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33贴子:239,921

【说真的】五世相韩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我是来回娘家避难的


1楼2011-05-30 23:02回复
    转来的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僖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太史公此处所记非常可疑,不妨从两个方面考虑,《史记•六国年表》的韩王在位时间,以及《史记》其他部分是否提及张氏父子相韩,当然,后一个问题,《战国策•韩策》也算是基本文献。
    据《六国年表》,韩昭侯公元前358年即位,卒于333年,其中,申不害在昭侯八年(351年)为相国,卒于二十二年(337)。如此看来,张开地相如果相昭侯,只有在昭侯二十二到二十六年(337-333年)之间。而一个人如果成为一国宰相,一般会在成熟时期,最少也当在30岁左右。以此推断,则张开地应当出生在公元前367年,如果假设他有可能在20岁相国,则他出生的时间当在公元前367-357年之间。其相韩国的时间,如果按照宣惠王共二十一年(公元前332-312年)和韩襄王共十六年(公元前311-296年),则开地共相韩近40年。不过,以情理而言,他不会在襄王时期都做宰相。
    


    2楼2011-05-30 23:02
    收起回复
      张平为相的时间,自然也未必会在僖王在位之初为相,僖王共二十三年(公元前295-273年),桓惠王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2-239年),而张平死于惠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250年。《留侯世家》云张平死后二十年,秦灭韩,张良年少,未能在韩为官,则张良出生时间当在张平死前不久,即公元前351年前后,否则将与年少不合。如此说来,张良和祖父年龄相差超过百岁。正常一代人的年龄差大概在20-30岁之间,取大数来算,祖孙年龄相差60岁是正常的,如果再放宽条件,则相差80岁,已经算是极限,百岁几乎不可能,更何况古人普遍寿命较短的情况下呢?这是一个疑问。
      另外一个疑问是,如果张开地父子相韩五世,时间如此之长,几乎近一个世纪,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了,何以在关于战国时期历史的最重要的文献,《史记》其他部分(包括《韩世家》、《秦本纪》、《六国年表》等)以及《战国策》中却绝未出现过两人的名字,而仅仅出现在《留侯世家》之中?这是很难想象的。据许倬云先生统计有限资料下战国韩相的材料,大致如下:
      张开地及其子张平在《史记》只是附见于其孙张良的传记中。史载他连相三朝:昭侯(公元前362-334年在位)、宣惠王(公元前333-312年在位)和襄哀王(公元前311-296年在位)。张平是张良之父,曾相韩僖王(公元前295-273年在位)和悼惠王(公元前272-239年在位)。
      他还整理了包括张氏父子以外所有文献中能看到的战国时期韩国的相国。包括:申不害任职在昭侯时期(《史记》卷十五、六十三)、昭献任职时间无法考证(《战国策》卷二十六)、南公揭任职襄王时期,死于308年(《史记》卷五)、樗里疾在南公揭后任相国(《史记》卷五),韩珉约在306年相韩(《战国策》卷二十八),韩成在韩珉死后接掌相位(《战国策》卷二十八),韩玘在最后一王相国(《史记》卷八十七),此前还有暴谴约在344年相韩(《韩非子集解》卷十)。(见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第56页)
      


      3楼2011-05-30 23:03
      回复
        许先生并未怀疑《留侯世家》中关于五世相韩的记载。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五世相韩的相国却从未提起,反而那许多看似做相国时间不长的人却在文献中有提及。其实,《战国策》中提到韩国的相国,主要有两位:公仲和公叔(见《韩策》),他们似乎是当时担任相国之位比较长的两位。另外,以《史记》、《韩非子》对照许先生这一段内容,问题很多,比如君主在位时间和人名。上面许先生所云暴谴,当即韩非子所云“张谴”。
        《韩非子•说林上》(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本):张谴相韩,病将死。公乘无正怀三十金而问其疾。居一月,公自问张谴曰:“若子死,将谁使代子?”答曰:“无正重法而畏上,虽然,不如公子食我之得民也。”张谴死,因相公乘无正。
        张谴何时为相,并不清楚。但韩非记述本国的事情,应该不会有错。则韩国却有姓张的相国。另外,《荀子•臣道》(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
        张去疾是否是宰相,还很难说。《战国策•韩策二》之一还有张翠。其中云:“尚靳归书报韩王,韩王遣张翠。”而宰相作为使者派遣,是很少见的。即令他们是相国,当然,是有许多疑问的,那么,文献中可见的张姓韩相,只有这三人,但他们的名字却与太史公所记张良祖、父的名字相去甚远。
        如此看来,太史公在《留侯世家》所记载的张氏父子“五世相韩”是有问题的。至于哪里出了问题,文献不足,不敢妄言。班固在此事上似乎未曾听到异闻,不过照录《史记》原文而已,这两个最可靠的大史学家对此并无异议,似乎在不断地在否定我们上述的质疑。司马迁和司马谈都距汉初不远,父子两代出任太史令,足迹遍天下,又得见石室金匮之秘籍,可谓博闻多识,也必定见过张良的后人,岂会对如张良这样重要的汉初功臣,轻易下笔?然而,战国史料不但存留很少,而且多所窜乱,我辈后生,可为奈何?
        


        4楼2011-05-30 23:03
        回复
          不过,《索隐》云:“王符、皇甫谧并以良为韩之公族,姬姓也。秦索贼急,乃改姓名。而韩先有张去疾及张谴,恐非良之先代。”倒是提供了另一个思路。查王符《潜夫论•氏姓志》:“及留侯张良,韩公祖姬姓也。秦始皇灭韩,良弟死不葬,良散家赀千万,为韩报仇,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中,误椎副车。秦索贼急,良乃变姓为张,匿于下邳,遇神人黄石公,遗之兵法。及沛公之起也,良往属焉。”(见《潜夫论笺校正》,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第446页。)王符是东汉后期学者,此处几乎全从太史公处来,唯独张良姓氏不同。不过,这样后出的材料,也不过是使我们对于司马迁的记载,多一重怀疑而已。
          韩益民:我时常怀疑自己的质疑不成立,但又不知如何解决。因为没有道理司马迁距离张良如此之近,还见过张良的子孙,会把这件事情弄错。更何况班固还会跟着错?这太不可思议呢?问题在哪里呢?最近偶尔想起,会不会是我把“相”这个字理解得过于狭隘了?相或许不但有做相国的意思,还有泛指的辅佐或者做臣子的意思,如果这样可以解释得通,那么一切就都不成其为问题。现在没有时间一一核对史料相的用法,查查《故训汇纂》,竟然未收相字,奇怪。《经籍纂诂》则有:相,佐也。例证为《左传》昭公元年:乐桓子相赵文子。其余似乎并无特别切合的例证,尤其缺乏战国文献的例证。印象中《史记》的相字这样用法,大多都是做相国的意思,比如,《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诸子书中多有相似记载,其中相均为相国之意。(见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147页。
          张满意:对张良先世世系,本人也一直心存疑惑,谱载侯生老、老君臣,君臣生趯,趯生骼,骼生进明,进明生孟谈,孟谈生柳朔,柳朔生开地,开地生平,平生良。侯事迹见《左传》成公二年(589BC);老事迹见成公十八年(572BC)、襄公三年(570BC)、晋悼公四年(569BC);君臣事迹见襄公十六年,平公元年(557BC);趯事迹见昭公三年(539BC)、五年(537BC)、九年(532BC);骼事迹见襄公二十四年(549BC)、昭公五年(537BC)。趯与骼同见于昭公五年(537BC)。孟谈前453年解晋阳之围,柳朔前490年战死柏人。显见柳朔当生在孟谈之先,又谱载侯为周考王(440-426BC)晋大夫;进明为慎靓王(320-315BC)赵大夫,与正史时间相去甚远。柳朔至开地相距近两百年,又怎公是父子关系。诸多疑点,可见谱之虚妄。
          


          5楼2011-05-30 23:03
          收起回复
            等太上


            6楼2011-05-30 23:04
            回复
              认识了。


              7楼2011-05-30 23:05
              回复
                人家等你考据啊,我汗


                8楼2011-05-30 23:06
                回复
                  呃…我记得紫悒姐也有问过这个问题…呃…我没记错吧…


                  IP属地:辽宁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1-05-30 23:06
                  回复
                    那玄元就来说一下么~拜读…


                    IP属地:辽宁来自掌上百度10楼2011-05-30 23:07
                    回复
                      我也是,不过,相在史记里应该就是丞相的意思吧


                      11楼2011-05-30 23:09
                      回复
                        是吧


                        12楼2011-05-30 23:13
                        回复
                          那么,这不是解释不通了


                          13楼2011-05-30 23:15
                          回复
                            解释不通了


                            14楼2011-05-30 23:15
                            回复
                              看玄元这两个回复…呃…


                              IP属地:辽宁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1-05-30 23:16
                              回复