。
    依次:顺治朝,康熙朝,乾隆朝,其余的随后补充更新。


    IP属地:陕西2楼2011-07-06 09:37
    回复
      顺治八年。辛卯。五月。
      ○癸亥。定大婚礼物行纳采礼马十匹玲珑鞍十副甲胄十副缎百疋布二百疋金茶筒一银盆一行大徵礼金二百两银万两金茶筒一金盆一银桶一银茶筒一银盆一缎千疋布二千疋马二十匹玲珑鞍二十副驮甲二十副常等甲三十副送皇后至时赐后父母金百两银五千两缎五百疋布千疋金茶筒一银桶一银盆一上等镀金玲珑鞍二副常等玲珑鞍二副漆鞍二副马六匹夏朝衣各一袭夏衣各一袭冬朝衣各一袭冬衣各一袭貂裘各一领上等玲珑带一刀一撒袋一副弓矢全甲胄一副若后兄弟送至赐漆鞍马各一时衣一袭从人受赏者男妇限六十名二十名蟒衣二十名补缎衣二十名缎衣不分时候概用夹衣
      ○戊午。册立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为皇后。
      皇后册文曰、朕惟乘乾御极、首奠坤维。弘业凝庥、必资内辅义取作嫔于京室。礼宜正位于中宫。咨尔博尔济锦氏、乃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也。毓秀懿门。钟灵王室。言容纯备、行符图史之规。矩度幽闲、动合安贞之德。兹仰承皇太后懿命、册尔为皇后。其益崇壸范。肃正母仪。奉色养于慈闱。懋本支于奕世。钦哉。宝文曰。皇后之宝。
      ○庚申。上御太和殿诸王贝勒。文武群臣、上表行庆贺礼。是日、以册立皇后、诏告天下。诏曰、朕惟圣化始于二南。作配协凤鸣之盛。天庥垂于万世。于归广麟趾之祥。正位中宫。勤宣风教。朕缵承鸿绪。只荷丕基。慎择淑仪。覃延后嗣。迩者昭圣慈寿皇太后、特简内德。用式官闱。仰遵睿慈、谨昭告天地、太庙。于顺治八年。八月十三日。册立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为皇后。贞顺永昭奉尊养之令典敬恭匪懈。应天地之同功。爰合德于阴阳。期锡类于仁孝诏告天下咸使闻知。


      IP属地:陕西3楼2011-07-06 09:41
      回复
        顺治十年。癸巳。九月。
        ○戊辰。诸王贝勒大臣、内院九卿、詹事、科道遵上□日会议、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在内满洲官民女子。在外蒙古王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从之。
        顺治十一年。甲午。夏四月。
        ○甲子。谕礼部历代以来无命妇更番入侍后妃之例所以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也。今蒙天眷奄有洪基内外伦常首当隆重。朕曾奏请圣母皇太后、将随侍皇后、及王贝勒等福金命妇、酌行停止。奉皇太后懿上□日、此言甚是随我命妇、我自裁定。其皇后、及王贝勒福金、贝子公夫人、随侍命妇、俱著停止。其随侍王贝勒贝子公等母之命妇、各该王贝勒列名具奏。候上□日入侍。大朝日期。大臣命妇、照例上朝。朕钦遵懿上□日。特谕尔部明白传谕施行。
        (难道顺治在这个时候遇见的董鄂妃,太后才下旨禁命妇侍奉?)
        ○丁巳。谕礼部朕恭奉圣母皇太后慈谕、册立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为皇后尔部即选择吉期、并查明仪注具奏。
        ○癸酉。以册立皇后、祭告天地、太庙。遣贝子吴达海、尚书车克、伯索尼、行礼。
        ○甲戌。册立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女博尔济锦氏为皇后。册文曰。朕惟两仪作配、后德肇于坤承。百世延禧、王化基于内则。义偕资始。位正安贞。咨尔博尔济锦氏、乃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川岳钟祥。睢麟媲美。柔嘉成性、允符天伣之祯。淑慎为仪、式兆月恒之庆。兹仰承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助隆孝养。克叶雝和。茂衍昌炽于本支。共荐馨香于宗庙。钦哉。宝文曰。皇后之宝。
        ○乙亥。谕礼部。朕惟教国首重乎宜家。致治莫先于敦本。化行自近。礼崇所生。盖以达孝忱而慰群望也。朕以藐躬、只承鸿绪。十有一年。洪惟圣母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训育深恩。敷扬罔既。兹复慎遴淑女、作配朕躬。眷兹内治之有人。益仰慈恩之难报。宜弘昭显德。丕著彝章。加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皇太后庶因备美之名。用广锡类之孝。尔部即选吉日、开具仪注以闻。
        ○丙子。以大婚礼成。诸王、文武群臣、上表行庆贺礼。赐宴。
        ○是日、颁诏天下。诏曰。帝王膺天显命、洪敷化理。必肇自宫壸、乃达家国、以讫于万方。即躬备令德。恒资内助、弼成雍穆。故慎简厥始。用介有终。所以承宗庙、敦孝养、崇化源、茂本支也。朕只缵鸿绪。笃敬彝伦。圣母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深惟内治、期遴懿淑、以襄朕躬。必得贤媛、乃正中宫、俾仪天下。兹钦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庙。于顺治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册立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博尔济锦氏为皇后。惟朕躬暨后、克迪厥德。邦其永孚于休。用绍徽我圣善、遹睦宫庭。乃锡祉于尔多方、丕协熙治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IP属地:陕西6楼2011-07-06 09:52
        回复
          顺治十三年。丙申。六月。
          ○先是、皇太后谕内大臣公鳌拜巴图鲁遏必隆伯索尼曰。今闻乾清、坤宁、景仁等宫殿、俱已告成。册封皇后、已颁册宝妃嫔尚未册立。应照例举行。尔等启知皇帝鳌拜等随以皇太后上□日奏闻。上命会同礼部议。
          顺治十五年。戊戌。春。正月。
          ○谕礼部。朕惟皇后表正宫闱。孝敬为先。凡委曲尽礼。佐朕承欢圣母。此内职之常也。昨者皇太后圣体违和。朕朝夕侍奉。食息靡遑。皇后身为子妇。平时恪恭定省。原属敬勤无失。且承皇太后笃爱、恩眷殊常。而此番起居问安礼节、殊觉阙然虽蒙圣母慈恩垂谅而于朕孝事之诚、不无有憾向年废后之举因与朕不协、故不得已而行之。至今尚歉于怀引为惭德但孝道所关重大子妇之礼昭垂内则。非可偶违兹。将皇后位号及册宝照旧外。其应进中宫笺奏等项、暂行停止。著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会同议奏
          ○甲辰。和硕简亲王济度等议奏、皇太后圣体违和。皇后有失定省之仪。应钦遵上谕、止存皇后之号。册宝照旧停其笺奏许之。
          ○壬戌。谕礼部前因皇太后圣体违和皇后问安礼节稍疎曾降谕上□日将应进中宫笺表等项、概行停止。当时皇太后圣体甫豫。未及奏闻。今始奏知朕面奏皇太后慈谕。谓朕前日之上□日、笃于事亲。道理宜然。但念皇后方在冲龄未娴礼节且素切眷爱慈谕宽仁敬当遵奉嗣后中宫笺奏等项著照旧封进尔部即行传知。
          顺治十七年。庚子。十二月。
          ○癸巳。礼部以元旦庆贺礼仪具奏。得上□日、免行庆贺礼。皇后蒙皇太后慈谕。此三四年来、未令朝谒慈宁宫。以后行礼事宜、有关皇后者。不必开列具奏。
          


          IP属地:陕西7楼2011-07-06 09:57
          回复
            顺治宠荣亲王,让人内牛满面啊。
            顺治后宫的重量级人物全完了。
            至于其他后妃就算了。
            下面是康熙后宫。
            


            IP属地:陕西12楼2011-07-06 10:15
            回复
              康熙朝第一个人物当然仁孝皇后了。为了版面简洁,册文诏书,没有特殊意义就不贴了。
              康熙四年。乙巳。秋。七月。
              ○辛卯。聘皇后何舍里氏、行纳采礼
              ○庚寅。以大婚。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
              ○是日、行大徵礼
              ○辛卯。上大婚。升太和殿。阅册宝毕。授册封使臣、捧册宝至皇后第宣读。
              ○是日、皇后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朝见礼
              ○癸巳。以大婚礼成。颁诏天下。十二月。壬子朔。
              十二月。壬子朔。
              ○戊辰。皇后千秋节。停止行礼
              康熙五年
              ○癸亥。皇后千秋节。停止行礼
              康熙六年
              ○丁亥。皇后千秋节。停止行礼
              康熙七年
              ○辛巳。皇后千秋节。照例行礼筵宴
              


              IP属地:陕西13楼2011-07-06 10:22
              回复
                冬。十月。
                ○乙巳。上驻跸颜家工。是日闻皇后违和。上召学士傅达礼谕曰、前日自京城来奏、皇后有恙。朕召太医院官武超众、问以方药。因谕云、朕以太皇太后圣躬违和、奉驾来幸汤泉。若得太皇太后霍然全愈。朕怀庶慰。尔勿得妄行奏闻。恐致太皇太后忧虑。而武超众不解朕意、遂尔奏闻。蒙太皇太后慈谕云、我已痊愈。中宫有恙、可速往视之。朕奏云、臣特奉太皇太后来此、岂敢顷刻违离。遂尔不行。适又自京城来奏、皇后病剧。太皇太后慈谕云、尔欲奉我同行固是。但中宫病剧。可速往视。若病势痊可。不妨再来相迎。况尔奉我同行、固为孝思。遵命前往、亦孝道也。朕不敢违太皇太后慈上□日。即刻起行。一省皇后。仍即来迎。遂于申时起行
                ○丙午。上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未。上以皇后病痊。遂往迎太皇太后。至平家潭。命众缓行。上减从前行。至邦均。迎见太皇太后问安。并奏皇后病痊。遂奉太皇太后、至三河县、驻跸
                十二月
                ○戊午。皇后千秋节。照例行礼。停止筵宴
                康熙十二年
                ○壬子。皇后千秋节。照例行礼。停止筵宴
                康熙十三年五月
                ○皇子允礽生
                ○申时。皇后崩于坤宁宫。上辍朝五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以军兴、免直隶各省文武官齐集举哀制服。及遣官进香
                ○戊辰。奉移大行皇后梓宫、至西华门外享殿。上亲临送。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
                ○辛未。谕礼部、皇后何舍里氏、作配朕躬、已经十载。上事太皇太后皇太后、克尽诚孝。佐朕内治、尤极敬勤。节俭居身。宽仁逮下。宫闱式化。淑德彰闻。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崩逝。惓怀懿范。痛悼弥深。宜有称谥。以垂永久。著内阁翰林院会同拟奏。应行典礼、尔部详察以闻
                


                IP属地:陕西15楼2011-07-06 10:29
                回复
                  下来就贴一下康熙至皇后陵前祭奠的记载。(遣官代祭的不算)
                  康熙二十年。辛酉。三月。
                  ○辛巳。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命皇子等行礼。奠酒。
                  四月
                  ○辛亥。上诣孝陵。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十一月。
                  ○己卯。上率王大臣等、谒孝陵。奠酒举哀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夏。四月。
                  ○庚戌。上以回銮、率内大臣侍卫等、诣孝陵。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冬。十月。
                  ○丙申。上率内大臣、侍卫、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十一月。
                  ○庚戌。上以回京、率内大臣侍卫部院三品以上官、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又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十一月。
                  ○庚寅。上诣孝陵。率王以下、内大臣、侍卫、部院大臣官员、奠酒。行礼。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壬辰。分遣扈从官、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致祭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十二月。
                  ○丁巳。上率扈从诸王、及内大臣。部院大臣、侍卫等、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又率王大臣等、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十一月。
                  ○庚子。上率王、内大臣、侍卫、部院大臣、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又率王、大臣等、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十一月。
                  ○己亥。上率扈从王、内大臣、侍卫、部院大臣等、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又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己酉。上率扈从王、内大臣、侍卫、部院大臣等、诣孝陵。奠酒举哀。又率王大臣等、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夏。四月
                  ○丙申。驾至淋河庄。距陵十里许、上哀不能禁、沿途哭泣。诣暂安奉殿、行三跪九叩礼。奠酒。痛哭。良久、出殿后、乘马行。犹涕泣不止。又谒孝陵。行三跪九叩礼。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二十七年 冬。十月。
                  ○癸丑。上自行宫启行。将至暂安奉殿。涕泪交颐。入殿内。痛哭良久、始出。寻诣孝陵行礼。举哀。复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举哀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十二月。
                  ○己酉。上诣孝陵。举哀。行礼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举哀。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三月。
                  ○戊午。上诣暂安奉殿。行礼。举哀。随诣孝陵。行礼举哀。又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举哀。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冬十月。
                  ○庚辰。上亲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举哀。驻跸行宫
                  ○癸巳。上诣暂安奉殿、奠酒。举哀。随诣孝陵、奠酒。举哀。又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举哀
                  十二月
                  ○甲子。上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毕。驻跸汤泉
                  康熙三十年辛未九月
                  ○辛酉上诣暂安奉殿孝陵奠酒举哀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
                  十二月。
                  ○辛丑上诣暂安奉殿行礼奠酒举哀随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毕是日驻跸新城。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冬。十月。
                  ○壬午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暂安奉殿行礼奠酒举哀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上驻跸汤泉。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一月
                  ○乙巳。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
                  ○丁亥。上谒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IP属地:陕西19楼2011-07-06 11:52
                  回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二月丁亥
                    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
                    ○辛巳上率诸王、大臣侍卫等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邦均。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十一月。
                    ○癸丑。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十一月
                    ○乙巳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又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康熙四十年。辛巳。冬十月
                    ○庚戌。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上驻跸汤泉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春。正月。
                    ○癸酉。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上驻跸遵化州汤泉。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十一月。
                    ○乙酉。上由临河启行。诣暂安奉殿行礼。奠酒举哀。次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又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遵化州汤泉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冬十月
                    ○庚辰。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上驻跸遵化州汤泉。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冬。十月。
                    ○壬子。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南新峪。
                    康熙五十年辛卯冬。十月
                    ○丁未。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一月。
                    ○己酉。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十一月
                    ○癸亥。上谒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冬。十月。
                    ○丙子。上诣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上驻跸汤泉。
                    康熙六十年。辛丑。春。正月。
                    ○乙巳。上诣暂安奉殿、孝陵、孝东陵、行礼。奠酒举哀。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


                    IP属地:陕西20楼2011-07-06 11:52
                    回复
                      乾隆十四年四月癸酉
                      ○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乙亥,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丙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昨日静安庄临奠。齐集不到之王公满汉文武四品以上人员。经和硕和亲王、协办大学士傅恒查参。请交部议处。夫夙夜匪懈者。人臣之大义。齐集乃礼制攸关。既经通传。自应恪恭将事。乃大行皇后之事。诸臣甫以齐集不到被劾。而此番齐集不到者。又过其半。此实向来积习成风。总由懈怠公事。以安逸为当然。以幸免为得计。彼遵例齐集者。未必不笑其拘迂曲谨。而执法以参奏者。转议其吹求过甚。视公家之事。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则君臣一体。休戚相关之谊安在。试思朕车驾亲临。而诸臣若罔闻知。偃息在床。有是理乎。抚心自问。于汝安乎。况亦希逢偶遇之事。即令鸡鸣就道。初非困苦难堪。何至相率不前。甘心违误。小节尚尔。更安望其如古所云。鞠躬尽瘁。临难致身。此所关于人心风俗。实非浅鲜。盖因朕不事综核。而诸臣遂尔玩视不谨。夫朕御众以宽。而诸臣事君尽礼。宜各尽其道。今即夙兴夜寐一语。尚不能恪共奉行。致干吏议。即薄示惩谴。所损于诸臣者甚微。而国体所系则甚大。朕实愧之。不知诸臣之抱愧否也。此次朕复从宽。免其议处。若再腼不知耻。侥幸求逸。国法具在。毋冀屡邀。
                      ○戊寅。谕、皇后母家、例应俱封公爵。皇妣孝敬宪皇后母家、舅舅五格。从前封为侯爵。朕即位念及。晋封公爵。大行皇后母家。当封爵时。朕照舅舅五格之例。将富文降侯爵。今大行皇后之事已出。将来孰为伊等言及此例。著照旧例。将富文晋封公爵。
                      乾隆十三年。戊辰。五月。甲申朔。上诣大高殿行礼。
                      ○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吏部议奏、翰林院恭拟大行皇后册文。并不敬谨翻译。应将改定翻译之吏部右侍郎德通、承办翻译之侍讲学士塞尔登、均照溺职例革职。得旨、德通、塞尔登、俱著革职。从宽留任。
                      ○丙戌。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吏部议奏、大行皇后初祭礼。光禄寺所备饽饽桌张。俱不洁净鲜明。应将光禄寺卿增寿保、沈起元、少卿德尔弼、窦启瑛、俱照例降一级调用。署丞佟伦等、俱降三级调用。增寿保、德尔弼、窦启瑛、均有加级纪录。应准抵销。得旨、依议。沈起元、著降一级调用。增寿保、德尔弼、窦启瑛、降调之处。俱不准抵销。
                      ○戊子。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庚寅。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壬辰。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甲午。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丙申。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三年。戊辰。五月己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翌日如之。
                      ○壬寅。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吏部议奏、工部恭办册谥大行皇后册宝。并不敬谨小心办理。制造甚属粗陋。应将工部尚书哈达哈、赵宏恩、侍郎兼内阁学士索柱、侍郎涂逢震、三和、何国宗、并司官西绅等。均照例革职。得旨、工部堂官办理部务。其向来风气。大概外省事件到部。无论情节若何。輙行驳诘。及驳后覆到之日。又复模棱议准。至于在京一切工程事务。并不留心经理。料估之先。一任豫为浮冒之地。迨其承办。肆意苟简。漫无觉察。陋习相沿。恬不为怪。不独此次办大行皇后册宝一事。况此事典礼崇重。该堂官身为大臣。应知敬谨查办。乃亦复粗率潦草。毫无慎重之意。本应照部议革职。但哈达哈、三和、兼办事繁。且曾经亲到查看。姑从宽革职留任。赵宏恩、日前已经朕严切教训。伊又兼管都统事务。且现在汉侍郎内、尚未得可以胜任尚书之人。勉强姑容。何国宗、到任未久。均从宽革职留任。索柱为人。本属卑鄙庸劣。不称侍郎之任。况于部务。又素不留意。著降三级调用。涂逢震、前经命往江南宣谕化导。朕见其人尚可造就。因历用至侍郎。乃伊自到部之后。惟知自守。旅进旅退。从未见其建一言。办一事。因循怠玩。深负委任。著降四级调用。余依议。
                      


                      IP属地:陕西25楼2011-07-06 12:13
                      回复

                        ○庚午。谕军机大臣等、安宁解任来京候旨。苏州巡抚印务。著尹继善兼理。安宁此番系获罪来京。非寻常陛见可比。伊于孝贤皇后大事。仅饰浮文。全无哀敬实意。伊系亲近旧仆。岂有如此漠不关心之理。且闻有罔顾官箴。置办本处女子为妾之事。负朕深恩。殊非意料所及。因伊随侍有年。故未明降谕旨。伊一切任内所办事务。有无未清。及关税有无染指。来京时、任所赀财。作何布置安顿。并伊一路情状若何。著交总督尹继善、一一详悉确查。据实具奏。若稍为瞻顾。丝毫徇隐。将来别经发觉。惟尹继善是问。
                        ○又谕军机大臣等、塞楞额于孝贤皇后大事二十七日后、违制剃头。已据自行陈奏。可即寄谕新柱、令其接到谕旨。即刻兼程速赴湖广总督署内。传谕塞楞额、此等违制之事。在汉人犹可云冒昧无知。伊系满洲大臣。丧心病狂。一至如此。实出意料之外。其平日居官不妥之处。朕已洞悉。前经降旨令其来京矣。今伊身获重罪。法无可逭。即因其自行检举。或稍为宽贷。亦仅可稍迟数日之死。其所有家产。岂得尚思安享。著传谕伊祗随身携带家人二名。星夜来京候旨。新柱即将伊任所家赀、详细查明封固奏闻。不得稍有遗漏。并查伊自具摺以后。自知不免罪戾。或有藏匿寄顿。及起程赴京、沿途一切举动情形。详悉查明具奏。
                        ○庚辰。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IP属地:陕西30楼2011-07-06 12:22
                        回复
                          乾隆十三年戊辰。八月。戊戌。
                          ○庚子。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己酉。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癸丑。又谕(周学健)前因高斌系旧臣。奉役有年。准其来京叩谒孝贤皇后梓宫。今观其如此情形。著不必来京。候朕另降谕旨。
                          ○乙卯。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又谕自皇后升遐之日计算。若陈其瑛、鹿迈祖、果于六月二十二日剃头。已满百日。尚非违制。即使百日之内。亦可遵前旨免其深究。惟镇道不和。各怀意见。于地方亦有关系。当详加酌量或奏请更调。毋使因循贻误。可即传谕张广泗、班第、知之。
                          ○辛酉。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壬戌。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三年。戊辰。九月。丁卯。
                          ○丙子。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戊寅。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三年。戊辰。冬十月。壬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甲申。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丙戍。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丁亥。皇太后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临奠。
                          ○戊子。孝贤皇后梓宫移奉静安庄。皇太后至观德殿临送。上至静安庄安奉。奠酒。
                          ○辛卯,谕、旗人因孝贤皇后梓宫暂安观德殿。不敢举行嫁娶。亦未可定。今皇后梓宫已经安奉静安庄。其有未经嫁娶者。著照常举行。
                          ○壬辰。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庚子。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辛丑。谕、朕阅翰林院撰拟孝贤皇后冬至祭文。内有泉台字面。此二字。用之常人尚可。即王公等宜不用。岂可加之皇后之尊。乃汉文既已误用。翻译亦不校正。大学士张廷玉等全不留心检点。草率塞责。殊失敬谨之义。张廷玉、阿克敦、德通、文保、程景伊、俱著罚本俸一年。
                          ○丙午。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三年。戊辰。十一月。
                          ○甲寅。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辛酉。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辛卯。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三年。戊辰十二月。
                          谕:维时大学士傅恒、适遇孝贤皇后大事。未便释服即戎。且亦老练不及讷亲。此遣讷亲前往之由也。
                          ○辛丑。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丙辰。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壬戌。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甲子。谕军机大臣等、···········且孝贤皇后、念经略大学士手足至亲。教导成就。恩意笃挚。即朕亦因孝贤皇后诸弟中、能如此忠诚任事。殊不易得。是以优加眷遇。今孝贤皇后服纪已及小祥。经略大学士理应奔赴行礼。此旨月内可到。若二月初旬起程。尚可届期而至。经略大学士宁或忘之耶。
                          


                          IP属地:陕西31楼2011-07-06 12:28
                          回复

                            乾隆十四年。己巳。二月。己卯朔。
                            定派官致祭先蚕例。谕曰、皇后亲蚕典礼。经朕降旨。若遇不行亲蚕之年。遣妃内一人恭代。前因内阁、礼部、会议册立皇贵妃礼仪一疏。复经降旨、册封典礼、于本年三月后举行。其亲蚕礼。俟正位中宫后。该部照例奏请。今据礼部奏称、本年三月内先蚕祭期。请照例遣妃致祭。此于礼意未协。夫妃所恭代者。代皇后也。有皇后则妃可承命行事。皇贵妃未经正位中宫。则亲蚕之礼。尚不当举行。何得遣妃恭代。应照皇帝不亲行耕藉、顺天府尹致祭先农之例。于内务府总管。或礼部太常寺堂官。奉宸院卿内。酌派一人致祭。方足以明等威而昭仪制。该部即遵谕行。将此载入会典。
                            ○壬午。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礼部议奏、三月十一日。孝贤皇后忌辰。应照例、宗室以上、不筵宴。不作乐。不理刑名。穿素服。官民人等、不理刑名。俱穿素服。俟命下通行遵照。报可。
                            ○己丑。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乙未。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丙申。诣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礼部议奏、故多罗平郡王福彭遗表称、臣父平郡王纳尔苏、以罪革爵。殁后、蒙恩以王礼治丧赐谥。臣母曹氏、未复原封。孝贤皇后大事。不与哭临。臣心隐痛。恳恩赏复。所请无例可援。得旨、如所请行。
                            ○军机大臣等奏、金川平定。请于祭告诸陵之日。遣官告祭孝贤皇后几筵。又奏平定金川。遣官祭告先师孔子。均从之。
                            乾隆十四年己巳。三月己酉朔。
                            ○乙卯。奉皇太后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临奠。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又谕、十一日、孝贤皇后周年祭毕。阿哥等孝服。即收放静安庄。嗣后前往。不必穿孝。俟满二十七月。穿孝释服。
                            ○己未。孝贤皇后小祥。上至静安庄、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四年。己巳。夏四月。
                            ○戊子。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四年。己巳。五月。
                            ○庚戌。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四年。己巳。秋七月。
                            ○己酉。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四年。己巳。九月。
                            ○壬申。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四年。己巳。十月。
                            ○谕军机大臣等、且不思朕之加恩傅谦兄弟者。乃因皇后加恩。并不因其为大学士公傅恒之兄弟也。即大学士公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而况其兄弟乎。朕为天下主。何事非秉至公。何事能逃明鉴。
                            乾隆十四年。己巳。十一月。
                            ○壬子。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四年。己巳。十二月
                            ○乙酉。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乙卯。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
                            ○甲寅。孝贤皇后二周年忌辰。上至静安庄梓宫前奠酒。
                            ○癸亥。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皇长子殡前奠酒。
                            ○丙寅。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皇长子殡前奠酒。
                            乾隆十五年。庚午。夏四月。
                            ○丁丑。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五年。庚午。五月。
                            ○甲辰。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丁未。谕、原任宗人府府丞刘藻、因闻皇长子定安亲王之事。来京面请朕安。并请赴皇长子丧次叩谒。刘藻系母老奏明在籍终养之员。离京千有余里。即具奏差人请安。未为失礼。而伊于孝贤皇后大丧。及此番皇长子丧事。俱亲赴阙廷。深知君臣一体。休戚相关之大义。伊在上书房行走。才及数年。尚有不忍恝然之谊。以视张廷玉之身为第一大臣。自朕在书房。即侍讲读。继又为皇长子师傅。行走至三十年之久。而漠然惟知自便者。与之并较。其相去何如也。岂无可觊觎者。则总忘休戚之情。而匪懈君上者。必尽出希冀之念乎。张廷玉闻之。其知愧否乎。刘藻曾任内阁学士。缘事降补。仍给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原衔。伊亲年老在堂。需人侍奉。天气亦渐炎热。著赏给伊母人薓二斤。刘藻著即行回籍终养。
                            ○壬午。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五年。庚午。秋。七月。
                            ○庚戌。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IP属地:陕西32楼2011-07-06 12:28
                            回复
                              乾隆十五年七月
                              ○壬子。谕、朕恭奉皇太后懿旨。皇贵妃摄六宫事那拉氏、孝谨成性。德著椒涂。乾隆十三年。值孝贤皇后大事。内治需贤。即谕皇帝、宜敬循祖制。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皇帝秉礼准情。不忍遽行册立。粤从权制。册命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事六宫。阅今三载。嫔嫱效职。壸政茂修。兹逢皇帝四十大庆。所当举行册立皇后典礼。以惬予怀。以符成命。钦此。朕惟宫庭为基化之原。人伦攸始。皇贵妃摄六宫事那拉氏、自皇考时。赐朕为侧室妃。二十余年以来。持躬淑慎。礼教夙娴。暨乎综理内政。恩洽彤闱。用克仰副皇太后端庄惠下之懿训。允足母仪天下。既臻即吉之期。宜正中宫之位。敬遵慈命。载考彝章。册命皇贵妃摄六宫事那拉氏为皇后。于以承欢圣母。佐孝养于萱闱。协赞坤仪。储嘉祥于兰掖。所有应行典礼。大学士会同礼部、内务府、详议以闻。
                              ○乙卯。谕、朕恭承慈命。继册中宫。庆典既成。礼宜躬率皇后。祗谒先陵。以展孝忱。以资福佑。兹于八月十七日、自京师启程。恭诣景陵行礼。旋由海子、西至泰陵行礼毕。取道保阳。巡幸豫省。所有应行典礼。所司敬谨豫备。
                              乾隆十五年。庚午。八月。
                              辛未朔。以册立皇后。遣官告祭天。地。社稷。太庙后殿。奉先殿。
                              乾隆十五年。庚午。十一月。
                              ○庚戌。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六年。辛未。春。正月。
                              ○乙巳。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六年。辛未。五月。
                              ○丁未。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六年。辛未。秋。七月。
                              ○丁卯。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六年。辛未。十二月。
                              ○戊戌。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七年。壬申。三月。
                              ○壬申。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七年。壬申。秋七月。
                              ○戊辰。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乾隆十七年。壬申。七月。甲戌。
                              ○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议覆、礼工二部会奏、孝贤皇后升祔太庙、奉先殿一摺。按自古皇后祔庙之礼。经无明文。然既葬之后。几筵既彻。必祔庙以依神。推之后礼。应亦相同。查康熙十三年。孝诚仁皇后山陵礼毕。升祔奉先殿。未祔太庙。今孝贤皇后升祔大礼。命臣等再加酌议。谨考据前事以闻。得旨。孝贤皇后神主。遵照孝诚仁皇后之例。奉安奉先殿。
                              


                              IP属地:陕西33楼2011-07-06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